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阮加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2305507
  • 页数:501 页
图书介绍:1、吸收了近年来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2、通过大量案例、专栏让理论与实际进行连接。3、word文档接近50万字,本书基本上是国内对《金融学》阐述最详尽的教材。
上一篇:现代生产管理下一篇:金融企业会计
《金融学》目录

第一篇 基础 3

第一章 信用与货币 3

第一节 作为学科的金融学 3

一、金融的含义 3

二、金融的范畴界定 3

第二节 产权、分工、交易、货币 6

一、产权 6

二、交易 7

三、在交换中形成等价物 7

四、货币幻觉 9

五、货币在技术上降低了交易成本 10

第三节 信用基础的货币形式演进 11

一、实物货币 11

二、币材的演进 12

三、代用货币 13

四、信用货币 14

第四节 信用货币构造市场经济 14

一、盈余与赤字 14

二、存款货币 15

三、信用货币支持着信用经济 16

四、抛弃贵金属货币是里程碑式的蜕变 17

第五节 信用与失信 18

一、信用的特征 18

二、信用的形式 19

三、失信与防范 24

四、高利贷 25

第六节 货币的职能 26

一、交易媒介 26

二、计价单位 26

三、支付手段 27

四、价值贮藏 28

第七节 货币总量的层次衡量 28

一、简单加总货币总量 28

二、加权货币总量 29

三、中国的货币供给层次 29

四、美国、英国的货币供给层次 30

第八节 货币的本位制度 32

一、本位币的无限法偿 32

二、贵金属本位制 33

三、银本位制度 33

四、劣币驱逐良币让复本位制度难以为继 34

五、金本位制度 36

六、信用本位制度 38

关键词 41

讨论练习题 41

第二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 43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43

