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安女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807529736
  • 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的意义 1

二、研究概况综述 4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8

第一章 白族古代碑刻与丧葬制度 13

第一节 土葬与无碑时代 16

一、无碑时代白族的墓葬制度 16

二、无碑时代白族墓葬细节的比较 17

三、无碑时代白族的墓葬文明 20

第二节 汉代棺葬与白族的墓碑时代 21

一、汉代棺葬与墓碑“披于士” 22

二、白蛮大姓接受汉代礼乐文化透视——以《孟孝琚碑》与“二爨碑”为例 26

第三节 火葬与白族碑刻的多元时代 31

一、多元时代的白族墓葬制度 31

二、白族碑刻的多元演化 36

三、元代碑殿的文化意义探寻 37

第四节 明清棺葬与白族碑刻的兴盛时代 46

一、明清时期的白族墓葬制度 46

二、明清时期白族碑刻的兴盛 47

第二章 帝王碑刻治世思想的边地阐释 53

第一节 南诏国蒙氏:儒家德政的民族化——“德化” 54

一、天宝战争前南诏与唐朝、吐蕃的关系 54

二、《南诏德化碑》“德化”治世思想提出的三点原因 56

三、“德化”理念的国家化 66

四、南诏国蒙氏“德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72

第二节 大理国段氏:儒释文化的交融——“德运” 74

一、权相高氏与大理国段氏的关系 75

二、高氏碑群人物谱 77

三、大理国段氏“德运”治世思想解读 78

四、大理国段氏“德运”治世理念的文化意义 90

第三节 元代:段氏总管时期——“神武不杀” 91

一、“神武不杀”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91

二、元世祖“神武不杀”理念的阐释 92

三、元世祖“神武不杀”治世理念的文化意义 102

第四节 明代:封建大一统——“家国同构” 107

一、明代封建大一统的社会背景 108

二、明代帝王敕封碑群——“家国同构”思想的渗透 108

三、嘉靖皇帝《敬一箴碑》的解读 120

第五节 清代——封建大一统的深化:“家学同构” 129

一、清代帝王训饬士子碑 129

二、清代帝王敕封碑 140

第三章 白族古代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与族群意识透视 144

第一节 写实与象征——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实与虚 144

一、沙壹母——白姐阿妹 145

二、慈善妃——白洁夫人 152

三、南诏国公主——望夫云 155

四、阿?公主——孔雀胆 160

第二节 崇高与悲美——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审美 165

一、崇高美 165

二、悲剧美 168

三、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文化意蕴 170

第三节 白族族群认同意识——文人群体的心理分析 175

一、明清时期文人重塑白族历史、文化的风尚 175

二、白族古代碑刻族群认同意识透视 177

三、明清时期白族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意义 186

第四章 白族民间碑刻与儒释道文化的受容 200

第一节 儒释道文化的民间世俗化 200

一、儒家文化的民间受容 200

二、妙香佛国的营造 207

三、道家思想的民间受容 214

四、民间儒释道文化的融合 217

第二节 “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文化生态书写——《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的个案分析 219

一、《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白文碑与汉译 220

二、“苍洱境”山水家园书写 222

三、“苍洱境”理想和谐社会书写 224

四、“苍洱境”理想家园书写之共鸣 228

第五章 白族古代墓碑与生命观探析 232

第一节 寿终正寝:生命乐观 232

一、生命乐观之慎终追远 233

二、生命乐观之立德、立功、立言、立名不朽 239

三、生命乐观之创业垂统 248

第二节 预立寿藏:超越生死 251

一、预立寿藏的概况 251

二、预立寿藏的死亡哲思 252

三、预立寿藏的人伦色彩 258

第三节 夭亡早逝:生命感伤 262

一、夭亡早逝之人生悲剧感 263

二、生命感伤之“立德”不朽 267

第六章 白族古代碑刻的体式与语言 271

第一节 文体丛生 272

一、白族古代碑刻的文体概况 272

二、一体多文 273

三、一文多体 281

第二节 诗碑:一枝独秀 287

一、诗碑概况 287

二、山水意境的营造 288

三、仕宦之情的传达 294

四、古今之情的沉吟 300

第三节 汉语权威与白语自觉 302

一、汉语碑刻的语言风格 303

二、白文碑 320

三、其他语言的碑刻 324

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