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文韬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3007504
- 页数:372 页
绪论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理论基础 1
第一章 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农学 1
第一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说” 1
(一)《周易》中的“天人一德说” 2
(二)《内经》中的“天人相应说” 4
(三)《月令》中的“天人一体说” 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和农学中的“三才论” 7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论” 7
(二)中国传统农学中的“三才论”和生态农学 8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和农学中的“元气论” 11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元气论” 11
(二)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元气论” 12
第四节 中国传统哲学和农学中的“阴阳说” 14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说” 14
(二)中国传统农学中的“阴阳说” 16
第五节 中国传统哲学和农学中的“五行说” 20
(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说” 20
(二)中国传统农学中的“五行说” 24
第六节 “元气论”、“阴阳说”和“五行说”的联系 25
第二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圜道观”与中国古代的耕作制度 30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圜道观” 30
(一)圜道观的产生和发展 30
(二)圜道观的四大特点 31
第二节 圜道观和中国古代的耕作制度 32
(一)作物循环(作物轮作) 32
(二)耕作循环(土壤轮耕) 34
(三)用养循环 35
(四)物能循环 36
第三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尚中”思想与生态关系的最佳选择和耕作制度的优化 42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尚中”思想 42
(一)《周易》中的“尚中”思想 42
(二)《中庸》中的“尚中”思想 46
(三)其他古代学者的“尚中”思想 46
第二节 寻求最佳生态关系和优化耕作制度 47
(一)寻求最佳生态关系 47
(二)优化耕作制度 50
上篇 中国耕作制度发展史研究 61
第四章 中国原始农业时期的耕作制度 61
第一节 砍倒烧光年年易地的撂荒耕作制 61
第二节 耕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轮荒耕作制 64
第三节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 65
(一)以“菑、新、畲”为代表的轮荒耕作制 65
(二)以“田莱制”和“易田制”为代表的轮荒耕作制 66
(三)关于休闲制和轮荒制的辩析 66
第五章 中国传统农业时期的耕作制度 69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时期的种植制度 69
(一)黄河流域地区种植制度的历史发展 69
(二)长江流域地区种植制度的历史发展 71
(三)华南地区种植制度的历史发展 7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农业时期的土壤耕作制度 78
(一)中国传统农业时期北方旱地的土壤耕作制度 79
(二)中国传统农业时期南方水田的土壤耕作制度 84
(三)中国南北土壤耕作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 89
第六章 中国近代农业时期的耕作制度 94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耕作制度 94
(一)种植制度 94
(二)土壤耕作制度 96
第二节 晚清时期传统耕作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00
(一)传统种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00
(二)传统土壤耕作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02
第三节 民国前期传统耕作制度与近代农业科技的结合 104
(一)民国前期的多熟种植 104
(二)民国前期的土壤耕作制度 106
(三)精耕细作传统与近代农业科技相结合 108
第四节 抗战时期至解放前夕的耕作改制 109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耕作改制 110
(二)抗日根据地的耕作改制 117
(三)日伪时期东北地区耕作技术的研究 118
中篇 中国当代耕作改制的研究 123
第七章 当代东北地区的耕作改制 127
第一节 东北地区固有的耕作制度 127
(一)东北地区固有耕作制度概述 127
(二)东北地区固有耕作制度分析 130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耕作改制 133
(一)推广新式畜力农具改革耕作制度 133
(二)深化耕作改制,发展粮豆间作 136
(三)推广深松耕法,松翻耙免结合 138
(四)吉林省黑土地区机械化耕作制度 147
(五)八十年代耕作制度的变化 148
第八章 当代黄河流域地区的耕作改制 152
第一节 黄河流域地区耕作改制概述 152
第二节 间套复种、多熟种植 153
(一)间套复种、多熟种植的主要方式 153
(二)科学指导间套复种的经验 157
第三节 黄河流域地区的少耕和免耕 159
(一)黄河流域地区的少耕和免耕概述 159
(二)少耕和免耕增产的机理及其作用 160
(三)少耕和免耕的正确应用问题 161
(四)要使土壤轮耕制和作物轮作制以及施肥制相配合 165
第四节 旱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 165
(一)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的操作方法 166
(二)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增产原因分析 166
(三)关于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问题 169
(四)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配套技术的研究 170
(五)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试验示范工作的经验 171
第五节 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四法”种田 171
(一)“四法”种田的基本内容 172
(二)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效益 173
第六节 陇中砂田的发展 174
(一)关于砂田理论的探讨 174
(二)陇中砂田的继承和发展 175
