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消防工程学
消防工程学

消防工程学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远平,李增华编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704443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火灾基础、建筑火灾被动防护、建筑火灾主动防护和防爆基础四个部分。内容涉及火灾发生、发展及蔓延的基础知识;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耐火试验、钢结构防火设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方法和技术;火灾报警、灭火剂、灭火器,各种自动灭火系统等建筑灭火方法和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爆炸种类,以及气体、粉尘和水蒸气爆炸预防的基本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消防、建筑、安全等专业的教材
《消防工程学》目录

前言 程远平 李增华 3

第一部分 火灾基础 3

第1章 绪论 3

1.1 火与人类文明 3

1.2 火灾分类 3

1.2.1 根据火灾发生地点分类 3

目录 3

1.2.2 根据燃烧对象分类 4

1.2.3 根据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5

1.2.4 根据起火原因分类 5

1.3.2 火灾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6

1.3.3 火灾的发生随时代进步而增大 6

1.3 火灾的危险性 6

1.3.1 火灾的发生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 6

1.4 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7

1.4.1 巴西焦马大楼火灾 7

1.4.2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8

1.4.3 青岛市黄岛油库火灾 10

1.5 火灾防治 12

1.5.1 建立消防队伍和机构 12

1.5.2 研制各种防灭火设备 13

1.5.4 研究火灾机理和规律 14

1.5.3 制定有关防灭火法规 14

第2章 火灾发生 16

2.1 气体可燃物的着火 16

2.1.1 热自燃机理 16

2.1.2 链式自燃机理 18

2.1.3 强迫着火 19

2.2 液体可燃物的着火 20

2.2.1 液体可燃物单个液滴的着火 20

2.2.2 液滴群的着火 21

2.2.3 液面着火 21

2.2.4 油罐的沸溢和喷溅式燃烧 21

2.3.1 煤的着火过程 22

2.3 固体可燃物着火 22

2.3.2 木材着火过程 23

2.3.3 高分子材料着火过程 24

2.3.4 阴燃 24

2.4 爆炸引起的火灾 25

第3章 火灾蔓延 26

3.1 气体可燃物中火灾的蔓延 26

3.2 液体可燃物中火灾的蔓延 27

3.2.1 油雾中火灾的蔓延 27

3.2.2 液面火灾的蔓延 28

3.2.3 含可燃液体的固面火灾蔓延 28

3.3.1 固体可燃物火灾蔓延的影响因素 29

3.3 固体可燃物火灾的蔓延 29

3.3.2 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火灾的蔓延 31

3.3.3 薄片状固体可燃物火灾的蔓延 31

第4章 火灾烟气 32

4.1 烟气的产生 32

4.2 烟气特征与危害 33

4.2.1 烟气特征 33

4.2.2 烟气危害 35

4.3 烟气毒性评价 35

4.3.1 化学分析法 35

4.3.2 动物试验法 37

4.3.3 生理研究法 38

4.3.4 毒性评价指标 38

第5章 典型火灾及烟气蔓延过程分析 40

5.1 建筑物火灾 40

5.1.1 室内可燃物的燃烧过程 40

5.1.2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44

5.1.3 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与蔓延过程 46

5.1.4 火灾在全面发展阶段的性状 55

5.2 森林火灾 58

5.2.1 火灾环境 58

5.2.2 火灾蔓延 58

5.3.1 矿井火灾燃烧和蔓延 59

5.3 矿井火灾 59

5.3.2 矿井火灾对风流流动状态的影响 63

第二部分 建筑火灾被动防护 69

第6章 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 69

6.1 概述 69

6.2 钢材的高温性能 70

6.2.1 钢的冶炼与分类 70

6.2.2 常用建筑钢材 70

6.2.3 建筑钢材的高温性能 71

6.3 混凝土的高温性能 72

6.3.1 混凝土的高温力学性质 73

6.3.3 混凝土的热学性质 75

6.3.2 混凝土的爆裂 75

6.4 其他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 76

6.4.1 石材 76

6.4.2 粘土砖 76

6.4.3 砂浆 77

6.4.4 石膏 77

6.4.5 石棉水泥材料 77

6.4.6 玻璃 78

6.4.7 防火隔热材料 78

6.5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及试验方法 80

6.5.1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80

6.5.2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80

6.5.3 建筑材料的难燃性试验方法 82

6.5.4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84

第7章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 86

7.1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86

7.1.1 构件的燃烧性能 86

7.1.2 构件的耐火极限 86

7.2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条件 87

7.2.1 升温条件 87

7.2.2 压力条件 88

7.2.3 加载条件 88

7.2.6 试件要求 89

7.2.5 受火条件 89

7.2.4 构件约束及边界条件 89

7.3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装置 90

7.3.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的工艺流程 90

7.3.2 耐火试验炉 91

7.3.3 燃烧系统 92

7.3.4 加载设备 93

7.3.5 测量仪器 93

7.3.6 压力、变形测试仪器 93

7.3.7 测量精度 93

7.4.2 试验的开始和结束 94

7.4.3 测量与观察 94

7.4.1 试件设计、安装及加荷 94

7.4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过程 94

7.4.4 试验报告 95

7.5 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及提高耐火极限的措施 95

7.5.1 影响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 95

7.5.2 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 96

第8章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97

8.1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划分 97

8.1.1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分级标准 97

8.1.2 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分级标准 99

8.2.3 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 101

8.2.2 一般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 101

8.2.1 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 101

