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书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书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书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阳国亮,余瑾,李继兵丛书主编;甘自恒分册主编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3381890
  • 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问题,概括和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创造观、邓小平理论的创造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观、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观。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伟大的创新理论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的创新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又指导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概括和阐述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科技领域、教育领域、文化领域、对外交流的创新实践,揭示这些创新实践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书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论》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新时代需要创新理论和实践 1

(一)新时代具有多种内涵 1

(二)新时代需要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 2

(三)创新及其相关概念 4

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就是创造精神 5

(一)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概念 6

(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就是创造精神 6

三、马克思主义是在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7

(一)只有作出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7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创造中发展的 7

四、马克思主义认为创造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本性 8

(一)人性动态系统结构 8

(二)创造性是人的较高层次的本性 9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创造的基本方法 11

(一)知性分析方法与辩证综合方法的比较 12

(二)为什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创造的基本方法 13

六、马克思主义积极倡导发挥人的创造力 13

(一)创造活力的伟大意义 14

(二)倡导发挥人的创造力 15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的创造观 17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创造的基本观点 17

(一)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17

(二)人类有所发明的观点 19

(三)青年人勇于创造的观点 20

(四)逆境发愤创造的观点 21

(五)创造中国风格、中国学派的观点 22

二、毛泽东思想提倡的创造精神 23

(一)独立思考的精神 23

(二)破除迷信的大无畏创造精神 24

(三)勇于批判、提出问题的精神 25

三、毛泽东思想提倡的创造性方法 26

(一)调查研究创造法 26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法 28

(三)群众路线创造法 30

(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法 32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的创造观 34

一、邓小平创造哲学的理论体系 34

(一)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出发点是什么 35

(二)邓小平创造哲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35

(三)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参照系是什么 37

(四)邓小平创造哲学的逻辑主线是什么 38

(五)邓小平创造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9

(六)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0

(七)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定义如何表述 42

二、邓小平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造性 43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含义 43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特征 48

三、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协调发展论和创新精神 53

(一)邓小平创造哲学的协调发展论 53

(二)邓小平提倡的创新精神 55

四、邓小平的创造性战略和创造性意识 59

(一)邓小平制定的创造性战略 59

(二)邓小平崇尚的创造意识 63

五、邓小平揭示的创造性原理 67

(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新原理 67

(二)改革弊端,循序渐进的创新原理 67

(三)自由讨论,经常交流的创新原理 69

六、邓小平提倡的创新方法 70

(一)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法 70

(二)辩证综合创新法 71

(三)依靠集体智慧创新法 71

(四)从制度着手创新法 72

(五)正确选择创新法 73

(六)协调发展创新法 74

第四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观 76

一、系统论述创新的意义和分类 76

(一)多番阐述创新的意义 76

(二)不断深化创新分类 78

二、善于探讨新问题和新规律 78

(一)善于提出新问题 78

(二)提倡探讨和揭示新规律 8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 82

(一)它提出并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问题 83

(二)它综合了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 83

(三)它提出了若干新论点 84

四、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85

(一)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85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89

五、江泽民同志的创造性战略思维 93

(一)整体性思维 93

(二)全球性思维 95

(三)多样性思维 96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观 98

一、新时代创新人才论 98

(一)研究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重大意义 99

(二)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分类 101

(三)新时代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定义 104

(四)新时代创新人才的成才模式 105

(五)研究新时代创新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启示和建议 106

二、和谐社会创造活力论 110

(一)什么是创造活力 111

(二)为什么要研究创造活力 113

(三)怎样激发创造活力 114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论 120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 120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25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模式论 130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提出 130

(二)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类创新模式 131

(三)对五类创新模式的理性分析 136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模式应在推广中不断发展 144

第六章 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 146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实践 146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过程 14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148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实践 150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 152

(五)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实践 153

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实践 154

(一)以多样化的基本经济制度代替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155

(二)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实践 155

(三)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践 157

三、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创新实践 158

(一)从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践 158

(二)从普遍贫穷到先富带动后富的实践 160

(三)从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到城镇、乡村社会保障的实践 163

第七章 政治领域的创新实践 166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 166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概念 166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7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标准 168

二、基本政治制度的创新实践 170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逐步完善 170

(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逐步完善 172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完善 174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创新实践 176

(一)从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转向个人负责制 177

(二)从家长制转向民主集中制 177

(三)从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转向限任制 179

四、党和国家人事制度、法律制度的创新实践 180

(一)党和国家人事制度的创新实践 180

(二)完善民主法制的创新实践 182

第八章 科技领域的创新实践 185

一、科技战略和规划的创新 185

(一)科技战略目标、重点的创新 185

(二)实施科技创新的三大战略 186

(三)科技战略举措的创新 189

(四)科技发展模式的创新 190

(五)科技规划的创新 191

二、科技体制的创新 192

(一)科研组织机构的创新 192

(二)科技投入体制的创新 193

(三)技术市场机制的创新 194

(四)科技奖励体制的创新 195

三、科技文化环境的创新 196

(一)形成激励创新的科技政策环境 196

(二)形成力争原创性成果的风气 196

(三)形成宽容科技失败的氛围 198

(四)形成尊崇创新的與论环境 199

(五)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 199

第九章 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201

一、教育体制的创新实践 201

(一)教育目标和方针的创新 201

(二)领导体制的创新 203

(三)教师职称评聘和岗位聘任制度的创新 204

(四)学生招生和就业体制的创新 205

(五)学校激励机制的创新 208

(六)教育投资体制的创新 209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实践 210

(一)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210

(二)实施创新教育 211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14

(四)突出人文科学教育 215

(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16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实践 218

(一)推进多媒体教学技术 218

(二)探索网络教育技术 218

(三)完善远程教育技术 220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220

(一)推进课堂启发式教学模式 221

(二)完善社团交往式教学模式 222

(三)推行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223

第十章 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 225

一、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创新实践 225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创新的四个阶段 225

(二)公益性文化体制的创新 227

(三)经营性文化体制的创新 228

二、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 232

(一)出版企业的经营创新 232

(二)报业集团的经营创新 233

(三)广播影视业的经营创新 235

(四)文艺演出企业的经营创新 236

三、实施国家文化精品工程和建设文化市场的创新实践 237

(一)实施国家文化精品工程 237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创新实践 238

第十一章 对外交流的创新实践 241

一、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 241

(一)逐步扩大地域开放的实践过程 242

(二)从“区域模式”向“产业模式”发展的过程 243

(三)从“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的过程 245

二、对外经贸交往的创新实践 245

(一)从入超到出超的贸易发展进程 246

(二)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的发展进程 247

(三)国际人才市场的发展进程 248

三、对外政治交往的创新实践 249

(一)国家和平外交的实践 249

(二)政党平等交往的实践 250

(三)军队互利交往的实践 252

四、对外科技交流的创新实践 255

(一)国际学术会议的交往 255

(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交往 256

(三)国际科技人才的互访交流 257

五、对外文化交流的创新实践 257

(一)文化团体互访式展演交流 258

(二)文化产品的引进和出口交流 260

(三)合办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 261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