第九章 当代长江流域地区的耕作改制 177
第一节 长江流域地区耕作改制概述 177
(一)“三改”和“五改”阶段 177
(二)巩固两熟和发展三熟阶段 179
(三)调整和发展耕作制度阶段 179
(四)发展多功能高效益农作制度阶段 181
第二节 多熟种植和粮食增产 182
第三节 湘鄂赣三省的“绿肥——双季稻制”及其改进 184
(一)轮作和连作比较研究 184
(二)“三三制”的提出 187
(三)绿肥的大面积减少及其应变措施 187
第四节 旱地多熟分带轮作制的发展 187
(一)旱地多熟分带轮作制的优越性 188
(二)分带轮作模式是旱地多熟制的基础 189
(三)带状轮作是旱地轮作技术的新发展 190
第五节 再生稻的开发利用 191
(一)开发冬水田培育再生稻的意义 191
(二)冬水田再生稻的高产栽培 192
第六节 稻麦轮作复种新型轮耕制 194
(一)少免耕种麦的效果 195
(二)江苏省不同农区合理轮耕模式及其应用 196
第七节 冬水田半旱式自然免耕垄作技术 200
(一)冬水田水稻的半旱式栽培 200
(二)冬水田半旱式免耕水厢小麦栽培 203
第八节 立体农业的兴起和集约型农作制度的发展 205
(一)立体农业增产原理 206
(二)立体农业技术概述 209
第九节 耕作改制的经验和教训 215
(一)浙江省耕作改制的经验和教训 215
(二)安徽省耕作改制的经验和教训 217
(三)江西省耕作改制的成效和问题 218
(四)江苏省耕作改制的经验和教训 219
(五)湖南省耕作改制的经验 221
第十章 当代华南地区的耕作改制 223
第一节 当代华南地区耕作改制概况 223
第二节 改间作稻为连作稻 225
(一)间作稻产生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225
(二)挣稿制的优缺点 225
(三)挣稿区的稻鱼鸭种养结合 226
第三节 华南水田多熟制的发展 226
(一)单季稻多熟制 226
(二)双季稻多熟制 229
(三)三季稻多熟制 232
(四)再生稻多熟制 233
第四节 农牧鱼结合农作制的发展 233
(一)稻鱼结合与稻萍鱼结合农作制 233
(二)蔗菇鱼结合农作制 235
第五节 蔗区多熟制 237
(一)蔗区多熟制的类型 237
(二)蔗田多熟制的生态经济效益 238
第六节 热带作物的多层栽培 239
(一)热带作物多层结构的功能 239
(二)热带作物多层栽培的效益 240
下篇 中国耕作制度史若干专题的研究 243
第十一章 中国种植制度史若干问题的研究 243
第一节 中国复种制的历史发展 243
第二节 中国间作套种制的历史发展 246
(一)汉代间作套种的创始 247
(二)魏晋南北朝间作套种理论与技术的初步发展 247
(三)宋元时代间作套种的持续发展 248
(四)明清时代间作套种的大发展 249
(五)民国时期间作套种的新发展 252
第三节 中国再生稻的历史发展 254
(一)中国古代再生稻的历史发展 254
(二)中国近代再生稻的栽培与研究 256
(三)中国现代再生稻的研究与利用 257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土壤耕作中若干理论和原则的研究 262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耕道”论 262
(一)战国时代“耕道”论的产生 262
(二)汉代的“耕道”论 264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道”论 265
(四)唐宋元明时代的“耕道”论 266
(五)清代“耕道”论的发展 267
(六)简短的结语 26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土壤耕作中深耕细作的原则 270
第三节 中国古代土壤耕作中“三宜”耕作的原则 272
(一)因土耕作 272
(二)因时耕作 273
(三)因物耕作 274
第四节 中国古代土壤耕作中自然力的利用 274
(一)干湿作用的利用 275
(二)冻融作用的利用 275
(三)曝晒作用的利用 276
(四)生物作用的利用 277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北方旱地抗旱耕作的历史经验及其耕作体系的研究 278
第一节 中国北方旱地抗旱耕作的历史经验 278
(一)中国北方旱地在各历史时期采取的几种主要抗旱耕作方法 278
(二)抗旱耕法的类型 281
(三)抗旱耕作的优良传统 283
(四)古代抗旱耕法的历史局限性 284
(五)历史经验的继承和改革 285
第二节 中国北方旱地抗旱耕作体系的研究 285
(一)近十多年来北方抗旱耕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285
(二)建立中国北方旱地抗旱耕作新体系的管见 295
(三)结论 299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南方水田耕作体系以及耕作改制的研究 30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南方水田耕作体系的研究 301
(一)三个基本环节 301
(二)两种结合方式 304
(三)水田耕作的优良传统 307
(四)南方水田合理轮耕体系的新探索 307
第二节 康乾时期南方水田耕作改制的研究 308
(一)在珠江流域推广三熟制 308
(二)在长江流域推广双季稻 308
(三)因地制宜推行多种形式的多熟制 311
(四)与种植制度相适应改革土壤耕作制 312
(五)对若干问题的讨论 313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垄作法和“免耕”法的研究 316
第一节 中国古代垄作法的研究 316
(一)中国古代垄作法的产生与发展 316
(二)中国古代垄作耕法在科学技术上的光辉成就 318
(三)中国古代垄作耕法的继承和改革 319
(四)简短的结语 32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免耕”法的研究 320
(一)历史悠久的不耕而种 320
(二)明清时期免耕播种的发展 321
(三)对免耕播种若干问题的分析探讨 323
(四)简短的结语 326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用地和养地体系 328
第一节 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的指导思想 328
第二节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用地体系 329
(一)土地连种制 329
(二)轮作复种制 330
(三)间作套种制 331
第三节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养地体系 332
(一)生物养地 332
(二)物理养地 335
(三)化学养地 337
第四节 用养结合和高度用养是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基本特点 338
第五节 国外对我国传统耕作制度的评价 339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发展规律研究 342
第一节 用地与养地的矛盾推动了耕作制度的发展 342
第二节 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耕作制度 344
(一)社会条件和耕作制度 344
(二)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 346
第三节 关于博赛勒普“人口压力与技术变迁”理论的评价 351
(一)博赛勒普“人口压力说”的主要内容 351
(二)对博赛勒普理论的评价 352
结论 355
后记 372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