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系统针灸学  复兴《体表医学》
系统针灸学  复兴《体表医学》

系统针灸学 复兴《体表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兵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7186087
  • 页数:661 页
图书介绍:朱兵为国家针灸领域“973”首席科学家,在针灸研究领域所做的处于领先地位。针灸医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探讨这种疗法的本体尚属空白。本书从系统的视野阐述生物进化和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刺激疗法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没有体表医学,就不会有生命的健康与进化;反之,没有进化,也无法形成构成体表医学生物结构的要素。这也是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生命与进化的博弈!本书共分9篇26章,插图500余幅。从皮肤发育到存在完整的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脑-皮轴”理论(涉及到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产生对许多疾病发挥非特异调整的广谱效应)、皮肤进化到存在抵抗疼痛的“闸门”控制(体表刺激产生镇痛效应)和体表进化出存在“躯体-内脏”联系(体表刺激调节内脏功能)入手,系统论述针灸效应的机制,为体表医学的复兴奠定科学基础。作者相信:读懂这本书,在诊治疾病时可以多一种手段;读通这本书,可以成为现代优秀的针灸医生;读透这本书,能够在针灸研究领域自由翱翔!
《系统针灸学 复兴《体表医学》》目录

第一篇 导论 2

第一章 针灸与生物进化 2

第一节 体表刺激与“皮-脑轴” 4

第二节 体表抗痛结构的形成是生存进化的必备条件 5

第三节 体表-内脏的特定联系是动物进化的必然选择 6

第二章 世界体表刺激疗法 11

第一节 刺络和放血疗法 11

第二节 刺青疗法 18

第三节 热灼疗法 19

第四节 药膏贴敷法治疗 22

第五节 拔罐疗法 23

第六节 其他体表刺激疗法 28

一、刮痧疗法 28

二、按摩疗法 28

三、电刺激疗法 30

第二篇 东西方医学的起源、进化和发展 34

第三章 西方医学发展过程及模式 34

第一节 本能医学阶段 34

第二节 经验医学阶段 34

第三节 朴素理论医学阶段 35

第四节 实验医学阶段 36

第五节 现代医学科学 37

第六节 血液循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及完善 38

第四章 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 41

第一节 中医学实践和理论的创立 41

第二节 中西医汇通促进针灸学发展 43

一、中医理论“脉”与“经”的演变 43

二、“神经”一词传入中国的演变过程 45

三、“神经”一词在中日两国奠基与“经络”功能联系 46

四、“经”和“脉”上古音的汉语和印欧语系考 48

第三节 针灸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49

第三篇 针灸效应的传八系统 54

第五章 与针灸相关的外周感受系统 54

第一节 皮肤细胞作为最前沿的感觉系统 54

第二节 感觉神经的轴突 55

一、感觉神经纤维的结构 55

二、感觉神经轴突的感受位置 56

三、感受器电位 57

四、感觉传入信息的编码 57

五、初级感觉传入纤维 58

第三节 机械感受器 59

一、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学特征 59

二、传递触压觉的机械感受器 60

三、低阈值机械C-型感受器 62

四、振动觉 62

五、机械感受器激活的分子机制 63

六、触压觉的传递通路 64

第四节 温度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 64

一、温度感受器 64

二、伤害感受器 65

第五节 关节感受器 65

第六节 肌肉感受器 66

一、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及反应特性 66

二、肌肉Ⅰa类传入纤维 68

三、肌肉Ⅰb类传入纤维 69

四、肌肉Ⅱ类传入纤维 69

五、骨骼肌中Ⅲ、Ⅳ类感觉神经的功能 69

第六章 穴位的本态 71

第一节 关于穴位的起源与演化 71

第二节 穴位与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73

一、皮肤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73

二、皮肤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 77

三、皮肤是重要的神经-免疫器官 79

四、“皮-脑轴”与穴位的广谱效应 82

第三节 经穴的组织学特征及神经的分布 83

一、经穴部位周围神经的分布 83

二、涉及产生针感的感受器 86

三、针灸信号的传入途径 87

四、针刺与热灸激活感受器的种类特点及传导通路差异 90

五、穴位的某些形态学特征 93

六、穴位形态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疑义 94

第四节 经穴与体表反应点 96

一、经穴与运动点、触发点的关系 96

