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钢书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010074245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点讨论大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在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等方面的进步,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部分理念。本书着力于展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认同的过程、特点、途径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5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7

四、本课题研究内涵与外延 9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0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15

第一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16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首要环节 16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依据 18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丰富内涵 19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作用 22

五、创新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动力 25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的梳理 28

一、1949年至“文革”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探索中发展 29

二、“文革”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30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置的历史轨迹 34

第三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性质、体系、特点 37

一、《基础》课的性质 38

二、《基础》课的内容和体系 39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 41

第四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规律性特点 44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关键 44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基础 46

三、教学内容的“三贴进”是促进《基础》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中心环节 47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促进课程内容进大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 48

第五节 用研究性教学帮助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50

一、研究性教学内涵 50

二、研究性教学的萌芽与缘起 51

三、本课题对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54

第三章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类型、特点、相互关系实证分析 57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界定 58

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含义 58

二、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分析 60

三、大学新生理想、信念的量表制作与基本状况 67

第二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 69

一、六大特点:坚韧毅力、做事做人、仁庸霸谐、追求幸福等 70

二、三大关系:“坚韧毅力”信念对“追求财富”理想支持作用最强等 77

第三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低组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 82

一、九大特点:自信自强、坚韧不拔、力争最优、报国报家等 83

二、四大关系:坚韧不拔、力争最优、快乐激情对报国报家支持最大等 90

第四节 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与低组特点异同及其引导 98

一、大学新生理想、信念共识性高组与低组特点异同 98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确有引导的必要 99

三、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 100

第四章 大学新生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往事追忆、各种不适、思想矛盾 104

第一节 大学生提交的127份文稿内容概貌 105

一、大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后思想进步的四种类型 105

二、大学生思想进步四种类型涉及的主要内容 107

第二节 波浪式进步组对高中的回忆、对大学的看法、对大学生活的感受 109

一、对高中生活的回忆:苦读与理想,学习动力,填报志愿 110

二、入学前对大学的看法:大学是人间天堂 112

三、对大学生活的感受:轻松、紧张、不适、憧憬 114

第三节 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生活不适、学习不适、思想不适 119

一、入学后的生活不适:迷惘、无助、低落 120

二、入学后的学习不适:郁闷、挫折、着急 122

三、入学后的思想不适:动力缺乏、理想缺位 125

第四节 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的产生的思想矛盾与思想活动 131

一、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产生的思想矛盾 131

二、波浪式进步组入学后产生的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活动 134

第五章 大学新生波浪式进步组在思想行为方面的进步 147

第一节 在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进步 147

一、立志确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147

二、坚定科学崇高的精神境界 148

三、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149

四、我的人生我的梦:理想信念对我的作用 150

第二节 在有关人生观方面的思想进步 152

一、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152

二、志当存高远 152

三、没有目标又怎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呢? 154

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54

第三节 解决生活与学习难题 155

一、解决生活难题:克服精神孤独、学会生活自理、战胜多重困难 156

二、解决学习难题:克服毛病、掌握方法、激发学习 157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人际关系问题等的解决 160

