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暂时防锈手册
暂时防锈手册

暂时防锈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康夫,黄本元,王余高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22106957
  • 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要介绍了金属在大气中锈蚀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等。
《暂时防锈手册》目录
标签:防锈 手册

第1章 大气腐蚀与防护 1

1.1 金属腐蚀 1

1.2 大气腐蚀 10

1.2.1 工业大气腐蚀 13

1.2.2 海洋大气腐蚀 16

1.2.3 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 17

1.3 有机气氛对金属的腐蚀 19

1.4 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 23

1.4.1 金属材料的合理选用 24

1.4.2 防止接触腐蚀 26

1.4.3 镀层和化学覆盖层的选择和应用 26

1.4.4 涂料防腐蚀 42

1.5 暂时防锈技术 47

附录1 各类金属材料简介 48

参考文献 52

第2章 防锈包装概要 54

2.1 防锈包装标准 54

2.2 防锈包装术语 56

2.3 包装方法的种类 57

2.4 防锈包装方法 58

2.4.1 概述 59

2.4.2 清洁方法 60

2.4.3 清洁度的确认 62

2.4.4 干燥方法 62

2.4.5 防锈材料的选用 63

2.4.6 使用防锈处理材料后必要的包装材料 68

2.4.7 包装方法 69

2.5 清洁度等有关的试验方法 71

2.6 防锈包装标示及其他 72

2.7 国内外有关防锈标准的使用说明 78

2.7.1 与防锈包装相关的部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78

2.7.2 与防锈包装相关的日本工业规格 79

2.7.3 防锈包装标准综述 82

附录2-1 GB/T 4879—1999防锈包装 84

附录2-2 JIS B 1517—1984滚动轴承包装(2005确认) 88

附录2-3 MIL-STD2073-1D:1999美国国防部军用包装标准(部分) 91

参考文献 98

第3章 表面活性剂 99

3.1 概述 99

3.1.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其在暂时防锈中的应用 99

3.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00

3.2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和功能 103

3.2.1 临界胶束浓度 103

3.2.2 胶束形状、大小 106

3.2.3 增溶度 109

3.2.4 浊点 111

3.2.5 三相点 112

3.2.6 亲水亲油平衡值 113

3.2.7 钟形曲线的应用 117

3.2.8 润湿、乳化、增溶、起泡 118

3.3 Pluronic聚醚表面活性剂 121

3.3.1 Pluronic聚醚的基本性能 121

3.3.2 全嵌段Pluronic聚醚 124

3.3.3 杂嵌段Pluronic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25

3.3.4 全杂嵌段Pluronic聚醚 125

附录3-1 表面活性剂部分名词术语(摘自GB 5327—85) 126

附录3-2 部分表面活性剂产品 131

附录3-3 部分相关的无机、有机化工原料 143

参考文献 147

第4章 清洗与干燥 148

4.1 金属表面的污物 148

4.1.1 油脂类污物 149

4.1.2 矿物油类污物 150

4.1.3 水溶性污物 150

4.1.4 固体微粒污染物 151

4.2 清洗用介质 151

4.2.1 有机溶剂清洗 152

4.2.2 水基清洗剂 163

4.2.3 水基金属清洗剂标准 170

4.3 清洗工艺及设备 173

4.3.1 清洗工艺的确定 173

4.3.2 精密机械清洗工艺简介 176

4.3.3 清洗设备 177

4.4 清洁度标准与检测 182

4.5 干燥 184

4.5.1 干燥工艺对清洗液的要求 184

4.5.2 干燥方法 185

附录4-1 水基金属清洗剂(JB/T 4323.1—1999,摘录) 185

附录4-2 飞机外表面水基清洗剂规范(GJB 5974—2007,摘录) 187

附录4-3 通用净洗剂(液体,非离子)军用标准(MIL-D-16791G,摘录) 188

附录4-4 金属在酸中的腐蚀情况及其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193

参考文献 202

第5章 中性介质缓蚀剂与水性防锈剂 203

5.1 中性介质缓蚀剂 204

5.1.1 中性介质缓蚀剂的分类 204

5.1.2 常用的中性介质缓蚀剂 205

5.1.3 中性介质缓蚀剂在液压传动液、水处理剂和汽车冷却液中的应用 208

5.2 涂覆用水性防锈液 213

5.2.1 RB种水性防锈剂 214

5.2.2 RH种水性防锈剂 215

5.2.3 RM种水性防锈剂 216

附录5 MIL-C-40084B水乳化油防腐剂(1980.7.1) 219

参考文献 221

第6章 金属加工油、液 223

6.1 金属加工油、液的分类 224

6.2 MH系油基加工液 226

6.3 MA系水基加工液 230

6.4 金属加工油、液的应用 234

6.4.1 金属加工液的使用范围 234

6.4.2 切削液 236

6.4.3 塑性成形加工液 244

6.4.4 金属非切削(塑性)加工用润滑剂 246

6.5 金属加工油、液的维护 256

6.5.1 金属加工油、液使用中的故障排除 256

6.5.2 水基切削液的防腐败与净化 259

6.6 切削液的安全与环保 262

6.6.1 切削液的安全、环保及处理 262

6.6.2 皮肤疾患及呼吸器官损伤 263

6.6.3 切削液的废液处理 264

