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庆云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7057289
- 页数:821 页
目录 1
第1章 神经阻滞的历史 1
第2章 神经生理学和局部麻醉作用 7
第一节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7
一、概述 7
二、神经细胞膜与神经冲动 11
三、突触 15
第二节 神经递质与受体 16
一、神经递质 16
二、受体 18
三、临床相关问题 20
一、感觉神经系统 22
第三节 神经系统及其冲动传导途径 22
二、脊髓神经通路 23
三、脑神经 27
四、脑干及中脑 27
五、大脑皮层 28
六、脑脊液 29
七、痛觉传递 31
第四节 局部麻醉作用 33
一、局麻药的基础药理学 33
二、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35
第3章 局部麻醉药的特性、吸收和处置 45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的结构 46
三、偏光性卡因 47
二、含酰胺基团的合成生物碱局麻药 47
一、含酯基团的合成生物碱局麻药 47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的物理化学特性 48
一、分子量 49
二、离子化作用 49
三、水溶性 50
四、脂溶性 51
五、蛋白结合 51
第三节 局部处置 52
一、整体流动 52
二、弥散 54
三、代谢 56
一、药物 57
第四节 全身吸收 57
二、注射部位 58
三、剂量因素 59
四、添加剂 60
五、储存方式 61
六、与神经阻滞有关的因素 61
七、身体因素与病理生理因素 61
第五节 全身处置 62
一、分布 62
二、排泄 63
三、代谢 64
第六节 病人因素与其他药物的作用 65
六、妊娠 66
四、种族 66
五、姿势 66
二、年龄 66
一、体重 66
三、性别 66
七、心血管疾病 67
八、肝脏疾病 67
九、肾脏疾病 67
十、糖尿病 68
十一、酸中毒与缺氧 68
十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68
十三、胎盘转移 70
第4章 局部麻醉药的临床药理学 73
第一节 影响麻醉效能的药理因素 75
一、理化特性 75
二、血管舒张性质 75
一、局麻药的剂量 76
第二节 影响麻醉效能的非药理因素 76
二、局麻药中添加血管收缩药 77
三、注射部位 77
四、局麻药中加入添加剂 78
五、局麻药混合剂 78
第三节 局麻药的毒性 79
一、全身毒性 79
二、变态反应 83
三、局部组织毒性 83
第四节 影响局麻药毒性的因素 84
一、注射部位 84
二、药物选择 84
一、预防 85
第五节 毒性反应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85
四、添加肾上腺素 85
三、剂量 85
二、治疗 86
第六节 局麻药的临床应用 87
一、氨基脂类药物 87
二、氨基酰胺类药物 87
第七节 与局麻药配用的药物 90
一、血管收缩药 90
二、抗氧化剂 91
三、抗菌药 91
第5章 神经阻滞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94
第一节 手术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 94
第二节 减轻应激反应的机制 95
一、传入神经刺激 95
三、改变内分泌代谢反馈系统的接点 96
二、局部和全身的组织因子 96
四、其他因子 97
第三节 减轻应激反应的因素 97
一、全身麻醉 97
二、合成代谢/分解代谢激素的调节 98
三、减轻疼痛 98
四、年龄 99
五、底物的作用 100
六、减少失热 100
第四节 神经阻滞对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调节作用 100
第五节 神经阻滞对手术操作反应的影响 101
一、下腹部(妇科)手术和下肢手术 101
二、大的(上)腹部、大血管和胸部手术 108
第六节 神经阻滞减轻应激反应的机制 110
二、传入与传出神经阻滞 111
三、腰麻与硬膜外阻滞 111
一、疼痛刺激与其他神经刺激的作用 111
四、周围神经阻滞 112
五、神经阻滞时间延长的影响 112
六、局麻药的特异调节作用 112
七、创伤后神经阻滞的影响 112
八、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调节作用 112
第七节 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应用阿片类药物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112
