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枢著
  • 出 版 社:北京:群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1432422
  • 页数:7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点这一角度出发,通过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制思想、科技和教育思想、军事和国防思想、外交及国际战略思想、文化思想等八章,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扫描和深入的研究。
上一篇:列宁 全1册下一篇:我们的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创新点 1

一、当代中国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创新性及其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2

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上的现实主义哲学观 7

三、确立党的思想路线——重新阐述和丰富“实事求是”的内涵 12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16

五、反对空谈和强调运用——对实践唯物主义的创新 25

六、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突破——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坚持、发展与创新 33

七、对辩证思维的创造性运用——从矛盾辩证思维向系统辩证思维的革命性转变 40

八、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辩证法关于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48

九、“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创新 52

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原理以及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58

十一、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动力论的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创造性运用 64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创新点 70

一、经济思想的核心——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观点的创新 71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独具个性的经济发展观 75

三、确定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供独具创见的指导思想 82

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改革——富于理论创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观 89

五、“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 96

六、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创新 111

七、建国史上第一次富于创见地提出对外开放——确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 120

八、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131

九、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理的重大理论创新 142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创新点 150

一、独特、朴素、新颖的表现形式与丰富、深刻、创新的实质内容——政治思想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50

二、政治观的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157

三、“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新解什么是政治 161

四、三个“是否有利于”——衡量政治是非与得失的根本标准 167

五、创造性地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为新时期的中国确定立国之本 172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坚持和发展 177

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重新认识民主建设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87

八、保持政治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195

九、国体观——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208

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搞“三权分立”——对马克思主义政体观的继承与发展 225

十一、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下放权力与维护中央的权威的统一 234

十二、“一国两制”构想——和平统一的杰出创见 242

十三、“一国两制”——立足现实的国家结构新模式 251

十四、政治体制改革——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 264

十五、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搞西方式的多党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的发展 275

十六、党内民主是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关键——对健全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贡献 287

十七、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对新时期党建思想的创造性贡献 287

十八、发展民主和健全法制是惩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廉政思想的创新 303

十九、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更广泛地实现人权——人权观的创见 318

二十、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对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33

第四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创新点 345

一、批判“两个凡是”——对晚年毛泽东法制思想的扬弃 346

二、从以政策治国到以法治国——重建民主与法制的新思路 351

三、大胆地指出法制建设中来自封建法文化传统的障碍——封建残余的影响 358

四、“宣言书”对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对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内涵的全新阐释 368

五、法治目标的提出——奠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调 371

六、对“国要有国法”的强调——重新确立宪法原则 376

七、重新确认个人与宪法的关系——个人必须服从宪法 386

八、建国史上首次提出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并践行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石 394

九、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重新确认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403

十、“两手抓”思想——新解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417

十一、一条基本的治国新思路——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法治思路 430

十二、“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论民主的保障 435

十三、《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和《基本法》的制定——“一国两制”构想制度化、法律化、具体化的卓越创新 446

十四、富于创新的“严打”方针——极具个性的刑法思想 462

十五、“制度是决定因素”——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令人振聋发聩的创见 474

十六、确立立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社会主义立法的新思维 482

十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提高政法人员的素质——执法思想的创见 492

十八、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关于法制教育的创见 501

第五章 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创新点 511

一、与时俱进——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511

二、一个不断深化的科技思想创新过程——新时期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 517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观点 525

四、科教体制和观念的改革与创新——贯彻、实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重要途径 531

五、科教兴国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创新点 542

六、“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的确立——教育思想的创新过程 551

七、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558

八、培养“四有”新人——独具创新的人才培养观 566

九、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教育思想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方面 570

第六章 邓小平军事、国防思想的创新点 582

一、立足于时代主题的转变以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创造性地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583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创新内容——军队建设思想的十四个要点 590

三、“两个统一”的新思维——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的创见 596

四、新时期军事思想的创见——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602

五、军队体制改革——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思维 612

六、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国防思想的创见 619

七、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出发点 629

第七章 邓小平外交及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点 635

一、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制定我国新时期外交路线和政策的依据 636

二、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的创新 641

三、制定外交“二十字方针”——外交与国际战略思想的精华 654

四、全面、丰富、深刻与创新——指导外交实践的新思维和外交思想的特点 659

五、外交思想的承先启后的创新——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666

六、国家利益——外交的最高准则和根本出发点 676

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解决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685

第八章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创新点 691

一、关于“文化”的多种语境——文化概念的创见 691

二、文化思想的重要创新——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新视野 696

三、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和文化思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要点和文化思想的特点 707

四、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不能脱离政治 716

五、新时期道德观的创新——文化思想建设的重要一环 721

六、“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思想的创见 733

七、培育“四有”公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741

八、新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南——富于创新精神的社会科学观 752

九、“批评的武器不能丢”——文艺批评的一系列富于创新的标准 762

后记 7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