8.2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 101

第9章 钢结构耐火设计 103

9.1 裸露钢结构的耐火性能 103

9.1.1 钢材的高温力学性能 103

9.1.2 钢材的截面温度分布 104

9.1.3 构件的截面系数 104

9.1.4 构件的破坏过程 104

9.2 钢结构临界温度计算 105

9.3 钢结构耐火保护方法 106

9.3.1 截流法 106

9.3.2 疏导法 107

9.4.1 保护材料的性质及分类 108

9.4 钢结构耐火保护厚度计算 108

9.4.2 导热微分方程 109

9.4.3 轻型干保护材料层厚度计算 110

9.4.4 重型或含水材料保护层厚度计算 113

9.4.5 构件截面系数 114

第10章 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116

10.1 防火分区 116

10.1.1 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 116

10.1.2 水平防火分区 116

10.2.1 防火分隔物的种类 120

10.2.2 防火分隔物的设计要求 120

10.2 防火分隔物 120

10.1.3 竖向防火分区 120

10.3 防火间距 122

10.3.1 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因素 122

10.3.2 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规定 122

10.4 防烟分区 124

10.4.1 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 124

10.4.2 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 124

11.2.1 允许疏散时间 126

11.1.2 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126

11.2 允许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距离 126

11.1.1 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 126

11.1 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126

第11章 安全疏散 126

11.2.2 安全疏散距离 127

11.3 安全出口 128

11.3.1 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 128

11.3.2 安全出口的数量 129

11.3.3 安全出口的宽度 129

11.4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131

11.4.1 疏散楼梯 131

11.4.2 楼梯间 132

11.5.1 避难层 135

11.5 避难层与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135

11.5.2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137

11.6 消防电梯 138

11.6.1 消防电梯的技术要求 138

11.6.2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及设置数量 139

第12章 总平面防火设计 140

12.1 高层民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 140

12.1.1 高层民用建筑的选址 140

12.1.2 主体建筑与裙房 141

12.1.3 高层建筑的附属建筑 141

12.2 消防车技术数据 142

13.2.1 一般要求 144

13.2 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要求 144

13.1.2 装修材料的分级 144

13.1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144

第13章 室内装修防火设计 144

13.1.1 装修材料的分类 144

13.2.2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145

13.2.3 高层民用建筑 145

13.2.4 地下民用建筑 147

13.3 内部装修工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48

第三部分 建筑火灾主动防护 151

第14章 灭火剂 151

14.1 水灭火剂 151

14.1.1 水的性质 151

14.1.3 水流形态及在灭火中应用 152

14.1.2 水的灭火作用机理 152

14.1.4 水系灭火剂 153

14.2 泡沫灭火剂 158

14.2.1 泡沫灭火剂的种类及灭火作用机理 158

14.2.2 泡沫灭火剂的性能指标 158

14.2.3 常用泡沫灭火剂简介 159

14.2.4 通用泡沫灭火剂 161

14.3 干粉灭火剂 161

14.3.1 干粉灭火剂的分类 162

14.3.2 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机理 162

14.4.2 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 163

14.4 二氧化碳灭火剂 163

14.4.1 二氧化碳的性质 163

14.4.3 二氧化碳的灭火浓度 164

14.5 卤代烷灭火剂 164

14.5.1 概述 165

14.5.2 常用卤代烷灭火剂 166

14.5.3 卤代烷灭火剂的替代物 167

14.6 其他灭火剂 168

14.6.1 7150灭火剂 168

14.6.2 气溶胶灭火剂 169

14.6.3 Inergentm混合惰气灭火剂 170

15.1.1 灭火器的分类 171

15.1.2 有关专业术语 171

第15章 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171

15.1 概述 171

15.1.3 灭火器的基本结构 172

15.1.4 灭火器的标志 172

15.1.5 灭火器型号的编制 173

15.2 手提式灭火器 173

15.2.1 化学泡沫灭火器 173

15.2.2 干粉灭火器 174

15.2.3 1211灭火器 176

15.2.4 二氧化碳灭火器 177

15.2.5 清水灭火器 178

15.2.6 强化液灭火器 179

15.2.7 酸碱灭火器 180

15.2.8 空气机械泡沫灭火器 180

15.2.9 1301灭火器 181

15.3 推车式灭火器 181

15.3.1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81

15.3.2 推车式1211灭火器 182

15.3.3 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 182

15.3.4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183

15.4.2 灭火器灭火级别分类 184

15.4.3 灭火器选择 184

15.4.1 被保护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分类 184

15.4 灭火器的设置 184

15.4.4 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186

15.4.5 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187

15.5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187

15.5.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 187

15.5.2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计算 187

15.5.3 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 188

15.5.4 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 188

15.5.5 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 188

15.5.7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 189

15.6 设计计算实例 189

15.5.6 灭火器配置场所和设置点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189

