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德育通史简编
中国德育通史简编

中国德育通史简编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长秋,周含华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3871823
  • 页数:5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10章,对中国德育的起源和先秦德育、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德育、隋唐和宋代的德育、元明清时期的德育、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德育、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德育、辛亥革命时期的德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等进行了系统探析和总结,以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德育通史简编》目录

第一章 中国德育的起源和先秦德育 1

一、上古德育 2

1.中国德育的起源 2

2.周公的德治与德教 4

3.《易经》中的德育观念 8

4.德教的重要形式之一:礼教 11

5.诗教与乐教的源头——《诗经》 13

二、先秦儒家的德育理论及实践 17

1.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实践 17

2.曾子的孝道思想和伦理精神 22

3.孟子的“性本善”德育理论 28

4.荀子的“性本恶”德育理论 33

三、道家、墨家和法家的德育思想 36

1.老子的《道德经》和德育思想 36

2.墨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 42

3.法家的德育思想及影响 46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德育 52

一、秦朝和两汉的德育 53

1.秦朝德育的特色及“三老”制度 53

2.汉初黄老学派的德育理念 55

3.汉代的学校德育和尊师传统 57

4.两汉的孝德教育和选官制度 62

5.陆贾、贾谊的德育理论 67

6.董仲舒的政治教化思想及实践 72

7.王充的德育思想及其变性论 77

二、魏晋时期的德育 81

1.嵇康对儒家名教的批判与德育主张 81

2.裴頠等正统儒家与玄学的对垒 85

3.郭象的独化理论和理想人格 86

三、南北朝的德育 90

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的内容 90

2.《世说新语》中关于德行的记载 93

3.早期道教的德教内容和葛洪的生命教育理论 96

4.寇谦之改革道教与道教戒律的完善 99

第三章 隋唐和宋代的德育 102

一、隋唐对儒学的弘扬 103

1.隋唐统治者的崇儒政策和《五经正义》的出台 103

2.王道德治下的吏风与民风 107

3.科举制度的德育功能 108

4.唐玄宗亲注《孝经》和广扬孝道 111

5.柳宗元、韩愈的德育思想及道德文章 114

二、佛家的德育思想 120

1.佛家理论的德育价值 120

2.中国禅宗的德育理念 122

3.佛教戒律对行为的约束 124

4.佛教对孝道的提倡 126

三、宋代的德育 128

1.周敦颐、张载的德育思想 128

2.程门立雪与二程的道德情怀 134

3.道教典籍《太上感应篇》及其对德育的影响 139

4.朱熹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活动 141

5.陆九渊——鲜明的道德标杆 146

6.书院的发展与学规的完善 149

7.四书地位的提升与文明的扩张 153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的德育 159

一、元代和明代的德育 160

1.元代的教育体系及德育特点 160

2.明代的学校教育及科考流弊 163

3.元代和明代德育的功利化 166

4.王阳明的德育特色及其影响 168

5.明代的官德教育及官德衰落 175

二、清朝前期和中期的德育 180

1.王夫之的德育思想与人性论 180

2.《朱子治家格言》和《弟子规》的内容 186

3.圣谕宣讲和《四库全书》的编纂 190

4.乡规民约对民间德育的推动 195

第五章 近代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德育 201

一、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的德育思想 202

1.地主阶级革新派对清朝道德现状的批判 202

2.地主阶级革新派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04

3.对地主阶级革新派德育思想的评价 213

二、近代农民阶级革命派的德育 216

1.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德育体系 216

2.洪仁玕对太平天国德育的丰富 221

第六章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德育 227

一、早期改良派和洋务派的德育思想 228

1.早期改良派对西方德育的认识 228

2.曾国藩的军事德育和家庭德育 231

3.李鸿章、左宗棠的德育思想与实践 237

4.张之洞的“中体西用”德育观 241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德育思想 246

1.严复对西方近代德育的传播 246

2.康有为《大同书》中的德育思想 248

3.梁启超“启民智、做新民”的德育思想 252

4.谭嗣同《仁学》中的德育思想 255

第七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德育和学校德育 259

一、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德育体系 260

1.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60

2.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确立 263

3.孙中山的“知难行易”与爱国救亡主张 267

二、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德育思想 272

1.黄兴、宋教仁的德育理论与实践 272

2.章太炎的民族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276

3.蔡锷、秋瑾的德育理论与实践 281

三、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的奴化教育 287

1.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和开办学校 287

2.西方传教士开展奴化教育的主要方式 289

3.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93

四、晚清学堂和民初学校的德育 295

1.晚清学堂德育的制度化建构 295

2.民初学校德育的革新与演变 298

3.蔡元培的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300

4.张伯苓的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 304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10

一、建党和北伐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311

1.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11

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针的初步制定 314

3.中国共产党对早期工人运动的宣传发动 317

4.动员和组织农民投入国民革命的洪流 320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黄埔军校政治工作制度化 325

6.中国共产党政治工作对东征、北伐和国民军的影响 330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34

1.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34

2.红四军古田会议决议——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标志 339

3.红军政治工作制度的健全和“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342

4.红军反“围剿”和“左”倾教条主义干扰政治工作 346

5.红军长征的政治工作和长征精神的形成 349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56

1.宣传持久抗战方针和确立抗战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 356

2.延安整风: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362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 365

4.军队政治工作的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总结 369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74

1.连队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 374

2.瓦解敌军的显著成效和基本经验 378

3.解放区土改和整党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381

4.对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教育 38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388

一、建国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389

1.建国初期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成功实践 389

2.围绕建国初期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91

3.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政治工作 395

4.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及其经验教训 399

5.中共八大对党建和党内思想教育的初步总结 406

二、曲折前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探索 408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化 408

2.阶级斗争扩大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 414

3.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采取的纠“左”措施 417

4.全国深入开展“学先进、树榜样”的活动 42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 429

1.“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导 429

2.极左思潮泛滥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破坏 434

3.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失误的教训 442

第十章 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447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48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 448

2.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 451

3.制定各条战线的政工条例,改革学校的政治理论课 455

4.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460

5.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 465

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 468

1.探索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 468

2.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471

3.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 473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 477

5.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军队“打得赢、不变质” 480

6.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482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 487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纲领 487

2.以新的时代内容升华中华民族精神 490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 494

4.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 498

参考书目 503

后记 5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