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方法 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绥铭,黄盈盈,王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0142869
- 页数:464 页
导言 论方法 1
上篇 定量调查方法的中国贡献 9
第1章“社会学调查”与“元假设”的提出 9
第一节 社会学的调查:概念的提出与操作化 10
一、两种调查的区分 10
二、为什么曾经没有社会学,却一直有社会调查 12
三、提出“社会学调查”概念的理由 13
四、社会学调查问卷的设计:必不可少的五种假设 17
五、笔者的选择与反思 21
第二节“元假设”:调查问卷的灵魂 23
一、调查一个现象就是提出一个“元假设” 23
二、提出元假设,首先需要“确立两极” 26
三、元假设:写上一个,就是排除许多 28
四、调查内容的元假设,可能成为一种诱导 29
五、光谱式理解是一切调查的基础 30
六、“元假设”概念的学术意义 31
第2章 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初始考虑 34
第一节 问卷调查做不到什么 35
一、背景:对问卷调查功能的本土化反思 35
二、描述调查:不可能“发现”未知现象 37
三、问卷调查并非最佳选择 38
四、改进的建议:为被访者(而不是为自己)而设计 40
第二节 社会学问卷是要研究问题,而不是描述现象 41
一、我究竟要调查什么 41
二、这是一个问题吗 42
三、笔者的选择 44
四、容易出现的失误 46
五、笔者的反思 48
六、确定选题的策略考虑 48
七、清晰地表述调查的目标 49
第三节 理论应用:社会学问卷调查之本 52
一、理论之必要 52
二、理论的挑选 53
三、直接套用理论的初始考虑 55
四、应用理论的其他可选方法 58
五、应用理论其实是一种改造 59
第四节 设置相关假设:社会学问卷之魂 60
一、防止单向的相关假设 60
二、提出一些否定的相关假设 61
三、重视潜在的相关假设 62
四、相关假设是社会学问卷的灵魂 63
第3章 问卷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本土思考 67
第一节 常见的误解 67
一、非专业人员的误解 67
二、初学者的误解 68
三、凑题,问卷设计的大忌 69
第二节 设置“开放题”是一种失误 70
一、笔者的主要理由 71
二、慎用“其他”选项——半开放题讨论 74
三、启示:操作决定质量 76
四、推论:严格限用“原因提问” 77
第三节 反思“观念调查” 80
一、观念调查不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80
二、观念调查的问卷设计的原则 82
三、操作建议 85
第四节 不许事后假设,慎用二手资料统计 91
一、社会学调查,绝不允许“事后假设” 91
二、使用二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界限 92
第4章 随机抽样的本土应用 95
第一节 以社会科学为主体,发展随机抽样 95
一、抽样终端:从“单独个人”走向“社会基本单位” 96
二、抽样框:从追求代表性走向力争信息无限丰富 98
三、代表性:从“抽象人”走向“社会人” 100
四、代表什么:从“总体”走向“整体” 101
五、小结与引申 103
第二节“居住区”的抽样构想及实践 104
一、概念提出的背景 104
二、“居住区”:中国的抽样基本单位 106
第三节 抽取调查样本的本土方式 108
一、调查点的核实与落实 108
二、在册居住者的抽样操作 109
三、流动居住者的抽样操作 111
四、把大学也作为“居住区”来抽样 113
五、农村居住者的抽样操作 116
第四节 居住区指标:在社会学问卷中把个体复归到社会中去 117
一、概述 117
二、技术上的意义 118
三、认识论上的意义 119
四、学科意义:社会学与统计学,谁服务于谁 120
第五节 网站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实证对比研究:样本偏差程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121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121
二、网站调查样本的社会阶层分布严重偏离实况 124
三、网站调查的样本偏差带来的认知谬误 127
四、网站调查兴旺及其恶果的社会文化原因 127
五、网站调查的非科学性 129
六、发展建议 131
第5章 调查实施过程的展现与分析 136
第一节 调查队伍的组建和选择 136
一、课题负责人必须亲力亲为、贯彻始终 136
二、调查组长,至关重要 137
三、“委托调查”的利弊得失 138
第二节 本土的难点:进入现场 139
一、是否借助行政权力 139
二、调查组住在哪里 140
三、先去哪里 140
四、落实“访谈室” 141
五、进入现场之后的全方位沟通 142
第三节 调查前的准备 143
一、调查周期及其结果 143