第16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4

16.1 概述 194

16.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6

16.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196

16.2.2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198

16.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199

16.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 200

16.2.5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要求 200

16.2.7 火灾警报装置的设计要求 202

16.2.8 消防专用电话设计要求 202

16.2.6 火灾应急广播设计要求 202

16.2.9 系统接地设计要求 203

16.3 火灾探测器 203

16.3.1 燃烧现象与火灾探测器 203

16.3.2 常用火灾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204

16.3.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211

16.3.4 火灾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213

16.3.5 探测器的安装 214

16.3.6 手动报警按钮 217

16.4 自动报警装置 217

16.4.1 自动报警装置的种类 217

16.4.2 自动报警装置的选择 218

16.5.2 消防控制室控制盘组成 219

16.5.1 消防控制室的设备组成 219

16.5 消防控制室 219

16.5.3 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要求 220

16.6 消防设备的控制 220

16.6.1 消防专用设备的控制 220

16.6.2 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 220

16.7 系统供电与布线 221

16.7.1 系统供电 221

16.7.2 布线 221

17.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历史 223

17.1.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立法 223

17.1 概述 223

第17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3

17.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 224

17.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 227

17.2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8

17.2.1 应用范围 228

17.2.2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228

17.2.3 主要组件 230

17.2.4 系统分区 238

17.2.5 系统的设计和计算 241

17.3 干式、干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58

17.3.1 应用范围 258

17.3.2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特点 258

17.4.1 应用范围 261

17.4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61

17.4.2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 262

17.5 循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64

17.5.1 应用范围 264

17.5.2 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264

17.5.3 循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 267

17.6 雨淋灭火系统 267

17.6.1 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 267

17.6.2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267

17.7 消防水幕系统 270

17.7.1 消防水幕的设置范围 271

17.7.2 水幕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71

18.1.1 概述 273

18.1.2 系统的组成及使用范围 273

第18章 其他灭火系统简介 273

18.1 泡沫灭火系统 273

18.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278

18.2.1 应用范围 278

18.2.2 系统分类 278

18.2.3 系统的构成 280

18.3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 281

18.3.1 工作原理 281

18.3.2 应用范围 282

18.4.1 灭火原理 283

18.4 蒸汽灭火系统 283

18.4.2 适用范围 284

18.4.3 蒸汽灭火浓度 284

18.4.4 蒸汽灭火系统类型与组成 284

18.4.5 蒸汽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 285

18.5 水喷雾灭火系统 285

18.5.1 应用范围 286

18.5.2 系统组成 286

18.6 干粉灭火系统 287

18.6.1 系统特点 287

18.6.2 适用范围 287

18.6.3 系统的分类 288

第19章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290

19.1 概述 290

19.1.1 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 290

19.1.2 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范围 290

19.1.3 防烟、排烟设计的基本概念 291

19.1.4 防烟、排烟设计程序 291

19.2 自然排烟 292

19.2.1 自然排烟的方式 292

19.2.2 自然排烟存在的问题 292

19.2.3 自然排烟的设计条件 293

19.3.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的确定 294

19.3.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 294

19.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294

19.3.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设计 296

19.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304

19.3.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步骤及实例 305

19.4 机械排烟 307

19.4.1 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 308

19.4.2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308

第四部分 防爆基础 315

第20章 爆炸种类 315

20.1 气相爆炸 315

20.2 凝相爆炸 316

21.1.1 严格控制火源 317

第21章 爆炸预防 317

21.1 气体爆炸的预防 317

21.1.2 防止预混可燃气产生 319

21.1.3 用惰性气体预防气体爆炸 320

21.1.4 用阻火装置防止爆炸传播 321

21.1.5 用爆轰抑制器抑制爆轰的传播 323

21.1.6 用泄压装置保护设备 324

21.1.7 用爆炸抑爆装置抑制爆炸 325

21.2 粉尘爆炸的预防 326

21.3 预防水蒸气爆炸的措施 326

参考文献 3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