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生物高分子 第4卷 聚酯III-应用和商品
生物高分子 第4卷 聚酯III-应用和商品

生物高分子 第4卷 聚酯III-应用和商品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土肥义治,(德)A.斯泰因比歇尔(A. Steinbuchel)主编;陈国强主译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2555242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生物合成、半人工合成和完全人工合成的应用和商业制品。
《生物高分子 第4卷 聚酯III-应用和商品》目录

1脂肪族聚酯类产品的性质和应用 1

MasatsuguMochizuki博士马祺祥译 1

1.1引言 1

1.2脂肪族聚酯的分类和性质 2

1.2.1聚α-羟基酸 4

1.2.2聚β-羟基脂肪酸酯 5

1.2.3聚ω-羟基脂肪酸酯 5

1.2.4聚二羧酸亚烷基二酯 5

1.2.5脂肪族聚酯的加工性 6

1.3.1PCL纤维 7

1.3脂肪族聚酯纤维生物降解时的结构影响 7

1.3.2聚琥珀酸丁二酯纤维 14

1.4PLA 19

1.4.1PLA及其产品的生产 19

1.4.2关键性能特征 20

1.4.3环境降解 21

1.4.4PLA产品及其未来应用 25

1.5结论 27

1.6缩略语 28

1.7参考文献 29

2.1引言 31

Ann-ChristrineAlbertsson博士、教授,IndraK.Varma博士、教授马祺祥译 31

2脂肪族聚酯 31

2.2历史概况 32

2.3化学结构 34

2.3.1天然存在的聚酯:虫胶 34

2.3.2微生物生产的聚酯 35

2.3.3缩聚反应生成的聚酯 36

2.3.4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的聚酯 38

2.3.5用共聚合反应进行的结构改性 45

2.4分布 48

2.5降解 49

2.6应用 53

2.7前景与展望 54

2.8致谢 55

2.9缩略语 55

2.10参考文献 56

3生物可降解高分子(Biopol?) 65

JawedAsrar博士,KennethJ.Gruys博士陈金春译 65

3.1引言 65

3.2历史概况 66

3.3微生物合成PHA 67

3.4植物生产Biopol? 70

3.5.1Biopol?和其他PHA的形态学 75

3.5Biopol?的性质 75

3.5.2PHA的组成和分子结构 76

3.5.3Biopol?的结晶行为 77

3.5.4Biopol?的热性质 77

3.5.5Biopol?熔体流变学和对加工的影响 78

3.5.6Biopol?支化效应 79

3.6PHA的加工性能 80

3.6.1成核剂的作用 81

3.6.2增塑剂的作用 82

3.6.3Biopol?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83

3.7用羟基末端PHA制备嵌段共聚物 84

3.8Biopol?的熔体加工 85

3.8.1成型 86

3.8.2挤出 86

3.8.3Biopol?在纸和纸板上的熔体涂覆 87

3.8.4纤维的熔融纺丝 88

3.8.5复丝 89

3.8.6无纺布 89

3.8.7无纺织物涂层 90

3.9Biopol?和相关PHA的生物降解 91

3.10PHA的生物相容性 92

3.11.1钓丝和渔网 93

3.11Biopol?的应用 93

3.11.2其他海洋方面的应用 94

3.11.3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94

3.12长烷基链共聚物及其他共聚物的功能 97

3.13有关Biopol?和相关PHA的生产和性质专利 98

3.14缩略语 100

3.15参考文献 102

4PHA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09

SimonF.Williams博士,DavidP.Martin博士邓英译 109

4.1引言 109

4.2历史概况 110

4.3.2机械及热性能 112

4.3PHA制备及特性:入门 112

4.3.1生产 112

4.3.3PHA高分子的消毒灭菌 114

4.4生物相容性 114

4.4.1自然分布 115

4.4.2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116

4.4.3体内组织反应 117

4.5生物学分布 119

4.6生物吸收性 120

4.6.1体外降解 120

4.6.2体内生物吸收性 121

4.7应用 122

4.7.1心血管 123

4.7.2牙齿及上颌面骨 127

4.7.3药物释放 129

4.7.4药物前体 135

4.7.5神经修复 136

4.7.6营养学应用 136

4.7.7整形外科 137

4.7.8泌尿系统 138

4.7.9伤口控制 139

4.9专利 140

4.8应用前景 140

4.10缩略语 142

4.11参考文献 143

5聚丙交酯 151

HidetoTsuji博士、教授吴琼译 151

5.1引言 151

5.2历史概况 152

5.3单体的合成与提纯 153

5.4高分子的合成 155

5.4.1均聚物 155

5.4.2线型共聚物 158

5.4.3接枝共聚物 159

5.4.5交联高分子 160

5.5聚合物共混 160

5.4.4支化聚合物 160

5.6添加剂 163

5.7纤维增强塑料 163

5.8成型 164

5.8.1热处理 164

5.8.2成孔 164

5.9高度有序结构 165

5.9.1结晶 165

5.9.3形态学 168

5.9.2晶体结构 168

5.10物理特性 170

5.10.1热力学特性 171

5.10.2机械性能 173

5.10.3电性能 175

5.10.4光学性能 175

5.10.5表面特性 175

5.10.6渗透性 176

5.10.7溶胀性和溶解性 176

5.10.8黏度 177

5.11水解 177

5.11.1水解机制 178

5.11.2周围介质的影响 182

5.11.3材料因素的影响 183

5.12生物降解 188

5.13应用 188

5.14前景与展望 189

5.15专利 190

5.16致谢 192

5.17缩略语 193

5.18参考文献 197

6.1引言 209

MichelVert博士、教授王亚武译 209

6聚乙交酯及其与丙交酯的共聚物 209

6.2历史概况 210

6.3化学结构 211

6.3.1羟基乙酸的逐步聚合 212

6.3.2羟基乙酸和羟基乙酸环状二聚体的连锁聚合 213

6.3.3羟基乙酸和D/L-乳酸的逐步共聚合 214

6.3.4乙交酯和D/L-丙交酯的链增长共聚合 214

6.3.5酯交换重排 216

6.4分布 217

6.4.1单体 217

6.4.2聚合物 218

6.5生物化学 219

6.6非生物介质和生物介质中的降解 220

6.6.1非生物介质中的降解 220

6.6.2生物介质中的降解 224

6.7生产 228

6.7.1生产商 228

6.7.2市场 229

6.7.3应用 229

6.7.4专利 230

6.9缩略语 231

6.8前景与展望 231

6.10参考文献 232

7聚酐 237

NeerajKumar博士,Ann-ChristineAlbertsson教授,UlricaEdlund博士,DoronTeomim博士,AlizaRasiel,AbrahamJ.Domb教授王亚武译 237

