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教中国
儒教中国

儒教中国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湘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8700570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儒学是中国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学派。两千年来,它以其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宏伟殿堂,又以其经世致用的精神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儒教中国》目录
标签:编著 李湘

序言:其命维新话儒家 1

一、旧邦新命志维新 1

二、临危局顺势应变 3

三、儒家近现代遭遇 7

四、再抉择其命维新 9

第一章 儒学与中央集权 15

第一节 儒学社会化:制礼作乐别异和同 15

一、礼乐制度的形成 16

二、礼乐文化的发展 18

三、周公旦制礼作乐 21

第二节 儒学伦理化:以仁释礼 以人为本 24

一、儒学与孔子生平 25

二、以仁释礼人为本 34

第三节 儒学经学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37

一、独尊儒术经学始 38

二、石渠阁与经学化 45

第四节 儒学宗教化:三教合流 三位一体 51

第五节 儒学神学化:天上权威 地上富贵 56

一、谶纬之变显神学 57

二、神化的具体方式 59

第六节 儒学政治化:中央集权意识形态 61

第二章 儒教中国的特征 68

第一节 社会特征:礼乐文化——法律萌芽乐感文化 68

一、礼乐制度黄钟大吕 69

二、礼乐制度意义深宏 72

第二节 伦理特征:仁义文化——文明之乡礼仪之邦 76

一、仁者爱人人者为仁 76

二、杀身成仁行为高义 80

第三节 政治特征:德治传统——理想主义法律缺失 82

一、传统德治利国生民 82

二、儒家法家德治法治 86

第四节 经济特征:重义轻利——人道主义注重价值 89

一、义利之辨君子小人 89

二、义养生人利高祸民 94

第五节 科技特征:重道轻器——重视人文轻视自然 96

一、道器之间本末之源 96

二、重道轻器历史使然 98

第六节 文化特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101

一、和合之学历史探释 101

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106

第三章 弃不善者而改之 109

第一节 农业文明的产物 110

一、安土重迁的羁绊 111

二、重农抑商的偏见 116

三、家国同构的负面 119

第二节 大陆文明的特质 123

一、挥之不去的自我:大陆中心主义 124

二、地理文明的局限:农业文明和伦理中心主义 128

第四章 历久弥新的价值 142

第一节 相对主义文化观 143

一、永恒而普适的价值:忠恕之道中庸思想 144

二、多元而互补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0

第二节 打破中西体用观 156

一、中西地理的局限:地球一村 四海一家 157

二、体用割裂的局限:体用不二 创新转换 162

第三节 整理国故开新源 168

一、三纲与忠孝观念:忠君爱国 孝悌为人 169

二、五常与伦理底线:仁义礼智信人之伦 180

三、义利双行价值观:人本主义资本主义 185

四、诚信为本规范观:市场经济法制观念 191

第五章 儒教中国的意义 201

第一节 先进文化的主体:文化主体再次凸现 202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复苏 202

二、社会先进文化的主体 205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凝聚:精神家园废墟重建 207

一、社会转型与民族精神 208

二、儒教与精神家园重建 212

第三节 伟大复兴的旗帜:统一战线共谋大业 218

一、伟大复兴:历史的话题 219

二、儒学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221

第四节 世界文明的主流:核心文明普遍伦理 225

一、世界文明主流——王道大同文明的归宿 227

二、世界普遍伦理——儒学文明的普适转换 232

后记:走向拯救复兴路 247

一、儒学现当代发展 247

二、儒精神和工业化 261

三、儒精神与全球化 267

四、儒精神的真价值 2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