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晓红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578341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护理专升本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为: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研究方法、护士角色人格、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管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以及临床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等。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护理心理学在医学护理专业领域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护理心理学》目录

第1章 总论 1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和任务 1

一、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

目录 1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5

三、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7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

一、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8

二、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10

三、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实施进程 12

四、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报告 14

一、护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6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16

二、国内外护理心理学发展现状分析 17

三、护理心理学发展的展望 20

第2章 护士角色人格 23

第一节 护士角色人格概述 23

一、护士角色人格的定义及分析 23

二、护士角色人格的形象及历史演变 26

第二节 护士角色人格的基本组成与影响因素 29

一、护士角色人格的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 29

二、护士角色人格的一般智能和社会智能 30

三、护士角色人格的外显成分和潜在成分 31

四、护士角色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32

一、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定义及分析 34

第三节 护士角色人格的要素特质及分析 34

二、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 35

第四节 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与理论框架 36

一、护士角色人格的匹配模式 37

二、护士角色人格的理论框架 39

第3章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管理 43

第一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与教育 43

一、职业教育对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 43

二、优化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途径 44

第二节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与管理 48

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与护理管理的关系 48

二、护士职业心理的主要管理对策 50

一、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状况现状分析 53

第三节 护士人才的身心健康维护 53

二、护士人才职业心理主导需求的分析 54

三、维护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对策 55

第4章 人际关系的基础理论 59

第一节 社会认知 59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及特征 59

二、第一印象的形成 60

三、社会认知偏差 61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 63

一、心理方位的定义及简析 63

二、人际关系心理方位的相对差位及强度等级 63

三、人际关系心理方位的基本类型 64

四、人际关系心理方位的影响因素 66

一、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概念 67

二、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正负(远近)等级 67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 67

三、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基本规律 68

第四节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70

一、人际吸引的主要增进因素 70

二、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体人格特征 71

第五节 人际关系 72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72

二、人际关系的状态 73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74

四、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76

第一节 护患关系概述 81

一、护患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81

第5章 护患关系与护患沟通 81

二、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82

三、护患关系的行为模式 83

第二节 护患沟通 84

一、沟通的概念和过程 84

二、沟通的特点 85

三、沟通的方式 86

四、护患沟通的目的 87

五、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89

第三节 护患冲突与护患关系的调控 90

一、常见护患冲突 90

二、护患关系的调控 92

第四节 护患沟通技巧训练方法 96

一、护患沟通训练的内容 96

三、沟通技巧训练实例 97

二、常用的护患沟通技巧训练方法 97

第6章 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 100

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 100

一、心理卫生的涵义 100

二、心理卫生发展史 100

三、心理卫生的原则 101

第二节 个体发育中不同阶段的心理卫生 102

一、孕期心理卫生 102

二、儿童心理卫生 104

三、青少年心理卫生 108

四、成年期心理卫生 111

五、更年期心理卫生 113

六、老年期心理卫生 114

一、家庭心理卫生 115

第三节 群体心理卫生 115

二、学校心理卫生 117

第7章 临床患者常见心理问题 121

第一节 患者的心理概述 121

一、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121

二、患者的需要 122

第二节 患者的一般心理变化 125

一、情绪变化 125

二、认知功能和意志变化 127

三、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有关因素 129

第三节 不同病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 131

一、诊断早期患者的心理变化 131

二、诊疗中期患者的心理变化 132

四、终末期患者的心理变化 133

三、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变化 133

一、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反应 134

第四节 不同年龄及手术患者的心理变化 134

二、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反应 136

三、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反应 137

第五节 特殊疾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38

一、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 138

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患者的心理反应 140

三、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反应 141

四、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41

第六节 遵医行为 142

一、遵医行为概述 142

二、患者的依从性 144

一、应激的概念 146

二、应激源 146

第8章 应激与心身疾病 146

第一节 应激 146

三、应激反应 149

四、应激反应的中介影响因素 150

第二节 应付与健康 150

一、应付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50

二、应付方式的分类 151

第三节 心身疾病总论 152

一、心身疾病概述 152

二、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153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 159

一、冠心病 160

第四节 心身疾病各论 160

二、原发性高血压 161

三、消化性溃疡 163

四、支气管哮喘 164

五、应激反应及心身疾病的心理调控 165

第9章 临床心理评估 168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168

二、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169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 169

四、标准化心理测验 171

五、影响测验实施和记分的因素 172

六、心理测验在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72

一、概述 173

第二节 智力评估 173

二、智力量表 174

第三节 人格评估 176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176

二、艾森克人格(个性)问卷 178

三、洛夏测验 179

第四节 评定量表 179

一、简捷精神状况检查(MMSE) 180

二、症状自评量表 180

三、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184

第10章 临床心理咨询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一、心理咨询的定义 187

三、国内外心理咨询的发展史 188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88

四、心理咨询的分类 189

五、医学心理咨询的对象和方式 191

第二节 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责 193

一、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责 194

二、对咨询者个人的要求 196

第三节 晤谈技术 197

一、晤谈的原则 197

二、晤谈的技能 198

第四节 危机干预 200

一、危机干预的概念与历史 200

二、危机干预者的特殊要求 202

三、危机干预的分类及方法步骤 202

四、几种常见问题的危机干预 205

第五节 电话心理咨询 207

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207

二、电话咨询中的常见问题及干预技术 208

第11章 临床心理护理 210

第一节 临床心理护理概述 210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 210

二、心理护理是运用于护理领域的独特概念 211

三、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区别及联系 211

四、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213

五、心理护理的实施范畴 215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15

一、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215

二、心理护理基本要素的作用 216

一、整体护理模式对心理护理深入发展的影响 223

第三节 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223

二、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225

第四节 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227

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7

二、全方位采集信息 229

三、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 229

四、确定患者的基本心态 229

五、析出主要影响因素 230

六、选择适宜的干预对策 231

七、观察评价干预效果 232

八、确定新的实施方案 232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234

第12章 临床心理健康教育 234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34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237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 239

第二节 护理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 240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领域中的主要作用 241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疾病健康教育 242

三、临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 243

第三节 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244

一、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 244

二、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246

三、伤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249

四、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2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