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设计符号学
设计符号学

设计符号学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宪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5355X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有关设计符号学的知识,解决设计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各类问题。
《设计符号学》目录

目录 1

第1章 绪论 1

1.1 人类的本性与符号的作用 1

1.1.1 人类的本性 1

1.1.2 符号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 1

1.2 何谓符号学(Semiotics) 2

1.2.1 什么是符号学 2

1.2.2 符号学的研究内容 2

1.3 符号理论的发展简史 4

1.3.1 古希腊时代 4

1.3.2 罗马与中世纪时期 5

1.3.3 近现代 5

1.3.4 东方的符号学 6

1.4 设计学科中研究符号学的目的 7

1.4.1 解决工业设计学科认识论的问题 7

1.4.2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 9

1.4.3 研究符号学的目的 10

第1篇 基础符号学 12

第2章 语言符号的传达 12

2.1 符号 12

2.1.1 什么是交换 13

2.1.2 什么是传达(Communication) 13

2.1.3 传达的条件 15

2.1.4 什么是符号(Symbol) 16

2.2.2 符号的赋义、赋值 19

2.2 符号过程与创造作用 19

2.2.1 符号过程(Semiosis)与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 19

2.2.3 语言的作用 21

2.2.4 语言符号的束缚与创造 22

2.3 语言传达的构成 23

2.3.1 传达的基本过程 23

2.3.2 传达的构成要素 24

2.3.3 信息与信文(Information Message) 26

2.3.4 编码过程与解码过程(Encoding Decoding) 27

2.3.5 符号的系统(System)、规则(Code)与语境(Context) 28

2.4 语言传达的类型 29

2.4.1 传达的类型 29

2.4.3 解码与“破译” 32

2.4.2 理想的传达与非理想的传达 32

2.4.4 编码与传达的主体性 34

2.5 符号学的领域与性质 35

2.6 小结 35

思考与练习 36

第3章 符号的语义与语构 37

3.1 一般符号的性质与特点 37

3.1.1 交流的链接关系 37

3.1.2 符号的实体与形式 38

3.1.3 符号实体的存在性 39

3.1.4 符号形式的认知性 40

3.1.5 符号的动机(Motivation) 43

3.1.6 符号的分节(Articulation)与价值(Value) 46

3.1.7 符号的形成来源 49

3.1.8 符号的分类 49

3.1.9 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性 50

3.2 符号系统的语义学规则 50

3.2.1 符号内容 50

3.2.2 语义三角形 51

3.2.3 虚指示物 52

3.2.4 明示义与暗示义——外延与内涵 53

3.3 符号系统的语构学规则 54

3.3.1 语构学规则的作用与特点 54

3.3.3 语构排列的时空形式 56

3.3.2 语构规则的条件与作用 56

3.3.4 横组合关系与纵聚合关系 57

3.3.5 惯用型现象 59

3.4 文本 60

3.4.1 闭锁世界与非闭锁世界 60

3.4.2 文本语构规则* 60

3.4.3 规则的约束力与语境的作用* 61

3.5 语言与言语 62

3.5.1 语言与言语的差异 62

3.5.2 语言(Langue) 63

3.5.3 言语(Parole) 63

思考与练习 64

3.5.4 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64

第4章 文化符号学 66

4.1 非语言符号的功能与结构 66

4.1.1 两种特征对立的功能(Function) 66

4.1.2 非语言符号的结构 71

4.2 对立的符号系统 72

4.2.1 符号的外延(Denotation)与内涵(Connotation) 72

4.2.2 两种特征对立的符号 74

4.2.3 符号美学功能的公式化 79

4.3 文化符号学 80

4.3.1 从语言到文化 80

4.3.2 文化对象的符号内容 81

4.3.3 文化的意义举例 82