二、经穴与皮肤活动点的关系 97

三、经穴与Voll电针的关系 98

四、经穴与良导络的关系 99

第五节 微针系统 99

第六节 穴位在医疗实践中的位置 103

第七节 穴位的敏化现象:“静息态”和“激活态” 106

一、疾病状态下相应穴区和感觉敏感区分布范围的关系 107

二、穴位敏化现象的外周机制 111

三、敏感穴区肥大细胞功能的变化 115

四、穴位敏化现象的外周与中枢机制 117

第八节 电针与热灸的有效刺激强度 123

第九节 古代针灸器械已经决定了穴位刺激的性质 125

第十节 穴位应该是什么 129

第四篇 针灸触发的广谱反应系统 136

第七章 针灸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136

第一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137

第二节 针灸对迷走-胰岛系统功能的调节 139

第三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 142

第四节 针灸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 149

第五节 针刺抗衰老的效应 153

第八章 针灸触发的神经-免疫系统功能反应 160

第一节 免疫学概述 160

一、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160

二、免疫组织与器官 161

三、免疫细胞和分子 161

四、免疫应答与免疫病理 162

第二节 针灸的免疫调节作用 162

一、针灸调节免疫细胞 163

二、针刺调节免疫分子 169

三、针刺激活神经-免疫相互作用 170

四、针刺激活迷走神经调控炎症反应 170

第九章 针灸效应与应激反应 178

第一节 应激效应和应激刺激 179

第二节 应激激素 180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 180

二、脑肽类物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变化 183

第三节 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反应 184

一、心因性应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反应 184

二、冷加压应激实验 187

第四节 应激状态下的消化系统功能反应 187

第五节 应激状态下的生殖系统功能反应 189

第六节 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 189

第七节 应激引起的镇痛效应 191

一、剧烈运动应激引起的镇痛 192

二、冷加压应激引起的镇痛 192

三、心理紧张性应激引起的镇痛效应 192

四、阴道刺激产生的镇痛效应 192

五、应激产生镇痛效应的机制 193

六、应激引起的致痛效应 194

第八节 针灸作用涉及应激效应 195

第十章 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研究 200

第一节 系统生物学概述 200

第二节 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研究的关系 202

一、系统生物学为当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02

二、系统生物学与针灸研究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205

三、系统生物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206

第三节 系统生物学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208

一、系统生物学与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研究 208

二、系统生物学与穴位效应特性及量-效关系研究 212

三、系统生物学与针灸效应的个体化差异研究 213

四、讨论与前景展望 214

第五篇 针灸镇痛的神经科学基础 220

第十一章 疼痛生理学 220

第一节 疼痛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21

第二节 痛觉学说的创立 222

一、特异学说 222

二、强度学说 223

三、型式学说 224

四、闸门控制学说 225

第三节 伤害感受器 228

一、机械伤害感受器 229

二、C-多型伤害感受器 230

三、冷伤害感受器 230

四、肌肉和关节伤害感受器 231

五、内脏伤害感受器 231

六、伤害感受器激活的分子机制 231

七、伤害感受器的动力学改变——外周敏化 234

第四节 痛觉传入脊髓的通路及位置 237

一、痛觉纤维进入脊髓的路径 237

二、痛觉初级传入的神经递质 237

三、背角神经元特性 238

第五节 伤害性信息传递的上行通路 240

一、脊丘束 241

二、脊网束 241

三、脊-颈-丘脑束 241

四、突触后背柱纤维 242

五、各传导系统的功能意义 242

第六节 痛中枢 242

第七节 延髓背侧网状亚核 243

一、延髓背侧网状亚核及其周围核团神经元的一般特性 244

二、异位伤害性信息在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上的会聚 244

三、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对分级伤害性刺激发生的激活反应 247

