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心理疾病治疗  理论与实践
心理疾病治疗  理论与实践

心理疾病治疗 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俊冕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7164054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有治疗理论的阐述,又有许多临床治疗的实例;既有药物治疗的机理和应用方法的详细说明,又介绍了作者对每种心理障碍运用认知心理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的实践经验,并讨论了治疗的若干难点。本书以作者亲身实践经验为依据,引用其亲身诊治的具体事例,结合当代心理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对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讨论,是本书的主要特色,相信对各科医生的临床诊疗都有参考价值。
《心理疾病治疗 理论与实践》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关注心理健康,改进医疗技术 1

第二节 治疗是为了创造整体和谐 4

一、对健康和治疗的不同观念 4

二、开放系统和内稳态的调节 4

三、整体性与精细分析的结合 5

第三节 治疗的果实结在了解的树上 5

一、全面深入了解患者 5

二、多因观念与循证治疗 6

第四节 如何提供最好的治疗 6

一、最佳治疗的概念 7

二、临床医师作出最佳治疗三项决策的方法 8

第五节 善医者先医心 11

一、“先医心”的理由 11

二、认知行为治疗的脑影像学研究证据 12

三、简述心理治疗实践的若干要领 13

第六节 如何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14

一、依从性的重要意义 14

二、不遵医的原因 15

三、改善患者依从性的方法 16

总论 20

第一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0

第一节 笛卡尔的错误 20

一、心身二元论的困境 20

二、心身关系的新见解 21

第二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24

一、两种医学概念模式 24

二、人是复杂开放的巨系统 25

三、内稳态及其调节过程 26

第三节 心理疾病是如何发生的 28

一、基因组 29

二、个体生理与心理特征 31

三、应激 32

第四节 从进化角度理解心理疾病 35

一、焦虑和恐惧 36

二、悲伤和抑郁 37

三、愤怒 38

四、厌恶 39

第五节 负性情绪是心理障碍的中心 40

一、情绪与感受 40

二、情绪的功能 41

三、情绪的心理学理论 42

四、情绪的分类 46

第六节 情绪的神经科学基础 47

一、情绪的神经机制 48

二、情绪的快、慢通路 49

三、情绪的神经化学机制 50

第七节 治疗以周密的多维评估为起点 50

一、全面准确评估的重要性 50

二、评估的维度 52

三、评估的目标 53

四、评估的形式 55

第二章 多层次干预的整合治疗模式 58

第一节 概述 58

一、多层次干预整合模式的提出 58

二、多层次整体干预的实施方法 61

第二节 治疗关系与治疗同盟 62

一、治疗关系的重要性 62

二、良好治疗关系的特征 63

三、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方法 63

第三节 对治疗共同因素的关注 66

一、Frank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 67

二、Garield提出的共同因素 68

第四节 认知行为治疗的概念与历史发展 71

一、认知的定义 71

二、认知的特点 72

三、认知行为治疗的概念 73

四、认知治疗与行为主义的分歧 73

五、认知治疗与传统精神分析的分歧 74

六、认知行为治疗的历史发展 74

第五节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76

一、REBT原理 76

二、REBT对理性与非理性的界定 77

三、REBT的适合对象 78

四、不适合应用REBT的对象 78

五、REBT操作 78

第六节 贝克认知治疗 85

一、为什么需要认知心理治疗 86

二、认知治疗的主要特点、适应证和疗效研究 86

三、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 89

四、认知治疗的一般过程 94

五、Beck认知治疗示例与评论 100

六、Beck认知疗法和Ellis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不同点 103

七、认知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的限度 103

第七节 中国文化对认知行为治疗实践的贡献 104

一、心理治疗实践应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料 104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心理治疗实例 105

