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2版  供药学类专业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2版  供药学类专业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2版 供药学类专业用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文权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056193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药学院学生教材,全面介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要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合理用药与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本版比上版增强了临床及新药研究的联系,增加了新给药系统的生物药剂学基础内容,增加了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一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2版 供药学类专业用》目录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1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2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3

四、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4

(一)药物的吸收预测 4

(二)多肽及蛋白类药物非注射给药研究 5

(三)分子生物药剂学 5

(四)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6

五、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8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10

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10

一、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 10

(一)生物膜结构 10

(二)生物膜性质 11

(三)膜转运途径 12

二、药物转运机制 12

(一)被动转运 13

(二)载体媒介转运 13

(三)膜动转运 15

三、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 15

(一)胃 15

(二)小肠 16

(三)大肠 17

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17

一、消化系统因素 18

(一)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 18

(二)胃排空和胃空速率 18

(四)食物的影响 20

(三)肠内运行 20

(五)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 21

二、循环系统因素 21

(一)胃肠血流速度 21

(二)肝首过作用 22

(三)淋巴循环 22

三、疾病因素 22

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 23

一、解离度与脂溶性 23

(一)解离度 23

(二)脂溶性 25

二、溶出速率 25

(一)药物溶出理论 26

(二)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 26

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29

四、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 30

第四节 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31

一、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 31

(一)崩解试验 31

(二)溶出试验 31

二、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38

(一)液体制剂 39

(二)固体制剂 39

三、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0

(一)辅料的影响 40

(二)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 42

四、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4

(一)混合与制粒 44

(二)压片与包衣 44

一、药物的吸收特征与制剂设计 45

第五节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45

二、促进药物的吸收的方法 48

(一)提高药物溶出速度 48

(二)加人口服吸收促进剂 50

三、释药调节与剂型设计 51

(一)速释制剂 51

(二)缓、控释制剂 51

(三)定位释药制剂 52

四、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53

(一)体外法 53

(二)在体法 55

(三)体内法 56

第一节 注射给药 58

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58

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 58

二、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60

第二节 口腔粘膜给药 62

一、口腔粘膜的结构与生理 62

二、影响口腔粘膜吸收的因素 63

(一)生理因素 63

(二)剂型因素 63

三、口腔粘膜给药的研究方法 65

(一)体外法 65

(二)体内法 65

第三节 皮肤给药 65

一、皮肤的结构与药物的转运 66

二、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67

(一)生理因素 67

(二)剂型因素 68

(四)离子导入技术的应用 69

(三)透皮吸收促进剂 69

三、经皮吸收的研究方法 70

第四节 鼻粘膜给药 71

一、鼻腔的结构与生理 71

(一)鼻腔和鼻粘膜的结构 71

(二)鼻粘膜的生理特征 72

二、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72

(一)生理因素 72

(二)剂型因素 73

三、鼻粘膜吸收的研究方法 74

(一)体外法 74

(二)在体法 75

(三)体内法 75

第五节 肺部给药 75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生理 75

(一)生理因素 76

二、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76

(二)药物的理化性质 77

(三)制剂因素 78

第六节 直肠与阴道给药 78

一、直肠的解剖与生理 78

(一)直肠粘膜的生理特征 78

(二)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 78

二、影响直肠粘膜吸收的因素 79

(一)生理因素 79

(二)剂型因素 80

(三)吸收促进剂 81

三、阴道的解剖与生理 81

四、影响阴道粘膜吸收的因素 82

(一)生理因素 82

(二)剂型因素 82

第七节 眼部给药 83

一、眼的结构与生理 84

二、药物吸收途径 85

三、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 85

(一)角膜的通透性 85

(二)角膜前影响因素 85

(三)渗透促进剂的影响 87

(四)给药方法的影响 87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89

第一节 概述 89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89

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90

三、组织分布与蓄积 90

四、表观分布容积 91

一、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的影响 92

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 92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94

(一)蛋白结合与体内分布 94

(二)蛋白结合与药效 96

(三)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 97

三、药物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 98

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99

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 99

第三节 淋巴系统转运 100

一、淋巴循环与淋巴管的构造 101

二、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101

三、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102

第四节 脑内分布 103

一、脑屏障的概念 103

四、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103

二、脑脊液 104

三、从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 105

四、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向组织的排出 106

第五节 血细胞内分布 106

一、红细胞的组成与特性 106

二、药物的红细胞转运 107

(一)体外药物的红细胞转运 107

(二)体内药物的红细胞转运 107

第六节 胎儿内分布 107

一、胎盘构造与胎儿的血液循环 108

二、胎盘的药物转运 108

三、胎儿内的分布 109

第七节 脂肪组织分布 109

一、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 110

第八节 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 110

二、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 111

(一)细胞对微粒的作用 111

(二)粒径对分布的影响 113

(三)电荷的影响 113

(四)降解作用 113

三、长循环微粒给药系统 113

四、靶向给药系统 114

(一)被动靶向 114

(二)主动靶向 114

五、生物技术药物的细胞内靶向 115

第五章 药物代谢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一)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 119