一、利息 43

二、利率与利率体系 44

第二节 单利与复利 46

一、单利与复利概念 46

二、复利,才能够反映利息的本质 47

三、连续复利 47

四、零存整取与整存零取 48

第三节 基于利率的收益计算 49

一、利率与收益率 49

二、普通贷款 49

三、分期偿还的贷款 49

四、息票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 50

第四节 终值与现值 51

一、终值 51

二、现值与贴现 52

第五节 资产组合分配 53

一、影响资产组合分配的因素 53

二、风险分散 56

第六节 利率的决定(传统理论) 57

一、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古典利率决定 57

二、货币供求决定利率——凯恩斯的观点 58

三、可贷资金决定利率 59

第七节 利率的决定——中央银行决定利率 60

一、物价变动与利率变动——关于吉布森悖论 60

二、基础利率决定货币需求 61

第八节 利率的期限结构 62

一、利率期限结构 62

二、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63

三、到期收益率 64

四、收益率曲线 64

五、利率期限理论 65

第九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 67

一、期限相同利率不同的原因 67

二、违约风险 68

三、流动性风险 68

关键词 69

讨论练习题 69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72

第一节 外汇 72

一、外汇 72

二、外汇管理与管制 74

三、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 75

第二节 汇率 76

一、汇率 76

二、货币价值与汇率 78

三、汇率的决定 79

四、利率与汇率的相互影响 81

五、汇率对相关经济指标的影响 82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 85

一、金本位制 85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85

三、特里芬难题 87

四、牙买加协定 88

五、货币局制度 90

六、货币联盟的代表——欧元 91

关键词 92

讨论练习题 92

第四章 金融工具 94

第一节 金融工具 94

一、金融工具 94

二、典型的金融工具 94

三、金融工具的特性 95

第二节 内生货币的金融产品价格 100

一、新古典货币外生的价格理论 100

二、货币形态需求量 102

三、内生货币价格理论 103

四、价格变动的宏观效应问题 104

第三节 货币市场工具 106

一、短期国债 106

二、可转让定期存单 106

三、商业票据 107

四、回购协议 107

五、银行承兑汇票 108

六、联邦基金 108

第四节 资本市场工具 108

一、股票 108

二、债券 109

三、抵押贷款 110

第五节 衍生金融工具 111

一、远期合约 112

二、期货合约 113

三、期权合约 119

四、互换合约 120

第六节 投资基金 121

一、投资基金 121

二、投资基金的类型 123

三、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 125

关键词 127

讨论练习题 127

第五章 货币与经济 129

第一节 二分法 129

一、两个二分框架 129

二、名义与实际 129

三、常见的名义与实际区分 130

四、实际资产与货币资产 132

第二节 货币中性讨论 133

一、一个古老的论题 133

二、质疑 133

三、中性问题的争论 134

四、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 135

五、货币政策应该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 135

关键词 136

讨论练习题 136

第二篇 金融市场 139

第六章 金融市场概论 139

第一节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139

一、金融市场 139

二、金融中介 141

三、金融中介的作用 142

四、直接金融 143

五、间接金融 144

六、比较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144

第二节 金融市场结构 146

一、发行银行与存款银行 146

二、债务市场与股权市场 147

三、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148

四、交易所与场外市场 148

五、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49

关键词 149

讨论练习题 149

第七章 货币市场 151

第一节 票据市场 151

一、票据市场 151

二、票据贴现 152

第二节 国库券市场 153

一、国库券市场 153

二、国债的发行 154

三、国债二级市场 154

四、国债回购 154

第三节 银行拆借市场 155

一、银行间拆借市场 155

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56

第四节 外汇市场 157

一、即期交易与远期交易 157

二、套期保值 157

三、外汇投机 157

四、套利 158

五、套汇 158

关键词 160

讨论练习题 160

第八章 证券市场 161

第一节 股票市场 161

一、证券交易所 161

二、证券发行 165

三、证券交易 169

四、证券价格 170

五、证券指数 171

六、中国证券业的现状 173

第二节 债券收益率与债券分类 175

一、债券收益率 175

二、按发行主体划分债券 175

三、按其他方式划分债券 176

关键词 178

讨论练习题 178

第九章 私募基金与投资银行 179

第一节 私募基金 179

一、私募基金 179

二、风险投资 180

第二节 投资银行 180

一、投资银行理论 180

二、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182

关键词 183

讨论练习题 183

第十章 保险市场 184

第一节 保险的原则 184

一、保险的互助特征 184

二、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 185

第二节 保险业务分类与保险机构体系 186

一、按保障范围划分 186

二、按实施的形式划分 186

三、按业务承保的方式划分 187

第三节 财产保险 187

一、财产保险 187

二、美国财产保险制度介绍 187

第四节 人身保险 188

一、人身保险 188

二、美国的人寿保险制度介绍 188

第五节 保险管理 189

一、筛选 189

二、以风险为依据确定保险费 190

三、限制性条款 190

四、防止欺诈 190

五、注销保险 190

六、保险减项 190

七、联合保险 191

八、限制保险金额 191

关键词 191

讨论练习题 191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 19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2

一、传统意义的商业银行 192

二、中国历史上的钱庄 192

三、中国历史上的票号 194

四、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现状 197

五、法律制度对美国银行规模的影响 199

六、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 200

七、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 200

八、商业银行的作用 202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 202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 202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203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04

一、负债业务 204

二、吸收存款 204

三、其他负债业务 207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08

一、资产业务 208

二、贴现 208

三、贷款 209

四、信贷原则 210

五、证券投资 210

六、租赁业务 211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211

一、表外业务 211

二、无风险表外业务 212

三、有风险表外业务 214

第六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215

一、目前的现状 215

二、“防火墙”机制与混业经营 217

三、中国的分业经营 218

第七节 网络银行 219

一、网络银行 219

二、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 219

三、网络银行的优势与问题 220

第八节 不良债权 221

一、不良债权 221

二、债权质量分类 222

第九节 存款保险制度 223

一、存款保险制度 223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与问题 224

第十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225

一、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 225

二、资产与负债 226

三、存款准备 227

四、流动性准备 229

五、存贷款比率与备付金率 230

六、资本充足率 230

七、信用风险 231

八、巴塞尔协议Ⅱ三大支柱 233

九、商业银行信用评级 234

关键词 235

讨论练习题 235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 23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起源及类型 237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 237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238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普及与发展 239

四、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简史 240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 242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242

二、中央银行的制度 243

三、中央银行的结构 245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48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意义 248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249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不同模式 250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 254