三、中国文化与认知行为治疗实践的结合 106

第三章 心理疾病药物治疗的进展 112

第一节 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受体 112

一、单胺类神经递质 112

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受体 114

三、不同部位单胺类递质通路涉及的功能意义 116

四、共存递质及其意义 117

第二节 抗抑郁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118

一、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119

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21

三、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132

四、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 136

五、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剂 139

六、5-羟色胺2A拮抗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40

七、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143

八、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144

第三节 心境稳定剂的临床应用 146

一、锂盐的临床应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146

二、用作心境稳定剂的抗癫痫药 148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的进展 150

一、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利弊 150

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 152

第五节 抗焦虑药与镇静催眠药 159

一、抗焦虑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59

二、镇静催眠药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164

各论 174

第四章 抑郁障碍 174

第一节 抑郁症是怎样产生的 175

一、生物学因素 176

二、心理学因素 177

三、社会学因素 178

第二节 治疗前临床评估 179

一、多维评估,确定诊断 180

二、询问全过程,注意双相抑郁症的可能性 180

三、了解病前应激性生活事件 180

四、注意心身共病 181

五、注意抑郁障碍和其他心理障碍共病 181

六、评估抑郁障碍的轻重程度 182

第三节 抑郁障碍的认知心理治疗 182

一、需要认知治疗的理由和适应对象的选择 182

二、自杀危机的干预方法 183

三、增强抑郁患者活动性的方法 184

四、识别负性自动想法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186

五、挑战负性自动想法有哪些方法 187

六、识别和盘诘功能失调性假设方面的常见问题 191

第四节 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 191

一、抗抑郁药在治疗抑郁障碍中的作用 192

二、急性治疗期的药物选择 193

三、抑郁症的三期全程治疗 197

四、关于停药 199

第五节 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199

一、卒中后抑郁 200

二、心脏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202

三、糖尿病患者的抑郁障碍 206

第六节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 210

一、评估 211

二、治疗 212

第七节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 212

一、难治生抑郁症的概念 213

二、难治性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213

三、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处理原则 214

四、难治性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策略 215

第五章 双相障碍 220

第一节 双相障碍简史 220

第二节 双相障碍的临床概述 221

一、双相障碍的概念 221

二、双相障碍的临床类型 223

第三节 双相障碍治疗前评估 227

第四节 双相障碍的治疗 228

一、双相障碍治疗的一般问题 228

二、双相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 228

三、急性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 230

四、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 233

五、双相障碍预防性维持治疗 235

六、快速循环性障碍的药物治疗 237

第六章 惊恐障碍与广场恐惧症 240

第一节 焦虑的概念及其适应功能 240

一、焦虑的概念 240

二、焦虑的适应功能 241

三、焦虑程序与症状 241

第二节 惊恐障碍与广场恐惧症的临床概述 242

一、惊恐障碍 242

二、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 243

第三节 共病 244

一、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 244

二、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和抑郁障碍 245

三、惊恐障碍和其他焦虑性障碍 245

四、惊恐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 245

五、惊恐障碍和物质依赖 245

六、惊恐障碍和躯体疾病 245

第四节 惊恐障碍的发病机制 246

一、生物学的易患性 247

二、心理学的易患性 249

第五节 治疗前的临床评估 252

第六节 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与方法 255

一、PD心理治疗研究的进展概述 255

二、PD认知心理治疗的原理 255

三、PDA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256

四、认知行为治疗的几种变式 268

第七节 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 269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270

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 271

三、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271

第七章 广泛性焦虑障碍 273

第一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概念的争议 273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概念的演变 273