一、神经阻滞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113
二、神经阻滞复合术后镇痛 117
第一节 术前准备 119
一、术前检诊病人 119
第6章 神经阻滞病人围术期处理 119
二、征求病人及亲友意见 120
三、术前用药 120
四、神经阻滞用具的准备及消毒 120
五、急救设备的检查 121
第二节 术中管理 121
一、复查病情检查阻滞用具及急救设备 121
二、体位、穿刺点和消毒 121
三、安置手术体位 122
四、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122
第三节 术后处理 122
一、病人撤离手术室或治疗室的标准 122
二、术后注意事项 122
三、镇痛装置的管理 122
一、脊柱和椎骨 124
第7章 硬膜外阻滞 124
第一节 应用解剖 124
二、椎骨间的连结 128
三、硬膜外腔 129
四、脊神经及其节段分布 133
五、硬膜外腔的压力 135
第二节 对生理学的影响 135
一、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35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38
三、对消化、泌尿系统的影响 139
四、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39
第三节 影响阻滞效果的因素 140
一、局麻药 140
二、其他影响因素 142
第四节 阻滞方法 145
一、阻滞前的病人评估和准备 145
二、穿刺用具及消毒 145
三、穿刺体位 146
四、穿刺点的选择 147
五、穿刺方法 148
六、阻滞操作要点 150
七、阻滞中的病人管理 154
八、阻滞不完善的处理 155
九、抗凝血药的应用 156
第五节 适应证 156
一、技术操作造成的并发症 157
第七节 并发症 157
二、非手术适应证 157
一、手术适应证 157
第六节 禁忌证 157
二、阻滞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59
三、手术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 159
四、感染 160
五、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160
六、与阻滞无关的疾病或损伤 160
第8章 骶部硬膜外阻滞 162
一、应用解剖 162
二、局麻药的作用 169
三、阻滞方法 170
五、适应证 174
四、生理变化 174
六、禁忌证 175
七、并发症 175
第9章 蛛网膜下腔阻滞 176
第一节 应用解剖 176
一、脊柱 176
二、蛛网膜下腔和脑脊液 177
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179
四、脊神经 180
第二节 对生理学的影响 180
一、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80
四、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182
五、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182
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82
三、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82
第三节 影响阻滞效果的因素 183
一、局麻药 183
二、血管收缩药 183
三、其他影响因素 184
第四节 阻滞方法 186
一、阻滞前的病人评估和准备 186
二、穿刺用具及消毒 187
三、穿刺体位 187
四、穿刺点的选择 189
五、穿刺方法 189
六、阻滞平面的调节 191
七、阻滞中的病人管理 191
第六节 禁忌证 192
一、绝对禁忌证 192
第五节 适应证 192
二、非手术适应证 192
一、手术适应证 192
二、相对禁忌证 193
第七节 并发症 193
一、背痛 193
二、头痛 193
三、感染 194
四、神经系统并发症 195
五、血管损伤 196
第10章 上肢躯体神经阻滞 197
第一节 臂丛神经阻滞 197
一、斜角肌间臂丛阻滞 201
二、锁骨上臂丛阻滞 203
三、锁骨上血管旁臂丛阻滞 205
四、锁骨下臂丛阻滞 207
五、喙突旁臂丛阻滞 208
六、腋路臂丛阻滞 209
七、连续臂丛阻滞 212
第二节 正中神经阻滞 215
第三节 尺神经阻滞 218
第四节 桡神经阻滞 220
第五节 肌皮神经阻滞 223
第六节 指神经阻滞 224
第七节 骨折部位浸润阻滞 225
二、肩锁关节阻滞 226
一、肩关节内阻滞 226
第八节 肩部痛局部阻滞 226
三、冈上肌肌腱阻滞 227
四、冈下肌肌腱阻滞 227
五、肩胛下肌肌腱阻滞 227
六、肱二头肌肌腱阻滞 228
七、旋肌套阻滞 228