四、针刺可以激活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 248

五、吗啡对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Aδ和C类纤维活动的影响 249

六、激活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的上行通路 249

七、涉及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的脊髓下行通路 250

八、伤害性信号在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上的相互作用 250

九、延髓背侧网状亚核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功能意义 251

第十二章 疼痛的生理学控制 256

第一节 疼痛的生理学控制疗法史 256

一、按摩、推拿、拔火罐 256

二、热疗法 257

三、对抗刺激疗法 257

第二节 伤害性信息的节段性控制 257

一、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258

二、振动镇痛法 259

三、背柱刺激镇痛法 259

第三节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259

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核心 261

二、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重要驿站 262

第四节 脑干下行性正反馈和易化控制系统 266

第五节 强刺激引起的身体广泛区域的镇痛效应 267

一、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 267

二、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仅能被伤害性强度的刺激触发 268

三、对伤害性范围内的刺激发生分级的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 269

四、在实验性慢性痛的动物模型触发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的阈值降低 270

五、针刺镇痛与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 270

六、鞘内注射吗啡对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的阻断作用 271

七、触发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的上行通路位于脊髓腹外侧索 271

八、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涉及5-羟色胺能下行环路 272

九、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涉及阿片能下行通路 272

十、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引起会聚神经元超极化 272

十一、触发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的下行通路位于脊髓背外侧束 273

十二、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与吗啡镇痛 273

十三、人类的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和对痛觉的感觉分辨影响 274

十四、涉及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的中枢结构 275

十五、人类不同群体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系统的差异 276

十六、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的临床意义 276

十七、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的功能意义 277

第六节 慢性疼痛与中枢敏化 277

第十三章 针刺镇痛的机制 283

第一节 针刺激活的外周传入神经纤维 284

第二节 电针镇痛效应与电脉冲频率的关系 287

第三节 针刺镇痛的脊髓机制 288

一、来自穴位的传入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288

二、来自穴位的传入向脊髓上中枢的传递 289

三、触发针刺镇痛效应的脊髓上中枢下行通路 289

四、针刺对伤害性信息初级传入的抑制作用 290

第四节 脊髓上中枢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290

一、针刺对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激活作用 290

二、中脑边缘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291

第五节 伤害性信号和针刺信号在丘脑水平的相互作用 292

第六节 大脑皮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 293

第七节 针灸镇痛效应与穴位及神经节段的关系 294

第八节 针刺镇痛效应的局部机制 297

