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与住房不平等模式的变迁
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与住房不平等模式的变迁

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与住房不平等模式的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49776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经过30多年的住房体制改革,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城市住房分化问题并没有因此得以缓解,而是以新的形式出现。这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城市住房分化是由新的市场化机制带来的亦或是再分配机制的滞后效果?哪些人成为住房体制改革的得利者?哪些人成为失利者?决定住房得利者和失利者的因素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过程如何?现有的理论解释都是静态的解释,如市场转型论的观点认为,市场化改革的后果将使人力资本的作用上升,政治资本的作用下降,权力维持论则认为路径依赖或者权力转换的存在使得再分配权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得以持续。本书的观点则认为,对于市场化改革的后果还需要引入动态的解释模式,在体制约束高的制度环境中,权力持续论的观点可以获得支持,在市场约束高的制度环境中则市场转型论的解释更为合理。因此,中国城市的住房分化模式动态地嵌入在具体的制度环境约束之中,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当前住房分化的现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中国住房市场究竟是市场化过渡还是市场化不足也会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城市住房体制改革与住房不平等模式的变迁》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市住房不平等问题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主题 8

第二章 城市住房不平等研究脉络 12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研究的传统理论 12

一、马克思主义传统 12

(一)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 12

(二)社会冲突论的阶层化观点 14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15

二、韦伯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16

(一)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16

(二)功能主义的阶层化观点 17

(三)新韦伯主义的阶层化理论 19

三、经典社会分层理论分析住房不平等问题的局限 20

第二节 住房问题的国家干预 22

一、国家干预住房的形式 22

(一)对供给方面的干预 24

(二)对需求方面的干预 25

二、住房市场中国家干预的社会学解读 28

(一)“集体消费” 29

(二)国家干预的层次: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32

(三)住房生产领域的国家干预:“住房供给结构”理论的观点 34

(四)住房权属形式与国家干预 37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 40

一、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 42

(一)新制度主义理论分野 42

(二)新制度主义分析的方法论 47

二、社会不平等的制度主义分析 49

三、制度主义范式下转型中国社会不平等理论的争议 54

第四节 住房不平等理论与实证研究 61

一、西方城市住房不平等的相关理论 61

二、西方住房不平等的实证视角。 63

(一)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63

(二)人口—社会统计学研究视角 64

(三)综合的视角 65

三、市场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住房不平等研究 66

(一)人口—社会地理学研究视角 67

(二)社会学视角 69

四、目前文献中所存在的问题 72

第三章 城市住房不平等动态制度嵌入性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74

第一节 城市住房不平等的动态制度嵌入性理论框架 74

一、嵌入性理论:从概念到分析框架 74

(一)嵌入性概念的提出 74

(二)嵌入性概念的理论发展 76

(三)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 78

二、从网络嵌入性到制度嵌入性 81

第二节 中国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的路径 84

一、再分配住房制度变迁路径 84

(一)再分配住房体制——实物分配与低租金 84

(二)住房商品化:从出租到出售 87

二、市场化住房制度的发展路径 93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与体制外劳动力的增加 93

(二)土地制度改革 96

(三)个人建房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97

第三节 不平等的动态嵌入性分析框架 101

一、权属偏好约束 101

二、体制约束 102

三、市场约束 102

第四章 城市住房不平等动态制度嵌入性研究设计 108

一、研究设计 108

(一)研究内容 108

(二)主要分析指标的操作化测量 108

二、抽样设计 111

三、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型 112

第五章 住房不平等及其变迁 116

第一节 广州市居民住房权属形式的制度约束 116

第二节 样本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20

第三节 广州市城市居民住房权属决定机制及其变迁 123

一、广州市城市居民住房权属的变迁:1980—2009年 123

(一)住房产权的变化趋势 123

二、住房权属的决定因素:截面数据分析 126

(一)对于个人特质变量的住房所有权回报。 127

(二)对于工作单位的住房所有权回报 128

(三)对于不同类型职业精英的住房所有权回报 130

三、解释住房权属转换的时机: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 136

(一)1981—2009年从租赁转所有的总趋势 136

(二)不同住房制度阶段住房所有权转换的比较分析 140

(三)住房所有权转换风险的路径分化 145

第四节 广州市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决定机制及其变迁 149

一、住房面积的决定因素:截面数据分析 150

(一)个人特质变量的影响 150

(二)工作单位特征变量的影响 151

(三)职业类型变量的影响 151

二、住房面积决定机制的变化:面板数据的混合模型 152

(一)住房面积不平等的总趋势 152

(二)住房面积不平等的阶段性 155

(三)住房面积不平等的权属分化 157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165

一、研究结论 165

(一)不平等的累积效应和即时效应 165

(二)住房不平等的总体趋势 166

(三)住房不平等的阶段分化 166

(四)住房不平等的路径分化 171

二、讨论 171

第六章 贡献、局限与政策建议 174

第一节 贡献 174

一、理论贡献 174

二、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累积效应和即时效应的区分 174

第二节 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175

一、局限 175

(一)样本量来自样本的局限 175

(二)来自研究内容的局限 175

二、未来研究的方向 176

第三节 政策建议 177

参考文献 179

附录1 191

附录2 行业性质划分(开放或垄断) 212

附录3 1989、1999、2009年不同人群住房产权分布的交互分类表及卡方检验结果 213

附录4 指定年份人均住房面积的普通最小二乘(OLS)估计值(标准化回归系数) 219

后记 22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