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雷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0497110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本书从理论和理念上厘清了公民与道德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从哲学层面阐述公民道德建设何以可能,认真梳理道德建设的人性基础、精神渊源、理论前提和现实境遇,并依据公民道德建设的应然规定性和实然规定性,对公民道德建设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提出深刻批判,试图寻求到适合当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从“实然”描述和“应然”设计走向“适然”建设。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目录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

一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4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 5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9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2

二 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时之需 16

(一)社会和谐发展需要 16

(二)公民现实生活需要 19

三 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要 21

(一)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意义 22

(二)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综述 24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进路 29

第二章 公民道德概念的基本分析 36

一 公民:社会的主体性存在 36

(一)公民内涵 37

(二)公民自由 39

(三)公民社会 42

二 道德:人类的共生性尺度 44

(一)道德内涵 45

(二)道德自我 54

(三)道德标准 57

三 公民道德: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59

(一)公民道德内涵 59

(二)公民道德层次 64

(三)公民道德选择 69

第三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观念演进 78

一 历史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78

(一)从封闭性道德转向开放性道德 79

(二)从一元性道德转向多元性道德 81

(三)从依赖性道德转向共生性道德 82

二 范式向度: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型 84

(一)德性论的“实质主义” 84

(二)规范论的“形式主义” 86

(三)德行论的“整体主义” 88

三 主体向度: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的转移 91

(一)政治与道德关系考察 91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厘定 100

(三)和谐主义社会发展观 105

第四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考量 109

一 公民道德建设的阶段考察 109

(一)政治优位阶段 110

(二)经济优位阶段 111

(三)公民优位阶段 112

二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反思 114

(一)公民道德失范种种表现 115

(二)公民道德建设低效原因 118

(三)公民道德自我功能异化 122

三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124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125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状况 133

第五章 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涵 141

一 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142

(一)相对于国家的规范 142

(二)相对于公民的规范 144

(三)相对于集体的规范 145

(四)相对于自我的规范 147

(五)相对于社会的规范 148

二 公民道德结构的动态分析 149

(一)社会公德内涵 150

(二)职业道德内涵 154

(三)家庭美德内涵 157

(四)个人品德内涵 160

第六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认同 166

一 文化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共识 167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167

(二)文化认同的动力 170

(三)文化认同的现实 173

二 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历史源流 176

(一)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 177

(二)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 181

三 和谐文化:公民道德的精神家园 184

(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185

(二)和谐文化的思想内核 193

(三)和谐文化的发展理路 199

第七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设计 206

一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性整合 207

(一)德性与规范的善性融通 208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汇 209

(三)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融合 211

二 公民道德教育层级的有序衔接 213

(一)家庭教育 213

(二)学校教育 217

(三)单位教育 223

(四)社会教育 230

第八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构想 239

一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241

(一)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241

(二)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243

(三)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51

二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观念进路 257

(一)制度规范与学校德育的协调 258

(二)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259

三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基本构想 266

(一)内容法制化 266

(二)制度体系化 269

第九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路径 279

一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280

(一)人本和谐的管理理念 280

(二)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 289

二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293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93

(二)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296

(三)扩大社会组织协调作用 298

(四)发挥公民参与主体作用 302

三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305

(一)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问题 305

(二)有效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3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