(二)非微粒体酶系 119

一、药物代谢酶系统 119

第二节 药物代谢酶和代谢部位 119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 120

三、首过效应与肝提取率 121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122

一、氧化反应 123

二、还原反应 126

三、水解反应 126

四、结合反应 127

第四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30

一、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0

二、给药剂量和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1

三、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2

(一)酶抑制作用 133

四、酶抑制和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3

(二)酶诱导作用 134

五、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35

(一)年龄 135

(二)性别 136

(三)种族和个体差异 136

(四)饮食 137

第五节 药物代谢和制剂设计 138

一、前体药物类制剂的设计 138

二、药物代谢的饱和现象和制剂设计 138

三、药酶抑制剂与制剂设计 139

四、药物代谢和剂型改革 140

第六章 药物排泄 142

第一节 药物的肾排泄 142

一、肾小球滤过 143

二、肾小管重吸收 144

三、肾小管主动分泌 147

四、肾清除率 148

第二节 药物的胆汁排泄 149

一、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 149

二、肠肝循环 150

第三节 药物的其他排泄途径 152

一、药物从乳汁排泄 152

二、药物从唾液排出 152

三、药物从肺排泄 153

四、药物从汗腺排泄 153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155

第一节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155

一、药物动力学概念 155

二、药物动力学发展简况 155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57

一、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57

二、药物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58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160