八、三角肌下滑囊阻滞 229
九、喙突下滑囊阻滞 230
十、肩周阻滞 230
十一、肩肋痛点阻滞 231
第九节 肘和前臂痛局部阻滞 232
一、肘关节阻滞 232
三、后骨间神经阻滞 233
二、肱骨外上髁阻滞 233
四、肱骨内上髁阻滞 234
五、鹰嘴滑囊阻滞 234
六、肱桡滑囊阻滞 235
七、旋前圆肌阻滞 235
八、骨间神经阻滞 236
九、肘管阻滞 237
十、前臂外侧皮神经阻滞 237
第十节 腕和手部痛局部阻滞 238
一、腕关节阻滞 238
二、下尺桡关节阻滞 239
三、桡神经浅支阻滞 239
四、桡骨茎突腱鞘内阻滞 240
五、拇长屈肌腱鞘内阻滞 241
六、指浅屈肌腱鞘内阻滞 242
七、腕管阻滞 242
第11章 下肢躯体神经阻滞 244
第一节 腰部躯体神经阻滞 246
第二节 坐骨神经阻滞 248
第三节 股神经阻滞 253
第四节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256
第五节 闭孔神经阻滞 257
第六节 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 259
一、腓总神经阻滞 259
二、胫神经阻滞 261
三、隐神经阻滞 261
第七节 踝关节神经阻滞 263
第八节 跖、趾神经阻滞 264
第九节 跗间神经阻滞 265
第十节 髋与骨盆疾病的局部阻滞 266
一、髋关节内阻滞 266
二、内收肌肌腱阻滞 266
三、坐骨滑囊阻滞 267
四、臀肌滑囊阻滞 267
五、腰大肌滑囊阻滞 269
六、髂耻滑囊阻滞 269
七、大粗隆滑囊阻滞 270
八、弹响髋综合征大粗隆阻滞 270
九、耻骨联合阻滞 271
十、梨状肌阻滞 271
一、膝关节内阻滞 272
第十一节 膝和小腿疾病的局部阻滞 272
十一、尾骨阻滞 272
二、上胫腓关节阻滞 273
三、半膜肌附着部阻滞 273
四、冠状韧带阻滞 274
五、内侧副韧带阻滞 274
六、股四头肌扩张部阻滞 274
七、髌上滑囊阻滞 275
八、髌前滑囊阻滞 276
九、浅表性髌下滑囊阻滞 276
十、深部髌下滑囊阻滞 276
十一、鹅足滑囊阻滞 277
十二、髂胫束滑囊阻滞 277
十四、腘窝囊肿阻滞 278
十三、腘绳肌腱阻滞 278
十五、阔筋膜阻滞 279
第十二节 踝和足部疾病的局部阻滞 280
一、踝关节内阻滞 280
二、距下关节阻滞 280
三、跗骨间关节阻滞 281
四、趾关节阻滞 281
五、三角韧带阻滞 282
六、距腓前韧带阻滞 283
七、前跗骨管阻滞 283
八、后跗骨管阻滞 284
九、跟腱阻滞 284
十、跟腱滑囊阻滞 284
十二、腓骨肌腱阻滞 285
十一、跟腓韧带阻滞 285
十三、跖筋膜阻滞 286
十四、跟骨骨刺阻滞 286
十五、伸趾浅肌腱阻滞 287
十六、胫骨后肌腱阻滞 288
十七、拇囊肿阻滞 288
十八、小趾囊肿阻滞 288
十九、锤状趾处阻滞 289
二十、槌状趾处阻滞 289
二十一、摩顿神经瘤阻滞 289
二十二、籽骨阻滞 290
二十三、跖骨处阻滞 290
三、作用于神经干 292
一、作用于神经末梢 292
二、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 292
第12章 静脉内区域神经阻滞 292
第一节 作用机制 292
第二节 阻滞前的准备 293
一、病人的准备 293
二、阻滞前用药 293
三、药品和设备的准备及检查 293
第三节 阻滞方法 293
一、静脉穿刺 293
二、肢体驱血 293
五、止血带不适的处理 294
七、松止血带注意事项 294
六、长时间手术的处理 294
四、注射药液 294
三、肢体缚止血带 294
第四节 阻滞及辅助用药 295
一、局麻药的选择 295
二、局麻药的用法 295
三、辅助药的应用 295
第五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296
一、适应证 296
二、禁忌证 296
第六节 并发症 296
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296
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96
三、其他并发症 296
二、缺点 297
一、优点 297
第七节 优缺点 297
四、影响全身毒性反应的因素 297
第13章 上、下肢交感神经阻滞 299
第一节 交感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功能 300
一、解剖和生理 300
二、功能 300
三、交感神经阻滞对周围血流的影响 303
第二节 颈上交感神经节阻滞 308
第三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 309
一、应用解剖 309
二、阻滞前准备 312
三、阻滞方法 312
四、用药 317
五、适应证 318
六、禁忌证 326
七、并发症 326
八、注意事项 327
第四节 胸交感神经节阻滞 327