第九节 针灸引起全身性镇痛效应的机制 299

第十节 针刺镇痛的脑影像学研究 304

第十一节 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 307

一、神经递质参与介导针刺镇痛 307

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311

三、可能的分子机制 314

四、针刺麻醉临床研究 315

第十二节 慢性疼痛与针刺镇痛效应 316

第六篇 经脉-脏腑相关论 324

第十四章 经脉与脏腑的关系 324

第一节 一脏(腑)多经司控 325

第二节 多脏腑病症——经(穴)司控 327

第三节 一脏(腑)受多条经脉穴位调控 359

第四节 穴位效应的特异性和广谱性 359

第十五章 躯体的分节 361

第一节 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脏与体节的位置关系 363

第二节 皮肤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364

第三节 肌肉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368

第四节 内脏器官的神经节段性分布 371

第五节 动物的皮节 374

第十六章 躯体-交感神经-内脏联系 382

第一节 躯体-内脏反射的概述 382

第二节 躯体内脏冲动向脊神经节的传递和整合作用 387

一、内脏神经传入纤维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387

二、脊髓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分支现象 387

三、躯体-内脏传入在脊神经节的会聚作用 389

四、轴突反射 392

五、背根反射 393

六、脊神经节细胞向脊髓的投射 395

第三节 躯体-内脏冲动向脊髓的传递 395

一、上胸节段的交感传入纤维 396

二、下胸节段的交感传入纤维 396

三、腰骶段交感传入纤维 397

四、躯体传入 397

第四节 内脏-躯体传入在脊髓的整合作用 397

一、内脏痛和牵涉痛 397

二、内脏-躯体传入在脊髓的整合型式 399

三、内脏-躯体传入的节段性会聚 399

四、躯体-内脏节段性传入在脊髓的相互影响 402

五、传递内脏感觉信息的上行束 406

六、内脏-躯体神经元脊髓上中枢的调控作用 407

七、脊髓孤束核系统 414

第五节 体表传入引起的交感反射 414

一、引起躯体交感反射的传入系统 415

二、脊髓间及脊髓上中枢介导的躯体交感反射 416

三、躯体交感反射的特点 417

第六节 体表传入引发的内脏功能调节 419

一、躯体-心血管系统反射 419

二、躯体-消化系统反射 424

三、躯体-泌尿生殖系统反射 428

第七节 针灸对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 431

一、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和相关机制 431

二、针灸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435

三、针灸对胃肠运动的调节 440

四、针灸对泌尿系统的调节 450

五、针灸对内脏功能调节的功能意义 451

第十七章 耳-迷走神经联系 460

第一节 耳廓发生与神经支配的关系 461

第二节 耳针疗法的发展 463

第三节 耳-迷走神经联系理论 466

一、耳-迷走反射或现象 466

二、耳-迷走反射或现象的联系路径 472

三、耳-迷走神经联系理论的提出 475

第四节 耳-迷走神经联系:基础与临床 475

一、迷走神经耳支存在向孤束核的投射纤维 476

二、耳-迷走神经联系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477

三、耳-迷走神经联系与糖尿病 480

四、耳-迷走联系与癫痫治疗 483

五、耳-迷走联系与抑郁症治疗 485

第五节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 487

第七篇 针灸疗法的病理生理学 494

第十八章 内关穴与冠心病 494

第一节 历代医书对内关穴主治的描述 494

第二节 内关穴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关的形态学基础 495

第三节 冠心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495

第四节 内关穴效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497

第十九章 脑卒中后的针灸康复治疗 505

第一节 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理 505

第二节 沿躯体同侧走行的传导束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意义 506

第三节 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的应用 508

一、针灸疗法对脑卒中的治疗效应 508

二、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的机制 510

三、脑卒中的特殊针法 512

第八篇 经脉学说的研究 516

第二十章 经络学说的创立 516

第一节 其他文明古国医学中的类经脉系统 516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诞生及发展 522

