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春雨,王万铁主编;韩丽莎,王莞,王红梅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161012
- 页数:380 页
第1章 绪论 1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与学科性质 1
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 1
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 1
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 2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一、人类疾病模型研究 2
二、临床研究 3
三、流行病学研究 4
四、循证医学 4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4
第2章 疾病概论 7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与疾病 7
一、健康的概念 7
二、疾病的概念 7
三、亚健康的概念 8
第二节 病因学 8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8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0
第三节 发病学 10
一、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0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1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2
一、康复 12
二、死亡 12
三、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13
第3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5
第一节 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15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15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成分 15
三、体液的渗透压 16
四、水的平衡 16
五、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7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17
一、脱水 18
二、水中毒 22
三、盐中毒 23
四、水肿 23
第三节 钾代谢障碍 28
一、钾正常代谢 28
二、钾代谢障碍 28
第四节 镁代谢紊乱 34
一、镁的正常代谢 34
二、镁代谢障碍 34
第五节 钙磷代谢紊乱 37
一、正常钙磷的功能、代谢和调节 37
二、钙、磷代谢异常 41
第六节 铁代谢紊乱 43
一、正常铁功能、代谢及调节 43
二、铁代谢异常与疾病 45
第七节 锌代谢紊乱 46
一、锌的正常代谢 46
二、锌缺乏与疾病 47
第4章 酸碱平衡紊乱 50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50
一、酸碱物质的来源与种类 50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5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54
第三节 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 54
一、酸碱度 54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55
三、二氧化碳结合力 55
四、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56
五、缓冲碱 56
六、碱剩余 56
七、阴离子间隙 56
第四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57
一、代谢性酸中毒 57
二、呼吸性酸中毒 61
三、代谢性碱中毒 64
四、呼吸性碱中毒 67
第五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69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69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70
第六节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病理生理基础 70
一、分析判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 71
二、分析判断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 71
第5章 缺氧 76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76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78
一、低张性缺氧 79
二、血液性缺氧 80
三、循环性缺氧 81
四、组织性缺氧 82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83
一、呼吸系统变化 84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85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87
四、组织细胞的变化 88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89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90
一、年龄 90
二、机体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90
三、机体的代偿能力 91
第五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91
一、去除病因 91
二、氧疗 91
三、改善脑代谢 92
第6章 发热 94
第一节 概述 94
一、发热的概念 94
二、生理性体温升高和过热 95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96
一、发热激活物 96
二、内生致热原 97
三、发热的体温调节机制 99
第三节 发热的时相 103
一、体温上升期 103
二、高温持续期 103
三、体温下降期 104
第四节 发热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104
一、物质代谢变化 104
二、功能变化 105
第五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06
一、生物学意义 106
二、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07
第7章应激 109
第一节 概述 109
一、应激和应激原的概念及其分类 109
二、应激的研究方法 110
第二节 应激的基本表现及其发生机制 110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10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115
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17
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118
一、全身适应综合征 119
二、应激性溃疡 119
三、应激与心律失常 121
四、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121
五、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122
六、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122
第五节 应激性(相关)疾病的防治原则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123
第8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25
第一节 凝血与抗凝血功能 125
一、机体的凝血功能 125
二、机体的抗凝血功能 128
三、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血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129
第二节DIC的分期与分型 130
第三节DIC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131
一、DIC的病因 131
二、DIC的发生机制 133
第四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35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135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35
三、血液高凝状态 136
四、微循环障碍 136
五、纤溶功能降低 136
第五节DIC的机体变化与临床表现 136
一、凝血功能紊乱——出血 137
二、广泛微血栓形成——器官功能障碍 138
三、微循环功能障碍——休克 138
四、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39
第六节DIC诊断及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40
一、实验室诊断的病理生理基础 140
二、DIC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41
第9章 休克 143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44
一、病因 144
二、分类 145
第二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146
一、神经机制 146
二、体液机制 146
三、微循环机制 149
四、细胞机制 154
五、分子机制 157
第三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 160
一、休克代偿期 161
二、休克进展期 162
三、休克难治期 163
第四节 休克时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164
一、肺功能的改变 164
二、肾功能的变化 165
三、心功能的变化 165
四、脑功能的变化 166
五、肝功能的变化 166
六、胃肠道功能的变化 167
七、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167
八、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168
九、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多系统器官衰竭 168
第五节 其他常见类型休克的特点 168
一、感染性休克 168
二、过敏性休克 169
三、心源性休克 170
四、神经源性休克 170
第六节 防治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 170
一、病因学防治 170
二、发病学治疗 170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172
四、休克的疗效观察 172
第10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74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75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原因 175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条件 175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176
一、自由基学说 176
二、钙超载 179
三、白细胞的作用 180
四、免疫系统激活与炎性反应 181
五、无复流现象 181
六、能量代谢障碍 182
七、细胞凋亡 182
八、自噬现象 182
第三节 主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 183
一、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83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84
三、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184
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185
五、胃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185
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185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185
一、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185
二、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 186
三、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 186
四、抑制炎症介质,抗白细胞疗法 186
五、钙阻断药的使用 186
第五节 缺血预适应与后适应 186
一、缺血预适应 186
二、缺血后适应 187
三、临床应用前景 187