6.7 国内相关的水基加工液的标准 267

附录6-1 美军规格MIL-C-46113B(MR)透明切削液浓缩物 269

附录6-2 国外部分添加剂公司产品汇总 272

参考文献 295

第7章 油溶性缓蚀剂与防锈油 297

7.1 油溶性缓蚀剂 297

7.1.1 油溶性缓蚀剂的作用 297

7.1.2 各种油溶性缓蚀剂 298

7.1.3 油溶性缓蚀剂的性能试验 308

7.2 防锈油品的基础油 310

7.2.1 润滑油 310

7.2.2 溶剂油 314

7.3 防锈油品的辅助材料 315

7.3.1 成膜剂 315

7.3.2 抗氧剂 320

7.3.3 其他辅助材料 321

7.4 各种防锈油品 321

7.4.1 防锈油品的分类和规格 321

7.4.2 防锈油的种类及指标 325

7.5 防锈油的选择 328

附录7-1 润滑油的性能术语与理化指标 342

附录7-2 与防锈油品相关的十个美军MIL标准 344

参考文献 352

第8章 气相防锈材料 353

8.1 气相防锈材料的几种形式 353

8.2 气相防锈剂 354

8.3 气相防锈纸 357

8.3.1 气相防锈纸的用语 357

8.3.2 气相防锈纸标准 357

8.4 气相防锈薄膜(VCIF) 363

8.5 气相防锈材料的选用通则 366

附录8-1 GB/T 14188—93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 367

附录8-2 MIL-I-8574E(1985)军用规范(美国)气相缓蚀剂应用 371

参考文献 376

第9章 可剥性塑料 377

9.1 可剥性塑料的特点和分类 377

9.2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 378

9.2.1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 378

9.2.2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 378

9.2.3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特点 379

9.2.4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主要成分 380

9.2.5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配方及配制 381

9.2.6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涂覆方法 382

9.3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 385

9.3.1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 385

9.3.2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 385

9.3.3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特点 386

9.3.4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主要成分 386

9.3.5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配方及配制 387

9.3.6 溶剂型可剥性塑料的涂覆工艺及应用 388

参考文献 389

第10章 内包装用材料和干燥剂 390

10.1 内包装材料分类及技术要求 390

10.1.1 耐油性内包装材料 390

10.1.2 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 393

10.1.3 特种用途的内包装材料 394

10.1.4 国内相关的内包装材料标准 394

10.2 包装用塑料薄膜 395

10.3 缓冲材料 399

10.4 干燥空气封存与干燥剂 401

10.4.1 干燥空气封存 401

10.4.2 干燥剂 404

附录10 各种包装形式简介 410

参考文献 424

第11章 防锈材料试验方法 426

11.1 防锈材料百叶箱试验方法 426

11.1.1 设备、仪器和材料 427

11.1.2 百叶箱的放置 429

11.1.3 试样的制备 429

11.1.4 试样的标记 429

11.1.5 试验程序 429

11.1.6 试验结果的评价 430

11.1.7 试验报告 430

11.2 防锈油脂主要试验方法 430

11.2.1 防锈油脂种类试验项目 430

11.2.2 防锈油脂试验试片制备法[SH/T 0218—1993(2004)] 432

11.2.3 防锈油脂试验试片锈蚀度试验法(SH/T 0217—1998) 435

11.2.4 防锈油脂防锈试验试片锈蚀评定方法(SH/T 0533—1992) 436

11.2.5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法(GB/T 2361—1992) 437

11.2.6 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法(SH/T 0025—1999) 438

11.2.7 防锈油脂蒸发量测定法[SH/T 0035—1990(2006)] 440

11.2.8 防锈油水置换性试验法[SH/T 0036—1990(2006)] 441

11.2.9 防锈脂吸氧测定法[SH/T 0060—1991(2006)] 443

11.2.10 防锈油干燥性试验法[SH/T 0063—1991(2006)] 447

11.2.11 防锈油脂腐蚀性试验法[SH/T 0080—1991(2006)] 448

11.2.12 防锈油脂盐雾试验法[SH/T 0081—1991(2006)] 450

11.2.13 防锈油脂流下点试验法[SH/T 0082—1991(2006)] 452

11.2.14 防锈油耐候试验法[SH/T 0083—1991(2000)] 454

11.2.15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油膜厚度测定法[SH/T 0105—1992(2006)] 456

