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党史讲义
中共党史讲义

中共党史讲义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庆昌编
  • 出 版 社:辽宁省党校系统中专党史教材编写组
  • 出版年份:1987
  • ISBN: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讲义》目录
标签:党史 讲义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

(1919——1923) 2

第一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2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2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

三、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5

第二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

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产生 10

三、中国共产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

四、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5

第二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8

(1923——1927) 19

第一讲、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9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22

三、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24

第二讲 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25

一、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25

二、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毛泽东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论述 31

第三讲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34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34

二、工农群众运动的迅猛发展 37

三、围绕农民问题展开的斗争。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0

第四讲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严重危害 43

一、蒋介石集团的叛变。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3

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大革命失败 47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53

(1927——1937) 54

第一讲、党领导人民坚持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4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国内形势 54

二、党的“八七”会议。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56

三、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62

四、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理论 65

第二讲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 68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古田会议 68

二、土地革命的深入与党在白区工作的开展 72

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及其被克服 74

四、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原则的论述 76

第三讲 党为反对王明“左”倾路线和夺取长征胜利而斗争 79

一、王明“左”倾路线与“九一八”后有利形势的丧失 79

二、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83

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的开始 85

四、遵义会议 89

五、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90

第四讲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94

一、“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94

二、瓦窑堡会议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确定 96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99

四、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与白区代表会议 102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 105

(1937——1945) 106

第一讲 党为实现全面抗战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而斗争 106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的国内外形势与党的洛川会议 106

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及其大溃退。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108

三、党关于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111

四、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114

第二讲 党为坚持团结抗战和反对国民党投降反共逆流而斗争 117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的斗争 117

二、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的被击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19

三、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22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 125

第三讲 巩固抗战阵地,战胜严重困难 128

一、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局面和党克服困难、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128

二、党的整风运动 130

三、解放区大生产运动 133

四、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寇残酷“扫荡”的英勇斗争 135

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37

一、解放区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的开始 137

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日益腐败。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139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41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44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47

(1945——1949) 148

第一讲 争取和事能,准备自卫战争 148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党的方针 148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51

三、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155

第二讲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57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与党的方针 157

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59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161

四、关于夺取全面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165

第三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69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169

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和谈阴谋与解放军渡江作战 172

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7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77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182

(1949——1956) 183

第一讲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183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183

二、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186

三、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188

四、党的整顿 194

五、国民经济的恢复 196

第二讲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97

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7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99

三、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高岗、饶漱石反党篡权阴谋的被粉碎 200

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02

五、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204

第三讲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05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5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8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0

四、“三大改造”胜利的意义 214

第四讲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15

一、党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215

二、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218

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21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33

(1957——1966) 234

第一讲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234

一、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34

二、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39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241

第二讲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党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243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43

二、党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 247

三、党的庐山会议。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52

第三讲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55

一、“八字”方针的制定和开始贯彻执行 255

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对“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 259

三、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国民经济的开始好转 262

四、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266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271

(1966-1976) 272

第一讲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 272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272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76

三、上海“一月风暴”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二月抗争” 281

四、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和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84

第二讲 林彪反革命集团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及其被粉碎 287

一、党的九届二中全会,林彪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被揭露 287

二、林彪集团策动的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被粉碎 290

三、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与各方面工作的转机 293

四、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98

第三讲 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被粉碎 300

一、“四人帮”组阁阴谋被挫败。四届人大的召开 300

二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和形势的明显好转 303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 307

四、十月的伟大胜利。“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1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315

(1976-1982) 316

第一讲 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316

一、全党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开展。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遇到严重阻碍 316

二、党的十一大。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经济建设的新失误 319

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23

第二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 327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重新确立 327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拔乱反正的重要成就 332

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39

第三讲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344

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后各条战线的新成就 344

二、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制定 349

三、十二大的历史地位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