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吁钢等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35935117
  • 页数:7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心血管危重症的监护及治疗,包括:梗死的溶栓治疗、各类药物治疗、心肺复苏术、电复律等。
《心血管危重症监护治疗学》目录

目录 1

第一编心血管监护室常用辅助检查 1

第一章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 3

一、导管结构和功能 3

二、术前准备 4

三、操作方法 4

四、心内压及心排除量的测定 6

五、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的适应证 7

六、Swan-Ganz漂浮导管检查的临床意义 8

第二章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11

一、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与心电图改变 11

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 13

三、各部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相关鉴别诊断 14

四、合并室内各分支阻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26

五、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28

第三章起搏心电图 30

一、起搏器有关参数 30

二、刺激信号及房、室起搏的心电图 31

三、几种常用起搏器图形 33

四、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34

五、起搏器故障的心电图判断 36

第四章动态心电图 37

一、动态心电图仪器的现状 37

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主要应用范围 38

三、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39

一、病理生理基础 43

第五章信号平均心电图与心室晚电位 43

二、心室晚电位的记录分析方法 44

三、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48

第六章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中的应用 55

一、胸痛的鉴别诊断 55

二、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水肿的诊断 68

三、低血压和休克的评估 72

四、感染和栓塞病原的识别 73

五、严重心律失常的监测 74

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的作用 74

七、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急症的其他作用 75

八、超声心动图在将来的应用 75

二、扫描方法 77

一、EBCT设备结构 77

第七章电子束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77

三、EB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78

第八章核医学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81

一、常用显像方法 81

二、冠心病临床应用 95

第二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5

第九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107

一、病史 107

二、体征 108

三、实验室检查 108

四、诊断 113

五、鉴别诊断 114

一、临床症状不典型 116

第十章非典型心肌梗死 116

二、心电图改变不典型 117

三、血清酶学不典型 119

第十一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121

一、溶栓药物 121

二、溶栓机制 122

三、溶栓原则 123

四、适应证 123

五、禁忌证 124

六、溶栓步骤 124

七、监测项目 126

八、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 127

九、辅助治疗 127

十、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129

十一、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后1周内再闭塞指征 130

十二、再灌注损伤与再灌注心律失常 130

十三、疗效评估 130

十四、不同溶栓途径及不同药物的评价 131

第十二章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134

一、硝酸酯类 134

二、阿司匹林和其他血小板活性药物 136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37

四、β受体阻滞剂 139

五、抗心律失常药物 140

六、钙通道阻滞剂 142

七、镁 143

九、洋地黄类 144

八、正性肌力药物 144

一、临床表现 146

第十三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再缺血 146

二、诊断 147

三、预防 147

四、治疗 148

第十四章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5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50

二、发作特点与诊断 150

三、治疗 151

四、预防与预后 151

第十五章心源性休克 1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52

四、实验室及有关检查 154

二、休克的临床分型 154

三、临床表现 154

五、诊断 156

六、监护 156

七、治疗 157

第十六章急性心肌梗死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162

一、室上性心律失常 162

二、室性心律失常 163

第十七章心肌梗死后的传导异常 168

一、心肌梗死中心脏传导异常的机制 168

二、心肌梗死中各种传导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168

一、游离壁穿孔 171

第十八章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 171

二、室间隔穿孔 173

第十九章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栓并发症 174

一、心室血栓和体循环栓塞 174

二、静脉血栓 175

第二十章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及二级预防 176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176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176