11.2.16 防锈油人汗防蚀性试验法[SH/T 0106—1992(2006)] 458

11.2.17 防锈油人汗洗净性试验法(SH/T 0107—1992) 459

11.2.18 防锈油脂低温附着性试验法(SH/T 0211—1998) 461

11.2.19 防锈油脂除膜性试验法[SH/T 0212—1998(2004)] 462

11.2.20 防锈油脂分离安定性试验法(SH/T 0214—1998) 466

11.2.21 防锈油脂沉淀值和磨损性测定法[SH/T 0215—1999(2005)] 467

11.2.22 防锈油喷雾性试验法[SH/T 0216—1999(2005)] 469

11.2.23 防锈油脂包装贮存试验法(百叶箱法)[SH/T 0584—1994(2004)] 470

11.2.24 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SH/T 0660—1998) 472

11.2.25 防锈油脂加速凝露腐蚀试验方法(JB/T 3206—1999) 477

11.2.26 防锈油膜抗热流失性试验方法(JB/T 4216—1999) 479

11.2.27 防锈油长期叠片腐蚀试验(SH/T 0692—2000附录A) 481

11.2.28 透明性试验方法(SH/T 0692—2000附录B) 482

11.2.29 内燃机油氧化安定性(SH/T 0692—2000附录) 482

11.3 气相防锈材料试验方法 485

11.3.1 气相防锈纸试验方法(QB 1319—1991) 487

11.3.2 气相防锈(粉、片)剂试验方法(JB/T 6071—1992) 491

11.3.3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试验方法(JB/T 6067—92) 493