第五节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 330
第六节 静脉内区域交感神经阻滞 334
第七节 交感神经阻滞后的生理变化及检测方法 336
第14章 胸腹部神经阻滞 339
第一节 肋间神经阻滞 340
第二节 胸膜间阻滞 345
第三节 腰部椎旁躯体神经阻滞 350
第四节 胸部椎旁躯体神经阻滞 355
第五节 脊神经后支阻滞 359
第六节 腹腔神经丛阻滞 360
第七节 内脏神经阻滞 367
第八节 腹下神经丛阻滞 370
第九节 腹直肌阻滞 373
第十节 髂嵴阻滞 374
第十一节 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376
第十二节 生殖股神经阻滞 379
第十三节 阴茎阻滞 379
第十四节 膀胱前间隙阻滞 380
第十五节 腹内神经阻滞 381
第十六节 胸腹部痛局部阻滞 383
一、胸长神经阻滞 383
二、肋胸关节阻滞 384
三、肋骨软骨关节阻滞 384
五、胸骨柄关节阻滞 385
四、胸锁关节阻滞 385
六、胸骨肌阻滞 386
七、剑胸关节阻滞 386
八、滑动肋阻滞 386
九、前皮神经阻滞 387
第15章 头颈部神经阻滞 389
第一节 三叉神经阻滞 389
第二节 上颌神经及分支阻滞 392
第三节 下颌神经及分支阻滞 395
第四节 舌咽神经阻滞 398
第五节 迷走神经阻滞 400
第六节 副神经阻滞 401
第七节 喉上神经阻滞 402
第八节 喉返神经阻滞 404
第九节 颈丛神经阻滞 405
第十节 枕大神经阻滞 407
第十一节 耳部区域阻滞 408
第十二节 颈部硬膜外阻滞 409
第十三节 头、颈部痛局部阻滞 410
一、颞下颌关节阻滞 410
二、茎突舌骨阻滞 411
三、舌骨阻滞 411
四、肩胛舌骨阻滞 412
五、斜方肌筋膜痛点阻滞 412
六、胸锁乳突肌筋膜痛点阻滞 413
七、颈胸椎棘间滑囊阻滞 413
第16章 眼科手术的神经阻滞 415
第一节 泪腺神经阻滞 415
第三节 眶上神经阻滞 416
第二节 额神经阻滞 416
第四节 滑车上神经阻滞 417
第五节 滑车下神经阻滞 417
第六节 眶下神经阻滞 418
第七节 面神经阻滞 418
第八节 眼球后神经阻滞 420
第九节 眼球周围阻滞 421
第17章 神经阻滞在妇产科的应用 423
第一节 概述 423
第二节 产科应用生理 425
一、呼吸系统变化 425
二、心脏及循环功能的变化 426
三、胃肠运动改变 427
四、其他系统的改变 427
第三节 产科常用药物及胎盘交换 428
五、子宫胎盘循环和氧气的运输 428
一、胎盘交换及胎儿药物代谢 429
二、局麻药对胎儿的作用 429
三、常用药物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432
第四节 产程疼痛传导径路及生理改变 435
一、产程 435
二、分娩时疼痛引起的生理改变 436
第五节 会阴部位及宫颈周围神经阻滞 438
一、局部浸润 438
二、阴部神经阻滞 439
三、宫颈周围阻滞 439
一、硬膜外阻滞 441
第六节 分娩时神经阻滞 441
二、双管硬膜外阻滞 444
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444
四、蛛网膜下腔阻滞 444
五、骶管阻滞 445
六、分娩期间的自控镇痛 445
七、产科镇痛的其他方法及分娩镇痛中应注意的问题 446
第七节 剖宫产术病人的麻醉 446
一、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447
二、剖宫产术病人的麻醉 447
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 448
四、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病人手术的麻醉 449
八、分娩中不协调的子宫收缩 451
七、多胎儿产妇的麻醉 451
六、臀位产妇的麻醉 451
五、早产产妇的麻醉 451
第八节 产科合并症病人的麻醉和禁忌证 452
一、产妇合并症与神经阻滞 452
二、孕妇非产科手术的麻醉 452
三、羊水栓塞 453
四、妇产科硬膜外阻滞的禁忌证与并发症 453
第九节 妇产科病人术后镇痛 454
一、分类与影响因素 454
二、术后镇痛的方法 455
三、妇产科病人术后镇痛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456
第十节 产科镇痛失败原因和硬膜外术后镇痛不全的处理 457
一、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457
二、无痛分娩中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458
第18章 门诊病人的神经阻滞 459
第一节 门诊病人神经阻滞的优点和病例选择 459
一、优点 459
二、病例选择 459
第二节 门诊病人手术后管理 460
第19章 小儿神经阻滞 462
第一节 概述 462
第二节 伤害的机制和行为反应 462
