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疑难病症思辨录
疑难病症思辨录

疑难病症思辨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柯雪帆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7167000
  • 页数:5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章回体形式,阐述了对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辨治方法、治疗思路的认识与思辨。上篇医案小说出版后,曾引起中医界及海外中医人士的高度关注,先后有日文版和繁体字版出版。囿于小说体裁,难以对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和精深的感悟等重要中医学术内容进行深入阐发,为满足读者需要,作者新增专题评释,紧紧围绕小说中涉及的学术问题,分专题进行阐述。全书包括:上篇医案小说50回,下篇评释专题30个。柯雪帆教授17岁学医,后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首届毕业生留校任教,对《伤寒论》研究颇有建树和影响,长期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本书是其对疑难杂病临床实践与思辨,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学术见解。本书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引人入胜,精彩纷呈,对疑难杂病的思辨和感悟颇有见地。该书集新颖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对于中医院校师生及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颇有参考价值。
《疑难病症思辨录》目录

上篇 医案小说 3

第1回 老海员急病多反复 钟医生妙用伤寒方 3

第2回 赴急诊钟老下决心 治心衰中西医结合 9

第3回 陈某临垂危而获救 钟老融古今于一堂 16

第4回 论辨病巧断蛔虫症 用土方消散大肠痈 23

第5回 辨主次钟老抓重点 论标本《素问》有明文 28

第6回 论病情集各家所长 治湿热得守方之效 33

第7回 选药务须精当慎重 治痿何必独取阳明 38

第8回 评五行宜一分为二 论心火有物质可求 43

第9回 审病情分虚实动静 论针麻辨寒热阴阳 49

第10回 论虚火虚中岂无实 辨异病异中却有同 55

第11回 阴得阳升泉源不竭 病与证合法度宣明 60

第12回 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中医用X线以辨证 65

第13回 治腹痛用甘缓辛散 论眩晕主痰火风虚 70

第14回 知常达变辨证严密 酌古论今施治精详 76

第15回 论肝肾知眩晕之本 辨虚实明劳损之变 81

第16回 虚劳证治有三要点 阴阳虚实与五脏连 87

第17回 药贵精专岂可乱投 方虽有名还须足量 92

第18回 痉挛症将虚实细辨 舞蹈病按风痰论治 97

第19回 泻心证辨寒热多少 胃反病宜攻补兼施 102

第20回 五脏六腑皆分寒热 选方用药明辨阴阳 108

第21回 处方乃医理之体现 X线是望诊之延长 114

第22回 辨症情实中有虚象 用黄芪扶正以达邪 119

第23回 议剂型分大小缓急 论药量有轻重悬殊 125

第24回 阴阳乱而盛夏无汗 温凉并仍处方有法 131

第25回 沉疴痼疾难治难愈 古方新用相反相成 137

第26回 治冠心辨胸闷胸痛 用经方分通阳降逆 142

第27回 制丸剂分缓和峻急 识温病辨伏气新感 146

第28回 欲堕胎丈夫思路窄 益气血母女两平安 151

第29回 论标本辨轻重缓急 治脾肾分长幼浅深 155

第30回 肺脾肾司气机升降 中西医论眩晕机理 160

第31回 通经络治颈性眩晕 凉肝血医荨麻顽证 165

第32回 制丸药治心动过速 用散剂疗骨质增生 170

第33回 钟老医师综合调治 女大学生如期复学 175

第34回 老中医偏遇新问题 错杂证勉用大复方 180

第35回 合多方而配伍有序 治少见之心律失常 186

第36回 两方相似细别温凉 四病有异皆用枣仁 192

第37回 心神无主诱生诸病 药物有情能疗苛疾 198

第38回 经验方应积累经验 头痛病使医生头痛 204

第39回 慢性头痛重症心衰 调理救急皆用经方 210

第40回 化痰饮温凉有差异 治心衰补泻大不同 216

第41回 补法乃治病之一法 膏方是精炼之药方 222

第42回 治高热大胆用补药 遇顽症精心选古方 228

第43回 辨暑病分阳明少阴 用古方调寒热温凉 234

第44回 解热药温凉皆有效 发热论中西各逞才 240

第45回 少见病仍按辨证治 起搏器难倒老中医 246

第46回 求创新应掌握传统 解疑难凭中西结合 252

第47回 治中风慎选化瘀药 降血压重用活血剂 258

第48回 升阳气并非升血压 用大黄在于泻痰火 263

第49回 心绞痛辨因人之异 疑难病求可治之方 269

第50回 遇急诊岗村风急夜 采草药浮溪迎朝阳 275

下篇 评释 283

评释第1 麻黄汤发汗解热古今谈 283

评释第2 心力衰竭辨证论治纵横谈之一——基本概念 291

评释第3 心力衰竭辨证论治纵横谈之二——辨证内容 298

评释第4 心力衰竭辨证论治纵横谈之三——治法方药 309

评释第5 承气汤类方攻下的古典与新探 317

评释第6 浅论中医治则中的正治反治标本缓急 325

评释第7 “水湿痰饮”究属何物? 331

评释第8 “药对”举要 338

评释第9 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小议 367

评释第10 宣发、肃降面面观 375

评释第11 脉诊趣话 382

评释第12 风病证治的比较分析 389

评释第13 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几种思维方法 396

评释第14 仲景方配伍规律新探索(一)——相辅相成 410

评释第15 仲景方配伍规律新探索(二)——相反相成 418

评释第16 仲景方配伍规律新探索(三)——平调协和与综合配伍 426

评释第17 腹诊小议 434

评释第18 经典辨证在本书中的应用 444

评释第19 脏腑辨证在本书中的应用 452

评释第20 中西医结合辨证及其它辨证在本书中的应用 467

评释第21 张仲景临床辨证的具体方法 475

评释第22 大黄浅议 491

评释第2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神经精神性病证的辨证论治(一) 501

评释第24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神经精神性病证的辨证论治(二) 509

评释第25 小柴胡汤散论 519

评释第26 临床辨证施治中容易混淆的几个中西医学概念 527

评释第27 浅论外感病治疗中的截断法 534

评释第28 认识中药的途径:古籍、临床与药理相结合 541

评释第29 从仲景脉学看中医脉诊的意义 550

评释第30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各个脉象的诊断意义的分析 558

附1 《疑难病证思辨录》自序 568

附2 《疑难病证思辨录》跋 570

附3 《医林掇英》序 573

附4 《医林掇英》后记 5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