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长林主编;胡立勇,徐威,徐旭东副主编;王桂琴,张奇,张冉,周长林,周丽娜,胡立勇,郝素珍,赵素莲,徐旭东,徐威,窦洁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774161
- 页数:525 页
绪论 1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 1
二、免疫学基本概念 6
三、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及其里程碑 8
第一篇 微生物学概论 16
第一章 细菌 16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16
一、细菌的大小 16
二、细菌的形态 16
三、细菌染色法 22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3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23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33
第三节 细菌的繁殖 39
一、细菌的繁殖方式 39
二、细菌的菌落特征 40
第四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41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作用 41
二、细菌的致病性 41
三、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44
第五节 放线菌 51
一、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52
二、放线菌的生长和繁殖 57
三、放线菌代表属 59
第二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65
第一节 螺旋体 65
一、生物学性状 65
二、主要病原性螺旋体 65
第二节 立克次体 68
一、生物学性状 6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69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69
四、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70
第三节 衣原体 70
一、生物学性状 7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71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71
四、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72
第四节 支原体 72
一、生物学性状 7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73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74
四、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74
第三章 真菌 75
第一节 酵母菌 76
一、形态和结构 76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79
三、常见酵母菌 83
四、酵母菌与人类关系 84
第二节 霉菌 86
一、形态和结构 87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90
三、霉菌的代表属 96
四、霉菌与人类关系 100
第三节 大型真菌 103
一、形态和结构 103
二、繁殖方式及生活史 105
三、大型真菌与制药工业 106
第四章 病毒 110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分类 110
一、病毒的大小 110
二、病毒的形态 110
三、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13
四、病毒的分类 117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119
一、吸附 119
二、侵入和脱壳 120
三、生物合成 120
四、装配 124
五、释放 125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 125
一、动物接种 125
二、鸡胚培养 125
三、细胞培养 126
四、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 126
第四节 干扰现象和干扰素 128
一、干扰现象 128
二、干扰素 129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 131
一、抑制病毒侵入与脱壳 131
二、抑制病毒核酸合成 132
三、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 133
第六节 噬 菌体 134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134
二、噬菌体的增殖 135
三、噬菌斑及噬菌体效价 137
四、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138
五、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生活周期 139
六、噬菌体的应用 140
第七节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41
一、病毒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141
二、病毒的致病性和机体的免疫性 141
三、病毒与人类疾病 143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52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52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52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57
三、营养物质的运输 160
第二节 培养基 164
一、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64
二、培养基的类型 167
三、常用的培养基 169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172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的类型 172
一、物质代谢 172
二、能量代谢 173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及其能量产生 173
一、葡萄糖分解途径 174
二、发酵 179
三、呼吸作用 182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产物与鉴定反应 186
一、生物大分子的降解 186
二、与代谢相关的微生物鉴定反应 190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192
一、微生物合成代谢的三要素 192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193
第五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控 196
一、酶活性的调节 197
二、酶合成的调节 198
三、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控制 201
四、代谢调节理论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203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206
第一节 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生长及其培养方法 206
一、微生物的生长 206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209
三、未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215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216
一、计数法 217
二、细胞量测定法 218
第三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219
一、细菌与酵母菌及霉菌的群体生长规律 219
二、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224
第四节 微生物的控制 226
一、基本概念 227
二、死亡曲线 227
三、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229
四、控制微生物的化学方法 234
五、生物安全 240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42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242
一、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实验证明 242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中的存在形式 245
第二节 基因突变 251
一、基因和性状 251
二、基因突变 252
三、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 256
四、DNA损伤的修复 261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264
一、转化 264
二、接合 266
三、转导 270
四、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274
第九章 菌种选育与保藏 278
第一节 微生物生产菌种的来源 278
一、菌种的购买 278
二、自然界来源的微生物菌种筛选 278
第二节 自然选育 279
第三节 诱变育种 280
一、突变的诱发 281
二、突变株的筛选 281
三、突变基因的表达 286
第四节 菌种保藏 286
一、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287
二、菌种的衰退和复壮 288
第十章 微生物系统进化与分类 291
第一节 微生物进化及其多样性 291
一、原始生命形式及其进化 291
二、生物进化的尺度分子 292
三、系统发育树 293
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与鉴定 294
一、微生物分类单元与等级 295
二、细菌分类系统简介 296
三、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 299
第三节 微生物生态学 302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302