一、伤害的病理变化 463
二、背角的兴奋机制 463
三、背角的抑制机制 464
四、行为反应 464
第三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方法 464
二、行为观察方法 465
一、生理学方法 465
三、直接诉说方法 466
第四节 小儿常用的神经阻滞 466
一、小儿眶下神经阻滞 467
二、小儿面神经阻滞 469
三、小儿枕大神经阻滞 472
四、小儿臂丛神经阻滞 474
五、小儿指神经阻滞 476
六、小儿腹壁神经阻滞 477
七、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 479
八、小儿硬膜外腔阻滞 480
九、小儿骶管阻滞 482
十、小儿坐骨神经阻滞 484
十一、小儿阴茎背神经阻滞 485
第20章 疼痛的机制 487
第一节 疼痛传导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487
一、外周神经 487
二、脊髓后角 492
三、中枢神经系统 500
第二节 急、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的特征 504
一、疼痛的神经生理学 504
二、急、慢性疼痛 505
三、内脏和躯体痛 506
四、癌性疼痛 509
第三节 临床疼痛的治疗 512
一、疼痛期间神经生理变化 512
二、疼痛调制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514
三、药物治疗 517
四、神经阻滞治疗疼痛应注意的问题 518
第21章 伤害感知和神经损伤的生理和药理学基础 521
第一节 疼痛感受:行为相关性 521
一、急性刺激 521
二、持续刺激 522
第二节 痛觉传入过程:上行投射结构 522
一、初级传入系统 522
二、初级传入系统的脊髓端 531
第三节 初级传入药理学 533
一、脊髓传入终末端 533
二、神经递质在疼痛传递中的作用 534
第四节 脊髓伤害成分 535
一、脊髓Rexed分层 535
二、脊髓上行束 537
第五节 特殊感觉系统的重要性 540
一、三叉神经系统 540
二、内脏传入系统 541
第六节 伤害传递中的脊髓上成分 541
一、延髓网状结构 541
二、中脑网状结构和中央灰质 542
三、间脑 542
四、皮质投射 543
第七节 伤害感受的调节结构 544
一、脑干-脊髓联系 544
二、脑干-脑干联系 545
三、脑干-皮质联系 545
第八节 伤害整合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545
一、脊髓抑制系统 545
二、脊髓易化系统 548
三、编译系统的动力学成分:低强度输入 551
第22章 疼痛心理学 555
第一节 心理学对疼痛的影响 555
一、文化 555
二、民族 556
三、宗教和信仰 556
四、疼痛的环境 556
五、注意力 557
六、情感控制 557
七、暗示和安慰剂 558
八、催眠 558
十二、情绪和性别 559
十四、人格 559
十三、早期经验 559
十、不安 559
十一、抑郁 559
九、焦虑 559
第二节 疼痛的基础理论 560
一、闸门控制学说 560
二、痛觉的范畴 560
三、神经网络学说 560
第三节 疼痛的评估 562
一、精神物理学方法 562
二、McGill疼痛问卷调查表(MPQ) 562
第四节 疼痛的心理学处理 564
一、精神药物的治疗 564
三、工伤补偿与疼痛 564
二、减轻疼痛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情绪 565
三、暗示和催眠疗法 565
四、行为疗法 565
五、生物反馈疗法和各种放松疗法 565
六、转移注意力疗法 565
七、脱敏疗法 566
八、社会因素与疼痛处理 566
第五节 几种常见疼痛的心理学处理 566
一、分娩痛 566
二、术后疼痛 567
三、慢性疼痛 568
一、基础理论 570
第23章 预先镇痛 570
二、概念 571
三、临床应用 571
四、评价 573
五、预先镇痛对预防后期术后痛的作用 573
第24章 多模式镇痛 575
一、镇痛药物的选择 575
二、镇痛方法的选择 579
三、外周与中枢联合用药 582
四、围术期镇痛 582
五、心理治疗 582
第25章 急性疼痛的治疗和护理 583
第一节 急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 583
一、外周易化 584
三、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增强 585
四、神经内分泌变化 585
二、中枢易化 585
五、肺功能的改变 586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586
七、持续疼痛 586
八、其他影响 586
第二节 急性疼痛的治疗 587
第三节 急性疼痛的护理 588
第四节 多学科疼痛管理模式 589