4.3.4 非语言文化符号学 85

4.4 科学编码* 88

4.4.1 科学符号的功能 88

4.4.2 科学编码的符号性质 89

4.4.3 科学信文的分类 89

4.4.4 认识论编码 89

4.5 艺术编码 90

4.5.1 艺术符号的形式特征 90

4.5.2 艺术符号的构成特征 91

4.5.3 艺术符号的编码特征 92

4.5.4 艺术信文的特征 93

4.5.5 审美信文中规则与信文的紧张关系 94

4.5.6 艺术的“传达”模式 95

4.6 社会编码 98

4.6.1 社会编码的作用 98

4.6.2 社会符号类型及其性质 99

思考与练习 101

第2篇 应用篇 103

第5章 设计的符号与文化价值 103

5.1 设计的分类 103

5.1.1 设计与文化 103

5.1.2 设计领域按需求的划分 103

5.1.3 设计领域按工艺特点的划分 107

5.1.4 设计按应用的分类 110

5.2 设计的符号功能与符号特征 112

5.2.1 设计信文的意义——文化价值 113

5.2.2 设计符号的功能 117

5.2.3 设计符号的实体及其存在性 120

5.2.4 设计符号形式及其认知性 121

5.2.5 设计符号的编码性质 123

5.2.6 设计符号的动机性 124

5.2.7 设计符号的分节性 124

5.3 设计的传达 125

5.3.1 设计的传达要素 125

5.3.2 设计的传达过程 126

5.3.3 设计符号的编码规则 129

5.3.4 信道技术及噪声的抑制 135

5.3.5 产品目的构成方法研究 139

思考与练习 140

第6章 设计符号学方法论 142

6.1 设计步骤与方法的符号学审视 142

6.1.1 设计调查 142

6.1.2 调查的数据处理 146

6.1.3 概念设计 150

6.1.4 操作设计 152

6.1.5 工艺设计、投产与销售 155

6.1.6 追踪调查与动态调查 155

6.1.7 小结 156

6.2.1 办公家具与书写文化 157

6.2 办公家具设计举例 157

6.2.2 人与办公家具设计 161

6.2.3 办公家具实用价值的确定 162

6.2.4 办公家具设计的编码规则 163

6.2.5 人类工程学的思考 169

6.2.6 办公家具的目的构成 174

6.2.7 家具的语境 180

6.2.8 办公家具的信道媒体 182

6.3 若干设计思维的再认识 184

6.3.1 产品中文化价值的创造 184

6.3.2 规则的严密性与创造的丰富性 190

6.4 传统设计对象象征价值的再认识 194

6.4.1 鼎与鬲孰美孰丑 194

6.4.2 青铜鼎与陶鼎 195

6.4.3 仰韶文化汲水器说了些什么 196

6.4.4 技术美的再认识 198

思考与练习 199

第7章 若干问题的符号学审视* 201

7.1 产品设计与造型艺术的异同 201

7.1.1 产品设计为何易与造型艺术混淆 201

7.1.2 文化价值的根本差异 203

7.1.3 符号功能的对立 204

7.1.4 编码规则的根本差异 204

7.1.5 构成方式的根本差异 206

7.1.7 传达类型的根本差异 207

7.1.6 符号性质的根本差异 207

7.1.8 传达主体性的根本差异 209

7.1.9 信道性质的根本差异 209

7.1.10 小结 210

7.2 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异同 211

7.2.1 两者被异化的原因 211

7.2.2 文化价值的异同 211

7.2.3 编码规则的异同 212

7.2.4 构成方式的异同 213

7.2.5 传达类型的异同 214

7.2.6 符号感知性的差异 214

7.2.8 信道性质的相同 215

7.2.9 小结 215

7.2.7 传达主体性的相同 215

7.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异同 216

7.3.1 价值观的错位 216

7.3.2 文化价值的异化 217

7.3.3 编码规则的根本差异 218

7.3.4 构成方式的根本差异 219

7.3.5 符号感知性的根本差异 220

7.3.6 编码性质的根本差异 221

7.3.7 传达类型的差异 221

7.3.8 传达主体性的根本差异 221

7.3.9 信道性质的根本差异 222

7.3.10 小结 222

7.4.1 学科性质 223

7.4 工业设计学科性质的符号学审视 223

7.4.2 美学性质 225

7.4.3 设计的本质 228

7.4.4 工业设计教育 229

思考与练习 232

附录 国外设计学科的课程设置举例 233

1.课程设置的特点 233

2.公共课 233

3.学科基础课 234

4.专业课 235

术语索引 241

参考文献 24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