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目标文化视角  英美译者英译汉诗之形式及意象研究  1870-1962
目标文化视角  英美译者英译汉诗之形式及意象研究  1870-1962

目标文化视角 英美译者英译汉诗之形式及意象研究 1870-1962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苏凌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4640237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外教社博学文库”之前一。本书将描写与规定或规范研究方法加以整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就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英美汉学家所译汉诗的形式和意象进行了历时性研究,选题新颖,研究有一定创新意义。本书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目标文化视角 英美译者英译汉诗之形式及意象研究 1870-1962》目录

导论 1

1.选题缘起:汉诗英译研究现状及文本外和文本内研究方法论上的不足 1

1.1 西方译学的文化“转向”及汉诗英译研究对目标国文化关注的不足 5

1.2 诗歌译本考察视角及研究方法论上的不足 13

2.对汉诗英译进行分阶段研究的科学性、必要性及历史阶段划分 37

2.1 对汉诗英译进行分阶段研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37

2.2 历史阶段划分 39

3.关键词界定 41

3.1 对“汉诗”的界定 41

3.2 本书对“翻译”的界定 42

3.3 其他常用概念界定 44

4.本书架构 44

第一章 1870年至1913年间的汉诗英译 46

1.英美主流诗学 46

2.诗形改造 52

2.1 杂言体 54

2.2 四言诗 60

2.3 五言诗 80

2.4 双声、叠韵、叠词、叠章的处理 86

2.5 倒装与跨行 89

2.6 “增行”翻译 91

2.7 对仗句的处理 93

2.8 诗形小结 96

3.意象处理 98

3.1 原兴象保留但其象征意义丧失 106

3.2 意象置换 109

3.3 意象删除 117

3.4 意象添加 128

3.5 理雅各韵体译本和散体译本意象处理数据比较分析 130

3.6 本阶段十篇译诗意象置换和增删的统计分析及意象小结 131

4.叙述风格的改变 137

4.1 大量采用感叹词和呼语 137

4.2 添加引子和末尾点题 139

5.译诗语言的古雅特点 142

6.分析与小结 143

第二章 1914年至1929年间的汉诗英译 146

1.一战后英美的诗学危机及主流诗学 146

2.诗形处理分析 149

2.1 四言诗 150

2.2 五言诗 158

2.3 七言诗 164

2.4 汉诗“一元韵式”在英语格律诗和自由诗中的处理 169

2.5 叠词、叠句和叠章的处理 171

2.6 对仗句的处理 176

2.7 等行翻译 182

2.8 诗形小结 183

3.意象处理 184

3.1 意象置换 190

3.2 意象删除 203

3.3 意象添加 207

3.4 典故意象的处理 209

3.5 本阶段译者十篇英译汉诗的意象置换和增删统计及与上阶段的对比分析 210

4.诗歌叙事视角的调整 216

4.1 人物话语还是叙述者话语? 216

4.2 受叙者改变 223

4.3 改第三人称叙述为第一人称叙述 227

4.4 改人物独白为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228

5.在篇章层次上的删减 230

6.分析与小结 236

第三章 1930年至1949年间的汉诗英译 239

1.目标国读者群体的变化及诗学的“本土化”和“人民性”导向 239

1.1 读者群体的变化 239

1.2 诗学的“本土化”和“人民性”导向 241

2.诗形处理 244

2.1 四言诗 245

2.2 宋词 249

2.3 对仗句处理 252

2.4 叠词的处理 257

2.5 叠章的处理 259

2.6 篇目编排 262

2.7 诗形小结 268

3.意象处理 269

3.1 意象置换 273

3.2 意象删除 289

3.3 意象添加 291

3.4 本阶段十篇汉诗英译意象置换和增删统计分析及与上阶段的比较 291

4.叙述视角转变导致主题变化 303

4.1 谁在说话:人物话语分配及对主题的操纵 303

4.2 叙述者话语还是人物独白 308

5.分析与小结 311

第四章 1950年至1962年间的汉诗英译 313

1.“垮掉派运动”及美国主流诗学 313

1.1 美国国内的冷战宣传及年轻一代的反抗 313

1.2 时代精神对汉诗英译选题的影响 318

2.诗形处理 321

2.1 四言诗 321

2.2 五言诗 327

2.3 实验英语自由诗新形式 330

2.4 跨行诗句 332

2.5 对仗句的处理 342

2.6 对叠词、叠句的灵活处理 343

2.7 译诗行实词与原诗句实词几乎一一对应 347

2.8 诗形小结 349

3.意象处理 350

3.1 意象置换 355

3.2 意象删除 360

3.3 意象添加 361

3.4 十篇汉诗英译意象替换和增删统计分析 364

4.语言高度口语化和俚语化 370

5.美国成语的大量运用 371

6.分析与小结 372

结论 374

1.本研究结论 374

2.1962年至1976年间中诗英译的发展 379

3.本研究创新点 381

4.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借鉴意义 382

5.本研究局限性 385

参考文献 386

后记 39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