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中医方略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绍功编著;陈秀贞,沈宁,韩学杰,路云鹏协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2314X
- 页数:462 页
目 录路序王序前言著者传略医理篇1.中医急诊医学的学科特色 1
2.中医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发端于《内经》,形成于《伤寒》 2
3.中医急诊医学的辨治要点 3
4.急症辨证的首要是“去伪存真” 5
5.中医内服急救常用八法 6
12.冠心病胸憋(小陷胸汤) 40 7
6.急救外治法极当发掘 9
7.中医急诊医学离不开调护配合 11
8.中医急诊医学古代文献归要 12
9.中医急诊医学的辉煌与滞后 15
10.中医急诊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7
11.惟有创新方能进步 20
12.科研的效应不可轻视 23
13.科研工作既应遵循“自身规律”,又要“洋为中用” 24
14.中西医配合比结合更实际 28
15.中西医结合不能导入误区 31
16.“整体”、“综合”是两大支柱 32
17.应当重于“证”而略于“病” 34
18.医药结合的传统不能毁于一旦 35
19.中医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前导 37
20.创建中医实验医学是现代化的急需 38
21.中医动物实验的必要及其局限 39
22.第四医学(保健医学)的兴起及中医药的有所作为 41
23.诊疗标准化是学术发展的标志,学科成熟的标志 41
24.“辨证论治”精髓说 42
25.倡导“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实现辨证的实用化 44
26.辨证要准,主症要精 45
27.虚证分四类定五位 46
28.实证有八大纲目 49
29.证候学应当计量评分,充分发挥优势 51
30.四诊的关键在于舌诊 52
31.脉诊宜粗不宜细 53
32.“舍症从脉”更应“舍症从舌” 54
33.腻苔的危害及其纠正 55
34.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 56
35.三十六则补虚法应用述要 56
36.实证论治六要 59
37.实证六法四十五则运用 60
38.虚实夹杂与扶正祛邪 64
39.“健脾”不如“补肾” 65
40.伤寒六经辨治及传变提要 66
41.温病大法及分类述要 70
42.“伤寒”、“温病”不必争论不休 74
43.“胃气为本”乃治病宗旨 75
44.“木克土”与“木侮土” 76
45.必须制怒乃柔肝之道 77
46.心与肾的对立统一 78
47.要重视“升清降浊” 78
48.“反佐法”的特效 79
49.“祛风”勿忘“和胃” 79
50.“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优势 80
51.十二条基本治则辑要 81
52.八法妙用 85
53.本草学是基石但要实用化 88
54.为“十八反”、“十九畏”正名 92
55.保健中药细说 94
56.“药食同源”试说 96
57.应当掌握中药现代药理学 97
58.“用药如用兵”安全第一 98
59.方剂学的关键是组方特点 100
60.组方时的中西医配合观 102
61.方剂的商品化价值 104
62.“丸药缓图”免于病情复发 105
63.巧伍意、食、体“三疗” 106
64.“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的临证价值 108
65.“谨和五味”新释 111
66.时令节气、地域差异不容疏忽 117
67.“气功”的伪科学性及其科学性 118
68.应当重视“非药物疗法” 119
69.开发针灸的医疗价值 121
70.十四经循行规律及分布归纳 122
71.“养身”与“养生” 124
72.“养神为本”乃“养生”首义 127
73.紧扣“五环”进入“起居有常”境界 127
75.房事适度和强肾六法 130
74.美发五要 130
76.“女子以肝为本”同“男子以肾为本” 131
77.“先天之本”的临床价值 133
78.命门实为“生命之门” 135
