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思想史  上
中国思想史  上

中国思想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岂之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0430775
  • 页数:5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七编,分上下两卷。叙述了上起商周、下迄近代中国思想史萌芽、诞生、发展的详尽历史。对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派别、思潮、概念、范畴及其沿袭、继承、吸收和创新,做了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评析。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
《中国思想史 上》目录

第一编 先秦编 3

概述 3

第一章 商周宗教思想 5

第一节 中国思想的起源 5

第二节 商代与西周的宗教思想 9

第三节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16

第四节 西周末年宗教思想的动摇 18

第二章 春秋时代的思想 23

第一节 春秋时代思想的两重性 23

第二节 春秋时代的重人、重民思想 27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说 30

第四节 春秋时代的伦理观念 32

第五节 《孙武兵法》的军事思想 35

附:孙膑和《孙膑兵法》 39

第三章 孔子思想 41

第一节 孔子创建儒家学派 41

第二节 孔子儒学的核心是“人学” 44

第三节 孔子“和而不同”的会通之学 52

第四节 孔子文质统一的才德思想 56

第五节 孔子教育实践的特点 59

第四章 墨子思想 64

第一节 墨子和墨家团体 64

第二节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68

第三节 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 70

第四节 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 73

第五章 《老子》的思想学说 77

第一节 老子和道家学派 77

第二节 《老子》书中的“道” 79

第三节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哲学 83

第四节 《老子》的“无为而治” 86

第六章 郭店楚简、上博简与孟、荀学术 90

第一节 郭店楚简、上博简对性、情的看法 92

第二节 郭店楚简《五行》的基本思想倾向 100

第七章 孟子思想 109

第一节 孔孟之间的儒家师承关系 109

第二节 孟子的“仁政”说 112

第三节 孟子的性善说和伦理思想 116

第四节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 122

第五节 孟子与杨、墨等学派的辩论 126

第八章 庄子思想与道家别派 129

第一节 庄子和庄子的“大宗师” 129

第二节 庄子的“齐物”与“逍遥”思想 134

第三节 庄子的社会思想 138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道家别派 142

第九章 名辩思潮 147

第一节 名辩思潮的形成 147

第二节 惠施的辩学 151

第三节 公孙龙的辩学 155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科学知识与辩学 160

第十章 《易传》与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化 166

第一节 《易传》的思想体系 166

第二节 邹衍的学说 174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吕氏春秋》 179

第十一章 战国百家之学的总结——荀子思想 185

第一节 荀子与百家之学 185

第二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 188

第三节 认识论与逻辑思想 191

第四节 性恶论和社会思想 196

第十二章 法家及其总结者韩非 201

第一节 前期法家的历史悲剧 201

第二节 韩非的法治思想 205

第三节 韩非的历史进化观 210

第四节 韩非论“道”“理” 212

第十三章 先秦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218

第一节 范围和通例 218

第二节 《周易》《尚书》《诗经》和《左传》《国语》 223

第三节 诸子著述 229

第四节 文物资料 235

第二编 秦汉编 245

概述 245

第一章 秦与汉初的社会及诸子学说的复兴和黄老之学 247

第一节 秦与汉初的社会及思想 247

第二节 云梦秦简的学术思想 257

第三节 陆贾与贾谊 259

第四节 黄老之学 265

第五节 《淮南子》 269

第二章 汉代经学 275

第一节 经学的统治地位 275

第二节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279

第三章 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学 284

第一节 董仲舒和《春秋公羊传》 284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 287

第三节 人性论与伦理观 290

第四节 “深察名号”的正名思想 292

第四章 司马迁的学术思想 295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 295

第二节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298

第三节 司马迁的天命鬼神观 301

第四节 《论六家之要指》 303

第五章 谶纬与《白虎通》 308

第一节 谶纬迷信思潮 308

第二节 《白虎通》思想 312

第六章 反神学迷信思想家扬雄、桓谭和王充 317

第一节 扬雄、桓谭对谶纬迷信的评说 317

第二节 王充及其抗争精神 323

第三节 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326

第四节 王充社会思想的矛盾 329

第五节 王充的“效验”学说 332

第七章 汉末社会思潮 336

第一节 “清议”之风 336

第二节 王符的《潜夫论》 337

第三节 仲长统的《昌言》 341

第八章 秦汉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344

第一节 汉初诸子和黄老之学的史料 344

第二节 汉代经学与谶纬的史料 347

第三节 司马迁、扬雄、桓谭、王充及汉末社会思潮史料 349

第四节 秦汉主要简牍史料 35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编 359

概述 359

第一章 魏晋玄学 361

第一节 玄学思潮的形成 361

第二节 “正始之音” 369

第三节 “竹林七贤”及其思想 375

第四节 “中朝名士”及其思想 380

第二章 魏晋反玄学思潮 386

第一节 杨泉的《物理论》 386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89

第三节 鲁褒的《钱神论》与鲍敬言的《无君论》 392

第四节 《列子》书中的合理命题 39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佛学 399

第一节 佛学与玄学的合流 399

第二节 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和僧肇的评论 405

第三节 “神不灭”思潮的兴起 410

第四章 南北朝的道教思想 414

第一节 道教的起源 414

第二节 葛洪对丹鼎派理论的研讨 419

第三节 寇谦之、陆修静改革天师道 423

第四节 陶弘景的三教合流思想 427

第五节 道教与佛教思想的互相融合与争辩 431

第五章 南北朝的反佛思潮 435

第一节 南北朝反佛思潮的概况 435

第二节 何承天的反佛思想 438

第三节 刘峻的《辨命论》 442

第四节 范缜的《神灭论》 444

第五节 范缜以后南北朝的反佛思潮 451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 454

第一节 郑学与王学 454

第二节 南学与北学 460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464

第一节 史料概述 464

第二节 各学派的主要著作及其版本 468

第四编 隋唐编 475

概述 475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儒学 477

第一节 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477

第二节 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 481

第三节 王通与《中说》 484

第四节 陆德明的经学思想 489

第五节 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491

第二章 隋朝及唐初的佛学与排佛言论 497

第一节 隋唐佛学概况 497

第二节 三论宗 500

第三节 天台宗 504

第四节 三阶教 508

第五节 唯识宗 510

第六节 唐初的排佛言论 514

第三章 唐中叶以后的佛学及儒学与佛学的矛盾和融合 516

第一节 华严宗 516

第二节 禅宗 521

第三节 韩愈的排佛与容佛 526

第四节 李翱的《复性书》 532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反神学思潮 535

第一节 吕才对术数迷信的评论 535

第二节 刘知几反神学的史学思想 538

第三节 柳宗元的思想 541

第四节 刘禹锡的思想 548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 553

第一节 隋唐时期道教的概况 553

第二节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556

第三节 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 558

第四节 李筌的思想 561

第五节 谭峭及其《化书》 566

第六章 隋唐时期思想史料介绍 570

第一节 史料概述 570

第二节 各学派的主要著作及其版本 5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