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监管研究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监管研究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监管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斌彬,张晓凌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554920
  • 页数:1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题为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监管研究。一个有效的跨市场交易监管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纠错功能,及时惩处和制止已有的各种证券欺诈行为,而且还应有足够的风险防范功能,即通过谋划全局,从机制上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事前防范和消解。因此,后危机时代我国所要谋划的跨市场交易监管不仅应立足于现在,即有效缓解风险发生后的损失,还要具备必要的前瞻性,即能未雨绸缪地防范证券和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有鉴于此,本书拟在传统法学规范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法经济学的分析手段以构建富有我国国情特色的跨市场监管框架体系,使之更能适应后危机时代宏微观审慎监管的内在要求。 本书属于我社组织的“厦门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文库”。作者为陈斌彬、张晓凌。陈斌彬,法律经济学博士后,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金融法(证券法、银行法、投资基金法)与法律经济学,现为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曾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参编多部论著。 张晓凌,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国际法学博士研究生。两位作者都是在经济金融法方面有多年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专业人士。这保证了本书的专业化水平和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监管研究》目录

绪言 1

一、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提出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

三、本书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5

四、本书的研究价值与创新 6

第一章 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跨市场交易之概述 8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9

一、期货、金融期货与股指期货 9

二、股指期货的产生与功能 11

三、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7

第二节 跨市场交易概述 22

一、跨市场交易的基础 22

二、跨市场交易的概念与特征 24

三、跨市场交易的类型 28

四、跨市场交易的具体策略和操作方式 29

第三节 跨市场交易对期现两市的影响 38

一、深化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的价格联动 38

二、推进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运行的互动 40

三、扩大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的资金互动 41

第四节 跨市场交易的风险类型与特征表现 42

一、一般衍生交易的风险类型 42

二、在跨市场交易风险的具体表现 45

三、跨市场交易的风险特征 56

第二章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理论基础与制度特征 59

第一节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缘起 59

一、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社会背景:美国“87股灾” 59

二、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提出:《布雷迪报告》之建议 62

第二节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性质 63

一、跨市场交易监管的必要性 63

二、证券监管下的跨市场交易监管 67

三、跨市场交易监管的属性定位 71

第三节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理论述评 74

一、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创新激励理论 74

二、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间的微观审慎理论 76

三、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宏微观审慎结合理论 78

第四节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80

一、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目标 80

二、跨市场交易监管的原则 81

第五节 跨市场交易的监管机构 84

第三章 跨市场交易监管的实践观照:境外的做法与启示 87

第一节 美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制度 87

一、美国跨市场交易的监管框架 87

二、美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演进 94

第二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跨市场交易监管 110

一、英国的跨市场交易监管 110

二、日本的跨市场交易监管 113

三、香港的跨市场交易监管 116

第三节 境外跨市场交易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119

一、监管理念层面的启示 119

二、监管体制方面的启示 123

三、监管内容方面的启示 128

第四章 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完善之径:宏微观审慎的有机推进 132

第一节 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现状与问题揭示 133

一、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规则体系 133

二、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具体规则 134

三、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缺陷与不足 139

第二节 宏观审慎视域下的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建构 148

一、明确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的监管主体 148

二、厘定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边界 149

三、建构多层次的期货市场监管法规 152

四、提升现有的“五方”监管协作效力 152

五、推进和增强跨境联合监管 154

第三节 微观审慎视域下的我国跨市场交易监管的法律建构 155

一、推行跨市场交易登记 155

二、弥补交易法规之漏洞 156

三、实施严格的程序化交易账户管理 158

四、建构跨市场价格稳定机制 160

五、“分对象、分阶段”地实施跨市场操纵监管 162

六、健全投资者适当性规则 165

七、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165

结束语 167

主要参考文献 1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