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兴广,杨毅玲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22251497
  • 页数:2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编写而成,内容涵盖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书写作体例是运用先歌诀后简要注解的形式。读者只需熟读背诵数句简单上口的歌诀,便可以迅速掌握复杂的中医诊断学知识。本书可作为中医药本专科学生一本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2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3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4

第一章 望诊 7

第一节 全身望诊 7

一、望神 7

二、望色 10

三、望形体 16

四、望姿态 17

第二节 局部望诊 19

一、望头面 19

二、望五官 21

三、望躯体 28

四、望四肢 29

五、望二阴 30

六、望皮肤 32

第三节 望排泄物 34

一、望痰涎 34

二、望呕吐物 35

三、望大便 36

四、望小便 37

第四节 望小儿示(食)指络脉 38

一、示(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 38

二、示(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 39

三、示(食)指络脉的形色变化与意义 39

第五节 望舌 40

一、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40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42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4

四、舌诊的内容 45

五、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53

第二章 闻诊 56

第一节 听声音 56

一、正常声音 56

二、病变声音 57

第二节 嗅气味 63

一、病体之气 63

二、病室之气 65

第三章 问诊 66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66

一、问诊的意义 66

二、问诊的方法 67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68

第三节 问现在症 72

一、问寒热 72

二、问汗 74

三、问疼痛 77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80

五、问耳目 82

六、问睡眠 84

七、问饮食口味 85

八、问二便 88

九、问女子 91

十、问男子 93

十一、问小儿 94

十二、问情绪 96

第四章 切诊 99

第一节 脉诊 99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99

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100

三、脉象要素和平脉特征 103

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105

五、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114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120

七、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 122

第二节 按诊 123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24

二、按诊的内容 125

第五章 八纲辨证 129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意义 129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129

二、八纲辨证的源流 129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130

一、表里辨证 130

二、寒热辨证 132

三、虚实辨证 135

四、阴阳辨证 138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42

一、证候相兼 143

二、证候转化 145

三、证候真假 147

第六章 病因辨证 150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150

一、六淫辨证 150

二、疫病辨证 155

第二节 情志内伤辨证 156

第三节 劳伤辨证 158

第四节 食积辨证 159

第五节 虫积辨证 160

第六节 外伤辨证 161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163

第一节 气病辨证 163

一、气虚证 163

二、气陷证 164

三、气虚不固证 165

四、气脱证 166

五、气滞证 166

六、气逆证 167

七、气闭证 168

第二节 血病辨证 169

一、血虚证 169

二、血瘀证 170

三、血热证 171

四、血寒证 172

第三节 津液病辨证 173

一、津液亏虚证 173

二、津液内停证 173

第四节 气、血同病辨证 178

一、气血两虚证 178

二、气虚血瘀证 179

三、气不摄血证 179

四、气随血脱证 180

五、气滞血瘀证 181

第八章 脏腑辨证 182

第一节 肝与胆病辨证 182

一、肝血虚证 183

二、肝阴虚证 183

三、肝郁气滞证 184

四、肝火炽盛证 185

五、肝阳上亢证 186

六、肝风内动证 187

七、寒滞肝脉证 191

八、肝胆湿热证 191

九、胆郁痰扰证 192

第二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193

一、心气虚证 193

二、心阳虚证 194

三、心阳暴脱证 195

四、心脉痹阻证 196

五、心血虚证 198

六、心阴虚证 198

七、心火亢盛证 199

八、痰蒙心神证 200

九、痰火扰神证 201

十、瘀阻脑络证 202

十一、小肠实热证 202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203

一、脾(胃)气虚证 204

二、脾虚气陷证 204

三、脾(胃)阳虚证 205

四、脾不统血证 206

五、寒湿困脾证 207

六、湿热蕴脾证 208

七、胃阴虚证 209

八、寒滞胃脘证 210

九、胃火炽盛证 211

十、食滞胃脘证 211

十一、胃脘气滞证 212

十二、胃虚停饮证 213

第四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214

一、肺气虚证 214

二、肺阴虚证 215

三、肺阳虚证 216

四、风寒束肺证 216

五、风热犯肺证 217

六、燥邪伤肺证 218

七、寒痰阻肺证 218

八、肺热炽盛证 219

九、痰热壅肺证 220

十、大肠湿热证 220

十一、肠热腑实证 221

十二、肠燥津亏证 222

十三、大肠虚寒证 223

十四、虫积肠道证 224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225

一、肾精不足证 225

二、肾阴虚证 226

三、肾气不固证 227

四、肾阳虚证 228

五、肾虚水泛证 229

六、肾不纳气证 230

七、膀胱湿热证 231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232

一、心肾不交证 232

二、心肾阳虚证 233

三、心肺气虚证 234

四、心脾两虚证 235

五、心肝血虚证 235

六、脾肺气虚证 236

七、肺肾阴虚证 237

八、肝火犯肺证 238

九、肝胃不和证 239

十、肝郁脾虚证 239

十一、肝肾阴虚证 240

十二、脾肾阳虚证 241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243

第一节 六经辨证 243

一、太阳病证 243

二、阳明病证 246

三、少阳病证 248

四、太阴病证 249

五、少阴病证 250

六、厥阴病证 251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252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253

一、卫分证 253

二、气分证 254

三、营分证 255

四、血分证 256

五、卫气营血的传变 257

第三节 三焦辨证 257

一、上焦病证 258

二、中焦病证 259

三、下焦病证 260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261

第四节 经络辨证 261

一、十二经脉病证要点 261

二、奇经八脉病证要点 262

三、十五络脉病证要点 2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