11.4 水基金属清洗剂试验方法 495

11.4.1 金属试片(QB 2117-5.1) 495

11.4.2 试液的制备(QB 2117-5.2) 496

11.4.3 外观检查(QB 2117-5.3) 496

11.4.4 pH值的测定(QB 2117-5.4) 496

11.4.5 净洗力的测定(QB 2117-5.5) 496

11.4.6 腐蚀性试验(QB 2117-5.6) 498

11.4.7 防锈性试验(QB 2117-5.7) 499

11.4.8 泡沫性能试验(QB 2117-5.8) 499

11.4.9 高、低温稳定性试验(QB 2117-5.9) 499

11.4.10 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QB 2117-5.10) 500

11.4.11 漂洗性能试验(QB 2117-5.11) 500

11.4.12 检验规则 500

11.4.13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01

11.5 金属加工用油(液)试验方法 501

11.5.1 乳化液试验方法 504

11.5.2 合成切削液试验方法 508

11.5.3 微乳化切削液试验方法 510

11.5.4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铸铁粉末法) 511

11.5.5 金属切削油(液)模拟台架评定试验 512

参考文献 515

第12章 暂时防锈工艺应用 517

12.1 产品设计中的腐蚀控制 517

12.1.1 环境条件 517

12.1.2 结构设计 524

12.1.3 材料选择 526

12.1.4 金属腐蚀与预防 533

12.1.5 表面防护 533

12.1.6 采用有效的防护包装 534

12.2 工序间防锈 536

12.2.1 工序间产生锈蚀的基本原因 536

12.2.2 预防工序间锈蚀的主要方法 536

12.2.3 工序间防锈的一般要求 536

12.2.4 防锈处理的工艺要点 538

12.2.5 防锈材料的技术要求 540

12.3 机械制品防锈包装工艺技术条件举例 540

12.3.1 轴承防锈、包装工艺概要 540

12.3.2 重型机械防锈、包装工艺概要(参照JB/ZQ 4001) 544

12.3.3 汽车防锈、包装工艺 551

12.3.4 光学仪器防霉、防雾、防锈技术要求(参照ZB Y 251) 565

12.3.5 有关行业防锈技术条件及工艺规范 566

12.4 仓库防锈 567

12.4.1 露天库防锈工艺 567

12.4.2 仓库防锈 569

12.4.3 洞库的防潮及防锈 571

12.5 锈蚀的鉴别与除锈 571

12.5.1 锈蚀的鉴别 571

12.5.2 除锈 574

参考文献 582

第13章 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 583

13.1 清洁生产 583

13.2 环境友好 584

13.2.1 环境友好润滑剂的生态标志 584

13.2.2 润滑剂的生物降解 585

13.2.3 润滑剂生物降解性评估方法 588

13.2.4 润滑剂的毒性评估 589

13.2.5 环境友好润滑剂的应用 591

参考文献 592

第1章 大气腐蚀与防护 1

表1-1 金属腐蚀分类 1

表1-2 防锈、防腐蚀中一般术语[摘自JIS Z 0103—1996(2006年确认)] 2

表1-3 各种腐蚀类型举例 4

表1-4 航空产品腐蚀故障分析实例 6

表1-5 大气腐蚀与金属表面水膜厚度的关系 11

表1-6 露点和湿度的定义 11

表1-7 湿度的测量 12

表1-8 大气中不同成分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14

表1-9 海水的组成 17

表1-10 海平面附近清洁的干燥空气的成分 17

表1-11 离海岸距离不同时,空气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 17

表1-12 东南沿海各地盐雾沉降量年平均值(以NaCl计) 17

表1-13 有机材料对锌的气氛腐蚀 20

表1-14 高分子材料对金属在(1)密封空间和(2)接触时的腐蚀作用 21

表1-15 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作用 22

表1-16 橡胶对金属在(1)密封空间和(2)接触时的腐蚀作用 22

表1-17 防止大气腐蚀的方法 23

表1-18 金属的耐蚀性 24

表1-19 易引起应力腐蚀而破裂的环境 25

表1-20 热处理影响耐蚀性能的举例 26

表1-21 关于连接结构的金属合金和防护方案的使用指南(摘自MIL-STD-899B;使用条件:海水、海洋大气及工业大气) 27

表1-22 推荐的保护处理方案顺序(摘自MIL-STD-899B附录A) 28

表1-23 双金属接触腐蚀的等级(摘自英BS PD 6484) 30

表1-24 不同材料和镀覆层相互接触时接触腐蚀的等级(摘自HB 5033) 31

表1-25 镀覆层使用条件的分类 32

表1-26 钢铁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 32

表1-27 铜及铜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 32

表1-28 铝及铝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 32

表1-29 镁合金表面两种防护层特性 33

表1-30 钛及钛合金表面镀覆层选择原则 33

表1-31 钢基体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 33

表1-32 铜及铜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 38

表1-33 铝及铝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 40

表1-34 镁合金表面镀覆层的应用及特性 42

表1-35 涂料类别、代号与主要成膜物质(摘自GB/T 2705) 43

表1-36 辅助材料分类表(摘自GB/T 2705) 43

表1-37 涂料基本名称代号表(摘自GB/T 2705) 44

表1-38 各种涂料的性能及用途 44

第3章 表面活性剂 99

表3-1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 100

表3-2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 101

表3-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类 101

表3-4 两性表面活性剂分类 102

表3-5 水溶性高分子分类 102

表3-6 影响表面活性剂CMC值的因素 104

表3-7 各种羧酸盐的CMC值 104

表3-8 非离子型乳化剂疏水基对CMC值的影响 104

表3-9 各种乳化剂的A值和B值 105

表3-10 各种烷基苯磺酸钠盐CMC值 105

表3-11 硫酸根位置对十四烷基硫酸钠CMC值的影响 105

表3-12 亲水基团对CMC值的影响 105

表3-13 氧化乙烯亲水基对CMC值的影响 105

表3-1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 107

表3-15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 108

表3-16 氯化钠浓度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集数和荷电分率的影响 108

表3-17 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度的因素 109

表3-18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各种有机液体的增溶作用(温度25℃;乳化剂浓度0.1mol/L) 109

表3-19 各种正烷基羧酸钾对乙苯的增溶作用(25℃) 110

表3-20 各种表面活性剂对极性有机液体的增溶(温度25℃;乳化剂浓度0.1mol/L) 110

表3-21 C13H27O?CH2CH2O?mH的浊点 111

表3-22 CH3?CH2?m-1O?CH2CH2O?6H的浊点 111

表3-23 不同浓度OP类表面活性剂的浊点 112

表3-24 烷基硫酸钠在水中的Krafft温度 113

表3-25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其在水中的分散 114

表3-26 HLB值和浊点的关系 114

表3-27 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求取 114

表3-28 计算HLB值的基团常数 115

表3-29 有机、无机性基团值 116

表3-30 商品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116

表3-31 乳化各种介质所需要的HLB值 118

表3-32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界面张力(25℃) 119

表3-33 油酸钠降低水的界面张力(25℃) 119

表3-34 部分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性(根据Ross miles’法测定,0.1%浓度,30℃) 120