第五节 影响急性疼痛治疗的因素 590
一、年龄 590
二、体重 590
三、性别 590
四、文化程度 590
八、药物滥用或阿片类药物耐受 591
九、药效学和其他因素 591
五、心理因素 591
七、药代动力学变化 591
六、手术的部位和范围 591
第六节 静脉自控镇痛法 592
第七节 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镇痛 593
一、硬膜外用药的作用 593
二、硬膜外单次或间断注入阿片类药物 593
三、连续硬膜外注入阿片类药物 594
四、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 596
五、阿片类药物用于蛛网膜下腔镇痛 597
六、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597
七、硬膜外镇痛法的应用和监护 598
第八节 神经阻滞治疗急性疼痛 600
第九节 外伤后疼痛治疗 601
第26章 术后镇痛 603
第一节 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603
一、术后疼痛的原因 603
二、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 604
第二节 术后疼痛的分类及特点 604
一、术后疼痛的分类 604
二、术后疼痛的特点 605
第三节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605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605
四、对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 606
五、对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影响 606
三、对消化及泌尿系统的影响 606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606
六、对凝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607
第四节 术后镇痛对病人转归的改善 607
一、改善心肌缺血 607
二、减少肺部并发症 607
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607
四、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607
五、缩短住院时间 607
第五节 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 608
一、局部麻醉药 608
二、镇痛药 608
第六节 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方法 610
一、局部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 611
二、椎管内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 611
三、颈浅神经丛阻滞术后镇痛术 618
四、臂神经丛阻滞术后镇痛术 619
五、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 620
六、腰神经丛阻滞术后镇痛术 620
七、骶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 620
八、胸膜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 620
第七节 术后疼痛的综合治疗 620
第27章 颈肩背腰痛神经阻滞 623
第一节 颈椎间关节阻滞 623
第二节 寰枢椎间关节阻滞 626
第三节 寰枕关节阻滞 628
第四节 颈神经后支阻滞 629
第五节 腰神经后内侧支阻滞 632
第六节 腰椎间关节阻滞 634
第七节 胸椎间关节阻滞 636
第八节 肩胛上神经阻滞 637
第九节 棘上韧带阻滞 638
第十节 棘间韧带阻滞 639
第十一节 骶髂关节阻滞 640
第十二节 第3腰椎横突阻滞 641
第十三节 腰椎间孔神经阻滞 642
第十四节 腰肌筋膜痛点阻滞 644
第28章 神经破坏性阻滞的神经病理学 646
第一节 神经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646
一、神经轴突 646
二、无髓鞘纤维 648
三、有髓鞘纤维 648
四、结缔组织 648
五、神经内膜环境 650
一、沃勒变性 651
第二节 异常神经结构及其病理生理 651
一、再生过程 652
三、神经内膜液压 653
四、神经血流 653
五、镇痛所致的神经病理过程 654
第三节 神经变性药物的神经病理学 655
一、高渗和低渗溶液 655
二、低温和冷冻损伤 655
