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新能源互联网
新能源互联网

新能源互联网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志新,刘志波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5153006
  • 页数:1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提出了新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架构,通过新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将能源微网和能源主干网智能互联。还研究了新能源互联网整个生态系统内部的组成成分及产业体系的标准规范。对制度创新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要求。
上一篇:100最佳楼盘与景观 3下一篇:涂装工
《新能源互联网》目录

第一章 能源互联网 1

一、能源互联网的内涵 1

(一)概念提出的背景 1

(二)概念提出的过程 3

(三)能源互联网的含义 6

二、国际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9

(一)欧美的智能电网规划 9

(二)欧洲电网和气网的特点 10

三、中国能源互联网的现状 13

(一)能源互联网的整体研究与示范 13

(二)能源主干网现状及产业 16

第二章 新能源互联网 20

一、新能源互联网的架构 20

(一)能源微网 21

(二)能源主干网 24

(三)智能互联 25

二、国内外的微网研究 26

(一)欧洲的微网研究 26

(二)美国的微网研究 28

(三)日本的微网研究 29

(四)IBM的相关业务 30

(五)ABB的相关业务 31

(六)中国的微网研究和示范 32

三、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关键 33

(一)发展政策出台 34

(二)技术设备突破 34

(三)标准规范制定 36

(四)能源微网运营 37

第三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 38

一、新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内涵 38

(一)基本内涵 38

(二)组成结构 39

二、新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运营 43

(一)运行机制 43

(二)商业模式 46

三、新能源互联网的金融支撑 48

(一)新能源互联网金融 49

(二)主要融资渠道 50

(三)新型产品开发 56

第四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成 59

一、新能源互联网信息系统 61

(一)传感和组网 61

(二)通信方式 65

(三)监控系统 66

(四)数据存储和大数据 71

(五)信息管控和云计算 74

二、新能源互联网能量系统 76

(一)生产和输送 78

(二)运行和保护 82

(三)存储和调峰 93

(四)用能和优化 98

三、新能源互联网业务系统 103

(一)供需方管理 105

(二)能量交易平台 106

(三)输运控制中心 110

(四)能效服务平台 111

第五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标准规范 114

一、标准体系 114

(一)组成结构 114

(二)重点标准 116

二、信息端口标准 116

(一)通信协议 117

(二)通信接口 117

三、能效评估标准 118

(一)系统能效 118

(二)产品能效 118

四、智能电网标准 119

(一)国际标准 119

(二)国内标准 121

五、能源微网标准 121

(一)能源微网运行 122

(二)能量路由器 122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 122

(四)储能 124

(五)智能交互用电 124

(六)新能源发电设备 125

第六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产业体系 126

一、新能源互联网的相关产业 126

(一)产业结构 127

(二)重点产业 128

二、分布式能源产业 131

(一)燃气 131

(二)垃圾焚烧发电 132

(三)光伏 133

(四)风电 134

(五)热泵 134

三、储能产业 134

(一)电力储能 134

(二)插电式交通 135

(三)蓄热 135

四、智能电网产业 135

(一)电力电子设备 135

(二)柔性电网 136

五、新能源资源化利用 136

(一)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 136

(二)新能源制氢 137

六、相关服务产业 137

(一)智慧能源管控服务 137

(二)新能源互联网咨询服务 138

(三)能源大数据服务 138

第七章 新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制度创新 140

一、制度保障体系 140

(一)创新背景 140

(二)体系构成 141

二、市场制度创新 144

(一)电力市场改革 144

(二)燃气市场改革 145

(三)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145

(四)建立现代交易平台 146

(五)完善能源金融市场 146

三、接入制度创新 147

(一)电力接入 147

(二)燃气接入 148

四、价格政策创新 149

(一)电力价格 149

(二)燃气价格 150

五、财税政策创新 150

(一)税收 150

(二)财政投资 150

(三)财政补贴 151

六、管理制度创新 151

(一)管理规划改革 152

(二)产业政策制定 152

(三)服务体系改革 153

七、法律法规创新 154

(一)能源法 154

(二)电力法及配套制度 155

(三)石油天然气法及配套制度 156

(四)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制度 156

(五)能源微网扶持制度 157

后记 158

附录 1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