一、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254

二、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运行 255

三、中央银行在跨国支付清算中的作用 257

关键词 258

讨论练习题 258

第十三章 金融体系的模式 259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功能 259

一、金融体系 259

二、金融功能 259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两种格局 260

一、不同国家金融中介与全融市场的不同地位 260

二、从家庭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不同地位 262

三、两种金融体系格局的比较与成因 264

四、金融体系的演进趋势 266

第三节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是竞争关系 267

一、传统商业银行的衰落 267

二、相互渗透的趋势 268

三、MM定理 269

关键词 270

讨论练习题 270

第十四章 金融监管 271

第一节 金融监管理论 271

一、金融监管及其范围 271

二、金融监管理论 272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274

一、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类型 274

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275

三、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275

四、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 276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276

一、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276

二、《巴塞尔协议Ⅰ》 276

三、《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77

四、《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78

第四节 商业银行监管 279

一、对商业银行设立与开业的监管 279

二、对商业银行业务营运的监管 280

三、对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280

四、对商业银行的稽核和检查 281

五、存款保险制度 281

六、紧急援助 281

第五节 证券市场监管 284

一、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284

二、证券市场监管内容 28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285

四、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 286

第六节 保险市场监管 288

一、保险监管的原则 288

二、保险监管的内容 289

三、保险监管方式 290

四、国内外保险监管机构的现状 291

关键词 291

讨论练习题 292

第十五章 金融自由化 293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293

一、自由化与金融发展 293

二、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293

三、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94

第二节 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296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落后现象 296

二、金融抑制政策的体现 296

三、利率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 297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299

一、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 299

二、爱德华·肖关于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观点 300

三、麦金农关于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301

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303

五、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304

第四节 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自由化的困难 308

一、马太效应——管制力量恒强 308

二、因果颠倒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308

关键词 309

讨论练习题 309

第三篇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313

第十六章 货币需求 313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313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 313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学说 314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流量分析 315

一、费雪方程式 315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恒定性 315

三、费雪的直接传导机制 316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存量分析 316

一、剑桥方程式 316

二、持币还是持物 317

第四节 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317

第五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318

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 318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319

三、流动性陷阱 320

第六节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320

一、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函数——平方根法则 320

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是利率函数——立方根法则 321

三、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影响 322

第七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323

第八节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比较 324

一、货币需求量的决定 324

二、货币供给量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324

第九节 货币内生的经济总量 325

一、斯密—杨格定理 325

二、经济总量的三位一体 327

三、货币需求的多个相关因素 328

关键词 329

讨论练习题 330

第十七章 货币供给 331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331

一、货币供给——从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 331

二、划分货币供给口径的意义 332

三、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332

四、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333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334

一、关于“现金” 334

二、准备存款 335

三、基础货币 335

四、发行收入与铸币税 337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339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339

二、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创造 340

三、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341

四、存款货币创造 342

五、影响存款货币创造量的因素 345

六、派生存款的缩减 346

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347

第四节 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349

一、此时此刻为什么要加息 349

二、重新组合的阵营 350

第五节 财政收支、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 351

一、财政赤字的弥补 351

二、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 351

关键词 352

讨论练习题 352

第四篇 货币政策 357

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的逻辑 357

第一节 货币政策简史 357

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357

二、《管子》的货币政策思想 359

三、中国特色的“稳健货币政策” 360

四、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 361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 361

一、凯恩斯学派 361

二、货币主义学派 362

三、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363

四、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传统观点 364

第三节 见风使舵VS以不变应万变 367

一、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 367

二、货币主义的“单一规则” 368

第四节 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370

一、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370

二、纯粹的财政政策只是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 371

第五节 泰勒规则 373

一、描述中央银行的表现 373

二、成为重要的货币规则 374

第六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76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 376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 376

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377

四、通货膨胀易治,通货紧缩难医 377

第七节 货币政策无效中的其他因素 378

一、产权因素 378

二、政府因素 379

三、法规因素 379

关键词 380

讨论练习题 381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目标 382

第一节 货币政策 382

一、货币政策 382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 382

三、单目标与多目标 382

四、中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观点 383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383