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 306
三、微生物生态学在药学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309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316
第十一章 抗原 316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316
一、异物性 316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316
三、完整性 318
四、其他因素 318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318
一、抗原的特异性 318
二、抗原的交叉反应 320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321
一、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分类 321
二、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对Th细胞的依赖性分类 321
三、根据抗原来源分类 322
四、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322
五、肿瘤抗原 323
六、其他重要抗原 324
第四节 免疫佐剂 325
一、概念及生物学作用 325
二、常见种类 326
三、作用机制 326
第十二章 免疫分子 32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328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328
二、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331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333
四、人工制备的抗体 334
第二节 补体系统 335
一、补体的概念与理化特性 335
二、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336
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336
四、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 339
五、补体激活的调节 341
第三节 细胞因子 342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性 342
二、细胞因子的常见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343
三、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临床 345
第四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 346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346
二、CD分子与黏附分子 352
三、其他受体分子 356
第十三章 免疫组织器官和免疫细胞 357
第一节 免疫组织器官 357
一、中枢免疫器官 357
二、外周免疫器官 360
第二节 免疫细胞 362
一、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362
二、抗原呈递细胞 371
三、其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374
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 378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378
一、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及分子 378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382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383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83
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87
三、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390
四、免疫耐受 394
第三节 免疫调节 395
一、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 396
二、细胞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399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399
第十五章 超敏反应 401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401
一、发生机制 401
二、临床常见疾病 403
三、防治原则 404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405
一、发生机制 405
二、临床常见疾病 406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407
一、发生机制 407
二、临床常见疾病 409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410
一、发生机制 410
二、临床常见疾病 411
第十六章 免疫学检测 412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 41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征 412
二、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 413
第二节 细胞免疫测定法 417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计数 417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417
三、细胞因子的检测 418
第十七章 免疫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420
第一节 免疫诊断 420
一、免疫诊断的概念 420
二、免疫诊断的特点与技术类型 420
第二节 免疫预防 421
一、人工主动免疫 421
二、人工被动免疫 423
三、计划免疫 424
第三节 免疫治疗 424
一、用于人工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品 425
二、免疫增强剂 425
三、免疫抑制剂 427
第四节 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 428
一、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动物的安全性 428
二、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技术的安全性 428
三、生物制品的毒副作用 428
第三篇 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 432
第十八章 微生物制药 432
第一节 抗生素 432
一、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432
二、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和筛选 434
三、抗生素的制备 436
四、抗生素的生物合成 438
第二节 氨基酸 440
一、概述 440
二、氨基酸代谢控制育种与发酵技术 441
三、赖氨酸 444
四、苏氨酸 445
第三节 酶与酶抑制剂 445
一、酶制剂 445
二、酶抑制剂 449
第四节 其他 450
一、维生素 450
二、甾体化合物 453
三、菌体制剂 456
第十九章 抗生素药效学 458
第一节 抗生素的体内和体外药效 458
一、体内抗菌试验 458
二、体外抗菌试验 459
第二节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 461
一、抗生素的效价单位 461
二、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法 462
第三节 抗药性 464
一、抗药性的概念 464
二、细菌抗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465
三、细菌抗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466
四、抗药性的防止 467
第二十章 药物的微生物检查 468
第一节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468
一、药物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及防治 468
二、药物变质 470
三、药物生产中的GMP和GLP 471
第二节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472
一、培养基及其适用性检查 472
二、微生物试验菌株及其制备 474
三、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474
四、方法适用性验证 475
五、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476
第三节 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479
一、微生物计数法 481
二、控制菌检查 488
附录 微生物、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493
参考文献 525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李平兰主编 2019
- 《微生物学》杨革主编 2018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王英明,徐德强主编 2019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发育生物学》(芬)S.F.吉尔伯特,(美)M.J.F.巴雷西编者;罗静,岳漫宇,刘晶责编石德利译者 2020
- 《药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李敏主编 2018
- 《微生物学实验与指导》周长林主编 2019
- 《奥妙的微生物世界》贾士儒,韩培培主编 2019
- 《医学微生物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第2版》李凡,徐志凯主编;黄敏,郭晓奎,彭宜红副主编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