三、高温和激光损伤 656
四、局部麻醉药 656
五、乙醇 658
六、酚(石炭酸) 660
九、实验中的药物 661
八、铵盐 661
七、甘油 661
十、结论 662
第四节 神经损伤性疼痛的神经病理学展望 662
第29章 神经破坏性阻滞的临床应用 664
第一节 概述 664
一、多学科综合治疗概念 664
二、历史与进展 664
三、神经破坏性阻滞的近况 665
第二节 阻滞前评估 666
一、适应证与病人选择 667
二、疼痛的特点 667
三、预期寿命 668
二、酚 669
第三节 神经破坏性药物 669
一、乙醇 669
三、氨基苯甲酸丁酯 670
四、氯甲苯酚 670
五、铵盐 670
第四节 周围神经破坏性阻滞 670
一、局麻药与破坏性周围神经阻滞的比较 671
二、病人选择 671
三、技术要点 671
四、神经破坏方法与药物选择 672
五、头、颈部疼痛 673
六、上肢疼痛臂丛神经破坏性阻滞 676
七、胸腹壁疼痛破坏性阻滞 677
八、盆腔、会阴和下肢疼痛治疗 678
九、其他外周神经阻滞 679
第五节 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79
一、酚或乙醇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的一般要求 680
二、颈段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82
三、胸段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83
四、腰段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83
五、腰骶段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83
六、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的疗效 685
七、椎管内注射高渗或等渗生理盐水 686
第六节 硬膜外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687
第七节 硬膜下(蛛网膜间)神经破坏性阻滞 688
一、交感神经破坏性阻滞简介 689
二、星状神经节破坏性阻滞 689
第八节 交感神经破坏性阻滞 689
三、胸段椎旁交感神经破坏性阻滞 690
第九节 腹腔交感神经丛破坏性阻滞 691
一、药物种类、容量、穿刺针、穿刺方法和放射影像引导 692
二、适应证 692
三、疗效 692
四、早期治疗的基本依据 693
五、并发症 693
六、历史 696
七、解剖与穿刺方法 696
八、膈脚后入路 696
九、经膈脚入路 697
十、经主动脉入路 697
十一、经腹腔入路 698
十二、经导管法腹腔神经丛破坏术 699
十三、内脏神经阻滞 699
十四、腹腔神经丛阻滞的选择 699
十五、药物和针具的选择 700
十六、实践中的评价 700
第十节 上腹下神经丛和单侧神经节阻滞 701
一、上腹下神经丛阻滞 701
二、奇神经节阻滞 702
三、展望 703
第十一节 垂体破坏术 704
一、机制 704
二、操作方法 704
三、结果 705
三、肌肉内或骨膜周围注射破坏术 706
二、肌肉内靶点阻滞术 706
第十二节 神经肌肉痉挛性疾病的神经破坏术 706
一、外周神经阻滞术 706
第十三节 结论 707
第30章 神经破坏性阻滞的并发症 708
第一节 神经破坏性阻滞前需考虑的问题 708
一、神经破坏性药物 708
二、神经破坏性阻滞的操作 709
第二节 常用神经破坏性阻滞的并发症 710
一、蛛网膜下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710
二、硬膜外腔神经破坏性阻滞 712
三、周围神经破坏性阻滞 712
四、交感神经破坏性阻滞 714
第一节 经皮技术简介 717
第31章 神经刺激和经皮神经毁损术 717
一、顽固性疼痛治疗的理论基础 718
二、顽固性疼痛的分类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718
第二节 顽固性疼痛的经皮毁损疗法 720
一、毁损术患者的选择 720
二、结果的评估 720
三、顽固性疼痛的经皮神经毁损技术 721
四、经皮神经毁损术和脊神经根毁损术 721
五、枕神经毁损术 721
六、肋间神经毁损术 722
七、脊神经背根毁损术 722
第三节 脑神经毁损术 723
一、三叉神经毁损术 723
二、舌咽神经毁损术 725
第四节 交感神经毁损术 726
第五节 经皮脊髓毁损术 727
一、经皮脊髓前侧柱毁损术 727
二、经皮尾核及三叉神经下行束毁损术 728
第六节 缓解疼痛的其他技术 730
一、周围神经和三叉神经刺激 730
二、脊髓背侧柱刺激 731
第32章 激光和超激光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733
