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能量有效利用
能量有效利用

能量有效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庆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09178373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主要面向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节能领域相关专业本科生,属于专业基础课教材。本教材结合当今能量有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有效用能的原理、方法、技术和设备。主要包括能量有效利用基本知识、能量有效利用的热力学分析、通用有效用能技术、通用有效用能设备、热动力循环系统有效用能分析、工业过程有效用能分析、热能供应系统有效用能分析及能源系统模型等内容。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能对我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及节能方面的教学、科研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教材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作为涉及能源开发及能量利用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供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能量有效利用》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1

一、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 2

二、天然气资源开发与利用 5

三、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 6

四、其他能源资源 7

第二节 我国能源利用中面临的问题 7

第三节 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的意义 8

第四节 有效用能的主要领域 10

一、我国能源有效利用的形势和目标 10

二、安全高效开发煤炭 11

三、加快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11

四、大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12

五、积极有序发展水电 12

六、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12

七、加快发展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13

八、大力加强建筑节能 13

复习思考题 14

第一章 能量有效利用基本知识 1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5

一、能源和能 15

二、能量 16

三、能质 16

四、能的利用过程 17

五、能的性质 18

第二节 用能过程潜力分析 19

一、能尽其用的可能性与限度 19

二、能量有效利用途径分析 20

第三节 能量有效利用的技术方法 22

一、用能效益分析 22

二、有效用能原则 23

三、有效用能方法 24

第四节 能量有效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 26

一、能源与能量利用的评价指标 26

二、能量有效利用的评价指标 31

三、节能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36

复习思考题 43

第二章 能量有效利用的热力学分析 44

第一节 能量平衡分析 45

一、能量平衡分析的方法 45

二、能量平衡分析的模型与类型 48

三、能量平衡计算 50

四、能量平衡分析的步骤 54

五、典型设备能量平衡分析 54

第二节 ?分析 57

一、?的概念 57

二、各种形式能量与燃料的? 58

三、?分析法 75

四、常见热工设备的?平衡及?效率 78

复习思考题 83

第三章 典型有效用能技术分析 85

第一节 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 85

一、远红外辐射加热原理 85

二、远红外辐射器件 85

三、远红外辐射加热炉 91

第二节 微波与超声波加热技术 96

一、微波与超声波加热原理 96

二、微波与超声波加热器件 96

三、微波与超声波的应用 98

第三节 隔热保温与蓄能技术 101

一、隔热保温与蓄能概述 101

二、隔热保温技术 102

三、蓄能技术 109

第四节 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 117

一、燃烧概述 117

二、气体燃料燃烧技术 117

三、油燃烧技术 119

四、煤粉燃烧稳定技术 122

五、煤粉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123

六、高浓度煤粉燃烧技术 124

七、流化床燃烧技术 125

第五节 余热利用技术 126

一、余热概述 126

二、余热利用的原则与途径 127

三、余热计算 130

四、余热利用实例 132

第六节 磁场有效用能技术 136

一、磁场有效用能原理 136

二、磁流体发电技术 137

三、超导磁场储能技术 138

复习思考题 140

第四章 典型有效用能设备分析 141

第一节 换热器 141

一、换热器的结构类型 141

二、评价换热器的性能指标 144

三、影响换热过程的内部性能因素 146

第二节 热管 148

一、热管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148

二、热管的分类 150

三、热管的工作特性 150

四、热管的选择设计 158

五、热管的应用 159

第三节 吸收式制冷装置 159

一、吸收式制冷概述 159

二、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160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161

第四节 热泵 170

一、热泵概述 170

二、蒸气压缩式热泵工作原理 172

三、理想热泵系统的?平衡方程和?损失 174

复习思考题 174

第五章 热动力循环系统有效用能过程分析 176

第一节 蒸汽燃气联合动力循环系统 176

一、余热锅炉联合循环 177

二、排气加热给水联合循环 179

三、排气补燃联合循环 179

四、排气再燃联合循环 179

五、增压锅炉联合循环 180

第二节 热电联产系统 180

一、热电联产系统概述 180

二、热电联产总热耗分配 181

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效益 182

四、热电联产?分析 184

五、影响热电厂有效用能的主要因素 185

第三节 沼气冷热电联产系统 186

一、沼气发电概述 186

二、沼气发电与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187

第四节 生物质热解气化气热电联产系统 190

一、生物质热解气化发电技术 190

二、生物质热解气化发电的特点 192

三、生物质热解气化气热电联产系统 193

第五节 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195

一、生物质直燃发电概述 195

二、生物质直燃发电的特点 195

三、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 196

复习思考题 199

第六章 工业过程有效用能分析 200

第一节 流体流动及流体机械 200

一、流体流动 200

二、流体机械 200

第二节 换热过程有效用能 203

一、换热过程 203

二、设备和管道的保温 204

第三节 蒸发过程有效用能 205

一、多效蒸发 206

二、额外蒸汽的引出 209

三、二次蒸汽的再压缩 210

四、冷凝水热量的利用 213

第四节 精馏过程有效用能 214

一、精馏过程有效用能概述 214

二、精馏过程有效用能方法 215

第五节 干燥过程有效用能 233

一、排气再循环 233

二、采用换热器的余热回收 234

三、热泵的应用 234

四、干燥过程有效用能 234

第六节 化学反应过程有效用能 235

一、化学反应热的有效利用 235

二、反应装置的改进 237

三、催化剂的开发 238

四、反应与其他过程的组合有效用能 239

复习思考题 242

第七章 热能供应系统有效用能分析 243

第一节 供热热源的有效用能 243

一、余热锅炉水循环 243

二、余热锅炉传热计算 245

第二节 供热管网的有效用能 251

一、管网的水力平衡 251

二、供热系统水力传输效率 255

三、热水管直埋供热技术 259

四、管网的保温技术 263

第三节 供热系统运行的有效用能 265

一、分户计量供热系统的有效用能概述 265

二、分户热计量技术分析和方法 266

第四节 空调系统的有效用能 269

一、空调水系统的有效用能 270

二、空调风系统的有效用能 272

复习思考题 276

第八章 能源系统模型 277

第一节 能源系统概述 277

第二节 能源统计模型 279

一、基本统计量 280

二、回归分析 281

三、时间序列分析 285

四、单位能耗的统计分析 286

第三节 能源系统网络模型 289

一、能源系统网络图的结构 290

二、能流网络图内过程的效率 291

三、能流平衡分析 292

第四节 能源系统线性规划模型 293

一、热能供应系统线性规划模型 293

二、能源供应系统的多目标决策分析 298

第五节 能源投人产出模型 300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300

二、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303

三、载能值的计算 305

第六节 能源预测技术概述 310

一、弹性系数法 311

二、部门分析法 313

复习思考题 314

主要参考文献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