表3-35 Pluronic表面活性剂的CMC值(25℃) 123

表3-36 商品Tergitol的物性 125

表3-37 全杂嵌段聚醚产品的物性 126

第4章 清洗与干燥 148

表4-1 塑料的表面能 149

表4-2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参数(SP)值 153

表4-3 部分溶剂的贝壳松脂丁醇值(KB值) 153

表4-4 清洗用有机溶剂一览 154

表4-5 金属清洗用溶剂的评估 154

表4-6 120#溶剂油、200#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质量指标 155

表4-7 清洗煤油技术标准(JB 3034—82) 155

表4-8 GB 253—2008煤油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 155

表4-9 GB 1922—2006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技术要求 156

表4-10 特种溶剂油(无味溶剂油)系列 157

表4-11 一元醇的性质 159

表4-12 低水溶性一元醇的性质 160

表4-13 五氟丙醇的物理性质 160

表4-14 乙二醇及其衍生醚主要性质 160

表4-15 酮类溶剂的性质 161

表4-16 醚类溶剂性质 161

表4-17 酯类溶剂的理化性质 161

表4-18 松油的主要特性 162

表4-19 萜烯类(C10H16)理化性质 162

表4-20 通用金属在碱溶液中的腐蚀情况(17~22℃) 165

表4-21 铝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166

表4-22 常用碱液清洗材料及其特性 167

表4-23 金属在加工中表面残留污垢 173

表4-24 ISO4406—1987(两位数系统) 183

表4-25 颗粒计数结果示例 183

表4-26 ISO4406—1999(三位数系统) 184

表4-27 颗粒计数结果示例 184

表4-28 清洗液对干燥要求的适应情况 184

附表4-1 部分黑色金属用国产盐酸酸洗缓蚀剂及其应用条件 194

附表4-2 几种盐酸酸洗缓蚀剂适用条件和对碳钢的缓蚀效果 194

附表4-3 几种缓蚀剂对盐酸介质中Q235钢的缓蚀性 195

附表4-4 硫酸酸洗缓蚀剂种类和应用条件范围 195

附表4-5 几种硫酸酸洗缓蚀剂组分和使用条件及缓蚀效率 196

附表4-6 主要的国产酸洗缓蚀剂一览表 196

附表4-7 几种氢氟酸缓蚀剂的使用条件和缓蚀效果 197

附表4-8 柠檬酸清洗液缓蚀剂使用状况和缓蚀效果 197

附表4-9 国内近10年新研制的部分酸洗缓蚀剂 197

附表4-10 国外引进的部分酸洗缓蚀剂 198

附表4-11 酸洗缓蚀剂的组成和应用范围之间的关系 198

附表4-12 氧化性酸及非氧化性酸溶液中铜腐蚀情况(15℃,24h) 199

附表4-13 几种非氧化性酸中铜的腐蚀 199

附表4-14 铜及其合金在硝酸、盐酸、硫酸中腐蚀情况(酸溶液浓度1%,40℃) 200

附表4-15 25%磷酸溶液中铜及其合金腐蚀情况 200

附表4-16 氢氟酸的浓度、温度与70Ni-30Cu合金腐蚀速度的关系 200

附表4-17 铜及铜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200

附表4-18 苯并三唑在各种酸性介质中对铜的缓蚀结果(缓蚀率,%) 200

附表4-19 铝和铝合金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201

附表4-20 锌在酸、碱溶液中的腐蚀速度 201

附表4-21 锌在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202

第5章 中性介质缓蚀剂与水性防锈剂 203

表5-1 缓蚀剂保护膜的特征 205

表5-2 中性介质缓蚀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205

表5-3 常用的几种中性介质缓蚀剂 206

表5-4 硼系、钼系缓蚀剂等 207

表5-5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液及其高含水液压液的主要技术指标 209

表5-6 影响聚合磷酸盐缓蚀效果的因素 211

表5-7 防冻液中常用的缓蚀剂 213

表5-8 GB 7631.6中四种水基防锈材料 214

表5-9 水溶性防锈剂 214

表5-10 蜡乳化液(防锈用)(摘自MIL-W-3688B) 215

表5-11 KATS 5080汽车保护涂层特性 217

表5-12 KATS 5080喷涂要求和喷涂方法 217

表5-13 KATS 8075喷涂去除剂特性 218

表5-14 KATS 8075去除剂的使用 218

第6章金 属加工油、? 223

表6-1 金属加工液润滑剂的分类(GB/T 7631.5—89) 224

表6-2 美国材料协会标准ASTM D2881-2009对金属加工润滑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分类 225