79.“心包络”与急症 136
80.六淫致病说 137
81.“痰浊”乃百病之首 140
82.“瘀血”为病剖析 142
83.“阳微阴弦”是病机总纲 145
84.“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新识 147
85.“胸痹”、“心痛”、“心病”病名考 148
86.中医病名急需赋予新意且应规范 152
88.对“气”的认知 153
87.中医脉案的记述要领 153
89.新药研制务必“一切服从临床” 159
90.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161
91.《内经》摘句归类 164
92.“大惑论”剖析 191
93.“举痛论”粗识 195
94.“血痹虚劳病”解读 197
95.《金匮要略》纲要 201
96.138条中医之最 209
97.“心者,君主之官”的现代观 214
98.完善“中医心病学”概论 215
99.心病学科建设应以人为本 217
100.医者崇德论 218
临证篇 218
1.冠心病诊治应辨证序列 221
2.冠心病提倡从痰论治 223
3.冠心病治痰宜分清虚实 226
4.冠心病的辨证施膳 226
5.冠心病的保健功法 227
6.止悸治标抓痰瘀治本重阴阳 228
7.中风成因乃风、火、痰 230
8.中风多见“痰浊蒙窍”,治重“豁痰醒神” 230
9.“化瘀”和“通腑”可提高中风病疗效水平 231
10.中风恢复期治重“滋水涵木”,不应单一“补气活络” 232
11.中风病的膳食宜忌 232
12.中风病提倡防重于治 233
13.高血压不能一味“平肝熄风” 234
14.高血压“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 236
15.针药并用巩固降压 238
16.2型糖尿病的立法应由传统的养阴清热转到补气养阴上来 239
17.糖尿病提高疗效的七个关键 240
18.糖尿病的膳食调理法 241
19.糖尿病的验方和常见并发症的良方 243
20.肺系疾病法当祛痰 244
21.定喘要分辨虚实 245
22.止咳之道绝非见咳止咳 246
23.阻断高热发挥辨证优势 247
24.退热祛邪应当给予出路 248
25.抽搐之治先追动风之源再定动风之位 249
26.厥脱证治重“镇肝”、“开窍”、“通阳”及其九法 250
27.气、血、痰、食、暑、脱六种厥脱诊治 252
28.癫狂之治豁痰为先 253
29.脘腹痛寒热虚实之辨和“通则不痛”八法 255
30.结肠炎的灌肠法 256
31.吐泻之治:“抓虚实两纲”、“辨寒热两性”、“追痰滞两因”、“纠阴阳两伤” 256
32.痢无止法,通有七则 259
33.退黄之要在于利湿 260
34.通便大法寒热虚三要 262
35.湿温难治 263
36.肝炎诊治不可只顾湿热 266
37.肾炎不能单纯健脾温肾 267
38.血证的分部辨治 267
39.五类痹证诊治 272
40.六郁者木郁为先初实久虚 274
41.十五种汗证及止汗五则 276
42.淋证辨治之要在乎虚实之异 277
43.虚劳取效讲究九种兼证的处置 279
44.月经病调治大法 279
45.带下病分色论治 282
46.不育与不孕 282
47.十二种妇科病家传效方 286
48.更年期综合征的五个分证论治 289
49.痛经证的内服外治法 290
50.胎前产后治则述要 291
51.儿科治重消导 292
52.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293
53.六首治癌方与十六味抗癌药 298
54.原发性肺癌的中医治疗 300
55.十种良性肿瘤治验方 303
56.关格治疗大法为降逆通关 305
57.急性中毒的中医药解救法 308
58.镇痛应按“性质”、“部位”、“病种”分类论治 313
59.食疗镇痛 316
60.针灸镇痛 317
61.内伤杂病临证首要乃分辨虚实据证论治 320
方药篇奇方60首奇投1.止吐方《伤寒》21首、《金匮要略》14首提要 323
2.健脾祖方四君汤类 327
3.补肾效方地黄汤类 328
4.养血良方四物汤类 329
5.通腑首方承气汤类 329
6.清气主方白虎汤类 330
7.温通要方桂枝汤类 330
9.除烦名方栀子豉汤类 332
10.泻心汤类的应用 332
8.回阳经方四逆汤类 332
11.建中汤类的运用 333
12.大、小青龙汤应用之别 334
13.大、小柴胡汤病位之分 334
