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建设报告  2014
中国社会建设报告  2014

中国社会建设报告 2014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贵伦,鲍宗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6957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中国社会建设报告201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年)》等统计数据,研制了中国社会建设指数评价体系,在全国首次对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及其得分排序,并将北京与全国13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G20国、金砖五国以及新加坡、韩国、香港的社会建设指数作了横向比较;《报告》还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对中国的社会建设走势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中国社会建设报告 2014》目录

导论 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1

一 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导向 1

(一)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单极世界的解体 2

(二)后全球化时代“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世界性难题 3

(三)人类生存资源与空间的约束,引导人类走出地球,开展太空探索的竞争 6

(四)后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本质 6

二 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 8

(一)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8

(二)不断完善转型社会的社会秩序构建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11

(三)建立以社会规则为基本元素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社会公正有序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13

三 后全球化:凸显中国社会建设的现代化方向 14

第一章 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 19

一 人均GDP(美元) 19

二 GDP增速(%) 21

三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23

四 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 24

五 失业率(%) 26

六 医疗开支占GDP比重(%) 27

七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个/千人) 28

八 杀人案件占刑事案件比例(%) 29

九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性代表占代表总数比重(%) 31

十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32

十一 城市人口占比(城市化率)(%) 34

十二 R&D支出占GDP比重(%) 35

十三 国际入境旅游人次(万人) 37

十四 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人) 38

十五 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40

十六 每千人口病床数(张/千人) 41

十七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 42

十八 每千名老人人口养老床位(张/千人) 43

十九 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人才(人) 44

二十 劳动争议结案数(件) 46

二十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7

二十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8

二十三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49

第二章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 51

一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总指数 51

(一)社会建设总指数得分排序 51

(二)社会建设总指数比较分析 54

二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指数的比较 55

(一)社会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56

(二)社会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58

三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服务指数的比较 60

(一)社会服务指数得分排序 60

(二)社会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63

四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治理指数的比较 64

(一)社会治理指数得分排序 64

(二)社会治理指数比较分析 67

五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环境指数的比较 68

(一)社会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68

(二)社会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70

六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进步指数比较 71

(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进步指数排序 71

(二)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进步指数排序 74

(三)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服务进步指数排序 77

(四)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治理进步指数排序 80

(五)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环境进步指数排序 83

第三章 中国直辖市社会建设指数比较 87

一 中国四个直辖市社会建设总指数 87

(一)社会建设总指数得分排序 87

(二)社会建设总指数比较分析 89

二 中国四个直辖市社会保障指数的比较 90

(一)社会保障指数得分排序 91

(二)社会保障指数比较分析 92

三 中国四个直辖市社会服务指数的比较 93

(一)社会服务指数得分排序 94

(二)社会服务指数比较分析 95

四 中国四个直辖市社会治理指数的比较 96

(一)社会治理指数得分排序 96

(二)社会治理指数比较分析 97

五 中国四个直辖市社会环境指数的比较 99

(一)社会环境指数得分排序 99

(二)社会环境指数比较分析 100

第四章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 102

一 当前特大型城市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2

(一)大规模、高速度的人口集聚和发展,使城市承受力下降,失衡、失序现象不时出现 103

(二)快速城市化使“半城市化”地区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半城市病” 104

(三)“被城市化”的农民和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缩小了空间距离,但却因就业和生活等被边缘化而加大了社会、心理距离 106

(四)城市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06

二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总指数 108

(一)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总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 108

(二)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比较 110

三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指数的比较 112

(一)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 112

(二)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 114

四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指数的比较 117

(一)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 117

(二)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服务水平的比较 119

五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指数的比较 120

(一)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 121

(二)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比较 122

六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指数的比较 125

(一)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指数排位前后三名的比较 125

(二)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环境水平的比较 127

第五章 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社会建设若干指标的比较 130

一 人均GDP(US$) 130

二 GDP增速(%) 132

三 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133

四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5

五 CPI指数(2005年=100) 136

六 失业率(%) 138

七 教育开支占GDP比重(%) 139

八 医疗开支占GDP比重(%) 141

九 每千人宽带用户(个/千人) 142

十 每十万人口监狱服刑人数(人) 144

十一 每十万人口杀人犯罪率(%) 144

十二 女性议员占国家议会比例(%) 146

十三 每万人口医生人数(人) 147

十四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 149

十五 城市人口占比(城市化率)(%) 149

十六 女性人口比重(%) 151

十七 R&D支出占GDP比重(%) 152

十八 国际入境旅游人次(千人) 154

十九 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社会建设综合比较 155

(一)排名靠前的指标 155

(二)排名靠后的指标 156

第六章 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比较研究 159

一 世界城市的认知与划分 159

(一)世界城市概念的演变 159

(二)世界城市的划分 163

(三)世界城市划分方法的理论根源及其局限 166

二 创新世界城市的评价 168

(一)时空序列中的世界城市层次 168

(二)建立评价世界城市标准的标杆指标 172

(三)评价世界城市标准的“三标杆” 173

(四)新兴世界城市的活力和发展 177

三 世界城市社会建设若干指标比较分析 180

(一)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181

(二)失业率(%) 183

(三)每千人口病床数(张) 185

(四)每千人口医师数(人) 186

(五)每百人口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户) 187

(六)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89

(七)文化娱乐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90

(八)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91

(九)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92

(十)公共图书馆数(个) 193

(十一)每十万人口公共图书馆数(个) 194

(十二)博物馆数量(个) 195

(十三)联合国世界遗产数(个) 196

(十四)大型音乐厅数(个) 198

(十五)美术馆(艺术画廊)数(个) 199

(十六)剧院数(个) 200

(十七)电影院数(个) 201

(十八)每十万人口电影院数(个) 202

(十九)文化及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万人) 202

四 世界城市社会建设综合分析 204

(一)中国世界城市排名靠前和居中的指标 204

(二)中国世界城市排名靠后的指标 206

第七章 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 210

一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综合指数比较 210

(一)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综合指数排序 210

(二)社会建设总指数比较分析 212

二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21个指标排序 217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7

(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19

(三)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 221

(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 223

(五)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 225

(六)城镇登记失业率(%) 227

(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 229

(八)每万人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万人) 230

(九)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233

(十)社区服务机构覆盖率(%) 235

(十一)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千人) 237

(十二)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239

(十三)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册/人) 241

(十四)每万人口社会组织(个/万人) 243

(十五)每万人口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人/万人) 245

(十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 247

(十七)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比率(%) 249

(十八)万元GDP能耗下降率(%) 251

(十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53

(二十)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 255

(二十一)每万人口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万人) 257

三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进步指数 259

(一)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进步指数排序 259

(二)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11个指标进步指数排序 261

结语 近年来中国社会建设水平及其走势 284

一 2013年中国社会建设水平 284

(一)总指数不断提高 284

(二)四个维度指数有升有降 284

二 近三年中国社会建设走势 285

(一)近三年中国社会建设持续上升的指标 285

(二)近三年中国社会建设呈波动或持续下降的指标 287

三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有喜有忧 289

(一)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指数有升有降 289

(二)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四个维度指数有升有降 289

四 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的比较 289

五 中国新兴世界城市与国际世界城市比较 290

(一)北上广深排名靠前的指标 290

(二)北上广深排名较靠后的指标 291

附录Ⅰ 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293

附录Ⅱ 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建设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305

附录Ⅲ 北京市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313

附录Ⅳ 中国近年来社会建设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316

附录Ⅴ 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建设指数数据 319

附录Ⅵ 世界城市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332

附录Ⅶ G20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343

附录Ⅷ 北京16个区县社会建设指标数据来源 3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