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日本隐逸文学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隐逸文学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隐逸文学中的中国因素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国旗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49349
  • 页数:4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对日本奈良平安时代、中世时代、江户时代三个阶段倾力做了考察之后指出,日本对中国隐逸思想的接受明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中国文化对日本持续发生影响,但也有各阶段的差别:奈良平安时代是观念上的,中世时期是以救济为目的的、佛教指向的,最终在江户时代才真正与中国趋同,开始与政治意识形态挂钩,有了一些反体制的色彩。书稿在定题之初即确定了一个宏伟目标:打通文史哲等学科领域及国别文学研究的界限,以建立“比较视域”为宗旨,构筑一个对中日隐者及其文学适用的、独自的、融贯的解释体系。该著首先是学术专著,但因探讨的主题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所以,其中含有诸多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因此,除了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供一般社会人士阅读。
《日本隐逸文学中的中国因素》目录

前 言 1

绪论 1

上编 王朝时代缙绅贵族的隐遁憧憬 21

第一章 王朝时代的历史背景及思想状况 21

第一节 奈良时代的兴隆佛法与大化革新 21

第二节 平安时代遣唐使的大规模派遣与大陆文化的压倒性影响 25

第三节 律令制的解体、国风文化的发达与净土宗的兴起 26

第四节 王朝时代的文化建设与中国大陆的影响 30

第二章 奈良时代贵族缙绅文学中的隐遁憧憬 34

第一节 作为观念形态的京师 34

第二节 作为观念形态的律令体制 35

第三节 “山里”与“嚣尘”观念的老庄思想渊源 36

第四节 奈良的汉诗人 39

第五节 《万叶集》中的“无常感”与中国隐逸思想 41

第三章 平安时代贵族文学中的隐遁憧憬 54

第一节 汉诗文中的“朝隐”情结 54

第二节 平安末期失意贵族文人及其隐遁意识的深化 65

第三节 净土信仰的流行与隐遁精神的深化 77

第四节 《古今集》以下和歌集中“山里”一词的溯源研究 89

中 编 中世时代末法思想的流行与隐遁文学的发达 111

第四章 中世隐者文学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思想背景 111

第一节 日本中世前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111

第二节 武士政权的兴起与否定性思维的发达 115

第三节 末法思想的盛行与净土宗的兴盛 119

第五章 “花月诗人”西行的遁世生活 132

第一节 西行的遁世之谜 132

第二节 西行的草庵生活 135

第三节 一所不住——西行漂泊的诗心 138

第四节 歌道即佛道 142

第五节 隐者的存在方式——“草庵闲居”与“游行漂泊” 146

第六章 禅林文学中的中国隐逸趣味 152

第一节 佛儒合一、禅净一如与儒佛不二 152

第二节 佛教的世俗化与作为室町幕府外交官的五山禅僧 154

第三节 禅林文学与中国山居思想 158

第四节 五山禅僧诗画中的山居情调及对陶渊明的接受 173

第七章 一休宗纯“风狂”的中国渊源 183

第一节 一休行状记——佯歌烂醉我风狂 184

第二节 一休的多重形象 187

第三节 一休“风狂”的谱系 190

第四节 作为“文学装置”的“风狂” 195

第五节 中国禅宗“借情说禅”的参禅传统与一休的“艳诗” 197

第六节 一休的汉学素养与隐逸情怀 203

第八章 鸭长明与《方丈记》 208

第一节 草庵文学的范畴及其谱系 208

第二节 鸭长明的出家与隐遁 211

第三节 从《池上篇》、《池亭记》到《方丈记》的衍变轨迹 212

第九章 “市隐”兼好与《徒然草》 224

第一节 兼好的隐遁生活 225

第二节 山林隐者向市井隐者的转化 226

第三节 《徒然草》对中国典籍的接受考察 230

第十章 草庵茶中传承的“山里”精神 242

第一节 茶道的渊源流变 242

第二节 茶禅一味——从禅的精神到茶的精神 247

第三节 茶道里的“山里”精神与“空寂”之美 250

第四节 “和敬清寂”与“一期一会” 254

下编 “宗教型隐者”的告退与“儒道式隐逸”的兴起 263

第十一章 江户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状况 263

第一节 江户幕府的建立与朱子学的引入 263

第二节 文人儒者的中国情结与汉文学全盛时代的来临 268

第三节 隐者文学的末响与游民文学的勃兴 273

第十二章 江户时代朱子学的官学化与“儒道式隐逸”的兴起 277

第一节 江户时代各类“隐逸传”的撰著背景 277

第二节 江户时代隐者观的变迁 278

第三节 林读耕斋的隐逸愿望与当世批判精神 290

第四节 儒家政治型隐逸——石川丈山和木下长啸子 294

第十三章 江户时代汉诗中的隐逸情怀——从儒者之诗到诗人之诗 303

第一节 江户儒者的出世志向 303

第二节 江户文人的诗画之隐 308

第三节 江户汉诗与陶渊明 321

第十四章 漂泊诗人芭蕉的隐遁精神 328

第一节 “心隐”芭蕉 328

第二节 风雅之诚 332

第三节 芭蕉与中国文学 340

第十五章 大愚良宽 348

第一节 良宽的草庵生活 349

第二节 道元的山居思想与良宽禅的本质 356

第三节 中国禅林的“风流”与良宽的“风流” 362

结语——作为方法的日本 378

参考文献 385

后 记 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