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辩学新探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铭钧,曾祥云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6016873
- 页数:362 页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国名辩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
第一节 中国名辩学的产生与嬗变 3
一、中国名辩学的缘起 3
二、中国名辩学的嬗变 6
三、关于中国名辩学的历史分期 9
第二节 中国名辩学的研究对象 14
一、打破一个传统 14
二、名学、辩学与名辩学 15
三、名辩学的研究对象与本书的任务 18
第三节 中国名辩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20
一、简单的历史回顾 20
二、传统研究模式的局限 21
三、关于“可比性”原则 32
四、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比较研究 33
五、关于先秦“伪书”的看法 35
第二章 名学概论 38
第一节 名的实质 38
一、名的形成 38
二、名与古文字的关系 39
三、名的含义 42
第二节 名学的研究内容 46
一、名学的主题 46
二、名学的基本内容 51
第三节 名学的特征 60
一、“名”的符号性质 60
二、名学的符号学特色 63
第三章 辩学概论 71
第一节 辩学的实质 71
一、“辩”是什么 71
二、辩学与逻辑 74
三、关于“辩者”与辩学 84
第二节 辩学的研究内容 86
一、“辩”的目的和作用 86
二、“辩”的种类 89
三、“辩”的原则、要求 91
四、“辩”的技巧、方法 93
五、辩谬 95
六、关于“辩”的胜负 96
第三节 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的比较 97
一、古代印度、希腊辩学的产生和发展 97
二、世界古代三支论辩传统的简单比较 107
中篇 中国名学 119
第四章 名学的发端 119
第一节 邓析的名实观 119
一、“名不可以外务” 119
二、名实参验的正名原则 120
三、制名的方法 121
第二节 孔子的“正名”论 122
一、“正名”思想的由来 123
二、“正名”的意义 125
三、关于“正名”的原则 127
第五章 《尹文子》和《管子》的名学 130
第一节 《尹文子》的名学 130
一、名与形、名与事 130
二、名的区分 136
三、“名”在交际中的特性 143
四、关于名实相应 147
第二节 《管子》的名学 148
一、名的生成及其作用 148
二、正名的意义 150
三、名实关系 152
第六章 公孙龙的名学 154
第一节 为公孙龙正名——泛论公孙龙的名学 154
一、公孙龙之学与墨学 155
二、公孙龙不“诡辩” 157
三、公孙龙非“唯心” 161
四、公孙龙的名学特色 163
第二节 《名实论》析 166
一、几个重要术语的提出 166
二、正名的方法 169
三、正名的标准 170
四、“夫名,实谓也” 172
第三节 《指物论》探 174
一、《指物论》不是对辩体 174
二、关于“指”的含义 177
三、“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181
四、《指物论》的符号学思想 186
第四节 《坚白论》阐释 189
一、视不得“坚”,拊不得“白” 189
二、“离也者,藏也” 192
三、“不定者兼” 194
四、“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 197
五、结论 200
第五节 《白马论》辨正 201
一、从古汉语特点看“白马非马” 202
二、“白马非马”题解 207
三、对“‘白马’非‘马”的论证 210
四、从符号学看《白马论》对名学的贡献 215
第六节 《通变论》索解 218
一、“二无一” 218
二、“羊合牛非马,牛合羊非鸡” 223
三、“青以白非黄,白以青非碧” 227
第七章 《墨经》的名学 231
第一节 名与实 231
一、名的实质及其作用 231
二、名实关系 238
第二节 名的种类 240
一、“达、类、私” 240
二、“以形貌命者”、“不可以形貌命者” 244
三、“以居运命者” 245
四、关于“兼名” 246
第三节 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249
第八章 荀子的名学 251
第一节 名的实质及作用 251
一、名的实质 251
二、名的作用 253
第二节 命名的原则 258
一、“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258
二、“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 260
三、“径易而不拂” 261
四、“稽实定数” 262
五、“王者制名” 263
第三节 名的种类 265
一、“单名”与“兼名” 265
二、“大共名”与“大别名” 265
下篇 中国辩学 273
第九章 辩学的发端 273
第一节 邓析的“刑名之辩” 273
一、“刑名之辩”的意义 273
二、“辩”的区分 275
三、“言之术” 276
第二节 墨子的辩学观 276
一、“辩”与“故” 277
二、立言的标准 279
第十章 《墨经》的辩学 281
第一节 “辩”的一般问题 281
一、“辩”的言语行为特色 281
二、“辩”的对象 283
三、“辩”的任务和作用 286
四、“辩”的原则和要求 288
五、“辩”的胜负判定 289
第二节 “辩”的模式 291
一、关于“三物”与“三段” 291
二、“三物”的认识模式 293
三、“三物”的认识论意义 296
第三节 “辩”的方法 298
一、“辩”的一般方法 298
二、“辟”、“侔”、“援”、“推”、“止” 299
第四节 辩谬 305
一、谬误的几种情形 305
二、谬误的成因 310
第十一章 战国末期的辩学思想 314
第一节 荀子的辩学思想 314
一、辩说的实质 314
二、辩说的起因、种类 315
三、辩说的原则和要求 316
四、破“三惑” 319
第二节 韩非的辩学思想 324
一、辩言的产生 325
二、辩说之难 326
三、辩言的标准 328
四、关于“矛盾之说” 330
第三节 《吕氏春秋》的辩学思想 341
一、辩的目的 341
二、辩的原则 342
第十二章 汉魏时期的辩学思想 344
第一节 王充的论说思想 344
一、论说的实质和作用 344
二、论说的要求 346
第二节 徐幹论“辩” 349
一、“辩”的本质、目的 350
二、“辩”的原则 350
三、“辩”的要求 352
第三节 刘邵的“辩难”说 353
一、辩难的实质 354
二、辩难的目的 355
三、辩难的方法 356
四、辩者的素质 358
跋 360
- 《辩学金言》刘良琼编著 2009
- 《民国丛书 第4编 9 哲学·宗教类 先秦辩学史》郭湛波著 1932
- 《辩学金言》余秉颐,李季林主编;刘良琼编著 2012
- 《辩学遗牍》虞德园著 1934
- 《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周昌忠著 2005
- 《名辩学论》周云之著 1996
- 《墨家辩学 关于雄辩的科学》何洋著 2002
- 《辩学》(英)耶方斯著;王国维译 1959
- 《先秦辩学法则史论》张晓芒著 1996
- 《名学与辩学》崔清田主编 1997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