14.大、小陷胸汤破开之异 335
15.温胆汤痰浊主方 335
16.逐瘀汤化瘀主方 337
17.保和丸消食主方 338
18.三仁汤利湿主方 338
21.金铃子散镇痛主方 339
20.萆薢分清饮除淋主方 339
19.五苓散退肿主方 339
23.酸枣仁汤安眠主方 340
22.越鞠丸解郁主方 340
24.增液汤养阴主方 341
25.荆防败毒散替代麻黄汤辛温解表 341
26.辛凉解表仍沿用银翘桑菊 342
27.抗链丸消咽喉炎 342
28.急症投“三宝” 343
29.阳和汤宁心悸 344
30.补心丹提心率 344
31.宁悸方镇惊悸 344
32.心衰效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345
33.三参饮治心肝病 345
34.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应用区分 346
35.珍决汤降血压 347
36.大雄丸止头痛 347
38.醒脑克栓丸治疗脑病 348
39.百合固金汤退低热 348
37.开窍散熄耳鸣 348
40.参苓白术散降血糖 349
41.归脾汤止自汗 349
42.二仙汤调整内分泌紊乱 350
43.良附丸止胃脘痛 350
44.乌贝散消溃疡病 351
45.蛇蜂汤治疗萎缩性胃炎 351
46.四逆散排胆石 351
48.桂枝茯苓丸和子宫肌瘤 352
47.苇茎汤疗肺癌 352
49.艾附暖宫丸可种子 353
50.平胃散治体胖不孕 353
51.补中益气汤定胎漏 354
52.羚羊钩藤汤平子痫 354
53.五子衍宗丸疗不育 355
54.二至丸乌须发 355
55.海鹿补肾酒 356
56.五子饮祛湿毒 356
57.四妙丸疗丹毒 356
58.颠倒散外敷治痤疮、酒渣鼻 357
59.手足皲裂醋泡方 357
60.乌梅丸妙用 357
妙药百味妙用1.用参类须谨慎 358
2.补气首选生芪 359
3.云苓药食同用 359
4.炒白术运脾胜于健脾 360
5.扁豆衣补气强于化湿 360
6.仙鹤草扶正优于止血 360
7.黄精、玉竹有别 361
8.首乌降脂、通便又乌发 361
9.熟地慎用,生地多用 361
10.山药代食降糖 362
11.杜仲阴阳双补 362
12.寄生可以强心 362
13.灵芝补心、消脂又抗癌 363
14.沙参南北有异 363
15.麦冬可滋心阴 363
16.女贞养阴且滑肠 364
17.牛膝川怀大别 364
18.川断腰肾专药 364
19.当归妇科主药 364
21.桂枝与肉桂 365
20.鹿茸不能乱用,角霜提倡多用 365
22.附子类的应用与禁忌 366
23.三七养血和血 366
26.泽兰活血而利水 367
24.丹参“功同四物” 367
25.川芎活血而透窍 367
28.地龙剔络祛风湿 368
27.水蛭无毒 368
29.王不留行活血而疗肾病 369
30.苏木巧解心痛 369
31.鸡血藤和血效药 369
32.丹皮清肝泻火 369
34.四种柴胡各有所主 370
33.芍药区别投用 370
35.枳壳破而不伤 371
37.郁金理气和血 371
36.菖蒲不仅开窍而且消导 371
38.陈皮类的运用 372
39.香附镇痛主药 372
40.川楝子清肝 372
41.延胡索疗痛 373
42.木香和胃醒脾 373
43.薤白止心痛用酒作引子 373
45.贝母之别 374
46.胆星之功 374
44.瓜蒌全用为宜 374
49.桑白皮泻肺力专 375
47.葶苈子祛痰须炒用 375
48.三苏分用 375
50.夏枯草泻肝力宏 376
51.金钱草利肝湿 376
52.山楂消食、活血又降脂 376
53.神曲消食和胃又理气 376
54.麦芽平缓消导 377
55.鸡内金消食怕热 377
56.莱菔子降压不破气 377
57.钩藤降压应后下 378
59.泽泻利湿又降脂 378
58.苡仁化湿要生用 378
60.车前草优于车前子 379
61.白花蛇舌草清热利尿不伤胃 379
62.茵陈清热利湿要后下 379
63.石韦升血象防伤肾 379
64.海藻软坚治肾炎 380
65.蛤壳化痰除苔腻 380
66.慈姑散结消肿块 380
67.黄连止心悸 380
70.知母降血糖 381
69.黄柏停梦遗 381
68.黄芩除湿疹 381
71.栀子通便秘 382
72.苦参宁悸伤脾肾 382
73.公英消炎可健胃 382
74.草决明润肠良药 383
75.海参肠治癎奇药 383
76.葛根强心 383
77.芦根清肺 383
80.菊花类巧用 384
