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青藏高原中部冰冻圈动态特征
青藏高原中部冰冻圈动态特征

青藏高原中部冰冻圈动态特征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檀栋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116036857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中部冰冻圈动态特征》目录

第一章 冰雪化学特征 1

第一节 稳定氧同位素及其理论基础 1

一、概述 1

二、同位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

三、稳定同位素的分馏 1

四、水循环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一般特征 2

第二节 全球稳定氧同位素分布特征 3

一、全球δ18O的分布 3

二、δ18O与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 5

三、δ18O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6

四、δ18O与水汽压之间的相关关系 7

第三节 青藏高原北部降水中δ18O的气候意义 9

一、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的空间变化 9

二、δ18O的天气尺度变化 13

三、δ18O的季节尺度变化 15

四、不同时间尺度δ18O-温度梯度的比较 18

五、不同天气系统与δ18O的关系 18

六、冰芯中δ18O与温度的对比 19

第四节 冰川污化有机化学分析 21

一、雪冰中有机物的分类、来源及研究意义 21

二、从冰川污化层中提取有机物及分析的实验方法 22

三、我国青藏高原冰川污化层的有机化合物特征 23

第五节 冰川作用区水化学 28

一、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8

二、水体的化学组成 29

三、水化学的时空分布特征 36

四、高原中部与其他地区水化学的差异 38

第六节 冰雪化学区域特征 43

一、pH值及影响pH值的主要因素 44

二、矿化度及水化学类型 45

三、冰雪化学的环境特征 45

四、冰雪中离子的淋溶特征 52

五、冰雪中化学物质的来源 56

参考文献 56

第二章 不同下垫面微气候学特征 60

第一节 冰川表面的微气候学特征 61

一、气温 61

二、湿度 62

三、风 64

第二节 永久冻土区的微气候特征 66

一、气温 66

二、湿度 67

三、风 68

四、地温 70

五、气压 70

第三节 不同下垫面的辐射气候学特征 71

一、冰雪表面的辐射平衡 72

二、永久冻土表面的辐射平衡 77

第四节 不同下垫面的能量特征 80

一、冰雪表面的能量交换 81

二、永久冻土区的能量交换 84

三、对于几个问题的探讨 89

第五节 不同下垫面间及区域间的气候差异 93

一、不同下垫面之间的气候差异 93

二、气候的区域差异性 98

第六节 小结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三章 土壤水热分布特征、冻融过程和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 103

第一节 数据的采集及各点概况 103

一、数据的采集 103

二、各点概况 104

第二节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105

一、月平均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105

二、各点日平均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114

三、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115

四、土壤温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119

第三节 土壤的冻融过程及其与含水量和温度的关系 120

一、土壤的冻融过程 120

二、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 122

三、冻融过程与含水量及温度的关系 122

第四节 土壤的水热分布特征及冻融过程与地气系统的能水循环 125

第五节 地气系统之间的水分循环 127

第六节 小结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四章 影响土壤水热变化的一些因子 136

第一节 土壤温度分布的纬向效应和高度效应 136

一、夏季土壤温度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136

二、冬季土壤温度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136

三、年平均土壤温度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138

第二节 土壤含水量分布的纬向效应和高度效应 138

第三节 雪灾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40

一、不同地点土壤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变化特征 140

二、不同地点土壤温度日温差的变化特征 142

三、讨论 142

第四节 小结 145

参考文献 146

第五章 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147

第一节 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148

第二节 夏季风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150

一、7~8月份降水量与纬度的关系 151

二、7~8月份降水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152

第三节 唐古拉山南北坡夏季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153

一、WADD点和D105点夏季风降水的时间变化 154

二、WADD点和D105点夏季风降水的日变化 154

第四节 夏季雨季的开始与结束和夏季风降水的活跃与中断 158

第五节 局地对流降水在总降水中的贡献 160

第六节 小结 166

参考文献 167

第六章 水文过程及特征 169

第一节 观测和研究区域概况 170

第二节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175

一、季节变化 175

二、日变化 177

三、空间分布 180

四、年降水量的估算 183

第三节 土壤蒸发过程特征 184

一、观测结果 184

二、蒸发过程特征 185

三、蒸发量的日变化 188

四、空间分布 189

五、年蒸发量的推算 191

第四节径流特征 192

一、流量 193

二、径流特征值 197

三、河流水温和电导率 198

第五节 典型流域的水量平衡 199

一、降水 199

二、径流量 200

三、蒸发 200

四、地下冰的变化 200

五、结果与闭合差 201

第六节 径流过程的模拟计算 202

一、GWS站控制区域(冰川区) 202

二、SWS站控制区(冻土区) 204

三、LWS站控制区(整个流域) 204

第七节 小结 206

参考文献 206

第七章 现代冰川物质平衡与冰川变化 207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冰川资源数量与分布 207

第二节 冰川物质平衡基本特征 209

一、研究的冰川概况 209

二、冰川的消融 210

三、冰川的积累 213

四、冰川物质平衡 214

第三节冰川物质平衡的区域特征 215

一、冰川物质平衡的基本状况及波动趋势 215

二、冰川物质平衡的区域特征 216

第四节 近50年来冰川物质平衡序列的重建 218

一、现代冰川物质平衡及各要素间的关系 219

二、近50年来的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变化 220

第五节 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24

一、冰川物质平衡和气温、降水的关系 224

二、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冰川物质平衡影响的估算 225

第六节 近代冰川变化 226

一、小冰期的冰川变化 226

二、冰川的近期变化 230

参考文献 231

第八章 多年冻土退化与沙漠化及甲烷释放 234

第一节 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234

第二节 气候变暖与多年冻土退化 235

一、气候变化 235

二、多年冻土退化的证据 235

三、多年冻土退化分析 241

四、多年冻土退化的社会和环境效应 242

第三节 多年冻土退化与沙漠化 243

一、青藏高原沙漠化现状 243

二、高原沙漠化诸因素分析 243

三、沙漠化区地温状况 246

四、从地表热量平衡讨论高原沙漠化对多年冻土的影响 247

五、多年冻土退化与沙漠化的相互作用 247

第四节 多年冻土退化与甲烷释放 250

一、概况 250

二、CH4释放观测 251

三、青藏高原CH4年释放量评估及可能后果 253

第五节 小结 254

参考文献 254

第九章 陆面过程中的冻土参数化 256

第一节 冻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及研究综述 256

一、冻土对气候系统的响应模型 257

二、陆面过程中的冻土参数化方案 257

第二节 冻土参数化 262

一、参数化方案简介 262

二、水分平衡方程的修改 262

三、热模型 263

四、冻土参数化子模型与SiB2的连接 265

第三节 冻土参数化方案的验证 265

一、数据 265

二、模型标定 268

三、冻土参数化方案验证 271

第四节 小结 274

参考文献 275

第十章 气候与冰冻圈变化及未来趋势 280

第一节 高原冰冻圈的形成与演化 281

第二节 高原中部地区冰冻圈对于现代气候变化的响应 289

第三节 高原中部冰冻圈的未来变化趋势 295

一、冰川 295

二、冻土 300

三、积雪 303

第四节 小结 305

参考文献 30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