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宝刚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07061722
  • 页数:3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释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马克思法律反作用思想研究》目录

中文摘要 1

自序 1

前言 1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章思想演进的轨迹 1

第一节青年马克思对经济现象及其法律逻辑的关注 1

目录 1

一、新理性主义法律观的形成:对社会现实逐渐关注 2

Legal Logic of Economic Phenomena 3

一、本文论题的研究意义 4

二、经济决定法律:揭示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基础 7

二、本文中“经济”与“法律”的含义 10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12

三、法律影响经济:揭示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原理 16

一、主要思想概述 23

第二节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之认识的深化 23

二、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 27

三、法权关系巩固着经济关系 30

第三节 晚年马克思关于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 34

思想的丰富 34

一、主要思想概述 34

二、所有制关系决定法权关系 37

三、法权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2

第二章财产关系与权利结构 47

第一节财产关系的性质 48

一、财产关系是一种法权关系 48

二、生产关系决定财产关系 55

三、财产关系巩固着生产关系 62

第二节财产关系与物权 77

一、所有权的属性 78

二、土地所有权 80

三、资本所有权 93

四、所有权权能的分离 95

第三节财产关系与债权 102

一、债权的经济基础 103

二、债权的经济意义 111

三、债权经济意义的当代阐述及评价 118

第三章市民社会与法律调整 126

第一节市民社会的经济特质 127

一、从市民社会的生成路径来看,市民社会是 127

商品经济社会 127

二、从市民社会的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承继了黑格尔的理论 130

三、从市民社会的属性来看,经济关系是 133

市民社会的基本内容 133

第二节市民社会的法权要求 136

一、欧洲城市的兴起与市民权利的扩展 137

二、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权利发展规律的揭示 140

三、市民社会权利发展的法律意义 145

第三节市民社会与法律调整 151

一、市民社会的不自足性 152

二、克服市民社会弊端的不同路径 155

三、市民社会的法律调整 162

第四章公司组织及其法律意义 176

第一节股份公司组织运行的社会条件 178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178

二、信用制度的发展 182

第二节股份公司组织的积极作用 184

一、股份公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84

二、股份公司组织强化了两权的分离 187

三、股份公司是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化的历史桥梁 190

第三节股份公司组织的负面影响 193

一、股份公司的发展容易形成垄断 193

二、股份公司运作中充满了投机、赌博和欺诈因素 197

第四节 马克思公司组织思想的法律意义 201

一、股份公司组织需要法律的规制 202

二、确认股份公司组织的法律地位 205

三、建立规范股份公司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制度 212

四、建立公司权力运行和监督的法律机制 219

五、建立健全金融法制 230

第五章经济发展与法律发展 237

第一节经济发展决定法律发展 237

一、亚当·斯密的解释 237

二、马克思的一般阐释 239

三、马克思的宏观论述 242

第二节法律发展影响经济发展 245

一、亚当·斯密的解释 245

二、当代西方学者的解释 248

三、马克思的理论阐释 251

第三节法律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 256

一、法律是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257

二、法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61

三、法律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 266

四、法律维护了经济秩序的稳定 274

五、恩格斯的进一步论述 278

第六章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具体分析 286

第一节知识经济引起法律变革 287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特征 287

二、知识经济必然引起法律变革 288

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关系决定法的本质 291

第二节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法律变革的深层动因 291

二、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必然引发法的本质的嬗变 293

第三节知识的权力化及权力重心的转移是法律变革的直接动因 298

一、知识的权力化 298

二、知识经济社会权力重心的转移 299

第四节法律的知识化是知识经济社会法律发展的趋势 303

一、经济的知识化是法律的知识化的经济基础 303

二、知识的权力化是法律的知识化的政治基础 306

三、法律的知识化使法律更具合法性 309

四、法律知识化的法治意义 312

第五节弘扬权利观念是知识经济社会法律变革的主旨 313

一、确立权利至上的法律观念 314

二、确立知识产权优位的法律观念 319

三、确立生态权利的法律观念 325

四、确立世界权利的法律观念 331

第七章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比较分析 337

第一节 法律对经济作用的性质:决定作用与反作用 339

一、诺思的法律决定作用思想 339

二、马克思的法律反作用思想 344

第二节法律对经济作用的机制:产权与所有权制度 346

一、诺思的产权理论 348

二、马克思的所有权理论 351

第三节法律对经济作用的制约:国家与意识形态 357

一、诺思的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 357

二、马克思的国家与意识形态理论 363

第四节 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思想的现实意义 370

一、重视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作用的发挥 370

二、全面理解马克思法律思想的科学性 371

三、强化法律反作用问题的研究 374

参考文献 377

后记 3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