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思维技术  第2卷
思维技术  第2卷

思维技术 第2卷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绪兴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0576022
  • 页数:4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以应用于科技领域之中的那些能够帮助思维活动顺利进展,提高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技巧、原则与规律为研究对象,依据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思维方法与技巧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提出思维技术的概念。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人类的思维决定着人类的行动,人类的行动决定着世界的走向和未来。思维技术就是要总结和阐述在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中运用的、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和技巧,研究在思维推移、扩展的方式、途径和环节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旨在增进人的智慧。
《思维技术 第2卷》目录
标签:思维 技术

第三编 变通技术 1

概述 1

第十四章 特殊与普遍 4

第一节 由特殊到普遍Ⅰ 4

第二节 由特殊到普遍Ⅱ 6

第三节 由特殊到普遍Ⅲ 8

第四节 归纳Ⅰ 10

第五节 归纳Ⅱ 12

第六节 突破口的作用Ⅰ 14

第七节 突破口的作用Ⅱ 17

第八节 突破口的选择Ⅰ 21

第九节 突破口的选择Ⅱ 24

第十节 突破口的选择Ⅲ 27

第十一节 拓展Ⅰ 29

第十二节 拓展Ⅱ 32

第十三节 拓展Ⅲ 34

第十四节 扩展眼界Ⅰ 36

第十五节 扩展眼界Ⅱ 39

第十六节 扩展眼界Ⅲ 42

第十七节 由普遍转向特殊Ⅰ 45

第十八节 由普遍转向特殊Ⅱ 48

第十九节 特殊—普遍—特殊Ⅰ 50

第二十节 特殊—普遍—特殊Ⅱ 53

第十五章 极端与一般 56

第一节 界限、关节点与非常状态Ⅰ 56

第二节 界限、关节点与非常状态Ⅱ 58

第三节 “极端”的辩证性Ⅰ 60

第四节 “极端”的辩证性Ⅱ 62

第五节 从一般到极端 65

第六节 关键Ⅰ 68

第七节 关键Ⅱ 70

第八节 关键Ⅲ 73

第九节 契机Ⅰ 76

第十节 契机Ⅱ 79

第十一节 补充与完善Ⅰ 83

第十二节 补充与完善Ⅱ 85

第十三节 揭示规律Ⅰ 88

第十四节 揭示规律Ⅱ 91

第十五节 沟通与转化Ⅰ 93

第十六节 沟通与转化Ⅱ 96

第十七节 沟通与转化Ⅲ 99

第十八节 焦点与枢纽 101

第十六章 简单与复杂 105

第一节 由简单到复杂的作用Ⅰ 105

第二节 由简单到复杂的作用Ⅱ 106

第三节 由简单到复杂的作用Ⅲ 110

第四节 从简单入手Ⅰ 112

第五节 从简单入手Ⅱ 115

第六节 因素的由少到多Ⅰ 118

第七节 因素的由少到多Ⅱ 121

第八节 因素的由少到多Ⅲ 124

第九节 由恒定到可变Ⅰ 127

第十节 由恒定到可变Ⅱ 129

第十一节 组合Ⅰ 132

第十二节 组合Ⅱ 135

第十三节 由复杂到简单 137

第十七章 正向与逆向 141

第一节 共生逆向联系Ⅰ 141

第二节 共生逆向联系Ⅱ 144

第三节 同名逆向联系Ⅰ 146

第四节 同名逆向联系Ⅱ 149

第五节 倒易 151

第六节 逆推法 155

第七节 既成形式法Ⅰ 157

第八节 既成形式法Ⅱ 160

第九节 综合法与解析法Ⅰ 162

第十节 综合法与解析法Ⅱ 165