三、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评估 177

四、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182

第二十一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87

一、发病机制 187

二、临床表现 187

三、辅助检查 188

四、诊断 190

五、治疗 191

第二十二章冠状动脉痉挛的诊断和治疗 200

一、心电图 201

二、运动试验 201

三、冠状动脉造影 201

四、激发试验 202

五、治疗 202

六、预后 203

第二十三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204

一、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机制 204

二、手术指征与病人特点 204

五、外科技术 205

三、术前处理 205

四、与外科手术有关的危险因素 205

六、结果 206

第二十四章促血管新生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09

一、骨髓干细胞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09

二、激光心肌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211

第三编心血管监护室中的其他心血管疾病 215

第二十五章心肺复苏 217

一、心肺复苏有效性 217

二、心肺复苏期间血流的机制 217

三、开胸心肺复苏 218

四、心肺旁路 218

六、心脏停止的治疗 219

五、呼吸停止的治疗 219

七、基础生命支持程序的并发症 221

八、监测基础生命支持的有效性 221

九、循环支持 222

十、药物治疗 223

十一、持续生命支持 227

第二十六章心脏电复律 230

一、电复律原理 230

二、电复律装置 230

三、电复律步骤 231

四、电复律禁忌证 233

五、常见心律失常的电复律 233

六、电复律的特殊问题 235

七、电复律的并发症 236

第二十七章心律失常 238

一、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机制 238

二、心律失常的治疗 249

第二十八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56

一、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256

二、临床分型 257

三、临床表现 258

四、心电图表现 258

五、评价窦房结功能方法的应用 259

六、诊断 261

七、治疗 261

二、病理生理改变 264

第二十九章心房颤动 264

一、病因学 264

三、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265

四、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表现 266

五、药物治疗 267

六、非药物治疗 273

第三十章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77

一、病理生理 277

二、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284

三、肺水肿病因的诊断方法 284

四、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评价 287

五、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 289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292

第三十一章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器械辅助治疗 295

一、适应证 295

二、机械辅助装置分类 296

三、体外辅助设备 296

四、可植入的辅助循环设备 299

五、小结 299

第三十二章心脏性猝死 300

一、心脏性猝死的影响因素 300

二、与心脏性猝死有关的心脏病 300

三、病理生理 302

四、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303

六、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304

五、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分层 304

第三十三章高血压急症 306

一、概述 306

二、特殊类型高血压急症 308

三、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310

第三十四章瓣膜病急症的诊治 323

一、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23

二、急性二尖瓣反流 325

三、急性人造心脏瓣膜功能障碍 327

四、急性三尖瓣反流 329

五、主动脉瓣狭窄 330

六、二尖瓣狭窄 331

第三十五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333

一、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333

二、特殊类型感染性心内膜炎 351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和预后 356

第三十六章主动脉夹层 35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59

二、分类 359

三、诊断 360

四、治疗 363

五、预后 364

第三十七章心包疾病 365

一、急性心包炎 365

二、心包积液 365

三、心包填塞 366

四、心包填塞的治疗 367

六、Dressler综合征 368

五、缩窄性心包炎 368

第三十八章肺栓塞 370

一、危险因素和危险度分层 370

二、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372

三、临床表现 374

四、实验室检查 376

五、诊断 379

六、鉴别诊断 381

七、治疗 381

八、预防 388

第三十九章肺动脉高压 390

一、肺血管的解剖和生理学 390

一、病因 391

二、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391

三、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 392

四、临床表现 396

五、辅助检查 398

六、诊断 402

七、治疗 404

八、预后 412

第四十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413

一、病因 413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 413

三、临床表现 414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41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15

六、治疗 416

七、预后 417

第四十一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急症 418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分类 419

二、心律失常 419

三、心肌缺血性并发症 421

四、成人CHD病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422

五、成人CHD的姑息性手术 423

六、其他危重急症 425

第四十二章心血管毒性药物过量 427

一、钙拮抗剂 427

二、β受体阻滞剂 429

三、地高辛 430

四、钠通道阻滞剂 433

五、茶碱 438

六、违禁药物(Illicit drugs) 439

第四编心血管监护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 443

第四十三章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445

一、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45

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47

三、即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48

四、延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448

五、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 449

第四十四章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453

一、冠状动脉造影的并发症 453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458

一、工作原理和生理效应 461

第四十五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461

二、临床应用 463

第四十六章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 468

一、人工心脏起搏的机制 468

二、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概况 468

三、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术的方法及步骤 470

四、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基本参数 472

五、心室有效起搏的判断 473

六、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选择 473

第四十七章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474

一、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 474

二、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474

三、结构和功能 475

四、临床研究 475

五、临床适应证 476

第四十八章经皮瓣膜成形术 479

一、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479

二、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482

第五编心血管监护室常用药物 485

一、正性肌力药 487

第四十九章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487

二、血管扩张剂 492

第五十章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强化利尿治疗 495

一、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和水肿 495

二、利尿剂的药代动力学 497

三、利尿剂的临床应用 499

四、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499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501

