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滇西兰坪  思茅盆地TSM分析
滇西兰坪  思茅盆地TSM分析

滇西兰坪 思茅盆地TSM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跃昆,廖宗廷,陈军著
  • 出 版 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2524304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石油地质勘探出发,对兰坪—思茅盆地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构造研究为主线,以油气选区评价为目的,强调盆地原型恢复与后期改造、油气成藏与保存、造山带与盆地地质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有机结合。
《滇西兰坪 思茅盆地TSM分析》目录
标签:盆地 分析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3

1.3研究思路 8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 12

2.1地层分布与划分对比 12

2.1.1元古界 12

2.1.2下古生界 13

2.1.3上古生界 14

2.1.4中生界 23

2.1.5新生界 31

2.2主要断裂与稳定地块 33

2.2.1主要的断裂构造带 33

2.2.2主要的大陆地块 36

2.3岩浆活动与分布规律 37

2.3.1花岗岩浆活动 37

2.3.2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 40

2.3.3火山活动 42

2.4变质作用与主要变质带 45

2.4.1变质作用简况 45

2.4.2无量山-营盘山变质带 46

2.5综合地球物理场分析 49

2.5.1岩石物性 49

2.5.2重力场特征 51

2.5.3 磁力场特征 52

2.5.4其他地球物理特征 52

2.5.5隐伏断裂及火成岩体分析 55

2.5.6三个构造界面的推断解释 57

2.5.7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 59

本章小结 62

第3章 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GT) 63

3.1特提斯洋与阶段划分 63

3.1.1特提斯概念 63

3.1.2特提斯演化阶段 63

3.2滇西晚古生代冰碛岩的属性 64

3.2.1冰碛岩的分布与特点 64

3.2.2与全球冈瓦纳大陆冰川的对比 65

3.2.3古山链与近源沉积分析 66

3.3超镁铁岩、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67

3.3.1分布特征与研究方法 67

3.3.2判别结果与分析 70

3.4构造单元划分 79

3.4.1划分原则 79

3.4.2划分结果 80

3.5区域构造演化 81

3.5.1古全球构造阶段 81

3.5.2中间过渡阶段 83

3.5.3新全球构造阶段 83

本章小结 84

第4章 盆地原型分析(P) 86

4.1盆地原型分类 86

4.2晚古生代盆地原型 87

4.2.1晚古生代沉积古地理 87

4.2.2晚古生代盆地原型 92

4.3中生代盆地原型 100

4.3.1澜沧江断裂带对盆地的控制作用 100

4.3.2潞西超镁铁岩、火山岩带所反映的盆地原型 100

4.3.3中生代砂岩的构造地球化学 101

4.3.4中生代沉积古地理 103

4.3.5中生代盆地原型 107

4.4新生代盆地原型 109

4.4.1新生代盆地分布特征 109

4.4.2滇西走滑拉分盆地的类型及形成机制 109

本章小结 113

第5章 盆地构造热演化(3T) 114

5.1构造处境(Tectonic Setting) 114

5.1.1构造位置 114

5.1.2盆地构造单元 114

5.1.3主要构造带特征 115

5.2盆地形成演化与迭加改造史(Time) 116

5.2.1晚古生代-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116

5.2.2新生代构造形变与改造历史 118

5.3热体制(Thermal Regime) 140

5.3.1盆地热史恢复方法 140

5.3.2有机质成熟度及烃源岩热演化史 141

5.3.3裂变径迹分析 148

5.3.4石英结晶度指数分析 151

5.3.5流体包裹体分析 155

本章小结 161

第6章 盆地4S 162

6.1沉降作用及沉积作用(Subsidence and Sedimentation) 162

6.1.1盆地沉降作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163

6.1.2晚古生代的盆地沉降作用和沉积作用 165

6.2构造应力场(Stress Condition) 166

6.2.1构造应力场研究简况 166

6.2.2有限元应力场分析方法 167

6.2.3印支期区域构造应力场与位移分析 167

6.2.4燕山-喜山早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位移分析 169

6.2.5喜山中晚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与位移分析 172

6.2.6印支-喜山期构造应力场总结 176

6.3逆冲推覆构造与盆地风格(Style) 177

6.3.1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177

6.3.2逆冲推覆的时限与规模 184

6.3.3兰坪-思茅盆地的风格 187

6.3.4兰坪-思茅盆地与楚雄盆地的关系 190

本章小结 203

第7章 盆地4M 205

7.1形成油气的物质基础(Material) 205

7.1.1烃源岩 205

7.1.2储集层 209

7.1.3盖层 217

7.1.4生储盖组合 220

7.2油气运移与圈闭(Migration and Non-migration) 221

7.2.1油气运移分析 221

7.2.2油气显示 225

7.2.3油气圈闭 228

7.3油气保持(Maintenance) 232

7.3.1影响油气保持的主要因素 233

7.3.2油气保持条件评价 236

本章小结 241

第8章 油气评价(HC) 243

8.1油气系统分析 243

8.1.1油气系统概念 243

8.1.2油气系统划分 243

8.1.3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复合含油气系统 245

8.1.4 T3-K1油气系统演化 245

8.2油气资源量估算(Quantity) 247

8.2.1历次油气资源量估算方法 247

8.2.2历次资源评价分析 249

8.3主要位置(Location) 250

8.3.1勘探领域与层系 250

8.3.2有利区带优选 252

8.3.3有利勘探目标分析 254

本章小结 259

参考文献 2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