第三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完善 523

一、《黄帝内经》对经络的阐述有解剖学基础 523

二、循经出现的一些生物学现象与经脉学说起源的关系 524

三、病候与经络学说形成的关系 524

四、“内景返观”与经脉 525

第四节 经脉图、经穴图、循经感传轨迹 525

第二十一章 关于经脉现象 537

第一节 循经感传现象的观察 537

一、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 538

二、循经感传的路线 538

三、循经感传的方向及速度 539

四、隐性感传现象 539

五、循经感传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40

第二节 沿经脉出现的一些生物学反应 540

一、经脉循行路线的电学特性 540

二、可见的经脉现象:循经皮肤病 542

三、经脉磁特性的实验研究 543

四、经脉循行声信息特性 544

五、经脉循行线能量代谢 545

六、热影像显示与经脉循行研究 546

七、同位素示踪与经脉循行研究 547

八、筋膜结缔组织与经脉循行的关系 548

九、“低流阻(组织液)通道”与经脉 549

十、沿经脉腧穴离子富集现象 550

第三节 经脉现象抑或普通的生物学现象 551

一、循经低电阻现象、皮肤电阻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551

二、经脉的红外热像特征与交感神经关系 552

三、“循经皮肤病”与经脉循行的关系 555

四、胚胎发育、Blaschko线与经脉循行线 555

五、针灸“气至病所”与肌筋膜触发点 557

第二十二章“金凤汉”经络系统 561

第一节 金凤汉的“发现” 563

一、凤汉系统组成 563

二、凤汉管的组织结构 563

三、凤汉小体的组织结构 563

四、凤汉活颗粒学说 564

五、凤汉液及凤汉循环系统 564

六、凤汉系统的生理学特征 565

七、经脉系统与凤汉系统的关系 565

第二节 中国学者对“金凤汉经络系统”的验证性实验 565

第三节“金凤汉经络系统”实验的重新发现 567

一、新线形结构的再发现 569

二、新小体样结构的再发现 574

三、新线形-小体样结构与经脉的关系 576

第四节 原始管道系统与经脉关系的再研究 579

第五节 原始管道系统与针灸经脉关系的评价与思考 582

第二十三章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的联络功能——“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原理 585

第一节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联系的临床观察 585

第二节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两点间联系的脑机制 587

第三节 合谷穴区与面口部两点间联系的脑可塑性变化 590

第四节“面口合谷收”的神经科学机制 597

第五节 经脉沟通体表-体表的联系是普通的生物学现象 602

第二十四章 骨骼肌链-运动神经元柱与循经感传 607

第一节 骨骼肌的电生理特性 607

第二节 循经感传与骨骼肌的关系 608

第三节 经脉穴位的电现象与神经和骨骼肌的关系 609

第四节“骨骼肌链”与“循经感传”现象的跨神经节段传递 610

一、经脉循行与骨骼肌-肌筋膜链排列的关系 611

二、骨骼肌-肌筋膜的链式结构 612

三、骨骼肌兴奋时形成的继发性兴奋效应 614

四、骨骼肌兴奋对在体神经-肌肉的继发性刺激效应 615

五、继发性兴奋的时间总和 616

六、骨骼肌-肌筋膜间的兴奋传递 617

七、刺激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引起的背根和腹根反应 618

八、针刺引起循经肌电活动的时空特性 618

九、影响针刺激发膀胱经肌电的因素 620

十、免疫损伤运动神经元后针刺对循经肌电反应传递的影响 621

第五节 循经感传与循经肌电发放 622

一、正常受试者对刺激的反应 622

二、无肌电信号的循经感传敏感者对刺激的反应 622

三、伴随有肌电发放的循经感传敏感者对刺激的反应 622

四、循经感传速度与循经肌电发放的步进速度 623

五、停止刺激后循经肌电的消退 623

六、循经肌电分布范围的分析 624

七、膀胱经背段感传线和肌电与骨骼肌排列位置的分析 624

八、循经感传与循经肌电轨迹分析 625

九、循经肌电信号的分析 625

第六节 循经肌电产生的机制分析 625

一、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性 625

二、循经感传阳性者与骨骼肌活动的关系研究 626

三、机械压迫能否阻断循经感传现象 627

四、循经感传机制的理论思考 628

第七节 运动神经元柱与循经感传机制 629

第二十五章 循经感传机制与经络研究的争议 634

第一节 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 634

第二节 轴突反射接力联动 636

第三节 循经感传现象与淋巴管系统的关系 638

第四节 幻肢感传现象 638

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和神经根阻滞对循经感传的影响 641

第六节 循经感传路线与大脑皮质感觉位域关系 642

第七节 经络研究展望 645

第九篇 体表医学的复兴 650

第二十六章 生命的稳态系统与体表医学系统 650

第一节 生命的稳态系统 650

第二节 体表医学位域图 653

一、疼痛治疗的位域选择 653

二、内脏疾病引起疼痛症状治疗的位域选择 655

三、心脏疾病治疗的位域选择 655

四、消化道疾病治疗的位域选择 656

五、尿潴留和尿失禁治疗的位域选择 658

六、耳廓疗法的妙用 659

第三节 结束语 660

后记 6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