7.1引言 237

7.2历史概况 238

7.3合成 239

7.4聚酐结构 242

7.4.1不饱和聚合物 247

7.4.2脂肪族-芳香族共聚物 247

7.4.3可溶性的芳香族共聚物 247

7.4.5脂肪酸为基底的聚酐 248

7.4.4聚酯酐 248

7.4.6氨基酸为基底的聚合物 249

7.4.7改性聚酐及其共混物 250

7.5性质 251

7.5.1通过1H-NMR确定的组成 251

7.5.2分子量 252

7.5.3结晶度 252

7.5.4红外线分析和拉曼分析 253

7.5.5表面和体积分析 254

7.5.6稳定性 254

7.6递送系统的制备 256

7.7体外降解和药物释放 257

7.8生物相容性和消除 262

7.9应用 265

7.10前景与展望 266

7.11专利 267

7.12缩略语 269

7.13参考文献 271

8聚丙交酯“NatureWorksTMPLA” 277

PatrickGruber博士,MichealO Brien王亚武译 277

8.1引言 277

8.2历史概况 278

8.3PLA的生产 279

8.4.1完全折叠性和缠结保持力 282

8.4PLA包装应用及其表现 282

8.4.2高的光泽度和透明度 283

8.4.3阻隔性能 283

8.4.4低温热封 284

8.4.5高拉伸模量和强度 284

8.4.6膜的特性 284

8.4.7总结 285

8.5.1应用和特性 286

8.5.2衣物 286

8.5用于制作纤维和无纺布的PLA 286

8.5.3毛毯和服饰品 288

8.5.4其他纤维应用领域 289

8.5.5总结 289

8.6环境的可持续性 290

8.6.1CO2的放出 290

8.6.2降解和水解 291

8.6.3处理 292

8.7前景与展望 293

8.8致谢 293

8.9缩略语 294

8.10参考文献 295

NobuyukiKawashima,ShinjiOgawa博士,ShojiQbuchi,MitsunoriMatsuo,TadashiYagi王亚武译 297

9.1引言 297

9聚乳酸:“LACEA” 297

9.2历史概况 298

9.3原材料 298

9.4生物降解性 300

9.5生产工艺 303

9.5.1开环聚合 304

9.5.2直接缩聚 305

9.6加工工艺 307

9.5.3其他聚合过程 307

9.6.1一般物理性能 308

9.6.2注射模塑 309

9.6.3成膜 310

9.6.4纺纱 311

9.6.5吹塑、挤出发泡和发泡模塑 312

9.6.6吹制膜 313

9.7LACEA的市场行为 314

9.7.1包装和容器 315

9.7.3堆肥材料 316

9.7.4其他应用 316

9.7.2农业和市政工程材料 316

9.7.5标记系统和法规 317

9.8用于绿色塑料和LACEA市场发展的挑战 319

9.9结论 320

9.10专利 321

9.11缩略语 323

9.12参考文献 324

10脂肪族聚酯:“Bionolle” 325

RyojiIshioka博士,E.Kitakuni,Y.Ichikawa刘倩译 325

10.1引言 325

10.3“Bionolle”的组成 326

10.2历史概况 326

10.4“Bionolle”的等级 329

10.5“Bionolle”的结构和特性 331

10.5.1化学结构 331

10.5.2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331

10.5.3分支结构 331

10.5.4晶体结构 332

10.5.5熔融和结晶 333

10.6可加工性 336

10.7吹塑薄膜 336

10.8“Bionolle”的稳定性 338

10.8.1水解 338

10.8.2高温分解 340

10.9生物可降解能力 341

10.9.1需氧生物降解 341

10.9.2堆肥性 342

10.9.3环境中的降解 342

10.9.4微生物降解 343

10.10环境友好 344

10.11适合可持续发展 345

10.12前景与展望 347

10.13专利 347