一、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抓住时间学习 160

二、智商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人生还要有道德、操守、友情、善良 160

三、用思想道德课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友间的问题 164

四、网络道德是网络生活的必需 166

第六章 大学新生迂回进步组对逆境、爱情、道德等的认识 168

第一节 大学新生对逆境、素质、知识、能力的认识 168

一、拨开云雾重见光明——直面逆境中的挫折 169

二、修身,平天下——提高自身素质,争取日后腾飞 171

三、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思考 175

四、上大学的选择并没有错——关键是提高自身能力 177

第二节 大学新生对爱情的认识 180

一、含苞待放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80

二、我的爱情观——爱情在理智中呵护 183

三、春风里的交响——追求卓越,珍爱心灵 185

四、爱情难题——在学业与爱情的混战中 189

五、恋情为什么大多无果而终——对大学生恋情失败问题的思考 192

第三节 大学新生对公交礼节、网络使用、道德两难问题的认识 194

一、公交礼节 195

二、网络:用之善则善,用之恶则恶 197

三、道德两难问题与道德的挣扎 199

第四节 大学新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202

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202

二、由短信引发的圣诞之感 204

第七章 127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与转化 208

第一节 总体层次:理想缺乏方向性、坚定性、远大性 209

一、理想缺乏方向性 209

二、理想缺乏坚定性 218

三、理想缺乏远大性 220

第二节 具体层次:个人理想物质化,社会理想模糊化等 222

一、个人理想:生活理想物质化、职业理想实用化、道德理想欠缺化 222

二、社会理想:表现为模糊、片面、矛盾 224

第三节 理想转变:树立理想,实现理想 226

一、树立理想:个人理想全面高尚,社会理想践行肯定整合 226

二、实现理想:打下思想基础、认识长期艰巨性、化理想为现实 236

第四节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241

一、动力作用:远大的志向如太阳,惟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 242

二、指引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生历程的定向器 243

三、提升作用: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244

四、充实作用:它能绿化心灵的荒漠 244

五、激励作用: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 245

六、预防作用:防止在精神空虚的状态下沉溺于网络 245

七、凝聚作用:我们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能力屹立于世界之首 246

八、调整作用:调整我们看待客观事物的方式 246

第八章 127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进步与确立 249

第一节 树立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249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性 249

二、科学的世界观有助于认识人的本质、人的角色定位等 252

三、把握理想信念与人生观的关系 254

四、明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254

五、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人生观 256

第二节 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到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259

一、通过对人生态度、人生责任、人生审美体悟确立人生目的 259

二、通过人生认知、人生情感、人生意向确立人生态度 263

第三节 谱写科学高尚人生价值的三部曲 271

一、对科学高尚人生价值的把握与理解 271

二、对模糊错误人生价值认识的回答与抵制 275

三、对实现人生价值思考与准备 276

第九章 127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 281

第一节 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取得三大进步,处好三大关系 282

一、取得三大进步:爱国思想更加全面、爱国情感更加理智、爱国行为更加务实 283

二、处好三大关系:祖国与家庭、爱国与杰出人物、爱国与对待外来文化 289

第二节 民族精神培育:弘扬三大精神、完成伟大历史使命 292

一、弘扬三大精神: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93

二、完成伟大历史使命:加强信心、全面发展、树立正确三观 295

第三节 时代精神培育:把握创新本质,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299

一、把握创新本质:理解创新内涵、认识创新重要性、实施创新步骤 299

二、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就业心态、曾经标准、课程引导、实际操作 302

第十章 转变途径:课程主打、教学主导、其他因素辅助、自我反思根本 308

第一节 首开必修课程地位、优质权威教材提供起到主打作用 309

一、对理想信念的帮助:提供知识、加深认识、传授方法、确立目标 310

二、三观的根本转变:拨开思想迷雾、找到人生方向、提升政治思考能力 319

三、解决生活学习问题:学会独立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协调人际关系 323

第二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起到主导作用 326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起到关键作用 327

二、案例教学、电影观摩起到强化作用 328

三、课堂讨论起到明晰作用 331

第三节 其他课程教师敦促、伟人榜样、格言警示等起到辅助作用 333

一、其他课程教师、辅导员、长辈等的敦促作用 333

二、伟人、名人、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335

三、格言、广告词的警示作用 337

四、生活学习挫折的唤醒作用 338

五、现实生活重大事件的启迪作用 339

第四节 持续反思的自我教育醒悟起到根本作用 339

一、反思时间:两周、两月、乃至更长 340

二、醒悟诱因:缺乏理想、陷入痛苦,用“三个负责”克服“混” 342

第五节 仍有存疑组学生的思想困惑 343

一、成长成才中的“?” 344

二、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346

三、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 347

四、爱国主义与成才 348

结论 349

参考文献 354

后记 3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