二、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 144
三、现场使用的各类记录表格 145
四、弹性安排调查进度 145
第四节 访谈 146
一、访谈前的现场准备 146
二、现场环境的维护 147
三、调查员的操作规程 148
四、调查员的当场解答 149
五、组长的操作规程 150
第五节 调查的管理 151
一、调查员的使用 151
二、调查的财务 154
第6章 调查操作方法的自荐 159
第一节 邀约被访者:调查本土化的尝试 159
一、操作过程 160
二、给被访者的邀约信 161
三、提高邀约成功率的策略 162
四、邀约式调查的适用性 163
第二节 千方百计防止“假数真算” 163
一、如何打消中国人的普遍顾虑 164
二、化解顾虑的操作经验 166
第三节 请使用笔记本电脑来调查 168
一、文化优势 168
二、技术优势 172
三、局限性 173
第四节 多种应答率的设计与学术意义 175
一、“应答缺失率体系” 175
二、学术意义 176
三、解决之道 177
中篇 定性调查在中国:操作过程的展现、分析与反思 181
第7章 中篇引言 181
第一节 文献回顾的体会 181
一、社会学文献的现状 182
二、人类学的经验 183
第二节 重视调查过程的展现和反思 184
第三节 一些名词的说明和选择 186
一、“田野” 186
二、“民族志” 186
三、“定性研究”、“质性研究”和“定性调查” 187
第四节 进行定性调查的初始考虑 188
一、为什么非要进行定性调查 188
二、我们只存在于比较之中 189
三、定性调查就是“谈恋爱” 190
第8章 定性调查新解 194
第一节“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 194
一、“求同法”,其实只是开放的问卷 195
二、从“求同法”走向“求异法” 198
三、“求全法”是定性调查的最高境界 200
四、层次划分的学术意义 202
第二节 对象选择与人数问题——“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 204
一、问题的提出 204
二、笔者的前提 207
三、信息饱和原则 207
四、最大差异选择 211
五、方法论意义:有没有代表性,还是究竟代表什么 215
第9章 为什么设计,设计什么 219
第一节 理论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221
一、理论准备:笔者的教训 221
二、文献检索:书与“人” 223
三、扎根理论 225
第二节 设计之源 229
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倾向 229
二、不是设计要开放,而是要开放地去设计 232
第三节 提出好的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234
一、何为“研究问题” 234
二、研究问题:理论的普适性与本土性的考虑 235
三、提出问题的实例 239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设计 241
一、研究内容的确定 241
二、访谈提纲利弊谈 242
第五节 设计的调整:“踩点”与试访谈 244
一、“踩点” 244
二、试访谈,试什么 246
第10章 社区考察:社会学定性调查的本土尝试 248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考察 248
一、社区考察简介 249
二、为什么要采用它:“红灯区”调查的案例 252
三、操作方法的独特之处 253
四、多时空点的社区考察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254
第二节“进入” 256
一、“入住” 257
二、“环顾” 260
三、“接触” 262
四、进入方式的总结与分析 275
第三节“切入” 276
一、关键人物与关键时刻 277
二、消除对方的疑虑 278
三、平等与交换 280
四、将心比心 282
五、要“脸皮厚” 283
六、处理好微妙关系 284
七、研究的距离 284
八、“切入”的讨论 285
第四节 社区考察中的“观察” 286
一、定时定点的监测与统计:对于规模、经营情况的观察 286
二、对于社区环境的观察 288
三、对于人际关系和人物表现的观察 290
第五节 耳闻、聊天、体验:定性调查中“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 295
一、耳闻、聊天、体验:体现不同互动情境下主体呈现的三个层次 295
二、共述:聊天调查 297
三、共景:旁听调查 302
四、共情:体验与感悟 307
五、三种方法的意义:实践“主体构建”的视角 310
第11章 深度访谈的本土应用 314
第一节 深度访谈的不同分类及其意义 315
一、就访谈的深度而言 315
二、就访谈的情境而言 317
第二节 访谈是共同讨论,而不是一问一答 319
一、共同讨论的两大意义 319
二、深度访谈的若干实施策略 322
三、不会追问,就不是深度访谈 327
第12章 座谈会调查法的重提与反思 330
第一节 座谈会的分类与意义 330