表6-3 按性质和特性MH组产品分类(GB 7631.5附录B 第1部分:纯油) 226

表6-4 GB 7631.5(M组)中MH的组成、使用 227

表6-5 油基切削液的成分举例 227

表6-6 非水溶性加工用油剂的种类(JIS K 2241) 228

表6-7 非水溶性加工用油剂的类别和性能(JIS K 2241) 228

表6-8 非水溶性切削油剂试验项目(摘自JIS K 2241) 229

表6-9 铜板腐蚀分类表 229

表6-10 水基加工液的形态和组成 230

表6-11 油珠大小与乳化液外观 230

表6-12 GB 7631.5(M组)中水基切削液组成、使用 230

表6-13 按性质和特性的MA组产品品种分类(GB 7631.5附录B 第2部分:水溶液) 231

表6-14 水基加工液原液的成分举例 231

表6-15 JIS K 2241水溶性加工用油的分类 232

表6-16 JIS K 2241水溶性加工用油的种类及性能 232

表6-17 一般水基加工液的组成 233

表6-18 水溶性切削油剂试验项目(摘自JIS K 2241) 233

表6-19 JIS K 2241以外的相关试验项目 233

表6-20 按使用范围的M组产品品种分类(GB 7631.5附录A) 234

表6-21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种类、主要特性及应用场合 235

表6-22 各类切削液的特性比较 236

表6-23 油基与水基金属加工液的综合性能比较 236

表6-24 水、油性能比较 237

表6-25 在切削加工中各类油基的性能比较 238

表6-26 在切削加工中各类水基的性能比较 239

表6-27 可切削指数来划分材料的级别 240

表6-28 国内用早期水基切削液配方 240

表6-29 五种塑性加工对金属加工液的要求 245

表6-30 石墨和非石墨两类润滑剂性能比较 246

表6-31 锻造润滑剂应用中的名词 246

表6-32 锻造润滑剂组分 247

表6-33 冷挤压常用润滑剂组成及毛坯表面处理方法 248

表6-34 有色金属冷挤压润滑剂 248

表6-35 热挤压用的润滑剂 249

表6-36 热轧液组分和用量 250

表6-37 各种轧制润滑剂用油的耐热温度 250

表6-38 不同组分的油膜强度 251

表6-39 不同组分的摩擦系数 251

表6-40 润滑组分对轧制压下率的影响 251

表6-41 拉拔润滑剂的分类和应用 253

表6-42 油性润滑剂的组成及性能 253

表6-43 铜拉丝油(Q/SH 039-02-007-86) 253

表6-44 高速铜拉丝油(Q/JH 4009—92) 254

表6-45 铜拉拔用乳液浓度 254

表6-46 冲压加工润滑剂构成组分 255

表6-47 常用冲压润滑剂组成 255

表6-48 切削加工方面的问题 256

表6-49 磨削加工方面的问题 257

表6-50 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 258

表6-51 水质对水基切削液中细菌繁殖的影响 260

表6-52 油基切削液毒性试验(鼷鼠) 262

表6-53 水基切削液的口服毒性试验(LD50) 263

表6-54 水基磨削液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263

表6-55 水基切削液的更换原因(汽车制造厂的场合) 264

表6-56 用凝聚法处理为主的五个实验用试样数据 266

表6-57 用活性炭二次处理后的数据 266

表6-58 合成切削液(GB/T 6144—85) 268

表6-59 乳化油(SH 0365—92) 268

表6-60 微乳化油(JB/T 7453—94) 268

第7章 油溶性缓蚀剂与防锈油 297

表7-1 羧酸及其皂类 298

表7-2 酯类化合物 301

表7-3 胺类及含氮有机化合物 303

表7-4 磺酸盐及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305

表7-5 磷酸酯、亚磷酸酯及含磷的有机化合物 307

表7-6 以蒸馏水等为腐蚀介质时,缓蚀剂的静力水滴试验的评定 308

表7-7 部分缓蚀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数据(按D 665透平油腐蚀试验进行,60℃) 309

表7-8 C8~C18正构烷烃的性质 310

表7-9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311

表7-10 美国石油协会基础油分类标准(API-1509) 311

表7-11 L-AN全损耗系统用油技术指标(GB 443—89) 311

表7-12 变压器油技术指标(GB 2536—90) 312

表7-13 合成润滑油分类 313

表7-14 合成油的温度特性 313

表7-15 各种合成油与矿物油的性能对比 313

表7-16 合成油的用途 314

表7-17 国内一些合成润滑油标准 314

表7-18 工业凡士林技术指标(SH 0039—90) 315

表7-19 医用凡士林技术指标(GB 1790—94) 315

表7-20 全精炼石蜡技术指标(GB 446—87) 316

表7-21 微晶蜡技术指标(SH 0013—90) 316

表7-22 管道防腐沥青技术指标(SH 0098—91) 317

表7-23 油漆石油沥青技术指标(SH/T 0523—92) 317

表7-24 防水防潮石油沥青技术指标(SH/T 0002—90) 318

表7-25 2402酚醛树脂技术指标(沪Q/HG 14-624—79) 318

表7-26 萜烯树脂技术指标 318

表7-27 改性醇酸树脂技术指标 319

表7-28 聚丙烯树脂技术指标 319

表7 29 聚异丁烯树脂技术指标(SH 0392—92) 319

表7-30 二元乙丙橡胶技术指标 320

表7-31 石油树脂技术指标 320

表7-32 防锈油用语的定义(摘自JIS Z 0103—1996,JIS K 2246—2007) 321

表7-33 暂时保护防腐蚀产品的分类(GB/T 7631.6—89) 323

表7-34 日本、美国、中国防锈油规格对照表 324

表7-35 防锈油分类(SH/T 0692—2000) 324

表7-36 防锈油分类(JIS K 2246—2007) 325

表7-37 除指纹型防锈油技术指标(SH/T0692、JIS K 2246) 325

表7-38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SH/T 0692、JIS K 2246) 326

表7-39 脂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SH/T 0692、JIS K 2246) 327

表7-40 润滑油型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SH/T 0692、JIS K 2246) 327

表7-41 气相防锈油的技术指标(摘自SH/T 0692、JIS K 2246) 328

表7-42 国内早期防锈油配方举例 330

第8章 气相防锈材料 353

表8-1 气相缓蚀剂的应用形式 354

表8-2 美军早期使用的八种气相缓蚀剂 354

表8-3 气相防锈剂用语定义(摘自JIS Z 1519、JIS Z 0320) 354

表8-4 气相防锈剂蒸气压、溶解度 355

表8-5 一些气相缓蚀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355

表8-6 一些气相缓蚀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355

表8-7 常见气相缓蚀剂的熔点和溶解度 356

表8-8 苯并三氮唑(BTA)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356

表8-9 苯并三唑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356

表8-10 气相防锈剂[JIS Z 1519—94(2006年确认)] 356

表8-11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腐蚀抑制剂[JIS Z 0320—1997(2006年确认)] 356

表8-12 气相缓蚀剂技术条件(JB/T 6071—92) 357

表8-13 气相防锈纸的用语定义(摘自JIS Z 1535、JIS Z 0321) 357

表8-14 亚硝酸二环己胺气相防锈纸技术要求(摘自WJ 1597) 358

表8-15 气相防锈纸技术条件(摘自QB 1319—91) 358

表8-16 气相防锈纸[摘自JIS Z 1535—1994(2008年确认)] 359

表8-17 铜及铜合金用气相腐蚀抑制纸[摘自JIS Z 0321—1997(2006年确认)] 359

表8-18 气相缓蚀剂处理的不透明包装材料(VCIP)分类(摘自GJB 2726—96) 360

表8-19 气相缓蚀剂处理的不透明包装材料性能(摘自GJB 2726—96) 360

表8-20 常用的气相防锈纸的配方 361

表8-21 CF-4涂覆型气相防锈塑料膜配比 364

表8-22 挤出吹塑型防锈塑料膜试验配方(质量比) 364

表8-23 挤出吹塑型气相防锈塑料膜的造粒工艺和吹膜工艺 364

表8-24 挤出吹塑型气相防锈塑料膜的性能指标 364

表8-25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GB/T 19532—2004) 364

表8-26 气相缓蚀剂处理的柔韧性可封合透明阻隔材料规范(GJB 2748—1996) 365

表8-27 气相缓蚀剂封存要点 366

第9章 可剥性塑料 377

表9-1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种类(摘自JIS Z 1704:1981) 378