79.五加类选用 384
78.青蒿退热须后下 384
81.竹子类分用 385
82.蛇床子并非仅仅燥湿止痒 385
83.益母草不只用于妇科 386
84.老鹳草专疗腰痛肢麻 386
85.伸筋草缓解肌肉紧张 386
86.苍耳子生用有毒 386
87.酸枣仁生用兴奋 387
88.五倍子降糖涩胃 387
89.甘草绝非“国老” 387
94.大黄不在通便在泻热 388
93.白鲜皮止痒消斑 388
90.生牡蛎软坚祛痰 388
91.生龙骨宁神止悸 388
92.珍珠母平肝降压 388
95.麻黄不可妄投 389
96.防风不仅风药 389
97.连翘不仅表药 389
98.金银花炭消炎力强 390
99.藿香鲜用力宏 390
100.生姜分类药用 390
101.效药提要 391
102.传统煎法 395
诊籍篇 395
1.病毒感冒(荆防败毒散) 397
2.老年感冒(参苏饮) 398
4.经期感冒(小柴胡汤) 399
3.暑天感冒(藿香正气散) 399
5.“老慢支”合并感染(银翘散) 400
6.“老慢支”合并肺气肿(四君子汤) 401
7.急性支气管炎(三子养亲汤) 402
8.支气管哮喘发热(小青龙汤) 403
9.支气管哮喘形寒(右归饮) 404
10.肺脓肿(麻杏石甘汤) 405
11.肺结核(清燥救肺汤) 406
13.冠心病咳喘(麦味地黄汤) 408
14.冠心病盗汗(玉屏风散) 409
15.冠心病纳呆(温胆汤) 410
16.冠心病心痛(血府逐瘀汤) 411
17.冠心病心悸(三参饮) 412
18.冠心病心衰(真武汤) 413
19.冠心病心肌梗死(四逆加参汤) 414
20.病毒性心肌炎(炙甘草汤) 415
21.高血压性心脏病(生脉散) 415
22.风湿性心脏病(苓桂术甘汤) 417
23.肾性高血压(二仙汤) 418
24.急性脑卒中(导痰汤) 419
25.血管神经性头痛(乌梅汤) 420
26.2型糖尿病(补中益气汤) 421
27.肥厚性胃炎(半夏泻心汤) 422
28.萎缩性胃炎(良附丸) 423
29.十二指肠溃疡(香砂六君子汤) 424
30.胃肠神经官能症(保和丸) 425
31.无黄疸型肝炎(膈下逐瘀汤) 425
32.细菌性痢疾(三仁汤) 426
33.慢性肾小球肾炎(滋肾通关丸) 427
34.泌尿系感染(三妙丸) 428
35.风湿性关节炎湿重(茵陈四逆散) 429
36.风湿性关节炎热重(四妙勇安汤) 430
37.风湿性关节炎正虚(防己黄芪汤) 431
38.缺铁性贫血(酸枣仁汤) 432
3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归脾汤) 433
40.再生障碍性贫血(黄芪桂枝五物汤) 434
41.低血钾(镇肝熄风汤) 435
42.忧郁症(百合固金汤) 436
43.更年期综合征(桂枝汤) 437
44.闭经(补阳还五汤) 438
45.子宫功能性出血(艾附暖宫丸) 439
46.盆腔炎(附子理中汤) 439
47.子宫肌瘤(杞菊地黄汤) 440
48.急性乳腺炎(五味消毒饮) 441
49.乳腺增生(阳和汤) 442
50.不孕(平胃散) 443
51.不育(知柏地黄汤) 444
52.梦遗(交泰丸) 445
53.梅尼埃病(龙胆泻肝汤) 445
54.鼻衄(泻白散) 446
55.复发性口腔溃疡(导赤散) 447
56.牙周炎(凉膈散) 448
57.肺癌咳血(苇茎汤) 449
58.肝癌发热(人参白虎汤) 450
59.脑胶质瘤(天麻钩藤饮) 451
60.小儿消化不良(健脾丸) 452
论著篇1.24篇主要学术论文题录 455
2.16部主要学术著作提要 456
著者年鉴 45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中医女科十大名著 济阴纲目 大字本》(明)武之望著 2012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药剂学实验 第2版》韩丽,史亚军 2018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第2版》赵骏 2018
-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 朱古亭》方剑乔总主编 2019
- 《跟师名中医经验录》严晓枫主编 2019
- 《老中医经典养胃方》李勇,杨长春主编 2019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