第五十一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其抑制剂 501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502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03

四、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 506

第五十二章抗凝血药 510

一、肝素 510

二、低分子量肝素 522

三、华法令 523

第五十三章钙拮抗剂 535

一、生理背景 535

二、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 535

三、钙拮抗剂的分类 539

四、药代动力学 540

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541

六、钙拮抗剂的副作用 548

第五十四章β受体阻滞剂 549

一、β受体阻滞剂分类 549

二、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 550

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 552

四、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肌梗死 554

五、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 557

六、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558

第五十五章血脂异常与调脂治疗 566

一、血脂异常概念及分类 566

二、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 567

三、调脂治疗 569

第五十六章镇痛药和镇静药 577

一、阿片类镇痛药 577

二、苯二氮?类 582

三、异丙酚 586

四、氟哌啶醇 588

第五十七章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590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590

二、常用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 595

第六编 科间问题 615

第五十八章呼吸衰竭 617

一、呼吸衰竭的病因、诱因及分类 617

二、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618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620

四、呼吸衰竭的治疗 622

第五十九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636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原理 636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血管通路和抗凝技术 639

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642

二、高血糖加重心肌损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649

第六十章急性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认识及处理 649

一、急性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原因 649

三、高血糖加重心肌损害的机制 650

四、心肌梗死时高血糖的防治 650

第六十一章如何提高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652

一、糖尿病者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机制 652

二、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可能途径 653

第六十二章降糖药在伴发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659

一、胰岛素 659

二、双胍类药物 660

三、磺脲类药物 660

五、噻唑烷二酮类 661

六、氯茴苯酸 661

四、α-糖苷酶抑制剂 661

七、降糖药联合治疗 662

八、临床意义和未来方向 662

第六十三章脑血管病 664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664

二、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667

三、腔隙性脑梗死 675

四、无症状性脑梗死 ( 677

五、脑栓塞 678

六、脑出血 681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 685

第六十四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91

二、发病机制 692

三、临床表现 693

四、实验室检查 693

五、诊断 694

六、鉴别诊断 697

七、治疗 698

八、疗效标准 704

第六十五章心血管疾病与应激性溃疡 705

一、发生机制 705

三、诊断与病情判断 706

二、临床表现 706

四、治疗 707

第七编 血管及血管内皮功能 711

第六十六章血管内皮功能 713

一、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新认识 713

二、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 713

三、在血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粘附中的作用 714

四、抗凝血与促凝血功能 715

五、合成释放促进与抑制平滑肌细胞生长的物质 716

六、摄取转换或灭活血循环与局部产生的活性物质 717

七、合成与释放舒血管活性物质 717

八、合成与释放缩血管活性物质 719

二、内皮舒缩功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 722

第六十七章血管内皮受损因素 722

一、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722

第六十八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 724

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 724

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稳定型心绞痛 724

三、内皮功能障碍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724

四、内皮功能障碍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25

五、内皮功能障碍与微血管性心绞痛 725

六、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 726

七、内皮功能障碍与心功能不全 726

一、冠状动脉造影法 727

二、超声法 727

第六十九章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 727

三、体积描记法 728

第七十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及防治 729

一、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729

二、运动与戒烟 729

三、药物治疗 730

四、基因治疗 733

五、其他 733

第七十一章血管生物力学效应的细胞分子机制 735

一、血管内膜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735

二、血流切应力对内皮的作用及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 736

三、问题与展望 737

缩略语索引 7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