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云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5875593
  • 页数:3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利率风险管理为目标,以市场价值体系为基础,以经济主体有限理性的现实为前提,深入剖析了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以及利率风险监管模式,并从中得出我国适宜的监管类型与运作方式。
《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目录

前言 1

第1章 导论 1

1.1问题的提出 2

1.2研究意义和相关文献综述 4

1.3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框架 8

1.4本书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9

第2章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 11

2.1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情况 11

2.1.1利率自由化的历史背景 13

2.1.2典型国家利率自由化的基本情况 15

2.1.3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回顾 21

2.2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的必然产物 26

2.2.1利率风险的初步探讨——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危机 29

2.2.2利率风险的深层次探讨——对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变的评价 32

2.3利率风险的含义 37

2.4利率风险的分类和来源 39

2.5利率风险管理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44

2.6利率风险管理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手段 49

2.6.1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利率风险管理的趋势 50

2.6.2利率风险衡量——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51

2.6.3利率预测——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 52

2.6.4隐含期权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的难点 53

2.6.5利率风险监管——利率风险管理的保障 55

2.7小结 56

第3章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57

3.1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关系 57

3.2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模型证明 59

3.3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65

3.4建立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的双重管理模式 71

3.5小结 74

第4章 利率风险衡量 75

4.1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 75

4.1.1账面价值法 76

4.1.2市场价值法 77

4.1.3对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的争论 81

4.1.4账面价值法和市场价值法异同的微观解析 84

4.1.5我国商业银行采用市场价值法的必要性 87

4.2缺口(Gap)模型 91

4.2.1传统的缺口分析——静态缺口模型 91

4.2.2缺口管理方法的效率分析 97

4.2.3对传统的静态缺口模型的改进 99

4.3持续期(Duration)模型 104

4.3.1持续期发展的历史进程 104

4.3.2持续期的本质分析和经济意义 108

4.3.3影响持续期的因素分析 110

4.3.4有效持续期(Effective Duration) 114

4.3.5利用持续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117

4.3.6持续期的效率分析 127

4.4凸度(Convexity)模型 132

4.4.1凸度的定义 132

4.4.2用凸度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134

4.5小结 137

第5章 利率预测 139

5.1对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评价 140

5.1.1纯粹预期理论(Unbiased (pure) Expectation Theory) 141

5.1.2流动性升水理论(Liquidity Premium Theory) 144

5.1.3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148

5.1.4优先偏好理论(Preferred Habitat Theory) 151

5.2利用期限结构进行长期利率预测 153

5.3利率期限结构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 157

5.3.1对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的考察 157

5.3.2利率与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实证分析 166

5.4基于零息票债券收益率的预测法 177

5.5小结 184

第6章 对经济主体风险态度研究——隐含期权风险管理之一 185

6.1隐含期权风险的重要意义——对利率风险传递路径的研究 185

6.2隐含期权的性质和估价 188

6.2.1期权的基本性质 189

6.2.2期权定价模型 191

6.2.3对隐含期权进行估价——一个提前偿付期权的实例 196

6.3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风险偏好分析 203

6.3.1对人的理性的进一步分析 203

6.3.2经济主体的风险态度研究 209

6.3.3我国居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和风险态度分析 220

6.4小结 235

第7章 随时取款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隐含期权风险管理之二 237

7.1隐含期权对商业银行净现值的影响 237

7.1.1净现值的敏感度 237

7.1.2隐含期权对净现值的影响 239

7.2存款人的随时取款风险及其管理 243

7.2.1核心存款 243

7.2.2存款人行为分析 244

7.2.3商业银行与存款人的博弈模型 247

7.2.4不同信息状态下商业银行的决策过程 251

7.2.5启示 261

7.2.6我国商业银行对核心存款的管理 263

7.3借款人的提前偿付风险及其管理 267

7.3.1提前偿付风险 267

7.3.2影响提前偿付行为的因素分析 268

7.3.3提前偿付风险的生成与传导机制 278

7.3.4提前偿付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280

7.4小结 294

第8章 利率风险监管模式研究 295

8.1自律监管模式:BIS的利率风险监管原则 296

8.1.1决策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控 297

8.1.2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 298

8.1.3风险测算和监控系统 299

8.1.4内部控制 300

8.1.5监管当局对利率风险的监督 300

8.1.6资本充足性和利率风险披露 302

8.1.7对银行账面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 302

8.2严格监管模式:OTS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306

8.2.1董事会设立利率风险限度的必要性 307

8.2.2建立利率风险衡量体系 307

8.2.3对储蓄机构所承担利率风险的评级 308

8.3我国监管部门对利率风险监管模式的选择 314

8.3.1两种监管模式的比较 314

8.3.2我国利率风险的监管现状 318

8.3.3我国监管部门的选择 321

8.4小结 325

跋 326

附录 331

参考文献 340

后记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