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列国汉学史书系  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
列国汉学史书系  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

列国汉学史书系 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岚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7742428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梳理了唐诗是如何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迥异于中国的异域,究竟是怎样跨越种种障碍,从被单纯译介走向被专门研究的过程。作者通过追溯英译唐诗的起源,系统检视了众位主要译介者的成果,在客观评价译家们对唐诗西渐进程的历史贡献的同时,寻绎出唐诗西传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探析其阶段性成因与特征。
《列国汉学史书系 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目录

代前言: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 1

导论 1

上篇 唐诗西传起步阶段史论 3

第一章 唐诗西传起步阶段的历史背景及特色 3

第一节 欧洲汉学研究的确立与唐诗英译的萌动 3

第二节 英国汉学研究的发展与唐诗英译的发轫 6

第三节 美国汉学研究的兴起与唐诗英译的发轫 9

第四节 唐诗西传起步阶段的特点 14

第二章 起步阶段主要文本探究 22

第一节 被错误定位的英译唐诗文本 22

第二节 英译唐诗的尝试文本 28

第三节 英译唐诗的专门文本 37

第三章 翟理斯的汉学研究与英译唐诗 42

第一节 《古今诗选》中译介的唐诗 43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对唐诗的总体评述和译介 49

第三节 《古文选珍》中的唐诗译介和唐代诗人介绍 53

第四节 对翟理斯学术贡献的评价 58

第四章 其他早期英、美汉学家与唐诗译介 60

第一节 爱德华·帕克(庄延龄)的英译唐诗 60

第二节 约瑟夫·艾约瑟的李白译介 65

第三节 威廉·马丁(丁韪良)的英译唐诗 73

第四节 对庄延龄、艾约瑟和丁韪良的学术评价 81

第五章 克莱默-班与唐诗西传 83

第一节 克莱默-班其人 84

第二节 《长恨歌及其他》及其中的唐诗译介 86

第三节 《玉琵琶》中的唐诗译介和唐代诗人介绍 94

第四节 《宫灯的飨宴》中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理解 103

第五节 对克莱默-班唐诗重译的学术评价 107

第六章 阿瑟·韦利的英译唐诗及诗人专门研究 110

第一节 《中国诗选》中的唐诗译介 111

第二节 《汉诗170首》中的唐诗译介 115

第三节 《汉诗增译》与韦利的白居易专门研究 124

第四节 韦利的李白专门译介 127

第五节 对韦利唐诗研究的学术评价 135

第七章 弗莱彻的唐诗专门译介 137

第一节 《英译唐诗选》和《续集》的内容 137

第二节 弗莱彻英译唐诗的特色 141

第三节 弗莱彻英译唐诗中的误读 145

第四节 对弗莱彻学术贡献的评价 150

下篇 唐诗西传发展阶段史论 155

第八章 唐诗西传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和特色 155

第一节 美国文化界关注、吸收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 156

第二节 “新诗运动”与美国唐诗译介的第一次高潮 161

第三节 唐诗西传发展阶段的特点 163

第九章 美国对欧洲唐诗译介的继承 168

第一节 俞第德和《白玉诗书》(Le Livre de Jade) 169

第二节 淮德尔和《中国歌辞》 178

第十章 英译诗歌选本中的唐诗 183

第一节 马瑟斯的爱情主题选译 183

第二节 法兰西的名家译诗编选 189

第十一章 庞德的《神州集》与唐诗西传 196

第一节 庞德生平及与中国古诗的渊源 196

第二节 《神州集》的内容 199

第三节 《神州集》作为唐诗英译选本的特色 201

第四节 《神州集》作为唐诗英译选本的缺陷 204

第五节 庞德对唐诗及汉文化的化用、移植 207

第六节 庞德对唐诗西传的贡献 210

第十二章 汉诗理论研究的开端 212

第一节 费诺罗萨与汉字结构分解 213

第二节 鲍瑟尔的唐诗鉴赏理论 220

第十三章 《松花笺》及其作者与唐诗西传 231

第一节 《松花笺》的两位作者与此书的问世 232

第二节 《松花笺》的内容和艾斯珂前言 234

第三节 艾斯珂的“字符分析”翻译方法 242

第四节 《松花笺》中英译唐诗的“文学性”呈现 243

第五节 《松花笺》对唐诗西传的影响 248

第十四章 华裔对唐诗西传的贡献 250

第一节 《群玉山头》及其唐诗译介 251

第二节 蔡廷干与《唐诗英韵》 260

第十五章 20世纪中期以后的唐诗西传 265

第一节 “垮掉的一代”诗派与美国唐诗译介的第二次高潮 265

第二节 汉学界唐诗译介和研究的重新展开 277

第三节 进深阶段唐诗研究的特点 279

结 论 293

附录Ⅰ 本文所涉外文人名与翻译对照 299

附录Ⅱ 本文所涉重要唐诗英译文本 305

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