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康,周雪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0568401
  • 页数:3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我国的金融改革开放形势以及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措施。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与风险防范》目录

目录 1

总序 1

一、背景分析篇 3

1.中国金融改革的背景分析 3

1.1 国内背景分析 3

1.1.1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3

1.1.2 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深化 10

1.2.1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表现 14

1.2 国际背景分析 14

1.2.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开放 17

1.3 时代背景分析 19

1.3.1 新经济的起因与特征 19

1.3.2 新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 21

2.中国金融改革历程的回顾 24

2.1 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历程 24

2.1.1 中国传统经济和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 24

2.1.2 中国金融改革的几个主要阶段 28

2.2.1 中央银行职能及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初步确立 41

2.2 中国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41

2.2.2 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造和完善 44

2.2.3 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46

2.2.4 金融法律框架的初步形成 47

2.2.5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48

3.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分析 50

3.1 非市场缺陷下的公共选择失灵 50

3.1.1 非市场缺陷的理论阐释 50

3.1.2 公共选择失灵——政府劣势的显现 51

3.2.1 转轨中国有企业的基本状况 53

3.2 经济改革的核心——国企改革 53

3.2.2 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 56

3.3 金融体系变革中的问题和困难 62

3.3.1 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滞缓 62

3.3.2 利率市场化步伐缓慢 72

3.3.3 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手段落后 77

4.1.1 制度与制度变迁 83

4.1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问题 83

4.转型时期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研究 83

二、改革路径篇 83

4.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87

4.2 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改革的“本土化”特征分析 88

4.2.1 五级政权组织并存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89

4.2.2 二元经济结构下市场化与工业化并存的双重转型 91

4.2.3 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地方割据” 93

4.2.4 一味强调“稳定”与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滞后 97

4.2.5 转型时期的道德无秩序 100

4.3 透析中国转型时期的“特殊金融谜团” 102

4.3.1 我国转型时期的五大“特殊金融谜团” 104

4.3.2 我国“特殊金融谜团”形成的原因分析 114

4.3.3 如何看待中国的“金融谜团”现象 118

4.4 我国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 120

4.4.1 当前金融改革有“系统自锁定”特征 120

4.4.2 改革的路径选择——金融国际化和金融信息化 123

5.1 金融国际化的含义及内容 125

5.1.1 金融国际化的含义 125

5.金融国际化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力与作用力 125

5.1.2 金融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26

5.2 金融国际化: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引擎 128

5.2.1 全球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分析 128

5.2.2 金融国际化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影响力与作用力 136

6.金融信息化浪潮的机遇和影响 150

6.1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金融信息化 150

6.1.1 金融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51

6.1.2 金融信息化的必要性 152

6.2 金融信息化:中国金融技术创新的引擎 153

6.2.1 交易成本创新理论与金融信息化创新 153

6.2.2 金融信息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160

三、市场建设篇 171

7.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171

7.1 我国货币市场的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172

7.1.1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历程 172

7.1.2 我国货币市场近年来的交易、运行特点 173

7.1.3 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177

7.1.4 票据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180

7.1.5 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181

7.2 我国货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184

7.2.1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184

7.2.2 我国货币市场中的“利率非市场化” 187

7.2.3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处于“割裂状态” 188

7.2.4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与规范的对策探讨 190

7.3 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 192

7.3.1 货币市场影响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 192

7.3.2 强化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195

7.4 链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97

7.4.1 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资金互动 197

7.4.2 开放式基金成为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通道 199

8.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203

8.1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阶段 204

8.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引入和恢复 204

8.1.2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回顾 205

8.2.1 资本市场推动了经济和金融的市场化进程 211

8.2 对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评价 211

8.2.2 资本市场推动了多方面的制度变迁 212

8.2.3 资本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 214

8.3 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制度缺陷 217

8.3.1 “早产”于法制环境的中国资本市场 218

8.3.2 资本市场中的政府行为 220

8.3.3 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与功能扭曲 221

8.3.4 资本市场基石不牢 223

8.3.5 资本市场监管不力 225

8.4.1 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转型 229

8.4 转型与接轨: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根本任务 229

8.4.2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接轨问题 231

8.4.3 QFII:中国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新标志 233

9.关于“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思考 236

9.1 “国有股减持”的历史回顾 236

9.1.1 “国有股减持”问题的由来 236

9.1.2 “国有股减持”的阶段性回顾 239

9.2 “国有股减持”中必须廓清的几个问题 242

9.2.1 减持国有股的“目的”何在? 242

9.2.2 国有股减持一定要在股票市场中进行吗? 244

9.2.3 国有股减持可以“单兵出击”吗? 250

9.2.4 西方发达国家减持国有股的经验借鉴 252

四、风险防范篇 263

10.金融国际化的“利益—风险”博弈 263

10.1 金融国际化的利益与风险 263

10.1.1 金融国际化的利益 263

10.1.2 金融国际化的风险 266

10.2 金融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269

10.2.1 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269

10.2.2 在金融业开放过程中保持对关键环节的控制权 273

10.2.3 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机制 276

11.金融信息化的安全与风险防范 279

11.1 金融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279

11.1.1 金融信息化面临的安全难题 279

11.1.2 金融信息化的主要风险 283

11.1.3 金融信息化的风险放大效应 287

11.2.1 金融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的层面分析 289

11.2 金融信息化的安全与风险控制 289

11.2.2 金融信息化安全与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291

12.谨防我国金融体系出现“融资功能衰竭”风险 295

12.1 我国金融体系融资格局的变化分析 295

12.1.1 金融体系融资结构变化的数据分析 296

12.1.2 金融体系融资格局变化的背景分析 297

12.2 我国金融体系“融资功能衰竭”风险的主要表现 298

12.2.1 银行不良资产与信贷紧缩 298

12.2.2 “股市救亡”与“圈钱运动” 300

12.2.3 国债发行过快与使用效益低下 306

12.3 我国金融体系产生“融资功能衰竭”风险的原因分析 311

12.3.1 政府主控金融体系 311

12.3.2 国有企业转嫁“死亡风险” 312

12.3.3 金融体系功能扭曲 314

12.4 化解“融资功能衰竭”风险的对策建议 316

12.4.1 全面转变政府职能 316

12.4.2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 317

12.4.3 推进金融体系国际化 317

主要参考文献 3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