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以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为例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以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为例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以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胜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416581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历史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现状进行了考察。以社会变迁理论价值哲学理论等为指导,对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变迁的原因、变迁的原理及引导策略进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做了理性思考。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的反思与建构 以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为例》目录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

三、文献综述 16

四、研究设计 30

五、瑶山白裤瑶及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简介 39

第一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历程考究 58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60

一、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61

二、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66

三、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69

四、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70

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71

一、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72

二、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76

三、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79

四、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81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究 82

一、白裤瑶学生的就学情况 83

二、白裤瑶社区与学校交流情况 91

三、白裤瑶群体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 96

四、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括 103

第四节 小结 104

第二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因分析 106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之原因分析 107

一、白裤瑶的主观性因素的影响 109

二、特定的经济、政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 118

第二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之原因分析 134

一、白裤瑶的教育价值观念渐渐发生变化 135

二、教育实践的客观影响 137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之原因分析 147

一、在文化交融中白裤瑶逐步认可了学校教育的价值 147

二、教育实践的综合影响 153

第四节 小结 171

第三章 瑶山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理及引导策略探析 173

第一节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原理探析 173

一、生产实践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形成和变迁的基础 174

二、国家制度和政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主导力量 179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重要因素 182

四、文化变迁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深层因素 185

五、主体需要和观念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动力 192

六、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196

第二节 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强化和引导的策略探讨 199

一、充分发挥政策的教育价值导向作用 200

二、加强宣传媒介的教育价值倡导作用 203

三、挖掘与利用白裤瑶的传统文化价值资源 205

第三节 小结 206

第四章 从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反思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 208

第一节 教育究竟是什么 212

一、理解教育的哲学依据 214

二、理解教育的现实依据 217

第二节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合理价值定位 221

一、学校教育价值定位合理性的衡量标准 221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价值定位合理性的衡量标准 227

第三节 实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合理价值定位的理性思路 231

一、充分认识教育的战略重要性,实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 231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理性的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238

三、树立整体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 239

四、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建立起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 244

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中的责任 252

第四节 小结 260

第五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62

第一节 结论 262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68

主要参考文献 270

附录 285

后记 30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