第十一节 综合法与解析法Ⅲ 168

第十二节 试探性与判定性Ⅰ 171

第十三节 试探性与判定性Ⅱ 173

第十四节 倒推与对称性 175

第十五节 不可解性 178

第十六节 待定系数法 181

第十七节 反证法Ⅰ 184

第十八节 反证法Ⅱ 186

第十八章 定性与定量 190

第一节 定性的作用Ⅰ 190

第二节 定性的作用Ⅱ 192

第三节 定量的作用 195

第四节 定性与定量的联系 197

第十九章 有限与无限 201

第一节 现实中的有限与无限Ⅰ 201

第二节 现实中的有限与无限Ⅱ 203

第三节 由有限到无限Ⅰ 205

第四节 由有限到无限Ⅱ 208

第五节 “无限”的作用Ⅰ 211

第六节 “无限”的作用Ⅱ 214

第二十章 连接与不连续 218

第一节 现实中的连续与不连续Ⅰ 218

第二节 现实中的连续与不连续Ⅱ 219

第三节 抽象中的连续与不连续Ⅰ 221

第四节 抽象中的连续与不连续Ⅱ 223

第五节 由不连续到连续I 224

第六节 由不连续到连续Ⅱ 226

第七节 由连续到不连续Ⅰ 228

第八节 由连续到不连续Ⅱ 231

参考文献 234

第四编 转换技术 235

概述 235

第二十一章 等值替代 238

第一节 等值替代的方式Ⅰ 238

第二节 等值替代的方式Ⅱ 240

第三节 符号表述的作用Ⅰ 242

第四节 符号表述的作用Ⅱ 244

第五节 符号表述的作用Ⅲ 247

第六节 符号表述的原则 249

第七节 符号表述与问题求解Ⅰ 253

第八节 符号表述与问题求解Ⅱ 256

第二十二章 等价替代 261

第一节 因素替代与对象替代 261

第二节 问题替代Ⅰ 264

第三节 问题替代Ⅱ 267

第四节 问题替代Ⅲ 270

第五节 等价替代的基础 273

第六节 等价替代的作用Ⅰ 276

第七节 等价替代的作用Ⅱ 278

第八节 等价替代的作用Ⅲ 281

第二十三章 近似替代 284

第一节 近似替代概述 284

第二节 逼近式替代Ⅰ 286

第三节 逼近式替代Ⅱ 289

第四节 对近似替代的要求 291

第五节 近似替代的作用Ⅰ 294

第六节 近似替代的作用Ⅱ 296

第二十四章 变换 299

第一节 变换的涵义 299

第二节 变与不变的统一 302

第三节 映射反演变换Ⅰ 304

第四节 映射反演变换Ⅱ 308

第五节 简约型变换Ⅰ 311

第六节 简约型变换Ⅱ 313

第七节 变换与问题求解Ⅰ 316

第八节 变换与问题求解Ⅱ 319

第九节 变换的作用Ⅰ 322

第十节 变换的作用Ⅱ 325

第十一节 变换的作用Ⅲ 329

第二十五章 归约与归范 332

第一节 组合型归约Ⅰ 332

第二节 组合型归约Ⅱ 335

第三节 约束型归约 338

第四节 依从型归约Ⅰ 341

第五节 依从型归约Ⅱ 343

第六节 简化型归约 346

第七节 转变型归约与限定型归约 348

第八节 归范 351

第二十六章 同构 355

第一节 什么是同构 355

第二节 同构的例子 358

第三节 同构的作用Ⅰ 362

第四节 同构的作用Ⅱ 364

第五节 对偶Ⅰ 367

第六节 对偶Ⅱ 371

第七节 广义同构 375

第八节 同态 379

第二十七章 相似与模拟 383

第一节 相似 383

第二节 模拟概述Ⅰ 385

第三节 模拟概述Ⅱ 388

第四节 精确模拟Ⅰ 391

第五节 精确模拟Ⅱ 394

第二十八章 变异 397

第一节 系统的表征 397

第二节 自由度、变异度与约束 400

第三节 变异与因果制约Ⅰ 403

第四节 变异与因果制约Ⅱ 406

第五节 变异与替代、变换 409

第六节 变异与问题求解 413

第七节 约束Ⅰ 416

第八节 约束Ⅱ 418

第九节 对称概述 421

第十节 对称与必然依从Ⅰ 424

第十一节 对称与必然依从Ⅱ 426

第十二节 对称与问题求解Ⅰ 430

第十三节 对称与问题求解Ⅱ 433

第十四节 对称的利用Ⅰ 437

第十五节 对称的利用Ⅱ 440

参考文献 4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