一、逐步放弃多重目标 383

二、重要的新西兰试验 384

三、为什么强调价格稳定目标 385

四、通货膨胀目标制 386

第三节 为什么不追求零通货膨胀甚至追求通货紧缩 387

一、“物价稳定”的诠释 387

二、币值应逐渐降低的凯恩斯观点 388

三、棘轮效应,名义收入不可下降理论 389

第四节 货币政策目标 389

一、新古典综合的货币政策目标 389

二、多重目标之间的冲突 391

三、克鲁格曼三角形 396

关键词 397

讨论练习题 397

第二十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98

第一节 中介目标确定 398

一、工具与目标之间 398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标准 398

第二节 主要中介目标 399

一、利率 399

二、货币供应量 400

三、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401

关键词 401

讨论练习题 401

第二十一章 货币政策工具 402

第一节 再贴现率 402

一、贴现与再贴现 402

二、调整贷款规模 403

三、最后贷款人的两难角色 403

四、再贴现率的特点 405

五、对再贴现政策的不同观点 406

六、再贴现率政策实施中的心理问题 406

第二节 存款准备金 407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407

二、存款准备金简史 408

三、法定存款准备率是烈性货币政策工具 411

四、何去何从的法定准备金 412

第三节 公开市场业务 414

一、概念 414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414

三、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 415

第四节 行政手段的货币政策工具 416

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16

二、直接信用控制 417

三、间接信用控制 417

关键词 418

讨论练习题 418

第二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419

第一节 消费物价指数 419

一、消费物价指数范畴 419

二、各国物价指数范畴的差异 419

第二节 通货膨胀度量 420

一、信用货币伴随的问题 420

二、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诠释 421

三、通货膨胀的一般界说 421

四、通货膨胀的分类 422

五、价格管制下的隐蔽型通货膨胀 422

六、通货膨胀的度量 423

第三节 通货膨胀成因 424

一、需求拉起说 424

二、成本推动说 424

三、供求混合推动说 426

四、输入型通货膨胀 426

五、结构性通货膨胀 427

第四节 通货膨胀效应 429

一、强制储蓄效应 429

二、收入分配效应 430

三、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430

四、比价变动与不同经济集团利益的调整 431

五、恶性通货膨胀 431

第五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432

一、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432

二、通货膨胀与就业 433

三、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433

第六节 通货膨胀对策 436

一、宏观紧缩 436

二、指数化政策 436

三、控制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437

第七节 通货紧缩 437

一、通货紧缩解释 437

二、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438

三、抵抗通货紧缩更困难 439

关键词 440

讨论练习题 440

第二十三章 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运用 441

第一节 控制利率 441

一、概述 441

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时控制利率 442

三、商品价格水平上升时控制利率 442

四、商品价格水平下降时控制利率 443

第二节 控制货币供给量 444

一、概述 444

二、商品价格水平不变时 445

三、商品价格水平上升时 445

四、商品价格水平下降时 445

第三节 同时控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不可能性 446

一、商品价格水平不变时 446

二、商品价格上升时 447

三、商品价格下降时 447

第四节 用利率水平控制价格水平 452

一、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控制目标 452

二、各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453

关键词 456

讨论练习题 456

第二十四章 基于IS-LM模型的经济政策运用 457

第一节 IS-LM模型的理论框架 457

一、古典学派与凯恩斯革命 457

二、IS-LM模型 458

三、模型的假定前提 458

四、模型的基础 458

五、消费、投资与总需求函数 459

六、支出乘数 460

七、IS曲线 461

八、LM曲线 462

九、IS曲线与LM曲线的位移 463

十、IS曲线与LM曲线的均衡点 463

第二节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464

一、货币政策 464

二、财政政策 465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465

四、长期IS-LM模型 466

第三节 总供求分析 468

一、总需求曲线AD 468

二、总供给曲线AS 469

三、曲线AD与曲线AS的位移 469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 470

五、自然失业率、自然产出率与长期均衡 471

第四节 开放经济的IS-LM模型 472

一、加入国际收支因素的IS-LM模型 472

二、不包括资本流动的IS-LM-BP模型 472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473

四、固定汇率导致米德冲突 474

第五节 IS-LM模型存在吗 477

一、IS-LM模型的逻辑 477

二、凯恩斯主义的利率中介目标 477

关键词 478

讨论练习题 478

第二十五章 金融危机 480

第一节 金融的脆弱性 480

一、关于金融脆弱性 480

二、银行的安全边界 480

三、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481

四、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481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金融脆弱性 482

一、金融自由化加剧金融脆弱性 483

二、利率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483

三、经营自由与金融脆弱性 484

第三节 金融危机 486

一、金融危机的标志 486

二、金融危机剖析 487

三、经常发生的金融危机 488

四、金融脆弱演化为金融危机的机制 493

五、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播 494

六、金融危机的危害 495

七、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499

关键词 500

讨论练习题 500

参考文献 5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