二、共病 276

第二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 276

一、GAD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277

二、GAD的心理机制 278

第三节 治疗前的临床评估 280

一、症状 280

二、共病 281

三、引起焦虑的躯体疾病和药物 282

四、对GAD患者的认知评估 282

第四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283

一、GAD的认知行为治疗原理 283

二、GAD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 284

三、GAD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285

第五节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296

一、GAD药物治疗的一般问题 296

二、焦虑障碍药物治疗观念的演变 296

三、GAD药物治疗的原则与临床应用方法 298

第八章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 305

第一节 社交焦虑障碍概述 305

第二节 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描述与病理心理分析 306

一、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描述 306

二、社交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分析 308

第三节 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病原理 309

第四节 治疗前临床评估 312

第五节 社交恐惧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313

一、社交恐惧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 313

二、社交恐惧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315

第六节 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 320

一、SSRI类药物 321

二、SNRI类药物 322

三、MAOI类药物 322

四、苯二氮?类药物 322

五、抗癫痫药 322

六、β受体阻滞剂 323

第九章 强迫症 325

第一节 强迫症治疗进展简史 325

第二节 强迫症的临床描述 326

一、强迫症状的特点 326

二、强迫症状的临床分类 327

三、强迫症状和其他症状的鉴别 328

第三节 强迫症状分类概念的进展 329

第四节 强迫症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331

一、OCD和抑郁症 331

二、OCD和OCPD 331

三、OCD和抽动症 331

四、OCD和焦虑症 332

五、OCD和恐惧症 332

六、OCD和精神分裂症 332

第五节 强迫症的病理生理学 332

一、神经化学研究 332

二、脑影像学研究 333

第六节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模型 333

一、激起焦虑的强迫观念与冲动 334

二、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与仪式 334

三、回避 335

第七节 强迫症治疗前的临床评估 335

一、治疗前评估的目的 335

二、评估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335

第八节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337

一、暴露和反应阻止法 337

二、没有外显强迫行为的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343

三、强迫症治疗过程中的困难问题与解决方法 345

第九节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347

一、强迫症药物治疗的研究发现 347

二、难治性强迫症的药物治疗策略 348

第十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 352

第一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 352

一、创伤的构成 353

二、潜伏期 354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 354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 355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356

第三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357

第四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 358

第五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前评估 359

一、社会 359

二、心理 360

三、生理 362

第六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362

一、认知行为治疗 362

二、药物治疗的进展 366

第十一章 躯体化和躯体形式障碍 370

第一节 躯体化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 371

一、躯体化的概念 371

二、躯体化的临床问题 373

三、躯体化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关系 374

四、躯体化的评估和鉴别诊断步骤 377

第二节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分类与治疗原则 379

一、CCMD-3 神经症诊断分类中增加“躯体形式障碍” 379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概念及其共同特征 380

三、CCMD-3、DSM-Ⅳ、ICD-10关于躯体形式障碍分型的比较 381

四、对躯体形式障碍诊断分类的争议 382

五、躯体形式障碍的一般治疗原则 383

第三节 躯体化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384

一、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特点 384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384

三、治疗的一般原则 387

四、认知行为治疗 388

五、精神药物应用 389

第四节 疑病症的诊断与治疗 390

一、疑病症的概念与临床特点 39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391

三、疑病症患者的处理原则 393

四、疑病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394

五、疑病症的药物治疗 398

第五节 身体变形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398

一、临床特征 399

二、鉴别诊断 400

三、治疗方法 400

第六节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诊断与治疗 401

一、临床特点 401

二、心脏神经症 402

三、功能性胃肠病 405

第七节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408

一、疼痛概述:定义和意义 408

二、疼痛的神经生理与疼痛心理机制概要 409

三、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特征与诊断分类的进展 41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15

五、治疗目标和方法 416

第八节 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419

第十二章 进食障碍 423

第一节 进食障碍的临床描述 423

一、神经性厌食 423

二、神经性贪食 424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425

一、生物学因素 426

二、社会文化因素 427

三、心理因素 428

四、家庭因素 428

第三节 神经性贪食的治疗方法 429

一、神经性贪食治疗前评估 429

二、神经性贪食的认知行为治疗 430

三、神经性贪食的药物治疗 435

第四节 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方法 436

一、神经性厌食治疗前评估 436

二、神经性厌食的认知行为治疗 437

三、神经性厌食的药物治疗 439

索引 4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