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0195872
  • 页数:4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独特的理论价值在于说明《资本论》不仅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现象,而且揭示了以劳动二重性为枢纽的资本二重性;然而,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关注后者。本书指出:二重性是介于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那种既表现为相互对立又表现为相互联系的特质或性状;资本二重性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承载的,既表现在具有集合社会劳动生产力性质的资本生产力,又表现为具有整合其各种商品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二重性使得《资本论》框架中的资本,一方面表现为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它们不仅会内生出生产方式革命,而且还会借助价值与价格的革命,外化出产权革命或权能革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一个具有主体结合功能的生产要素,不仅能够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而且还作为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成为市场运行的推手和纽带。本书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还需要站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因此,正确认识资本二重性,并在其基础之上对资本内在构成要素进行移植或重组,并由此创造出具有崭新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公有资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大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任务。
《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公有资本的本质》目录

导论 1

一、20世纪的伟大创新——公有资本的产生 1

二、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公有资本内含的矛盾 4

三、创新需要确立原则和方向——解决公有资本内在矛盾的正确思路 9

四、理论创新与理解创新的基础——《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二重性的理论 13

五、本书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18

上篇 论资本的二重性 23

第一章 马克思的二重分析方法 23

导言:二重分析方法是阐发资本二重性的方法论基础 23

第一节 世界的二重性与分析世界的二重方法 24

一、自然科学证明客观世界无不具有二重性 24

二、唯物辩证法对客观世界二重性的关注 26

三、马克思对二重分析方法的贡献 28

第二节 社会的二重性与观察社会的二重方法 31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观 31

二、社会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 33

三、社会关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35

四、社会结构与其制度安排的二重性 37

第三节 经济活动的二重性 42

一、经济思想史关于经济活动二重性的记载 43

二、经济活动具有二重性是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44

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经济理论的枢纽 45

四、经济活动社会形式的二重性 55

第四节 生产方式及其构成要素的二重性 63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实耦合的方式 6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自都具有二重性 65

三、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68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二章的提示 74

第二章 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 84

导言:对马克思的资本二重性理论的概述 84

第一节 资本生产方式的二重性 88

一、资本既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也是以市场交换为条件的生产关系 88

二、资本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社会生产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生产力 100

三、资本增殖既需要制度基础的不断变革,也需要技术基础的不断变革 109

四、对资本生产方式的初步总结 118

第二节 资本运营方式的二重性 119

一、资本的价值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二重统 120

二、产业资本的运营是物质技术体系与价值运行系统的二重运动 130

三、商业经营资本与货币经营资本的运营是商业资本运营的二重方式 146

四、权益资本的运营与职能资本的运营是信用资本运营的二重方式 151

五、资本运营活动监控方式的二重性 163

第三节 资本分配与占有方式的二重性 172

一、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分配主体和分配对象 172

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与效率优先获取超额利润的分配原则 175

三、资本权能结构的变迁与资本分配体系的变革 180

四、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 184

五、重新理解各种收入及其源泉——辨析“三位一体”方式的二重性 188

第四节 对本章的概括以及对第三章的提示 210

第三章 资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二重作用 224

导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24

第一节 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226

一、欧洲封建领主庄园经济的二重特征 226

二、市民等级的经济活动对封建经济的二重瓦解 230

三、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暴力革命成为资本主义诞生的助产婆 233

第二节 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生产,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类型发生变革 238

一、资本的制度革命与技术和劳动组织方面发生的变革 239

二、资本的产业革命与生产方式技术基础的彻底变革 251

三、资本运营方式的创新内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革命之中 260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的必然结果 271

第三节 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资本才能动作起来 283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83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引致了经济结构的变迁 284

三、20世纪中叶高新科技的发展与高新科技产业的产生 288

四、20世纪末叶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市场创新和资本创新 296

第四节 对本章的总结及对下一章的提示 308

下篇 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 317

第四章 对孕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 317

导言:中国的特色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历史前提的特色 318

一、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生产方式在近代历史中的苟延残喘 319

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政治制度对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经济的超强保护 324

三、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排除了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 325

四、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发展逻辑的必然 326

第二节 在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所在 328

一、缺乏成熟的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328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贫穷与落后羁绊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33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体 33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二重形态的理论探索 333

一、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排除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333

二、列宁、斯大林在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335

三、南联盟最早提出《公有制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矛盾》问题 338

四、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339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345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45

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确定改革开放的总政策 348

三、实事求是的时空定位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判断 350

四、英明睿智的历史选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果敢决定 352

第五节 对本章的概括及对第五章的提示 355

第五章 公有资本是决定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柱石 358

导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具有公有制性质的资本为主体 35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主体的一般关系 361

一、市场经济运行方式需要资本作为与它相匹配的运行主体 361

二、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不能以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为主体 365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借助资本发展公有制经济 369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 372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简单回顾 372

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显现的问题 375

三、公有制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377

四、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 380

第三节 公有制经济本质形态的二重性与现象形态的多样性 383

一、正确理解所有制、所有权是正确理解公有制的前提 383

二、个人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是公有制本质的二重形态 386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产生公有制的现实基础 389

四、股份制经济与重建个人所有制 392

五、公有制经济的制度安排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395

第四节 公有资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 398

一、“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对经济制度创新的启迪 398

二、“一国两制”的自然科学基础与邓小平的思想创新 401

三、公有资本创新的内在依据与外在条件 404

四、“四个坚持”与“三个代表”在公有资本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08

第五节 对本章的总结 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