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唯物辩证法大纲
唯物辩证法大纲

唯物辩证法大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达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1641
  • 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先生主持编写的最后一部哲学著作,是原定计划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前半部。全书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从方法论上论述了学习和运用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论述深入浅出,文字简炼,概括了大量哲学史材料和自然科学成就,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其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被公认为是“一本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著”。1985年曾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上一篇:扬州学术史话下一篇:导读布朗肖
《唯物辩证法大纲》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1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和革命的哲学 2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4

第一节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4

划分哲学上两大党派的唯一标准 4

唯物论的根本论纲 6

唯心论的根本论纲 8

二元论和折中论 10

第二节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社会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12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社会阶级根源 12

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认识论的根源 14

唯物论与科学联盟 17

唯心论与宗教联盟 18

第二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2

第一节 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2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同唯物论和唯心论对立的关系 22

绝对唯心论的可知论 23

旧唯物论的可知论和辩证唯物论的可知论的区别 25

第二节 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 27

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27

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不可知论 29

第三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33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33

关于发展的两种见解 33

两种发展观互相对立的焦点 34

第二节 两种发展观的斗争 38

两种发展观斗争的历史根据 38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斗争 42

发展观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43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及其一般特征 47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47

哲学的对象 47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49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 52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52

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53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55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56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综合 59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的批判的总结 60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66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人类认识 66

原始的思维 66

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 67

第二节 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68

古代自然哲学发生的历史根据 68

泰勒斯与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70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唯物论 71

古代自然哲学的积极意义 74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中的逻辑学 75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77

第三节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79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中的唯物论 79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 81

第四节 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82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 82

十七世纪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 85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 88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和唯物论 91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根据 91

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 92

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94

黑格尔学派的分裂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出现 97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101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历史根据 101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矛盾 101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上的矛盾 102

十九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104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创立的过程 106

费尔巴哈唯物论的缺陷的克服 106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改造 110

辩证的唯物的自然观的形成 113

唯物史观创立的过程 115

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哲学革命的实现 120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21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25

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131

第三篇 世界是物质统一体的无限发展过程 141

前言 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物质一元论 142

第一章 物质、运动、空间与时间 145

第一节 物质 145

物质的范畴 145

物质范畴同物质结构观念的区别和联系 148

物质同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153

第二节 运动 155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性 155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161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164

运动的守恒性 167

第三节 空间与时间 170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70

空间和时间的客观性 175

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性 178

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 18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的统一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186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186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186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188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发展阶段 190

第二节 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192

世界无限发展原理的意义 192

从地球的产生到人类社会的出现 193

第三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7

由低级的反映形式到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发展 197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00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作用 204

第四篇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209

前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210

第一章 对立统一规律 215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215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215

两种发展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216

理解辩证法的钥匙 218

学习唯物辨证法的目的 220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21

矛盾的普遍性 221

矛盾的特殊性 224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 226

第三节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228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228

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232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35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235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 237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238

第五节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242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242

矛盾性质的转化 244

第二章 量变质变规律 246

第一节质、置、度 246

质 246

量 251

度 255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 258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的两种状态 258

由量变到质变 259

由质变到量变 262

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263

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265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67

第三节 飞跃的形式 269

飞跃的形式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和条件 269

飞跃是一个过程 271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273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273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27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275

唯物辩证法否定观的实践意义 276

第二节 由肯定到否定,由否定到肯定 279

波浪式的前进运动 279

对曲解这一规律的若干论点的批判 281

这一规律的实践意义 283

第三节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286

新生事物的概念 286

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 286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289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 293

第一节 本质与现象 293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化形态 293

本质与现象 295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 296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 299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299

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301

第三节 原因与结果 305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05

因果联系的辩证法 308

因果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312

第四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 313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根据 313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315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18

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反唯物辩证法的见解 319

必然性与偶然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322

第五节 可能与现实 323

可能与现实的一般涵义 323

由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 327

第五篇 当作认识论和逻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333

前言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334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是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 347

第一节 反映论 347

认识的唯一泉源是物质世界 347

认识能够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映象 349

第二节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52

实践观点 352

辩证观点 355

第二章 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357

第一节 实践的概念 357

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357

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概念 358

第二节 认识依赖于实践 360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60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62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365

第三章 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 369

第一节 感性认识的形式 369

感觉 369

知觉 372

表象 372

第二节 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 374

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374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377

第四章 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 380

第一节 理性认识的形式 380

概念 380

判断 384

推理 385

第二节 思维方法 387

归纳和演绎 387

分析和综合 391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 395

第五章 认识的检验和发展 399

第一节 由认识到实践 399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399

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401

第二节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402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过程 402

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 40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 408

第六章 真理论 413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 413

真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413

对真理的客观性的歪曲 414

第二节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41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415

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的歪曲 416

第三节 真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 418

真理的具体性 418

真理的普遍性 419

第四节 真理在斗争中发展 419

真理发展的规律 419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4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