表9-2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 378

表9-3 乙基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 381

表9-4 国外醋酸丁酸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 381

表9-5 醋酸丁酸纤维素可剥性塑料配方 382

表9-6 热浸型可剥性塑料技术条件(国内外标准对照表) 383

表9-7 溶剂型(涂装型)可剥性塑料的分类及用途(摘自JIS Z 1708:1976,2006年确认) 385

表9-8 溶剂型(涂装型)可剥性塑料的质量指标(摘自JIS Z 1708:1976) 385

表9-9 美军规格MIL-B-12121C(1956)中推荐配方 387

表9-10 国内早期选用的溶剂型可剥性塑料配方 387

第10章 内包装用材料和干燥剂 390

表10-1 耐油性内包装材料实例及用途(摘自GB 12339—90) 391

表10-2 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GB 12339—90) 391

表10-3 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JIS Z 1705—1976(2007年确认)] 392

表10-4 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实例及用途(摘自GB 12339—90) 393

表10-5 非耐油性内包装材料技术要求(摘自GB 12339—90) 393

表10-6 特种用途的内包装材料(摘自GB 12339—90) 394

表10-7 国内现有的内包装材料标准 394

表10-8 塑料薄膜的气体透过性 395

表10-9 各种塑料薄膜特性(摘自GB 5048中A1) 396

表10-10 铝塑布挤出复合材料(摘自GJB 756—89) 397

表10-11 柔韧性防水耐油阻隔材料(摘自GJB 2492—95) 397

表10-12 各种包装薄膜的热封合性能 398

表10-13 各种薄膜的热封方法(GB 5048) 398

表10-14 纸胶黏带的性能(摘自GJB 3841—99) 398

表10-15 塑料胶黏带的性能(摘自GJB 3840—99) 399

表10-16 纤维胶黏带的性能(摘自GJB 3379—98) 399

表10-17 缓冲材料的种类和品种 399

表10-18 缓冲材料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399

表10-19 包装用缓冲材料特性比较 401

表10-20 包装用硅胶干燥剂(摘自GB 10455—89) 404

表10-21 细孔硅胶(摘自HG/T 2765.1—1996) 405

表10-22 粗孔硅胶(摘自HG/T 2765.2—1996) 405

表10-23 蓝胶指示剂和变色硅胶(摘自HG/T 2765.4—1996) 406

表10-24 包装用硅胶干燥剂[摘自JIS Z 0701—1977(2010确认)] 406

表10-25 常用干燥剂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407

表10-26 硅胶指示剂及湿度指示纸的特性及适用范围 408

表10-27 包装用静态吸湿袋装活性干燥剂分类(摘自GJB 2714—96) 408

表10-28 硅胶规格标准 408

表10-29 铝胶规格(沪Q/HG 12-560) 409

表10-30 分子筛按分子大小吸附分类表 409

表10-31 X型和Y型分子筛规格 409

表10-32 A型分子筛规格 409

表10-33 有关干燥剂的干燥条件 410

表10-34 常用干燥剂的性能 410

表10-35 几种干燥剂在相对湿度5%时的吸附能力 410

表10-36 几种干燥剂在25℃时平衡水蒸气压 410

附表10-1 包装术语 防护(摘自GB/T 4122.3—1997) 410

附表10-2 防水包装等级(摘自GB/T 7350—1999) 416

附表10-3 防潮包装等级(GB/T 5048—1999) 417

附表10-4 防潮包装用材料的水蒸气透过量和容器的透湿度 418

附表10-5 防霉包装等级(GB/T 4768—1995) 419

附表10-6 防锈包装等级(GB/T 4879—1999) 422

第11章 防锈材料试验方法 426

表11-1 相关“防锈包装”标准中的周期暴露试验 427

表11-2 试片 428

表11-3 试片锈蚀的评级 430

表11-4 防锈油脂种类试验规定项目一览表(中、日对照) 431

表11-5 金属试片规格 433

表11-6 锈蚀分级报告 436

表11-7 锈蚀分级表 437

表11-8 试片的材质规格 448

表11-9 离心管刻度允许误差 468

表11-10 沉淀用溶剂规格 472

表11-11 试验记录 478

表11-12 允许差 485

表11-13 气相防锈材料性能试验项目(中、日、美)一览表 486

表11-14 批量及样品大小 501

表11-15 切削油(液)试验项目(中、日对照表) 502

表11-16 关于铸铁屑防锈试验 502

表11-17 常见摩擦磨损试验机性能参数 503

表11-18 水基防锈材料 512

第12章 暂时防锈工艺应用 517

表12-1 军用产品寿命期一般历程 518

表12-2 主要的环境因素 519

表12-3 各种环境因素的破坏效应 519

表12-4 各环境因素对产品在不同环境下影响的重要程度 521