第一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与恢复 733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分型 733
二、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733
三、局部微环境因素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734
二、弱激光对生物组织的作用 735
一、激光与普通光的区别 735
第二节 激光对神经再生的作用 735
三、弱激光对机体的作用 736
四、激光对神经再生的作用 736
五、弱激光的临床应用 737
第三节 超激光对周围神经疾病的治疗作用 737
一、超激光的性能与特点 737
二、超激光治疗周围神经疾病的机制 738
三、常用的照射部位及条件 739
四、超激光的临床应用 739
五、禁忌证 740
六、副作用 740
二、低频脉冲电疗法 742
第二节 电疗法的分类 742
一、直流电疗法 742
第33章 电疗学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742
第一节 概述 742
三、中频电疗法 743
四、高频电疗法 743
第三节 电疗法的镇痛机制 743
一、低、中频脉冲电流的镇痛机制 743
二、高频电流的镇痛作用 745
三、局麻药电离子导入 745
第四节 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745
一、概念 745
二、直流电的镇痛机制 745
第五节 低频脉冲电疗法 746
一、概念 746
三、直流电离子导入镇痛机制 746
二、低频脉冲电疗的镇痛机制 747
三、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747
第六节 中频电疗法 748
一、概念 748
二、中频电疗的作用原理 748
三、中频电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749
第七节 高频电疗法 751
一、概述 751
二、高频电疗的镇痛机制 752
三、高频电疗法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752
第34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核术 755
第一节 概述 755
一、历史回顾 755
二、胶原酶及溶核原理 756
三、应用解剖 757
四、诊断要点 760
第二节 盘外胶原酶溶核术 766
一、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穿刺置管溶核术 766
二、小关节内侧缘入路侧隐窝穿刺溶核术 768
三、椎板外切迹入路侧隐窝穿刺溶核术 770
四、小关节间隙入路侧隐窝穿刺溶核术 771
五、后正中入路硬膜外穿刺患侧置管溶核术 772
六、健侧入路硬膜外穿刺患侧置管溶核术 773
七、靶位注射胶原酶溶核术 774
八、经腰椎间孔注射胶原酶溶核术 779
第三节 盘内注射胶原酶溶核术 785
第四节 疗效评价及优缺点 790
一、评价标准 790
一、适应证 791
二、优缺点 791
第五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791
二、禁忌证 792
第六节 并发症 792
第七节 与溶核术有关的问题 793
一、术前准备 793
二、术后处理 794
三、再次溶核问题 794
四、双间隙突出的处理 794
五、影响溶核效果的因素 794
附录1 总参考书目 796
附录2 神经阻滞用具 797
附录3 注射针头型号、规格比较 806
附录4 神经阻滞学用药、用词中英文对照 807
- 《头痛诊治19讲 神经内科专家谈头痛》孙斌 2019
- 《多维人文学术研究丛书 认知神经美学》华文,李志宏 2020
- 《汉语隐喻认知与fMRI神经成像》王小潞著 2019
- 《教育神经科学的是与非》塞尔吉奥·德拉·萨拉(SergioDellaSala) 2020
- 《音乐教育神经科学》南云 2019
- 《情感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李亚丹著 2019
-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王华祖责任编辑;(中国)王爱忠,范坤,赵达强 2019
- 《深度学习快速实践:基于TENSORFLOW和KERAS的深度神经网络优化与训练》(美)迈克·贝尼科著 2020
- 《智力的奥秘 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美)理查德·J·海尔著 2019
- 《记忆的秘密 认知神经科学的解释》(美)斯科特·D.斯劳尼克著 2019
- 《断陷湖盆比较沉积学与油气储层》赵永胜等著 1996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