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步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团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2635258
  • 页数:5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推出的系列学术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以严谨的史学态度、详实的史料、扎实的研究为基础,重点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根源,教科书问题、战后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论述了“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问题是解决中日关系的关键所在。全书遵循认识历史,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和平共处的基本思考,是一本学术严谨的史学著作。(已获得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 中日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目录

序章 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根源 1

第一节 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的“大东亚战争史观” 2

1.战后处理得不彻底——保留天皇制与历史问题 2

2.国民政府关于保留天皇制的认识 9

3.“一亿人总忏悔”的陷阱 13

第二节 不彻底的战后处理 15

1.日本战俘与侨民的遣返 15

2.中国放弃占领日本领土 21

3.国际法庭审判的缺陷 23

第一章 战争赔偿问题 30

第一节 战后中日间的国家与台湾当局的赔偿问题 31

1.战后初期国民政府的对日索赔 31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与1952年台湾当局无奈放弃对日索赔 36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与中国政府放弃对日本的国家索赔要求 51

第二节 日本对亚洲国家战争赔偿立场之比较 64

1.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赔偿立场:设法逃避赔偿责任 64

2.日本对其他亚洲国家:虽无赎罪意识,但承认有赔偿责任 68

第三节 战后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法理与实践 72

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法理基础 72

2.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的艰难历程:以细菌战讼诉为例 75

第四节 关于日本战争赔偿责任的思考 81

1.谁应当负战争的主要责任? 81

2.日本民众应负战争责任吗? 89

第二章 靖国神社问题 96

第一节 国家祭祀设施——靖国神社的建立史 97

1.靖国神社建立——以“为天皇献身”为原则 97

2.从“忠魂”到“祭神” 101

3.英灵彰显——战时体制下的靖国神社 105

第二节 战后围绕国家管理靖国神社的争论——“靖国神社问题”的由来与本质 110

1.从国家设施到宗教法人 110

2.靖国神社要求“国有化”的策略 113

3.“靖国神社法案”的搁浅 115

4.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国有化”的迂回策略 120

5.游就馆——靖国神社理念的典型表现 123

第三节 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 130

1.A级战犯的“合祀” 130

2.中曾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132

3.小泉首相连续六年参拜靖国神社 138

第四节 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抵制与斗争 145

1.“和平遗族会”全国联络会 145

2.和平遗族会与日本遗族会的交锋 150

3.天皇态度的变化 155

4.关于“分祀”与另建国家追悼设施问题 159

5.靖国问题的实质及其症结 162

第三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 170

第一节 战前与战争中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171

1.明治天皇的“教育敇语” 171

2.神化天皇的第一期“国定教科书” 174

3.强化忠君意识的第二、三期“国定教科书” 176

4.侵略战争开始后的第四期“国定教科书” 180

第二节 改善与改恶——战后历史教科书的演变 186

1.战后日本教科书从“国定”向“审定”转换 187

2.美国对战后初期日本教育的影响 191

3.“国定教科书”转变为“审定教科书” 197

4.日教组与右翼势力围绕教科书的斗争 203

第三节 抵制对教育的行政干预——家永三郎教科书诉讼 207

1.家永三郎先生与《新日本史》 208

2.教科书诉讼 213

3.保守势力对教科书的再次攻击与家永三郎第三次教科书诉讼 218

4.保守势力对教科书的攻击破坏了顺利发展的中日关系 226

第四节 进入21世纪围绕战争历史记忆的争论与斗争 229

1.“大东亚战争史观”在战后50年的复活 230

2.“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及其活动 235

3.“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 244

4.扶桑社版《新历史教科书》的历史观 254

第四章 关于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论 260

第一节 南京大屠杀之经过 261

1.日军攻击南京的目的与“屠杀令” 262

2.南京大屠杀的展开 265

3.南京大屠杀的后果和影响 275

第二节 战争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 287

1.日本军队、政府对南京发生大屠杀事件的认识及掩盖措施 287

2.中方当时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及揭露办法 293

3.第三方的认识和大屠杀的国际新闻传播 303

第三节 战后中方的认识和日本方面的动向 322

1.南京大屠杀与民众的创伤记忆 322

2.日本国内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论 332

第四节 围绕南京大屠杀案的诉讼 343

1.东京审判中的南京大屠杀案 343

2.南京审判 351

3.李秀英、夏淑琴诉讼案 358

第五节 学术争论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 365

1.中日研究中的分歧 365

2.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的南京大屠杀 375

第五章 遗弃化学武器的处理与销毁 385

第一节 逃避了战后审判的化学战责任 386

1.二战前国际社会关于禁止化学武器的公约 386

2.日本军队的化学战准备 394

3.日本军队的化学战实战 417

4.逃避了战后审判的化学战战争责任 426

第二节 尚未结束的战争——化学武器在战后的遗留及危害 430

1.遗弃化学武器的实况 431

2.遗弃化学武器的伤害 438

3.处理与销毁——战后的国际责任 447

第三节 思考与反省——如何承担国际义务 454

1.否认战争责任的言行 454

2.追求历史的真实 463

3.艰苦的诉讼道路 469

终 章 中日历史问题的解决——建立面向未来的历史认识 483

第一节 中日历史问题的对话空间 484

1.侵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政治层面判断的原则性 484

2.“被害”与“加害”——民众层面战争体验的差异 491

3.必然性与偶然性——学术层面的思维逻辑与研究方法 501

第二节 历史认识跨越国境的努力 509

1.欧洲关于历史问题的对话实践 509

2.东亚历史问题对话的复杂性与对话的努力 514

3.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与历史认识跨越国境 520

附录一 关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回答记者的提问 5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