一、药物动力学模型 160

(一)隔室模型 160

(二)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160

(三)药动学药效学链式模型 161

二、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 161

(一)一级速度过程 161

(二)零级速度过程 161

(三)非线性速度过程 161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 162

(一)速率常数 162

(二)生物半衰期 162

(三)表观分布容积 163

(四)清除率 163

一、血药浓度 164

第一节 静脉注射 164

第八章 单室模型 164

二、尿药排泄数据 172

(一)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72

(二)尿排泄量与时间关系 173

(三)肾清除率 175

第二节 静脉滴注 178

一、血药浓度 178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182

三、负荷剂量 183

第三节 血管外给药 185

一、血药浓度 185

二、尿药排泄数据 198

(一)速度法 198

(二)亏量法 199

(三)Wagner-Nelson法 200

三、血药浓度与尿药浓度的相互关系 201

第九章 多室模型 205

第一节 二室模型静脉注射 206

一、模型的建立 206

二、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06

三、参数的计算 207

第二节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 210

一、模型建立 210

二、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11

第三节 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214

一、模型的建立 214

二、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14

三、基本参数的估算 215

四、模型参数的求法 219

第四节 三室模型静脉注射 221

一、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21

五、Loo-Riegelman法测定吸收百分数 221

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22

第五节 隔室模型的判别 222

一、作图判断 223

二、用残差平方和判断 223

三、用拟合度(r2)进行判断 223

四、AIC法 223

五、F检验 224

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226

第一节 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26

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226

(一)多剂量函数 226

(四)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228

(五)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228

(二)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28

(三)稳态血药浓度 228

(六)坪幅 229

(七)达坪分数 229

(八)蓄积系数 230

二、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230

(一)多剂量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30

(二)稳态血药浓度 231

(三)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达峰时 231

(四)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232

(五)达坪分数 233

(六)蓄积系数 233

(二)稳态血药浓度 234

四、利用叠加原理预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 234

(一)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234

三、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 234

第二节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5

一、单室模型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5

(一)静脉注射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5

(二)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6

二、双室模型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7

(一)静脉注射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7

(二)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38

三、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239

(一)波动百分数 240

(二)波动度 240

(三)血药浓度变化率 240

二、静脉滴注与停止静脉滴注过程的血药浓度 241

一、间歇静脉滴注给药的特点 241

第三节 间歇静脉滴注给药 241

三、稳态时滴注过程与停止滴注过程血药浓度 243

四、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243

五、τ、t′与κ0的估算 243

第四节 负荷剂量与最佳给药周期 244

一、负荷剂量 244

(一)单室模型特征药物负荷剂量求算 245

(二)双室模型特征药物负荷剂量求算 246

二、最佳给药周期 246

(一)单室模型 246

(二)双室模型 247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249

第一节 概述 249

一、药物体内过程的非线性现象 249

二、引起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原因 250

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 251

第二节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 252

一、Michaelis-Menten方程 252

四、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识别 252

二、具Michaelis-Menten过程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253

第三节 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及参数的计算 254

一、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 254

二、估算非线性动力学参数 255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261

一、清除率 261

二、生物半衰期 262

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263

四、稳态血药浓度 264

第十二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统计矩分析 266

第一节 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266

一、统计矩概念 266

一、生物半衰期 268

二、矩量的计算 268

第二节 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268

二、清除率 269

三、表观分布容积 269

四、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和达稳态时间的预测 271

五、尿排泄速率时间曲线的矩量 271

第三节 矩量法研究体内过程 272

一、释放动力学 272

二、吸收动力学 274

三、用统计矩分析参数与二室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275

第十三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与治疗药物监测 276

第一节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276

一、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276

(一)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276

(一)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设计 277

二、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设计 277

(二)决定给药方案的因素 277

(三)制定给药方案的步骤 277

(二)生物半衰期的变动 278

三、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 279

四、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设计 280

(一)药物治疗指数 280

(二)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方案设计 281

(三)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方案设计 282

(四)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 283

五、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给药方案设计 285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 287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287

二、给药方案个体化 288

三、治疗药物监测及其应用 289

(一)治疗药物监测 289

(二)治疗药物监测必须考虑的问题 290

(三)治疗药物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作用 291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291

第三节 肾功能减退患者给药方案设计 292

一、根据患者药物清除率和消除速度常数设计给药方案 293

二、Wagner法 294

三、Ritschel一点法与重复一点法 295

(一)Ritschel一点法 296

(二)重复一点法 297

第十四 章群体药物动力学 298

第一节 概述 298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定义与研究目的 298

二、群体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98

三、估计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298

一、基本原理 299

第二节 NONMEM法 299

二、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300

三、研究步骤 301

第三节 群体药物动力学应用 301

一、群体药物动力学的临床应用 301

二、茶碱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302

三、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结合Bayes反馈法估算个体药物动力学参数 303

(一)Bayes反馈法基本原理 303

(二)Bayes反馈法估算口服茶碱患者的个体参数及预测血药浓度变化 304

第十五章 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互关系 306

一、血药浓度和药理效应的关系 306

二、血药浓度和半衰期以及药理作用持续时间的关系 311

三、具有效应室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312

一、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研究中的作用 314

第一节 新药开发研究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14

第十六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314

二、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315

(一)试验药品 315

(二)实验动物 315

(三)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 315

(四)取样时间点安排 315

(五)药时曲线数据处理 315

三、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其它内容 316

(一)药物吸收研究 316

(二)药物组织分布研究 316

(三)血浆蛋白结合研究 317

(四)药物生物转化研究 318

(五)药物排泄研究 318

(二)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319

(一)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319

四、新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319

五、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 320

(一)生物样品检测的特点与方法 320

(二)生物样品检测方法的评价指标与要求 321

(三)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质控 322

六、计算机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323

(一)3P87/3P97实用药动学计算程序 323

(二)新药统计软件NDST 323

(三)药物动力学和生物药剂学程序包PKBP-N1 324

(四)NONLIN软件 324

(五)NONMEN软件 325

七、示例——灯盏花素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325

(一)材料和方法 326

(二)结果 327

(三)结论 328

第二节 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 328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328

二、生物等效性与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329

(一)药剂等效性与生物等效性 329

(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329

三、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 330

(一)血药浓度法 330

(二)尿药浓度法 331

(三)药理效应法 331

四、影响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因素 331

五、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基本要求 332

六、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方法 335

(一)等效性检验标准 335

(三)双单侧t检验法 336

(二)方差分析 336

(四)90%置信区间分析 337

七、生物利用度研究示例 337

八、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新课题与进展 345

(一)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新对象 345

(二)关于个体生物等效性 346

(三)关于吸收速度的评价 346

(四)生物利用度的群体药动学求算 346

第三节 缓、控释制剂设计与评价的药物动力学原理 346

一、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设计 347

(一)缓、控释制剂对药物的一般要求 347

(二)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时关系 347

(三)缓、控释制剂设计的生物药剂学原理 348

(四)缓、控释制剂的剂量设计 348

(一)释放度试验 351

二、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前评价 351

(二)缓、控释制剂动物药动学评价 353

三、缓、控释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 354

(一)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评价目的 354

(二)缓、控释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 354

(三)应提供的生物利用度评价参数 355

(四)等效性检验标准 355

(五)稳态时血药浓度波动情况的评价 355

四、体外试验与体内试验的相关性评价 357

(一)室模型依赖法 357

(二)逆卷积分方法 358

(三)平均溶出时间与平均滞留时间的相关 358

(四)体外释放数据与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相关 359

附录 一符号注释 360

附录 二若干药物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表 3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