第11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89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189
一、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190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191
三、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194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95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 195
二、G蛋白异常与疾病 198
三、多个环节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199
第12章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204
第一节 细胞增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204
一、细胞周期与调控 204
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疾病 208
三、调控细胞周期与疾病的治疗 210
第二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异常与疾病 211
一、细胞分化与调控 211
二、细胞分化调控异常与疾病 214
三、调控细胞分化与疾病的治疗 216
第13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218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218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 218
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219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219
一、细胞凋亡的大致过程 219
二、凋亡时细胞的主要变化 220
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221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226
一、细胞凋亡不足 226
二、细胞凋亡过度 227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229
第四节 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230
一、合理利用凋亡相关因素 230
二、干预凋亡信号转导 230
三、调节凋亡相关基因 230
四、控制凋亡相关酶 230
五、防止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 230
第14章 代谢综合征 232
第一节 概念 232
第二节 病因和发生机制 233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233
二、内脏脂肪过度积聚 235
三、胰岛素抵抗 240
四、慢性轻度炎性反应 242
第三节 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244
一、代谢异常 244
二、器官功能变化 245
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46
一、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 246
二、控制体质量 246
三、合理的药物治疗 247
第五节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 247
一、糖尿病的分类 247
二、糖尿病的病因 248
三、糖尿病的发生机制 248
四、糖尿病对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249
五、糖尿病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51
第15章 肿瘤病理生理 253
第一节 病因学 253
一、环境致癌因素 253
二、肿瘤形成的内因 255
第二节 发病学 256
一、癌基因 256
二、抑癌基因 257
三、DNA修复基因 258
四、代谢酶基因 258
五、肿瘤发生的多阶段学说 259
六、肿瘤起源的干细胞学说 259
第三节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261
一、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 261
二、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中的有关基因调控 262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肿瘤与转化医学) 265
一、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 265
二、糖类抗原标志物 266
三、酶类标志物 266
四、激素类标志物 268
五、特殊蛋白质类标志物 268
六、基因类肿瘤标志物 268
七、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269
第五节 肿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69
一、肿瘤的一级预防 269
二、肿瘤的二级预防 270
三、肿瘤的三级预防 271
第16章 心功能不全 273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诱因、分类及分期 274
一、病因 274
二、诱因 275
三、分类 276
第二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278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 278
二、心脏本身代偿反应 279
三、心外代偿反应 283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286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分子基础 286
二、心肌收缩性减弱 288
三、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290
四、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不协调 292
第四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292
一、心排血量不足 292
二、静脉淤血 294
第五节 心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96
一、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 297
二、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297
三、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297
第17章 呼吸功能不全 299
第一节 概述 299
一、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 299
二、呼吸功能不全的分类 302
第二节 呼吸功能不全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303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303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306
第三节 呼吸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变化 309
一、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310
二、呼吸系统变化 310
三、心血管系统变化 311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312
第四节 呼吸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13
一、对因治疗 313
二、一般支持疗法 313
三、保持气道通畅 313
四、氧疗 313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14
一、概念 314
二、病因 314
三、发病机制 314
四、治疗原则 317
第18章 肝功能不全 319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的病因、分类与机体功能、代谢变化 319
一、肝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分类 319
二、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321
第二节 肝性脑病 323
一、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324
二、肝性脑病发生的常见诱因 329
三、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30
第三节肝肾综合征 331
一、肝肾综合征的概念与分类 331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331
三、肝肾综合征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32
第19章 肾功能不全 334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334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334
二、肾小管功能障碍 336
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 337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 338
一、病因及分类 338
二、发生机制 339
三、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与表现 341
四、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343
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43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344
一、病因 344
二、发展进程 345
三、发生机制 346
四、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347
第四节 尿毒症 350
一、发生机制 350
二、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 351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52
第20章 脑功能不全 354
第一节 认知障碍 355
一、认知及其基础 355
二、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 355
三、认知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56
四、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359
第二节 意识障碍 360
一、意识及其基础 360
二、意识障碍的表现形式 361
三、意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62
四、意识障碍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364
第21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 366
第一节 MODS的病因与临床类型 367
一、MODS的病因 367
二、MODS临床类型 367
第二节 MODS的发生机制 368
一、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 368
二、肠道屏障损伤及肠源性感染 372
三、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373
四、细胞代谢障碍 374
第三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374
一、肺功能的变化 374
二、肝功能的变化 375
三、肾功能的变化 375
四、胃肠道功能的变化 375
五、心功能的变化 376
六、免疫系统功能的变化 376
第四节 MODS的防治原则 377
一、防治原发病 377
二、防治休克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377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378
四、免疫治疗 378
五、其他 378
参考文献 379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黄瓜低霜霉威残留性生理生化及分子基础研究》吴鹏,郭茜茜,朱琨编著 2018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医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中国)杨晓岚 2019
- 《写给孩子的趣味物理学》(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2019
- 《医用物理学 第3版》陈月明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青少年叛逆心理学》慧杰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