10.14缩略语 348

10.15参考文献 349

11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芳香族聚酯:“Ecoflex?” 351

MotonoriYamamoto硕士,UweWitt博士,DI.GabrielSkupin,DieterBeimborn博士,Rolf-JoachimMüller博士刘倩译 351

11.1引言 351

11.1.1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前景 351

11.1.2BASF的集成制造系统提供的有利条件 352

11.2历史概况 352

11.3Ecoflex?的结构:模式单元的BASF概念 353

11.4Ecoflex?的性能、加工和应用 353

11.4.1Ecoflex?的性能概括 353

11.4.2Ecoflex?的加工 355

11.4.3应用 356

11.4.4淀粉Ecoflex?共混物 357

11.5Ecoflex?的生物降解和环境毒性 358

11.5.1芳香族聚酯和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一般生物可降解能力 358

11.5.2用标准试验评估Ecoflex?的生物降解 359

11.5.3在特定的实验室试验中Ecoflex?的详细生物降解研究 362

11.5.4Ecoflex?降解产物的环境毒性及风险估计 364

11.6前景与展望 365

11.7专利 365

11.8缩略语 365

11.9参考文献 366

12.1引言 369

12聚酰胺酯 369

RalfTimmermann博士刘倩译 369

12.2历史概况 370

12.3化学 371

12.3.1化学结构 371

12.3.2合成 372

12.3.3性能 373

12.4应用 376

12.5生物降解 376

12.6生产 379

12.8专利 380

12.7前景与展望 380

12.9缩略语 381

12.10参考文献 381

13天然聚酯及合成聚酯的化学改性 383

EmoChiellini博士、教授,RanieriBizzarri博士,FedericaChiellini博士梁楠译 383

13.1引言 383

13.2以苹果酸为基础的聚酯 387

13.2.1聚α-苹果酸及其共聚物 388

13.2.2聚β-苹果酸和聚烷基-苹果酸内酯 392

13.3.1聚L-丝氨酸酯 397

13.3带有侧链氨基的聚酯 397

13.3.2乳酸-赖氨酸共聚物 401

13.4聚ε-己内酯的官能化 403

13.4.1通过环己酮的Bayer-Villiger氧化合成功能性单体 403

13.4.2功能性PCL的后改性 405

13.5功能性聚氨酯 411

13.6通过其他聚合方法得到的功能性聚酯 414

13.6.1通过Michael类型的反应合成功能性聚酯 414

13.6.2由被保护的多羟基单体前体合成功能性聚酯 415

13.7遥爪聚酯 419

13.7.1聚合机理的作用 419

13.7.2阴离子开环聚合 420

13.7.3配位开环聚合 421

13.8功能性微生物聚酯 427

13.9结束语 429

13.10缩略语 430

13.11参考文献 432

14由微生物聚酯生产手性化合物及其他昂贵化合物 439

SangYupLee博士、教授,SangHyunPark博士,YoungLee工学硕士,SeungHwanLee工学硕士郑重译 439

14.1引言 439

14.2历史概况 440

14.3(R)-羟基脂肪酸 441

14.4.1化学解聚 442

14.4(R)-3-羟基脂肪酸的生产 442

14.4.2生物降解 443

14.5(R)-羟基脂肪酸的应用 446

14.5.1昂贵化合物合成的手性起始原料 446

14.5.2二噁烷 447

14.5.3内酯、环状低聚物和接枝聚合物 448

14.6前景与展望 448

14.7专利 449

14.8致谢 450

14.9缩略语 450

14.10参考文献 450

索引 4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