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  《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
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  《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

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 《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蔚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300061648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总结电视名牌栏目制作的规律,提出发展策略。
《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 《经济半小时》透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 定绪论 1

第二章 探寻社会坐标中的位置——栏目定位的衍变分析 4

一 报道内容及其衍变 5

二 栏目功能及其衍变 7

作为服务者的《经济半小时》 8

作为指导者的《经济半小时》 11

作为批判者的《经济半小时》 15

三 功能定位的转变趋势 18

经济节目受众的社会构成 22

四 受众定位——收视对象的衍变分析 22

电视经济节目现实市场人口构成 24

《经济半小时》受众分析 27

《经济半小时》受众定位衍变 31

第三章 解读栏目经营理念——品牌创建 34

一 电视栏目品牌的构成要素 36

内容 37

稳定性和持续性 38

包装和宣传推广 38

信誉 38

个性 39

特定的名称 39

播出时间 39

覆盖率与收视率 40

二 广告经营价值和广告策略 41

栏目和广告的关系 42

《经济半小时》的广告经营价值分析 44

价格策略 46

《经济半小时》品牌的外部资源 47

三 《经济半小时》的品牌资产分析 47

《经济半小时》品牌的内部资源 50

四 《经济半小时》价值与广告效果分析 53

主要客户 54

五 品牌推广与维护 54

六 栏目品牌策略 56

栏目的竞争环境分析 56

经济视角的核心竞争力 58

卖点的针对性 59

栏目周边产品开发 61

电视栏目品牌延展 61

子品牌的创建 62

七 现代电视的重要卖点——栏目的外包装 63

栏目包装的原则 64

栏目包装的方法 71

包装的走向分析 88

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89

第四章 改造外观气质——探究节目形态的衍变 91

拼盘类节目形态 92

一 杂志型形态及其主要时期(1989—1996年) 92

固定板块方式 93

板块节目的评价 94

二 系列专题形态及其主要时期(1996—1999年) 95

对系列专题片节目形态的评价 102

三 新闻分析形态及其主要时期(2000年之后) 104

新闻分析节目形态的特点与评价 105

四 特别节目形态 107

“3·15”晚会及其系列节目 109

“质量万里行” 114

《架金桥觅知音》 116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118

特别节目的总体评价 119

五 栏目主持与演播方式 121

演播室 121

演播室进入办公室 124

演播方式:直播与录播 125

演播中的实物 126

连线 128

主持人符号 129

主持方式 132

主持方式转变及原因 135

主持人与个人专栏 137

六 对于主持、演播部分的评价 138

七 节目形态的衍变规律小结 141

频道化 143

附1:《1996·秋天的故事》策划记 149

附2:1997年“3·15特别节目”总导演姜诗明的导演阐述 157

第五章 “人本化”与“软化”——化解电视经济报道的问题与难点 159

追踪报道和连续报道 160

一 报道类型 160

阶段性话题和舆论引导 163

组合报道 165

组合报道的局限 168

系列报道 168

二 人本化 170

经济生活与人的契合点 170

化解经济报道的专业难题 174

经济报道的故事化与事件化 176

三 经济视角和非经济视角 178

人物化与事件化的结合 178

经济视角 179

非经济视角 181

经济报道中的“软化”问题 182

四 数字与字幕策略 186

数字与说服力 187

数字调查与民意搜集 187

数字与形象化表现 188

五 电视经济报道的深度问题 189

时效性 199

“当日需求”的定位寻找 201

时效与深度的调和 202

六 栏目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204

七 经济报道的媒体联动 208

媒体联动的意义 211

获取线索的媒介联动 212

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212

频道内的节目体系联动 213

第六章 大众化与专业化——电视经济栏目共通的问题与趋势 216

一 改版的理论依据、意义 219

二 三次改版的整体分析 220

第一次改版 222

第二次改版 225

第三次改版 228

三 改版的频度问题 234

第七章 栏目的组织——走向企业化管理之路 237

一 历史变迁 238

管理制度逐渐成形 238

组长制向制片人制的转化过程 240

岗位职责 242

二 栏目人力资源管理 242

考核机制 247

奖惩机制 250

三 内部企业文化的建立 252

四 节目管理 254

制作播出流程 254

送播工作流程 256

报道内容安全 257

五 资金管理 260

附1:2000年《经济半小时》工作流程图 263

附2:2001年《经济半小时》工作流程图 264

附3:2002年《经济半小时》日常节目制作流程图 265

附4:2002年《经济半小时》特别节目制作流程图 266

附5:《调查报道约法三章》 267

第八章 触类旁通——与相关经济类媒体的横向比较 269

自我定位:以何取胜 270

以专业性取胜 270

经济眼光看社会 271

国内外广播媒体定位的不同点 271

给经济人士看的报道 272

二 受众定位 276

专业受众 276

精英能者,强调生活态度 277

大众媒体的“大树原则” 278

三 内容的专业化程度 279

专业信息 279

时政与财经结合 280

四 栏目形态与报道手段 281

广播媒体 281

平面媒体 284

五 风格 287

行文方式和思考方式 287

批判、启蒙、监督、守望 288

六 经营与品牌 289

赢利为上 289

品牌为上 291

附: 《经济半小时》简史 293

参考资料 311

后记 3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