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下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下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6082771
  • 页数:822 页
图书介绍: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是我国影响最大、公认为学术成就最高的教育专著之一。全书共六编六十五章,详细介绍了各时代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学说。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 下》目录
标签:教育史 教育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09

第一节 概论 409

第二节 陈白沙 410

第三节 湛甘泉 413

第四节 王阳明 417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431

第六节 王门弟子 435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42

第一节 概论 442

第二节 东林学派 443

第三节 刘蕺山 459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459

第一期 清(1644—1911) 459

第三十五章 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461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464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467

第一节 概论 467

第二节 国子监 469

第三节 地方学校 473

第四节 其他学校 478

第五节 书院 480

第六节 科举 481

第七节 结论 483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486

第一节 概论 486

第二节 孙夏峰 487

第三节 李二曲 491

第四节 张杨园 497

第五节 陆桴亭 503

第六节 陆稼书 511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516

第一节 概论 516

第二节 黄梨洲 517

第三节 顾亭林 521

第四节 颜习斋 526

第五节 李恕谷 531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536

第一节 概论 536

第二节 吴中惠氏 537

第三节 江永 540

第四节 戴东原 541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548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552

第一节 概论 552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552

第三节 章实斋 554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559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559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561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561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564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567

第一节 概论 567

第二节 方言教育 568

第三节 水师教育 572

第四节 陆军教育 573

第五节 留学教育 575

第六节 结论 576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581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583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583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585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589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589

第二节 教育宗旨 591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593

第一节 概论 593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594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595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598

第一节 概论 598

第二节 直系教育 600

第三节 师范教育 609

第四节 实业教育 613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617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619

第七节 结论 622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624

第一节 概论 624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625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627

第四节 高等教育 631

第五节 结论 633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636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636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638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640

第四节 结论 641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645

第一节 概论 645

第二节 张之洞 646

第三节 梁启超 653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661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663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663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666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670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681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681

第二节 学校系统 683

第三节 直系教育 685

第四节 师范教育 688

第五节 实业教育 692

第六节 结论 695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697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700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700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705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713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715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715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718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726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732

第一节 概论 732

第二节 学校系统 733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738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742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745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745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749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751

第六十章 结论 755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759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761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765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772

第一节 概论 772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773

第三节 学校系统 777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780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783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790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793

第一节 生产教育 793

第二节 乡村教育 799

第三节 结论 805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809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809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811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816

第四节 结论 821

返回顶部