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俊良,郭显超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414396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对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整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现有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证研究明显薄弱,时间价值有待深入发展。其次针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内涵、理论来源、要素及关系、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分四章进行了论述。最后本书对四川省和仁寿县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趋势分析,并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目录

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一)我国人口形势 1

(二)我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形势 3

(三)我国人口管理形势 6

二、研究意义 7

(一)理论意义 7

(二)现实意义 8

(三)应用前景 8

三、研究思路 9

四、研究内容 9

(一)研究目标 9

(二)具体研究内容 9

(三)研究重点 12

(四)研究难点 12

五、研究方法 12

(一)理论分析方法 12

(二)系统分析方法 12

(三)实证分析方法 13

六、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3

(一)可能的创新 13

(二)存在的不足 13

第一章 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文献综述 14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的进程 14

(一)研究发展过程 14

(二)政策与实践发展过程 15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 17

(一)对“人口均衡”内涵的探讨 17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测评 18

(三)人口均衡发展与相关问题研究 20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23

(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23

(二)实证研究明显薄弱 24

(三)实践价值有待深入发掘 25

四、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25

第二章 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探讨 26

一、人口的含义与本质 26

(一)人口的基本内涵 26

(二)人口的本质 26

(三)人口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 27

二、均衡与均衡发展的内涵 29

(一)均衡 29

(二)均衡发展 30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含义 31

(一)人口均衡的内涵 31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定义及状态 31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定义及内容 32

(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路径 33

(五)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本特征 34

(六)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性质 36

第三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来源 37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想源泉 37

(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 37

(二)西方古代人口思想 38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39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39

(二)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论 40

(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41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 4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观点 42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的评价 45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46

四、人口转变理论 46

(一)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46

(二)对人口转变理论的评价 49

(三)人口转变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50

五、适度人口理论 51

(一)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历程 51

(二)适度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53

(三)对适度人口理论的评价 53

(四)适度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54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54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历程 54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56

(三)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 57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57

七、“两个统筹”思想 58

(一)“两个统筹”思想的基本观点 58

(二)“两个统筹”思想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59

八、人口安全理论 60

(一)人口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60

(二)对人口安全理论的评价 61

(三)人口安全理论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62

九、科学发展观 62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62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 62

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 63

第四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素及其关系 65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素 65

(一)人口内部系统的要素 66

(二)人口外部系统的要素及其与人口的关系 70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变量均衡”关系 73

(一)人口内部诸要素的“变量均衡” 73

(二)人口与外部因素的“变量均衡” 75

(三)人口总体长期均衡发展的“变量均衡”关系 80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诸要素之间的“行为均衡”关系 81

(一)人口自身诸要素的“行为均衡” 81

(二)人口与外部因素的“行为均衡” 83

(三)人口总体长期均衡发展的“行为均衡” 86

第五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 87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87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87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定原则 88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的选取 90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99

(一)熵权法 99

(二)结构方程模型法 101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测度模型 102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模型 103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系统协调度的测度模型 105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持续度的测度模型 106

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尺度 107

第六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研究 110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状 111

(一)四川人口自身发展状况 111

(二)四川人口发展的外部条件 122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137

(一)数据来源 138

(二)指标体系权重设置 138

(三)四川主要年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 139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评价 153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评价 153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协调度的评价 154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 155

(四)总结 156

第七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趋势分析 157

一、预测方法和参数 157

(一)预测方法选择 157

(二)基础数据及资料来源 158

(三)预测参数 158

二、人口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161

(一)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161

(二)人口变动预测分析 163

(三)人口结构预测分析 165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70

(一)人口内部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170

(二)人口外部均衡面临的问题 173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挑战 195

第八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198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 198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198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 200

四、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201

五、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 210

第九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研究 212

一、选择仁寿县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212

二、仁寿县人口发展现状 213

(一)仁寿县人口自身发展状况 213

(二)仁寿县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 217

三、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分析 225

(一)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5

(二)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231

第十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趋势分析 237

一、仁寿县2011—2030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237

(一)基础数据 237

(二)预测参数的设置 238

(三)预测结果 239

二、仁寿县2011—2030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态势判断 242

三、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43

(一)人口自身均衡面临的问题 243

(二)人口外部均衡面临的问题 245

第十一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248

一、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 248

二、促进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248

三、促进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 251

附表 253

参考文献 2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