表12-5 常用环境试验方法 521

表12-6 航空结构件材料的极限最小厚度 525

表12-7 不同类别铝合金的耐腐蚀性 527

表12-8 不同铝合金及时效状态短横向的抗应力腐蚀断裂性能 528

表12-9 不锈钢的腐蚀特性 529

表12-10 美军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辅助电气设备用抗霉材料 531

表12-11 美国军用电子设备抗霉材料 531

表12-12 塑料的吸潮性 531

表12-13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耐光氧化性能 532

表12-14 白蚁侵蚀 532

表12-15 能作为腐蚀蒸气源的有机材料 532

表12-16 部分不能共用材料 533

表12-17 塑料对化学侵蚀的抵御性 533

表12-18 封存包装方法 535

表12-19 各工序的防锈技术要求 537

表12-20 清洗方法选定原则 538

表12-21 各种清洗方法及其特征 538

表12-22 一般干燥方法与程序 539

表12-23 防锈油的选用基准 540

表12-24 轴承及其零件清洗方法(摘自JB/T 3034—93) 541

表12-25 轴承用防锈材料 542

表12-26 油膜防锈油 542

表12-27 脂膜防锈油 542

表12-28 瓦楞纸板物理性能指标 544

表12-29 纸箱物理性能指标 544

表12-30 重型机械除锈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 544

表12-31 清洗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 545

表12-32 减速器清洗等级规定(摘自JB/ZQ 4001) 545

表12-33 重型机械防锈剂使用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 545

表12-34 重型机械防锈包装质量要求(摘自JB/ZQ 4001) 546

表12-35 重型机械除锈方法及使用工具、材料(摘自JB/ZQ 4001) 547

表12-36 重型机械清洗方法(摘自JB/ZQ 4001) 547

表12-37 重型机械清洗后的干燥方法(摘自JB/ZQ 4001) 548

表12-38 防锈剂使用方法(摘自JB/ZQ 4001) 548

表12-39 重型机械包装方法(摘自JB/ZQ 4001) 549

表12-40 零部件防锈包装方法规定(摘自JB/ZQ 4001) 550

表12-41 重型机械储运中的锈蚀等级(摘自JB/ZQ 4001) 551

表12-42 重型机械防锈质量分类与适用范围(摘自JB/ZQ 4001) 551

表12-43 汽车零部件加工工序间的防锈技术要求 552

表12-44 汽车备件防锈包装方法 554

表12-45 防锈包装等级 555

表12-46 防锈包装材料技术要求 555

表12-47 清洗方法 555

表12-48 干燥方法 555

表12-49 防锈方法 556

表12-50 包装方法 556

表12-51 防锈-1包装工艺 557

表12-52 防锈-4包装工艺 558

表12-53 防锈-5包装工艺 558

表12-54 防锈-6包装工艺 558

表12-55 防锈-7包装工艺 559

表12-56 防锈-8包装工艺 559

表12-57 防锈-9包装工艺 559

表12-58 轿车内腔喷蜡防锈工艺流程 562

表12-59 轿车内腔注蜡防锈工艺流程 563

表12-60 驾驶室内腔喷蜡防锈工艺流程 563

表12-61 发动机、底盘部分防锈保护工艺流程及参数 564

表12-62 面漆喷蜡保护工艺流程 564

表12-63 光学仪器及附件三防等级(摘自ZBY 251) 565

表12-64 零部件长霉、结雾、锈蚀等级(摘自ZB Y 251) 565

表12-65 量具、刃具常用防锈材料类别(摘自JB/Z 132) 566

表12-66 有关行业防锈工艺规程、技术条件 567

表12-67 露天存放材料的防锈工艺 568

表12-68 金属材料的防锈保管 568

表12-69 各种金属的锈蚀特征 571

表12-70 鉴别锈蚀时用的工具及适用范围 572

表12-71 常用鉴别金属锈蚀用试剂 573

表12-72 外观与锈蚀相似的表面缺陷与损伤举例 573

表12-73 钢材表面锈蚀程度等级(GB/T 8923—88) 574

表12-74 机械方法除锈 574

表12-75 磨料的种类及用途 575

表12-76 滚筒及振动精整用工作介质 576

表12-77 除锈常用的主要酸类 576

表12-78 黑色金属化学除锈法 577

表12-79 铝、镁合金化学除锈法 578

表12-80 铜合金、锌、镉镀层等除锈法 579

表12-81 有关除锈膏的配方 580

表12-82 金属锻、铸、轧皮的化学除锈方法示例 580

表12-83 钢材表面除锈质量等级(GB/T 8923—88) 581

第13章 清洁生产与环境友好 583

表13-1 一些润滑油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能和运动黏度 585

表13-2 各试验方法与受试物的适应性 589

表13-3 WEN的致死量 589

表13-4 环境无害润滑剂污染评价(水污染分类) 590

表13-5 润滑剂急性毒性分类 590

表13-6 几种润滑油在环境中的容许浓度 590

表13-7 急性有害性的判断标准 59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