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通史  20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下
中国通史  20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下

中国通史 20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下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周远廉,龚书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30005
  • 页数:15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起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全书由22名著名历史学家分别担任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参与撰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体例新颖独特的恢宏巨著。该卷主要叙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
《中国通史 20 第11卷 近代前编 1840-1919 下》目录
标签:主编 通史

丁编 传记 907

第一章 林则徐 907

第一节 悉心研求经世之学 907

第二节 实现匡时济世之志 908

第三节 在广东禁烟和抗英 910

第四节 遣戍伊犁 920

第二章 龚自珍 魏源 925

第一节 龚自珍 925

生平事略 925

政治思想 928

学术思想 931

经济思想 933

文学成就 935

第二节 魏源 936

广泛问学 936

讲求经世致用,批判时弊 937

参与盐务、漕运、治河的改革 939

参与抗英和编撰《海国图志》 941

晚年遭遇 946

第三节 龚、魏的不同性格 947

第三章 洪秀全 950

第一节 从应科举到拜上帝 950

第二节 建立太平天国 953

第三节 社会经济理想和思想文化政策 956

第四节 洪、杨内讧 961

第五节 重建领导 964

第六节 对外关系 967

第七节 后期的政策和失败 972

第四章 李秀成 975

第一节 从战士到将领 976

第二节 被封忠王 978

第三节 经营苏福省 982

第四节 两次进攻上海 986

第五节 从愚忠到晚节不终 988

第五章 洪仁玕 991

第一节 笃诚的拜上帝教徒 991

第二节 学习西方文化 993

第三节 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 995

第四节 壮烈殉国 浩气长存 1000

第六章 杜文秀 1003

第一节 永昌惨案 1003

第二节 北上叩阍 1004

第三节 丙辰惨案 1005

第四节 大理政权的建立 1007

第五节 四反围剿 1012

第六节 反招抚 1013

第七节 东征昆明 1016

第八节 大理保卫战 1019

第七章 慈禧太后 1022

第一节 从兰贵人到太后 1022

第二节 除“八大臣”,垂帘听政 1023

第三节 惩儆恭亲王奕訢 1025

第四节 再次垂帘听政 1027

第五节 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 1029

第六节 戊戌政变 1031

第七节 对义和团抚与剿,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 1035

第八节 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1040

第八章 奕訢 1043

第一节 兄弟积怨 1043

第二节 留守京师办理“和局” 1044

第三节 中外“合作”镇压农民起义 1046

第四节 发动“辛酉政变” 1049

第五节 对外妥协与御侮的双重心态 1051

第六节 遭慈禧太后的惩儆 1054

第七节 与顽固派的论争 1055

第八节 被罢黜闲置 1058

第九节 对日主和,反对变法 1059

第九章 光绪帝 1061

第一节 冲龄即位 1061

第二节 幼帝生涯 1062

第三节 亲政波折 1064

第四节 甲午主战 1065

第五节 下诏变法 1072

第六节 曲折余生 1078

第十章 曾国藩 1081

第一节 获取功名,肆力理学 1081

第二节 上折陈言 1082

第三节 组织湘军,屠杀会党群众 1084

第四节 镇压太平天国 1086

第五节 从主张抵抗到外敦“和好” 1091

第六节 举办洋务 1094

第七节 “剿捻无功” 1096

第八节 “曲全邻好” 1097

第十一章 李鸿章 1100

第一节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 1100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 1102

第三节 办理外交事务 1106

第四节 在侵略战争面前节节退让 1109

第五节 从签订《中俄密约》到出任两广总督 1112

第六节 最后的对外屈服妥协 1115

第十二章 左宗棠 1118

第一节 究心经世之学 1118

第二节 御“外患”与除“内忧” 1119

第三节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 1121

第四节 创办福州船政局 1124

第五节 用兵陕甘 1125

第六节 收复新疆 1128

第七节 督办福建军务 1135

第十三章 张之洞 1137

第一节 清流派的首领 1137

第二节 整顿山西吏治,严禁鸦片 1138

第三节 筹划抗法,兴办洋务企业 1139

第四节 同维新派的联系与分歧 1142

第五节 镇压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 1145

第六节 “变通政治”的《江楚三折》 1146

第七节 废除科举制度,实行“癸卯学制” 1147

第八节 督办铁路 1148

第九节 任中枢重臣 1149

第十四章 郑观应 1151

第一节 从买办生涯到投资洋务企业 1151

第二节 撰《救时揭要》和《易言》 1152

第三节 任职轮船招商局 为抗法战争作贡献 1155

第四节 扩编《易言》为《盛世危言》 1156

第五节 再度任职企业与信仙求道 1158

第十五章 康有为 1162

第一节 勤学与苦闷 1162

第二节 “参中西之新理” 1163

第三节 从崇古文经学到尊今文经学 1164

第四节 长兴讲学,撰《伪经考》、《改制考》 1166

第五节 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 1168

第六节 推进戊戌变法维新 1169

第七节 流亡海外,创设保皇会 1171

第八节 反对民主革命 1173

第九节 成立帝国宪政会,开展立宪运动 1176

第十节 鼓吹尊孔,拥护溥仪复辟 1178

第十六章 梁启超 1181

第一节 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 1181

第二节 宣传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1183

第三节 民初政坛的风云人物 1190

第四节 多变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1195

第十七章 严复 1200

第一节 弃科举,习海军 1200

第二节 走“变今”维新的道路 1201

第三节 翻译西书 1205

第四节 反对民主革命 1207

第五节 保守复旧的落伍者 1210

第十八章 谭嗣同 1213

第一节 为维新改革而献身 1213

第二节 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 1218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哲学思想 1222