一、座谈会是本土的概念 330
二、座谈会的分类 331
第二节 座谈会的适用条件 333
一、首先要考虑话题的适用性 333
二、参加者的选择 335
三、主持人要能围绕主题激发讨论 335
第三节 座谈会的操作 336
一、相互“壮胆”,激发主体性 337
二、相互刺激,激发自然情境 337
三、避免一言堂和随声附和 338
四、避免官场化 338
第四节 座谈会中的权势关系 339
第13章“现场反思”方法 341
第一节 录音还是笔记 341
一、录音 341
二、做笔记 345
第二节 调查与反思的同步过程 348
第三节 现场分析 350
一、分析方法的总体考虑 350
二、个案式分析与主题式分析 352
三、资料的编码 353
四、资料的汇总 356
第四节 需要被研究的研究者 358
一、社会性别差异对于研究的影响不容忽视 359
二、年龄、身份(社会背景)和经验 364
三、性格、个人魅力与处世能力 365
四、审视研究者的生活逻辑 368
五、讨论与小结 370
第五节 质量判定的标准:笔者的认识 371
一、理论的认识 371
二、操作上的考察标准 372
下篇 方法论层次的探讨 377
第14章“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 377
第一节从“性科学”到“性的社会建构” 378
一、“性科学”主流地位的建立 378
二、“性”的建构思想的发展 380
三、“主体”的提出 382
第二节“主体建构论”的逻辑结构 383
一、视角的分野 383
二、“主体建构”视角中的“性” 384
三、新视角的意义 386
第三节 中国“性”研究的主体建构——从方法论层面表述的本土化 387
一、对于西方理论的筛选 387
二、笔者的初步尝试 392
三、关于“性”研究本土化的讨论 395
第15章 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 39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399
一、社会调查中研究伦理的缺失 399
二、笔者的调查经验与反思 401
第二节 研究伦理的讨论:从道德层次到方法论层次 402
一、社会调查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换 403
二、研究伦理的贯彻有利于提高调查质量 404
第三节 研究伦理具体应用的方法论来源 406
一、知情同意 406
二、尊重和平等 410
三、无伤害与受益 411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方法论探讨:举例说明 412
一、报酬问题对于样本选择与数据“真实性”的影响 412
二、调查者与被访者的关系亲密度对于调查质量的影响 412
三、研究者的伪装问题对于调查互动过程的影响 413
第五节 研究伦理的刚性贯彻与认识上的局限性 414
第六节 高于伦理原则的道义责任 416
一、调查过程中职业道德与公民道德之间可能的冲突 416
二、“红灯区”调查:笔者对于道义责任的思考与选择 417
第七节 讨论:研究伦理的自觉源于“主体建构”视角的确立 419
第16章 对于社会学调查方法的光谱式理解 421
第一节 社会调查,何谓真实 421
一、在学理的层次上 421
二、调查,只能获得“主诉的真实” 424
三、问卷法与访谈法用来获取主诉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 425
四、两种方法的“命门”其实也是一样的 427
五、无测谎,不调查 429
六、谎非谎,测非测 431
第二节“定量与定性之争”:笔者的参与 432
一、文献的简要回顾 433
二、笔者的“分析主义”立场 434
三、双方的区别其实没有那么大 437
四、学术争论,也有社会建构的成分 438
第三节 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结合,组合,还是整合 438
一、定性调查作为定量调查的准备 439
二、定量调查的结果,以定性资料来补充 440
三、定性调查中加入定量调查 443
四、定性资料的量化 444
五、两种资料的互相印证 445
六、发展方向:整合 446
第17章 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论主体构建视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 450
第一节 生活环境的控制:添加对于调查点的全面考察 451
第二节 调查情境的控制:激发主体的充分呈现 453
一、时空设置 454
二、人际关系设置 455
三、电脑技术设置 456
第三节 数据质性的控制:收集“主体的构建表现” 456
第四节 走向整合:过程控制的方法论意义 459
一、过程控制的性质 459
二、对于社会学方法的光谱式理解 460
三、走向整合 46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彼得·布鲁克导演实践研究》邓小玲著 2019
- 《反思性实践》胡红梅, 2019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