第十九章 黄遵宪 1226

第一节 “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1226

第二节 著《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1231

第三节 “欲捐其躯以报国”,“志在变法、在民权” 1234

第四节 倡导“我手写我口”的晚清新派诗人 1237

第五节 革职回乡,未忘尽“生人应尽之义务” 1239

第二十章 张謇 1242

第一节 从状元到资本家 1242

第二节 在两个世纪之交 1248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 1253

第二十一章 李善兰 1262

第一节 雅志说算术,心志穷专一 1262

第二节 朝廷养兵本卫民,临敌不战为何哉 1264

第三节 步算中西独绝伦,小李将军算法奇 1265

第四节 朝译几何,暮译重学 1267

第五节 辅佐洋务新政,实施科学救国 1269

第六节 合中西之各术,绍古圣之心传 1271

第七节 学问量天测地赅,诗文余事亦恢恢 1272

第二十二章 徐寿 1275

第一节 研读科技典籍,善制工艺器械 1275

第二节 一代翻译名家 1279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 1282

第四节 乐律研究的成就 1285

第五节 创办格致书院 1286

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 1289

第一节 留学十载,学有其成 1289

第二节 驾舰绘图,技艺素优 1293

第三节 筑路七载,初露才华 1295

第四节 修筑京张铁路,大展宏图 1299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 1305

第一节 探索救国的途径 1305

第二节 创立兴中会 1307

第三节 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311

第四节 策划反清武装起义 1312

第五节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316

第六节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1319

第二十五章 黄兴 1322

第一节 走上革命道路 1322

第二节 创立华兴会 1324

第三节 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1326

第四节 领导武装起义 1327

第五节 民国初建 1331

第六节 南京讨袁 1334

第七节 流亡日、美 1335

第二十六章 邹容 陈天华 1339

第一节 留学日本 1339

第二节《革命军》和“苏报案” 1343

第三节 为警醒同胞而蹈海 1348

第二十七章 章太炎 1356

第一节 从埋头“稽古之学”到主张“革政” 1356

第二节 鼓吹反清革命和“苏报案” 1358

第三节 主编《民报》,讲授国学 1360

第四节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 1364

第五节 参与护法运动,反对国共合作 1366

第六节 晚年主张抗日 1368

第七节 著述的编印 1370

第二十八章 秋瑾 1373

第一节 抱“匡济艰危”之志 1373

第二节 东渡日本,参加反清革命 1375

第三节 创《中国女报》,宣传男女平等 1378

第四节 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1380

第二十九章 宋教仁 1388

第一节 踏上革命征途 1388

第二节 宣传爱国民主思想 1390

第三节 筹谋民国大业 1395

第四节 为宪法而牺牲 1400

第三十章 袁世凯 1407

第一节 在朝鲜的政治活动 1407

第二节 小站练兵 1409

第三节 出卖维新志士 剿灭义和团 1410

第四节 在直隶推行“新政” 1411

第五节 回籍“养疴” 1413

第六节 东山再起 攫取民国总统 1416

第七节 镇压“二次革命”摧毁共和制度 1418

第八节 复辟帝制 自取败亡 1421

第三十一章 蔡锷 1426

第一节 东渡日本习军事 1426

第二节 在湘桂训练新军 1428

第三节 在云南响应武昌起义 1430

第四节 对袁政权的幻想 1432

第五节 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 1436

第六节 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1439

第三十二章 程长庚 谭鑫培 1443

第一节 程长庚 1443

第二节 谭鑫培 1447

第三十三章 数学 1453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数学 1453

西方数学的传播 1453

传统数学的终结 1455

大量翻译西方数学典籍 1457

中日数学实力的逆转 1457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 1458

第三节 二十世纪初年普及西方数学 1460

第三十四章 天文学 1463

第一节 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 1463

第二节 清末民初各类学校中的天文教育 1466

第三节 天文机构的变迁 1468

第三十五章 气象学 1472

第一节 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1472

第二节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1473

早期法、俄在北京的活动 1473

俄国在新疆的考察 1474

法国在上海设徐家汇观象台 1474

俄国在东北的观测网 1475

日本在东北、台湾和南方的观测网 1475

德国在青岛设气象台站 1475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气象台站 1476

第三节 中国兴办的气象站网 1476

海关气象观测网 1476

民国初期农业部门设站 1477

教育部设中央观象台 1477

张謇设南通军山气象台 1478

第三十六章 物理学 1480

第一节 传统物理学的终结 1480

晚清时期我国的传统物理学 1480

近代意义“物理学”的开始 1481

第二节 近代物理学的引进 1482

翻译出版物理学书籍 1482

系统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 1485

第三节 物理学教育 1490

编译出版物理学教科书 1490

课程设置和科系设立 1492

早期的物理学留学生 1493

第三十七章 化学 1495

第一节 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 1495

第二节 化学教育的形成 1502

第三十八章 地学 1511

第一节 地理学 1511

中国近代传统地理学的主要成就 1511

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1514

第二节 地质学 1517

外国地质学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1517

外国人在华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1518

中国地质科学的建立 1519

第三十九章 生物学 1524

第一节 西方生物学的东传与西方人在华的生物采集活动 1524

第二节 国人介绍和引进西方生物学 1526

第三节 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始萌 1529

第四十章 医药学 1533

第一节 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 1533

医学文献学 1533

临证医学 1535

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进展 1537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人 1539

传教医士的初期活动 1539

建立诊所和医院 1540

培养和吸引留学生 1541

编译医著 1541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1542

第四十一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1544

第一节 科技社团 1544

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1544

中国近代科技社团的建立 1545

第二节 科研机构 15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